温度带划分
溫度帶劃分是為您推薦的內容,希望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1、溫度帶劃分
地球表面具有共同特點的地區,按照各個地區活動積溫的多少以及農業生產所需要的熱量指標被分為了五個溫度帶,當積溫≥10℃時,可分為南寒帶、北寒帶、南溫帶、北溫帶以及熱帶。
1.南北寒帶,范圍為北緯(南緯)66°34′ 至北緯(南緯)90°,特點為四季分明多變。
2.南北溫帶:范圍為北緯(南緯)23°26′至北緯(南緯)66°34′,特點為四季分明。
3.熱帶:范圍為23°26′ N(北回歸線)至23°26′ S(南回歸線),特點為全年高溫,變化很小。
2、陋室銘節奏劃分
節奏劃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在乎有多高,有神仙居住就會著名;水不在乎有多深,有蛟龍盤踞就顯神靈。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有我的品德飄溢馨香。碧綠的苔痕布滿臺階,青青的草色映進門簾。
一些飽學之士在這里談笑風生,往來的朋友都是些有知識的人。既可以隨意彈奏簡樸無華的琴,又可以閱讀用泥金書寫的經文。
沒有管弦樂曲擾亂心境,也沒有官府文書勞神傷身。如同南陽的諸葛亮隱居的草廬,又像西蜀的揚子云的玄亭。孔子說過:“這有什么簡陋的呢?”
3、出師表停頓劃分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
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4、賣油翁斷句劃分
陳/康肅公/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此文出自宋歐陽修《賣油翁》。
創作背景:
陳堯咨性情剛戾,但辦事決斷。他做地方官時注重水利,知永興軍(今陜西)時,發現長安飲水十分困難。
文章一開始用極簡潔的語言交代了陳堯咨善射,而“當世無雙”突出了他射箭技術的熟練;“以此自矜”又寫出他沾沾自喜韻驕矜態度。
賣油翁“釋擔”、“久而不去”,表明他被陳堯咨射箭所吸引,想看個究竟??匆婈悎蜃缮浼笆邪司哦贰?,只是微微地點了點頭。“睨之”、“微頷”神態的描述,準確而傳神。既表示對陳堯咨熟練的射箭技術的肯定,又寫出他尚有不滿意的靜觀神情。
陳堯咨學問不小,官職做得也很大,而且是文武雙全,不愿屈居人下,可是卻不得不在賣油翁面前認輸,因為賣油翁指出的道理辯駁不倒,只得”笑而遣之”,沒有責備”犯上”的小百姓,對于”用刑慘急,數有杖死”的陳堯咨確實不大容易。”笑”,既是有所領悟,也是自我解嘲,自是”傳神之筆”。
5、李廣射虎劃分
李廣射虎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將軍聽見風吹草動的聲響,想到虎,搜尋虎、發現虎、射虎。
人物簡介:
李廣(?-前119),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后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中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驍騎將軍,領萬余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臥于兩馬間,李廣佯死,于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
6、溜索結構劃分
溜索可以分為《溜索》一文段落按照“溜索前”“溜索中”“溜索后”的敘事順序劃分文章大致結構層次,溜索前(1—9段),溜索中(10—18段),溜索后(19—25段)。
相關信息:
1、開端是馬幫抵達怒江邊,山陡谷深,懸崖萬丈,等待溜索過江。發展是馬幫的漢子們決定溜索,沉著、果斷地將牛們以及馱子熟練地運到對岸。高潮是首領從容鎮定,指揮有方,在他的指導下“我”膽戰心驚地溜索。結局是全隊團結協作、相互信任、關心愛護,順利到達對岸,再次上路。
2、平溜用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沒有傾斜度,來往都可以溜渡,開始用腳一蹬的慣力滑行,滑至江心時會停止,就要手足并用攀至對岸,平溜費時、耗力。
3、陡溜有一來一往的兩根溜索,傾斜度大約25度,靠著這一頭高、另一頭低的傾斜度,倏地一溜而過,互不影響。溜索有竹索、藤索、鋼絲索。
4、竹、藤索是用十多片竹、藤精心編扭而成,十分結實,兩端各系在粗壯的樹干上或突兀的巖石上,用挖成半圓凹槽的櫟木作滑板,往溜索上一卡,再把長長的麻織的繩子一折為二,一端牢牢地把溜梆固定在溜繩之上,再用余下的繩子兜住大腿。
5、另一股勒住腰桿,打牢扣結,雙手緊抱溜梆,頭一偏,腳使勁一蹬樹干或巖石,腿一曲,頓時臨空,朝對岸飛去;鋼絲索配有先進的滑輪。
7、出師表節奏劃分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8、靜女劃分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邶風·靜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寫青年男女幽會的過程,表現了男子對戀人溫柔嫻靜的稱贊以及對她的深深情意,體現出年輕男女之間純美愛情的美好。全詩構思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通篇以男子的口吻來寫,充滿了幽默和健康快樂的情緒,尤其是對于青年人戀愛的心理描寫惟妙惟肖。
賞析:《邶風·靜女》是一首愛情詩?,F代學者一般都認為此詩寫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約。而舊時的各家之說,則有多解。最早《毛詩序》云:“《靜女》,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鄭箋釋云:“以君及夫人無道德,故陳靜女遺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為人君之配?!倍兑琢帧酚小凹炯剀X,結衿待時;終日至暮,百兩不來”“季姬踟躕,望我城隅;終日至暮,不見齊侯,居室無憂”“躑躅踟躕,撫心搔首;五晝四夜,睹我齊侯”之句,則反映齊詩之說,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遂謂“此媵俟迎而嫡作詩也”。宋人解詩,能破除舊說,歐陽修《詩本義》以為“此乃述衛風俗男女淫奔之詩”,朱熹《詩集傳》也以為“此淫奔期會之詩”,他們的說法已經表明此詩寫的是男女的愛情活動。方玉潤《詩經原始》則說:“《靜女》,刺衛宣公納伋妻也。”
9、溜索劃分層次
溜索可以分為:《溜索》一文段落按照“溜索前”“溜索中”“溜索后”的敘事順序劃分文章大致結構層次,溜索前(1—9段),溜索中(10—18段),溜索后(19—25段)。
相關信息:
1、開端是馬幫抵達怒江邊,山陡谷深,懸崖萬丈,等待溜索過江。發展是馬幫的漢子們決定溜索,沉著、果斷地將牛們以及馱子熟練地運到對岸。高潮是首領從容鎮定,指揮有方,在他的指導下“我”膽戰心驚地溜索。結局是全隊團結協作、相互信任、關心愛護,順利到達對岸,再次上路。
2、平溜用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沒有傾斜度,來往都可以溜渡,開始用腳一蹬的慣力滑行,滑至江心時會停止,就要手足并用攀至對岸,平溜費時、耗力。
3、陡溜有一來一往的兩根溜索,傾斜度大約25度,靠著這一頭高、另一頭低的傾斜度,倏地一溜而過,互不影響。溜索有竹索、藤索、鋼絲索。
4、竹、藤索是用十多片竹、藤精心編扭而成,十分結實,兩端各系在粗壯的樹干上或突兀的巖石上,用挖成半圓凹槽的櫟木作滑板,往溜索上一卡,再把長長的麻織的繩子一折為二,一端牢牢地把溜梆固定在溜繩之上,再用余下的繩子兜住大腿。
5、另一股勒住腰桿,打牢扣結,雙手緊抱溜梆,頭一偏,腳使勁一蹬樹干或巖石,腿一曲,頓時臨空,朝對岸飛去;鋼絲索配有先進的滑輪。
10、紅酒等級劃分
關于紅酒的等級劃分,在不同的國家會有不一樣的劃分。世界上主要有9種標準,例如法國的紅酒等級,第一級是法定產區酒,第二級是優良產區酒,第三級是地區餐酒,第四級是日常餐酒等等。
自從2009年8月開始法國的葡萄酒等級就由四等改為三等。目前使用的還是舊的葡萄酒等級,具體劃分如下所示:第一級,法定產區酒, APPELLATIONED Origine Controlee(A·O·C)。在酒的商標上,只要是AOC級的法定產區酒,酒瓶標簽在A和C之間必定會有一個地名才是正牌的AOC級,例如APPELLATIONED Bordeaux Contr?lée。 第二級,優良產區酒,V·D·Q·S。第三級,地區餐酒, Vins de Pays(V·D.P)。這一級別是限定在法國境內產地釀制的酒,酒瓶瓶身是沒有標明葡萄種類或者收成年份。第四級,日常餐酒, Vins de Table(V·D.T)。最低端的法國葡萄酒,由不同地區的葡萄酒勾兌而成的,成品不需要標明產地、葡萄種類和年份。
11、包身工劃分段落
文章結構劃分為:
第一部分(1-8段)記敘包身工清晨起床的情況,描述她們惡劣的居住條件;介紹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說明包身工產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9-17段)記敘包身工早餐的情景,描述她們惡劣的飲食條件;分析包身工發展的原因。
第三部分(18-25段)記敘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描述工廠勞動條件的惡劣,揭露包身工所受的殘酷剝削、壓迫,指出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
第四部分(26-33段)總結全文。概括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所受到的殘酷剝削、壓迫,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
包身工作者:夏衍。
《包身工》是中國現代作家夏衍于1935年創作的一篇報告文學,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上海紡織廠里包身工的情況。
它按照時間順序,選取“包身工”們每天生活中的三個主要場景,從住、吃、勞動條件等方面敘述了“包身工”的苦難生活。其中適當穿插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議論,豐富了文章內容,增強了批判力度。
12、溜索內容劃分
1、《溜索》的主要內容:記敘了主人公跟隨馱隊的領隊借溜索過怒江的故事。全文具體描繪了馱隊的漢子們借溜索過怒江、趕牛上溜索以及主人公自己過溜索的過程,表現了馬幫漢子沉著冷靜的姿態,以及作者對馬幫漢子勇敢無畏的精神的欽敬之情。
2、《溜索》的作者是阿城。阿城是中國內地作家、編劇。其文章文筆洗練,有古意,自成高格。偶發的白描筆法,生動至極,渾然天成,看起來粗糙,實則精致已極,文言書面語和單音節詞的大量使用,使得語言富有跌宕起伏的節奏感,在文白相雜的審美實踐中表現出小說語言原始的感染力。
13、雨霖鈴節奏劃分
《雨霖鈴·寒蟬凄切》——北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白話釋義:
秋后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
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后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
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14、咬文嚼字劃分層次
一、整體把握
全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5段),說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其中,第1、2段舉出《屈原》《水滸》《紅樓夢》中煉字的例子,說明“你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種不同句式有不同的意味;第3、4段舉出王若虛《史記辨惑》中對《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說明文字一增一減意味不同;第5段舉出賈島“推敲”的故事,說明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
第二部分(第6、7段),說明文字聯想意義的使用,有善用和誤用兩種.第6段舉蘇東坡的《惠山烹小龍團》詩里的三、四兩句為例,說明善用字的聯想意義,可以使詩的意旨豐富蘊藉.第7段指出聯想意義,也最易誤用而生流弊,形成“套板反應”。
第三部分(第8段),全文小結。
指出讀者應從文章所闡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領略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養成創作和欣賞都必須潛心琢磨的好習慣. 文章告訴我們,“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這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標;“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這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謹嚴的精神,刻苦自勵,留心玩索,推陳出新,這是“咬文嚼字”必須下的功夫。
15、包身工層次劃分
1-6段:(四點一刻)起身。
7-11段:包身工的來源 、身份。
12-14段:(四點半后)早餐。
15-22段:雇傭包身工的原因。
23-32段:(五點)上工。
33-34段: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的膨大。
35-47段:(十七點)放工。
48-50段: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
《包身工》是中國現代作家夏衍于1935年創作的一篇報告文學,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上海紡織廠里包身工的情況。文章以鐵的事實、精確的數據,真實地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難生活。
它按照時間順序,選取“包身工”們每天生活中的三個主要場景,從住、吃、勞動條件等方面敘述了“包身工”的苦難生活。其中適當穿插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議論,豐富了文章內容,增強了批判力度。
作者根據他對中國社會的正確理解,運用豐富的材料和藝術的方法,周密地安排結構,把藝術表現和科學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形象地、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指出歷史發展的動向。
16、勸學停頓劃分
《勸學》云:守志/如行路,有行/十里者,有行/百里者,有行/終身者;行/十里者/眾,行/百里者/寡,行/終身者/鮮。行十里者/不知/也不得,行百里者/略知、微得,行終身者/知,必定是/‘志存高遠’/也/一定/志在必得!
《勸學》是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說文,是《荀子》一書的首篇。這篇文章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較為系統地體現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闡明學習的重要性,第二段說明正確的學習態度,第三段論述學習的內容和途徑,第四段闡述學習的最終歸宿。文章語言精練,設喻貼切,說理深入,結構嚴謹,代表了先秦論說文成熟階段的水平。
17、古人談讀書劃分
宋·朱熹《古人談讀書》節奏劃分具體如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8、出師表劃分節奏
先帝/創業/伴,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土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 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先帝/稱之日/“能”, 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總結
- 上一篇: 中班教案《动物的家》
- 下一篇: w10台式电脑网卡驱动(WIN10网卡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