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弼马温是什么意思(弼马温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弼馬溫”是諧音字,就是“避馬瘟”,避免馬得瘟疫。因為在他的時代,人們普遍相信猴子能保護馬、牛等牲畜不得瘟疫。大醫家李時珍和吳承恩的時代相近,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卷五十一“獼猴”條下說:養馬者廄中畜之,能辟馬病。
玉皇大帝封孫行者為“弼馬溫”見于吳承恩的《西游記》。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皇大帝很傷腦筋,打算給他封個官位,免得他再胡鬧。
天庭里有很多馬沒人管,玉皇大帝決定讓孫猴子來管馬,給個官銜叫“弼馬溫”。中國歷朝歷代從來沒有一個官叫弼馬溫,吳承恩怎么會謅出這么個官位?
弼馬溫顧名思義就是個養馬的活計一天到晚和馬打交道,而且職位不是太高,不然天蓬元帥也不會對他持鄙夷的態度。
所以悟空在內心里有了一個定義,這個職位一點都不高他只能算是基層人員,高官厚祿什么的壓根輪不到他。
其實吳承恩不是瞎掰胡謅,有他的根據。“弼馬溫”是諧音字,就是“避馬瘟”,避免馬得瘟疫。
因為在他的時代,人們普遍相信猴子能保護馬、牛等牲畜不得瘟疫。大醫家李時珍和吳承恩的時代相近,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卷五十一“獼猴”條下說:
養馬者廄中畜之,能辟馬病……,時珍曰:“《馬經》言:馬廄畜母猴,辟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馬食之,永無疾病矣。”
李時珍為證明養獼猴能避馬病,特別征引了一部《馬經》。據《馬經》說,在馬廄中養母猴,馬吃了流有母猴經水的草,可以不生病。這部《馬經》來歷不可考,必然比李時珍的時代要早。
此外,稍晚于吳承恩,在謝肇淛《五雜俎》卷九,明確提到《西游記》中玉皇大帝任命孫行者為弼馬溫的理由:
置狙于馬廄,令馬不疫。《西游記》謂天帝封孫行者為弼馬溫,蓋戲詞也。
所謂“狙”就是猿猴。“蓋戲詞也”是說吳承恩藉諧音在搞笑。吳承恩謅出弼馬溫一職,雖搞笑,卻非沒有道理。
因為那時的人相信在養馬的地方養猴,馬就不會得病染瘟疫。《明史》卷八十二〈食貨〉六“上供采造”條有弘治十五年為減費,命令光祿卿:
放去乾明門虎、南海子貓、西華門鷹犬、御馬監山猴、西安門大鴿等,減省有差,存者減其食料。
由此可見,猴能防馬病不是李時珍一人一時的認識。明代朝廷里,在養御馬的地方也養有山猴。朝廷為了減省開支,才把畜養的各種禽獸放生或減少牠們的飼料。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西游记里的弼马温是什么意思(弼马温的称号是怎么来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怎么做电脑系统教学(电脑系统教程)
- 下一篇: lol提莫天赋(新版提莫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