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楼是哪四个(中国四大名楼都有什么)
中國四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蓬萊閣。中國的四大名樓,不僅風景優美,工藝精巧,里面蘊含的典故也是格外動人。其中,歷史最長當數三國時期修建的黃鶴樓和岳陽樓。
一、岳陽樓
岳陽樓坐落于湖南省北部的文化古城岳陽(古稱“巴陵”)西門城頭,煙波浩渺的洞庭湖與綿延萬里的長江在這里交匯。
岳陽樓是中國長江地區“三大名樓”之一,與武昌黃鶴樓和南昌騰王閣并列。岳陽,這里有山,有水,有樓,有美景,有許多名勝古跡。岳陽風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鐘于岳陽一樓。以岳陽樓、君山為核心形成了巴陵勝景,遠近聞名,享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美稱,是全國著名的旅游勝地。
岳陽樓相傳是魯肅訓練水師的閱兵臺。唐玄宗開元四年,中書令張說謫居岳州,在此修建了一座樓閣,取名為“岳陽樓”。大詩人杜甫有詩《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圻,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宋慶歷五年,騰子京鎮守巴陵郡時重修岳陽樓,并邀請范仲淹寫下千古名作《岳陽樓記》。范仲淹在文章里,不但把周圍的景物、早晚晴雨的種種感受描寫得淋漓盡致,還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四個字,更是把詩人的憂國憂民的崇高情操,流傳至今,岳陽樓的名聲也隨之遠揚。
二、黃鶴樓
黃鶴樓坐落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面向鸚鵡洲,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山東蓬萊閣合稱中國四大名樓,有“江山第一樓”之稱。
相傳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期,在歷史的長河中,黃鶴樓歷經滄桑,屢毀屢建,至今仍未絕跡,可考者多達30多次。黃鶴樓最后的一次被摧毀是清朝光緒十年,因漢陽城門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風大火猛,殃及城樓,很快將黃鶴樓被燒成了灰燼,只剩下一尊重達千斤的青銅巨鼎。現存的建筑是1981年重建的,以清朝“同治樓”為原型設計的。
黃鶴樓向來是“臨高臺而極目”的好地方,這樣的地方特色,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對景興懷,享受清風明月,感嘆江山永在,感慨生命易老;或遙領原野壯闊,抒請纓報國、澄清天下之志,因之佳篇迭出。
據不完全統計,歷代詠樓詩詞上千首,楹聯過千副,文賦近百篇,匾額無數,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崔顥的《黃鶴樓》了,“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該詩與王勃的《滕王閣序》、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齊名。李白也在黃鶴樓留下永垂不朽的詩篇,“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將這座建筑的優雅表現得淋漓盡致,也令武漢三鎮贏得“江城”美稱。
三、滕王閣
滕王閣雄偉地矗立在贛江兩岸,是一座歷史悠久、享譽中外的古建筑,素有“西江第一樓”之稱。相傳滕王閣是由李元嬰所建。李元嬰,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貞觀十三年被封為滕王,后遷到洪州(南昌)任都督。他在南昌一事無成,直到唐永徽四年,才在城西的贛江旁建了一處別院,此樓就是“膝王閣”。
滕王閣歷經1300余年,興廢28次。明朝景泰年間,由巡撫御史韓雍改建,共三層,27米高,14米寬。直到1926年,軍閥混戰,被北洋軍閥鄧如琢部縱火燒毀。
滕王閣因其著名的《滕王閣序》而聞名于世。王勃探親路過南昌,正好碰上閻都督重建滕王閣,宴請賓客。在此宴會上,王勃寫下這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即《滕王閣序》),贏得了在座賓客的贊譽。
滕王閣依城傍水,風景秀麗,歷代文人墨客多會于此,像韓愈,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軾,都曾來過這里,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詩文。
四、蓬萊閣
蓬萊閣位于煙臺市西,坐落在蓬萊城北面的丹崖山上,自古就有“仙境”之稱。相傳,漢武帝曾數次到過山東半島,為了尋找“蓬萊仙境”而登臨丹崖山,后世就把這座丹崖山稱作蓬萊。據史料記載,唐朝曾在此修建有龍王宮和彌陀寺;宋朝時,郡守朱處約修建蓬萊閣,以供游人觀賞;明萬歷十七年,巡撫李戴在蓬萊閣附近增建了一批建筑物。1819年,清知府楊豐昌和總兵劉清和又主持擴建,才使蓬萊閣具有了現在的規模。
蓬萊閣修建在山頂,從遠處看,就像是一座傳說中的仙宮。蓬萊閣占地32800平方米,建筑面積達18960平方米,樓亭殿閣錯落有致,園林林立,依地勢而建,氣勢恢宏,山丹海碧,清風怡人,是著名的旅游勝地。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四大名楼是哪四个(中国四大名楼都有什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自动抢红包怎么设置(微信设置自动抢红包怎
- 下一篇: 十八般兵器图片及名称顺口溜(十八般兵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