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现在多少钱啊?
下面就列舉中國歷史上較為重要的幾個朝代,用以表示銀子換算成人民幣的數(shù)量。始皇帝結束春秋戰(zhàn)國的紛亂割據,行“半兩錢”,當時人口激增,金銀發(fā)掘量又少,于是在秦朝流通的是銅鑄幣。前有以史為鑒的以民為水的李世民,后有開元盛世的武則天和李隆基,唐朝在當時蜚聲世界各國,遣唐使絡繹不絕,國運昌盛,物種富足,人民安居樂業(yè),但即便是這樣發(fā)達的唐朝由于重農抑商的經濟手段,商品經濟受到了抑制,貨幣作為商品流通的媒介使用的并不多,當時官方使用的仍然是銅鑄幣,金銀僅僅用于貴族間的大額交易,銀的價格一直是居高臨下。有學者分析,在貞觀年間一兩銀子約等于6000元人民幣左右,也就是說月薪五六千的白領們到唐朝的月薪僅僅一兩,一年下來也就12兩,那么影視劇中成箱出現(xiàn)的銀子可真就尷尬了,這也是編劇缺乏歷史知識的后果。終于到了經濟發(fā)達的宋朝,得益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宋朝廣泛流通金銀作為貨幣,當時的四川地區(qū)還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只是它的認可度、流通度低不如金銀使用的普遍。到了經濟發(fā)展的后階段,金銀滿足不了貨幣使用量,銅鑄幣、鐵鑄幣也充當一般等價物,各個州府各行其道,貨幣制度混亂不堪,所以宋朝的銀子估值很難,根據一些史料估算,宋朝一兩銀子約等于1400多元人民幣,這么一來倒是讓我想起追過的《射雕英雄傳》,傻小子郭靖初見黃蓉便被擺了一道,被宰了十九兩七錢四分,換算成人民幣足足近兩萬元,郭靖還真是人傻錢多,這與他貧苦小子有為青年的設定差的有點遠,看來金庸大師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啊!然后就是明清兩代。白銀是明朝的法定流通的一般等價物。從銀子對大米的購買力中能間接算出一兩銀子的價值。《明史.食貨二》中有言:“于是戶部定:鈔一錠,折米一石”,而明代一石約等于現(xiàn)如今的94公斤,再換算現(xiàn)在超市里普通的貓牙米,近兩元一斤的那種,得出結果就是明代一兩銀子約等于660元人民幣。清朝社會復雜,銀子的購買力被康乾盛世劃分開來,清朝有銀子、銀元作為貨幣,銀子的價值一看面值,二看成色,在列強未進入中國時銀子流通量多因而不值錢,清朝被撬開國門后大量白銀外流,經濟凋敝銀子又變的值錢。李寶嘉在《南亭筆記》中記載:太后皇帝每天的伙食費至少得一萬兩白銀,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shù)字。中國的銀兩在1932年國民政府宣布廢兩改元后才退出了流通領域,這樣算算,銀子在我國的流通歷史上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也連續(xù)使用了一千多年。
總結
- 上一篇: 图册图册图册图册图册图册
- 下一篇: 有关进程的一些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