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e580u盘启动设置-(联想e580如何设置u盘启动)
ThinkPad的E480算是款街機,大多數中等預算,有編程、碼字需求或是希望購買商務本的意向購機者,我們通常會推薦它——該機搭載Radeon RX550獨顯及第八代酷睿U系列處理器,性能OK,與此同時彌補了前輩的最大不足,采用了FHD IPS屏(之前是1366×768 TN屏),所以體驗大幅提升,性價比很高。加之有商用機的可靠和舒適的鍵盤,它成為街機也就理所當然了。
不過,也有很多人希望有更大的屏幕,另外有大量購機者要學習財務方面軟件,或是自己的應用中需要用到數字小鍵盤,此時,大家就應該移一下目光,將考慮的重點放在E480的“親兄弟”E580上!

配置和規格
■處理器:Core i5 8250U(4核8線程)
■內存:8GB DDR4 2400(可升級雙通道)
■顯卡:Radeon RX550 2GB獨顯
■硬盤:128GB SSD+500GB HDD
■網絡:802.11ac無線+藍牙+千兆有線
■接口:2×USB3.0口、1×USB2.0、RJ-45網線口、HDMI口、3.5mm音頻口、TF讀卡器口、Type-C充電器口
■重量:1.98kg(內置45Wh電池)
■質保:一年
參考價格:6299元(256GB SSD款 6199元)
01
金屬A面,雙色可選,不到2kg重

E系列并不算“ThinkPad經典系列之一”,以往E系列作為入門款,厚重,塑料感很強,而且屏幕也是低分辨率TN屏。不過到了ThinkPad E580/E480,E系列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機身變薄了,全線引入了FHD IPS屏,而且有銀灰色和黑色可選。我們評測的是黑色款,金屬磨砂A面,非常有質感。另外整機重量不到2kg(標稱是2.12kg,但實測不到2kg)。總體來說,外觀還是頗有檔次的。
02
具備ThinkPad標志性元素
1.8mm長鍵程保證輸入手感

我們從ThinkPad E580身上可看到大量的經典元素:弧面凹陷的商用鍵盤,TrackPoint指點桿(小紅點)及其對應的紅線修飾按鍵。該機也保留了觸控板——而作為中等價位機型或者說是入門級ThinkPad,配備雙光標系統還是蠻厚道的。另外,機身C面右下角銀色ThinkPad字樣和字母i上紅色的點,也是ThinkPad的標志性ID。
和絕大部分商用本一樣,ThinkPad E580的屏幕面也能180度展平。不過這一設計用于“分享內容”的初衷我們認為如今已不合實際,價值不大。但在飛機、火車等狹小空間內,你可以用這一功能將筆記本立起來(放在小桌板上)看片看劇看郵件,就不用彎腰彎脖子了,也不會受到空間狹窄的影響而打不開屏幕——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應用價值。
如果要說E580和X\T\X1\L這幾個經典ThinkPad系列在外觀上的區別,其實也是有的——該機采用的是類似于輕薄本的長轉軸設計,而非左右兩個金屬鉸鏈的傳統設計。

仔細看E580的鍵盤面。作為手感最好的商用機鍵盤,ThinkPad的鍵盤不僅按鍵個頭大,且采用了“雙弧”設計:一是鍵帽的下邊緣有弧形凸出,二是鍵帽本身有輕微的弧面凹陷以契合手指頭,給手指一個自然的引導,降低誤擊率。說句客觀的話,在筆記本鍵盤舒適度和敲擊準確性上,目前ThinkPad依然是有優勢的。我們曾做過一個測試,找來幾位“輸入能手”(編輯和程序員),使用了多種類型的筆記本(鍵盤)進行文字和代碼輸入。在個別平整光滑鍵帽的家用本上,鍵盤誤擊率高達10%以上,但在商用本上,平均是4%左右,而ThinkPad鍵盤的誤擊率只有2%左右。
當然,不同厚薄的ThinkPad,其鍵帽的鍵程和手感是不同的,落實到E580,采用了傳統型筆記本的1.8mm長鍵程設計,按鍵手感所需力度較大,這符合快速擊打鍵盤的特征,所以我們說該機是碼農、記者、編輯這類行業的消費者的實惠選擇。
有幾個點要說一下:不少消費者詬病ThinkPad鍵盤“Fn在Ctrl左側”的設計,其實可在自帶軟件及BIOS里進行功能調換。另外,該機的PrtSc(截屏)鍵在空格鍵右側Alt按鍵的右邊,比放在頂部功能區好操作得多。最后,i7版本的ThinkPad E580是有鍵盤背光的。
03
接口實用,內部擴展性較好

雖然是15.6英寸機型,不過ThinkPad E580的接口算是“實用導向”的,不算太多(畢竟是偏入門的機型),但日常使用的都有:2個USB3.0口(其中一個支持關機充電),1個USB2.0口,有HDMI和RJ-45網線口,所以綜合易用性不錯。如果要挑剔,TF(Micro SD)讀卡器口的價值實在不大,要不干脆去掉,要不就保留SD讀卡器口。另外,該機的充電口是5Gbps帶寬的USB Type-C接口,基于USB3.0總線。

擰松底蓋的螺絲(有防脫落設計),就能掀開底蓋看到E580的內部了。該機有兩根內存槽,默認只占用了一根,可進行內存雙通道擴展。另外該機為M.2 SSD和2.5英寸雙硬盤位,大家若覺得128GB SSD+500GB HDD的組合偏弱,可購買256GB SSD款自行添加1TB或2TB HDD。另外,該機的M.2 SSD是有散熱片的,細節做得很認真。該機揚聲器個頭雖不大,但音量很大,而且音質和音效表現不俗,明顯優于主流價位的輕薄機型。
04
性能強勁,RX550表現出彩
大家知道,如今筆記本的處理器性能已很強,尤其是四核八線程的第八代酷睿U系列及AMD銳龍移動版,已能進行一些視頻編輯甚至是普通視頻特效的制作,至于超清視頻播放、網頁瀏覽、辦公等日常應用早已不是問題,所以,我們不打算花太多篇幅在處理器的性能測試上。我們只想通過下面兩個數據告訴大家:ThinkPad E580在處理器端雖然性能釋放普通,但對于絕大部分用戶的應用需求來說是綽綽有余的。


我們更愿意說一個大的“消費潮流”——如今大量用戶是用筆記本辦公、筆記本游戲,他們很希望辦公和游戲用同一臺筆記本,這就對筆記本的性能提出了要求,要當生產力工具,也要勝任游戲需求,而后者是相當吃顯卡資源的。在這一點上,ThinkPad顯然領悟得比較透徹,所以它的大部分機型都搭載了獨顯,能輕松搞定各種網游,又可以作為辦公用機采購,真正做到了一機多用(也正因為如此,ThinkPad目前頗受普通消費者青睞)。
回到E580,作為偏入門機種的它,搭載的是AMD Radeon RX550獨顯。大部分消費者對這款AMD顯卡的實際性能不了解,在AMD的官方定位上,它是介于MX150和1040MX之間的一款產品,那么它真正的表現如何呢?

▲RX550的板載功耗限定為25W,2GB GDDR5顯存,64位帶寬,從單考顯卡(黑框內)的情況及GPU-Z的對比可以看到,它的核心/顯存頻率分別為900MHz/1500MHz,而且單考顯卡時也就是這個頻率,最高核心溫度僅67℃。那么,它的實際游戲3D性能如何呢?讓我們用一組直觀的對比測試來說明問題。
對比機型:聯想潮7000 13,i5 8250U/MX150

潮7000 13是一款街機,算是較有代表性的13英寸獨顯輕薄本,1.24kg,搭載了普通功耗版的MX150。與之類似的機型還有小米的Air 13.3,以及惠普的Envy 13獨顯版本,都是出貨量比較大的機型。因為采用1040MX的機型很少見,我們就以潮7000 13為參照。

▲這是潮7000 13的MX150的GPU-Z信息,顯卡核心標準頻率為937MHz,顯存頻率1250MHz
提示:由于3DMark的測試可選項太多,且測試成績與實際應用表現背離太大,所以我們已棄用多年。在這里我們依然采用游戲基準測試和實際游戲來體現真實差異。另外,為了凸顯數據真實性,我們盡量使用游戲實測截圖。
基準測試:Unigine Valley FHD高特效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是非常出名的游戲3D基準測試,基于Unigine引擎。從測試截圖可以看到,MX150(潮7000 13)和RX550(E580)兩者的得分幾乎是相同的,就連平均幀速、最小幀速和最大幀速也相差無幾。在這個測試中,兩者戰平!
下面我們再來看實際游戲的表現。
游戲測試1:最終幻想15 720P低特效


▲FF15的硬件要求很高,所以我們僅僅使用了720P分辨率和低特效。兩塊顯卡都無法被該程序正常識別,都顯示的是HD 620,但可以正常性能輸出。在這個測試中,潮7000 13的MX150+8250U僅獲得了2736分,定性為“輕微的慢”;而RX550+8250U的E580得分是3150分,定性為“標準”,優勢明顯。
游戲測試2:生化危機5 FHD默認特效


▲生化危機5算是中低硬件要求的3D游戲典范,系統優化很出色,而且它順利識別了兩塊顯卡。搭載RX550的ThinkPad E580跑出了73.7fps的流暢成績,潮7000 13只有69.2fps。RX550機型再度勝出。
游戲測試3:街霸4 FHD默認特效


▲街霸是2D游戲的典范,至今街霸類游戲仍有不少粉絲。這個項目兩塊顯卡都被識別為HD620,而且成績也非常接近,都在155fps以上,不過搭載RX550的E580依然有兩幀優勢。這里我們要描述一個過程:E580從第一個場景開始,幀速就在160fps~170fps,保持得非常穩定。而潮7000 13最初成績高達190fps以上,但測試后期開始降速,最終平均成績反而輸給了E580。
游戲測試4:英雄聯盟 FHD中等偏高特效

▲英雄聯盟借著亞運會的“春風”又熱了,再度成為全民競技代表作。關于英雄聯盟“多少幀才流暢”,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有些人認為30fps就足夠流暢了,但也有人不認同。但通常來說,60fps這個數是大家都接受的。由于網游的幀速變化非常大,游戲的前期后期,畫面中角色的多少,屏幕上特效的多少,場景的不同,都會影響幀速,所以我們只能挑選一段盡可能單一和公平的場景比較(測試項目為“自定義游戲”,5V5,游戲開局到10分鐘左右,中路):
●搭載MX150的潮7000 13開局為120fps,在5分鐘左右,中路攻防的畫面為80fps左右。10分鐘左右降低到64fps左右。流暢。但如果游戲繼續下去,到了同畫面3V3,5V5時,恐怕就難以保持60fps了!
●搭載RX550的E580開局為180fps,在5分鐘左右,中路攜小兵與電腦英雄和炮塔搏殺,幀速在120fps左右。10分鐘左右隨著堆積的單元越來越多,英雄也在互懟,特效也越來越華麗,會降到95fps左右。完全流暢。我們相信持續下去到5V5場景,該機也能保持60fps的速度。
在這個項目中,E580的優勢很明顯!綜合來看,較之基準測試中的成績,RX550在實際游戲中的有表現是總體領先的。這是為什么呢?我們分析主要還是MX150受制于潮7000 13輕薄的機身(散熱能力),在長時間高負載后頻率尤其是顯卡頻率會明顯下降,所以導致“越是長時間的游戲,成績越低”。而15.6英寸屏的E580由于機身相對寬大,RX550應該可以全速運行,所以游戲持續時間越長,優勢越明顯。
為了驗證我們的推論,我們對潮7000 13和E580進行了極限雙考機,處理器和顯卡同時、持續地滿負載,看看最終的頻率情況:

▲這是潮7000 13雙考5分鐘時的溫度截圖。i5 8250U頻率保持在1.49GHz,功耗8W,溫度不高。MX150顯卡的核心頻率非常低,單考顯卡時就只有800MHz,雙考時進一步降低到520MHz,5分鐘后,頻率會降到493.5MHz,最終會在490MHz~518MHz徘徊,這一頻率遠低于它的標準核心頻率937MHz(前面有GPU-Z截圖)。

▲ThinkPad E580雙考開始處理器就以9W開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把充足的功耗讓給RX550獨顯。而在考機3分鐘后,E580的8250U處理器進一步降低運行功耗到7W并持續穩定,略低于潮7000 13的雙考時CPU頻率。但RX550顯卡則全程保持最高頻率運行,核心900MHz,顯存1500MHz,從不降頻。這是雙考30分鐘后的截圖,GPU依然是穩定的標準頻率運行。
雙考機對比測試印證了我們的推論,原本性能相差無幾的兩塊顯卡,在持續的高負載下,潮7000 13搭載的MX150選擇了降低頻率,所以性能有所下降;而E580里的RX550則發揮穩定,最終在游戲表現上超過了MX150——這依賴于E580擁有更好的散熱空間,并且這一空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發揮了15英寸大屏本的設計優勢,把“大”變成了“強”。
總結:一機多用的代表產品
作為15.6英寸商用本,ThinkPad E580有著自己獨到的賣點,能滿足特定應用者的需求,且屏幕更大更舒適。而靠著RX550的出色性能和穩定的頻率表現,該機在綜合性能尤其是游戲娛樂性能方面能輕松勝過搭載MX150的輕薄機型,基本符合AMD的官方定位,這也使得ThinkPad E580不僅具備了商用、辦公屬性,也有了不俗的游戲實力,是一機多用的典型代表和實惠選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联想e580u盘启动设置-(联想e580如何设置u盘启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组装机怎么从u盘启动-(组装机怎么从u盘
- 下一篇: 台式电脑怎么重装-(台式电脑怎么重装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