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身口意三门看住
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佛法呢?因為佛法講的才是最究竟、最圓滿的。佛法像鏡子,我們只有拿來照自己,才能照出自己真實的缺點和錯誤。你認為的不好,不一定是不好;你認為的好,不一定是好。
如果你并不了解佛法,不懂得佛法,在沒有開悟、證悟之前,你沒有判斷善惡、好壞的能力。不要去找別人的毛病,不要去判斷別人,你沒有這個能力。我們經(jīng)常就是這樣造業(yè)的。你沒法判斷他人是有修行還是沒修行,也不知道他人是個善人還是個惡人,所做的是善還是惡。因為你連他心神通都沒有,怎么能知道他人的發(fā)心和動機呢?善惡不在表面上,不在形式上,都在心里。你在判斷的時候,在誹謗的時候,你知道他人的心態(tài)是怎樣的嗎?如果不知道,就盲目地去判斷別人,議論別人,評價別人,這樣很容易造業(yè)。所以說我們在沒有開悟、證悟之前,沒有解脫、成佛之前,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之前,最好把自己管好,把自己的身口意三門看住。
很多人愛評價別人,說他人做的如法或者不如法。這都是宿世的業(yè)障,也是生生世世積累的不好的習氣。說這個好,那個不好,這是你的任務(wù)嗎?不要這樣。管好自己,以正知正念來守護自己的三門,這是不會有錯的。我們?nèi)羰钦嫘南虢饷摚桶堰@個;我放下,不要把自己擺得太高,不要把自己看得很重。這是我們最大的弱點。
為什么我們合不起來?有的在道場合不起來,有的在家里合不起來,有的在單位合不起來?因為;我慢,因為把;我看得太重了。都認為;我的觀點是對的,一定要按;我的觀點做,用;我的這個想法要求別人。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因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報,不可能一樣。如果你要求別人和你一樣,讓他們按照你的觀點去做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換個角度來想,就會知道:站在你的立場是這樣,站在他人的立場未必是這樣;對你來說是這樣,對他人來說未必是這樣。
每個人的根基、福報、因緣、想法都不同,所以不要太執(zhí)著,總是去要求別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完美,想開了,想通了,就是完美。心如如不動,沒有被境動,沒有被境轉(zhuǎn)就行。什么叫如如不動?就是你知道他這樣做也是對的,這樣說也是對的。各有各的業(yè)力,業(yè)力現(xiàn)前的時候很難避免。緣來了聚,緣盡了散,以這樣的心態(tài)面對,才是自在。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把自己的身口意三门看住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打坐时出现的图像要怎么样处理?
- 下一篇: 我看经书时发生的一次微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