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因缘广植福田
過去,弗羯羅衛國有一位畫師,名為;羯那。羯那有個因緣來到;石室國游歷,便四處參訪佛塔、寺院,并為一精舍作畫,得了三十兩酬金,回到本國。恰好遇到城中正在作般遮于瑟(無遮法會),心生歡喜、敬信,便問執事比丘:;明日誰來供養飲食呢?比丘答:;還沒有施主,羯那又問:;那么比丘一日的飲食需要多少?;大約三十兩金。羯那一聽,當下便供養了比丘作畫所得的三十兩金。
羯那供養后,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問說:;您到石室國游歷作畫,得多少酬金?羯那答道:;我得了三十兩金,全都供養了僧眾。妻子聽后非常憤怒,便對親戚們說丈夫的過失,竟然把所得的酬金全都布施給大齋會,沒有留一點錢作為家用。親戚們便將畫師羯那帶到斷事處狀告他:;這些錢是勞力換取來的、是不容易得來的,羯那竟然不是拿來理家、也不給親里人用,而是全部拿去布施供養齋會。
斷事的官員聽完了,便問羯那:;有這種事嗎?羯那答:;事實如此,斷事官一聽,卻覺得這實在是太希有難得了,便贊嘆羯那:;善哉!丈夫!立刻把自己的華服、瓔珞和鞍馬,都賜給了羯那,并說偈言:
;久處貧窮苦,傭作得錢財,
不用營生業,以施甚為難。
雖復有財富,資生極豐廣,
若不善觀察,不能速施與。
遠觀察后身,知施有果報,
勇猛能舍財,離于慳塵垢,
有是行法人,持施使不沒。
羯那聽后,非常歡喜踴躍,便穿上官員所賜的華麗衣裳、騎上駿馬返回家去。他的家人見到有人穿著高貴的衣服、騎著駿馬來到門前,還以為是達官貴人來了,心中十分恐懼,躲在家中不敢開門。羯那說:;我不是別人,我是你的夫主,妻子還是不放心地問:;你是貧窮人,怎么可能有鞍馬和華麗的衣服?這時,羯那以偈答言:
;善女汝今聽,我當隨實說,
今雖舍施僧,施設猶未食,
譬如未下種,芽莖今已生,
福田極良美,果報方在后。
此僧凈福田,誰不于中種?
意方欲下種,芽生眾所見。
羯那的妻子一聽,心生歡喜、敬信,亦說偈言:
;如佛之所說,施僧得大果,
如今所布施,真得施處所。
敬心施少水,果報過大海,
一切諸眾中,佛僧最第一,
開意方欲施,華應已在前。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經·卷第四·二一》
省思:
錢財為五家所共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世人迷惑,現世貪求而忘身、臨終不舍而心系,徒增縛著,何不施舍?羯那畫師無戀著自己惟一所得而真誠供養,法會尚未成就卻已獲福廣大。有智者當把握因緣廣植福田,舍慳吝縛著,圓成福慧,實是自利利他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總結
- 上一篇: 大安法师:你念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 下一篇: 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