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寿塔、水月禅寺、寒山寺和灵山大佛,你去过哪一个?
江蘇之地,人杰地靈,有不少聞名于國內外的風景名勝。喜歡旅游的你,如果去到江蘇,小編認為,鎮江的慈壽塔、徐州的水月禪寺、蘇州的寒山寺和無錫的靈山大佛,這四個地方你應該去看一看。
1、位于鎮江的慈壽塔
都說鎮江有三怪:鍋里煮鍋蓋、香醋擺不壞、肴肉不當菜,這算得上是生活常見的,要我說鎮江還有第四怪,那就是寶塔寺廟不搭界。
慈壽塔矗立于金山的西北峰,塔高30米,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齊梁,宋哲宗元符末年,宰相曾布在金山寺超薦其母,在南北半山各建一塔,一名“薦慈塔”、另一名“薦壽塔”。明初,雙塔倒坍。
雙塔倒坍后,在光緒年間重建現塔,適逢慈禧60壽辰,取名慈壽塔。此塔玲瓏、秀麗、挺拔。塔為磚木結構,八面七級,內有旋式木梯,外有欄桿相倚,面面有景,層層風光各異。若游人登塔憑欄眺望,江天市廛,盡收眼底。
慈壽塔的改建也頗具傳奇,最早為單塔,宋朝時改建成薦慈、薦壽雙塔,而且位置變了,分別位于南北山坡,后來到了光緒年間慈溪60大壽,兩江總督劉坤一又重新修起了單塔,從薦慈薦壽中各取一字,為慈壽塔,恰好迎合了慈禧壽誕這個當時的大事,這是個不錯的故事素材,于是有了所謂的8歲孩童題寫“天地同庚”的傳聞,聽聽就好,畢竟是故事,漏洞較多不足信。但是現在來看塔本身確實比較新,不過里面搞的裝修裝飾什么的有一股農業重金屬的味道,不土不洋不中不西不倫不類,就連那個“鎮江文物保護單位——慈壽塔”的石碑都要弄間屋弄個供桌,桌上還擺著觀音、彌勒佛、鮮花、塑料花、鐵藝花,供品還是帶著紗網塑料袋的柚子。
2、位于徐州的水月禪寺
水月禪寺坐落于靜謐秀美、曲徑幽深的白塘河濕地公園中心區域,是寺院建設的絕佳圣地。禪寺建設突破了傳統規制,一改中國寺院建筑風格,在遵循佛教殿堂布局制式的前提下,采用現代建筑元素,與佛教的啟迪心智、蕩污滌垢、祈福納祥巧妙結合,詮釋了大道至簡的人文理念。
水月禪寺建設以“得風潤水,古典布局;簡約建筑,禪意空間”的規劃理念為核心,建筑格調獨具匠心,顛覆了人們對于佛教建筑固定的思維模式,設計將佛教元素與建筑藝術達到了完美結合,表現手法較為獨特,功能和布局更為合理,實現了佛教元素與現代建筑藝術的完美結合,創造出國內獨具匠心的佛教活動場所。
禪寺建筑規模宏大,于2013年10竣工。2013年11月又在禪寺前增建了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的水月廣場,于2014年3月竣工。廣場中間請入一尊水月觀音,高9.8米,觀音矗立更加增強了廣場的靈性和氣勢,更利于佛法的弘揚。
3、位于蘇州的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蘇州西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因唐代詩人張繼的名詩《楓橋夜泊》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一句而聞名天下。寒山寺是著名的祈福勝地,每天來寺中撞鐘進香、祈求平安的信徒絡繹不絕。
寺內的鐘樓便是“夜半鐘聲”的來源之處,宏亮悠揚的鐘聲是寒山寺的象征。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寒山寺都會舉行跨年敲鐘儀式,鐘敲108下,寓意來年煩惱隨之消去。如今的大鐘雖已非唐詩中的那口鐘、而是晚清的古跡,但卻是需三人才能合抱的罕見巨鐘。
寒山寺主要由大雄寶殿、鐘樓、碑廊、藏經樓等建筑組成。大雄寶殿內高大的須彌座以漢白玉雕筑,座上安奉釋迦牟尼佛金身佛像,兩側靠墻供奉著明代成化年間鑄造的十八尊精鐵鎏金羅漢像,是由佛教圣地五臺山移置于此。
4、位于無錫的靈山大佛
靈山大佛矗立在無錫太湖之濱小靈山上,這小靈山的名字和唐朝玄奘還有關系呢。靈山的歷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相傳玄奘西天取經歸來,游歷東南到此,來到小靈山,見“層巒叢翠”,景色非凡,大為贊賞,曰“無殊西竺國靈鷲之勝也”!于是就給此山起名小靈山。靈山大佛如今是無錫的一個旅游地標。
靈山大佛的塑造,依據佛經如來三十二形相的記載完成。右手"施無畏印"代表除卻痛苦,左手"與愿印"代表給予快樂,均為祝福之相。矗立在小靈山南麓的靈山大佛,包括蓮花座在內通高為八十八米,相當于一幢三十余層樓房的高度,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出十七米,是迄今為止中國最高的巨型佛像。
整個靈山景區除了大佛,還有許多其他地方也值得逛逛。靈山勝境的大型音樂動態群雕“九龍灌浴,花開見佛”再現了佛祖釋迦牟尼誕生的絢麗景象。而靈山梵宮氣勢恢宏的建筑與寶相莊嚴的靈山大佛比鄰而立,在這里還能觀看《靈山吉祥頌》。而梵宮的對面則是五印壇城,這座建筑融合了彩繪、壁畫、木雕、唐卡等藏地傳統技藝,是藏傳佛教文化的體現。這里的最佳拍攝時間是日落時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慈寿塔、水月禅寺、寒山寺和灵山大佛,你去过哪一个?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手机锁屏密码带来的烦恼
- 下一篇: 大安法师: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有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