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N-Queens II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leetcode] N-Queens II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N-Queens II
Follow up for N-Queens problem.
Now, instead outputting board configurations, return the total number of distinct solutions.
?
?
1 class Solution 2 { 3 private: 4 // 試探算法從最右邊的列開始。 5 void test(long row, long ld, long rd) 6 { 7 if (row != upperlim) 8 { 9 // row,ld,rd進行“或”運算,求得所有可以放置皇后的列,對應位為0, 10 // 然后再取反后“與”上全1的數,來求得當前所有可以放置皇后的位置,對應列改為1。 11 // 也就是求取當前哪些列可以放置皇后。 12 long pos = upperlim & ~(row | ld | rd); 13 while (pos) // 0 -- 皇后沒有地方可放,回溯。 14 { 15 // 拷貝pos最右邊為1的bit,其余bit置0。 16 // 也就是取得可以放皇后的最右邊的列。 17 long p = pos & -pos; 18 19 // 將pos最右邊為1的bit清零。 20 // 也就是為獲取下一次的最右可用列使用做準備, 21 // 程序將來會回溯到這個位置繼續試探。 22 pos -= p; 23 24 // row + p,將當前列置1,表示記錄這次皇后放置的列。 25 // (ld + p) << 1,標記當前皇后左邊相鄰的列不允許下一個皇后放置。 26 // (ld + p) >> 1,標記當前皇后右邊相鄰的列不允許下一個皇后放置。 27 // 此處的移位操作實際上是記錄對角線上的限制,只是因為問題都化歸 28 // 到一行網格上來解決,所以表示為列的限制就可以了。顯然,隨著移位 29 // 在每次選擇列之前進行,原來N×N網格中某個已放置的皇后針對其對角線 30 // 上產生的限制都被記錄下來了。 31 test(row | p, (ld | p) << 1, (rd | p) >> 1); 32 } 33 } 34 else 35 { 36 // row的所有位都為1,即找到了一個成功的布局,回溯。 37 sum++; 38 } 39 } 40 41 public: 42 int totalNQueens(int n) 43 { 44 upperlim = 1; 45 sum = 0; 46 47 upperlim = (upperlim << n) - 1; 48 test(0, 0, 0); 49 50 return sum; 51 } 52 private: 53 int upperlim; 54 int sum; 55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xd2502/p/4378103.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eetcode] N-Queens II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谈谈Angular关于$watch,$a
- 下一篇: php文件操作基本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