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是谁写的呢?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教育心理学是谁写的呢?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奧地利生態學家康羅德·洛倫茲提出。關鍵期這一概念最初是由奧地利生態學家康羅德·洛倫茲(1937)提出來的。洛倫茲在觀察鳥類的自然習性時,發現新孵出的雛鳥,如雞和鵝,會在出生后的很短時間內學會追逐自己的同類或非同類物種,之后它們將無法再學習這種行為或印刻自己的母親,而且這個時期很短。所以被稱為人類的關鍵期,又稱最佳期、敏感期、臨界期、轉折期。洛倫茲(1903-1989),奧地利動物學家、習性學創始人之一,開始了在自然條件下觀察動物行為的方法,對鳥類行為的研究作出了獨特貢獻,并提出了動物本能行為的固定行為模式和動物學習的“印記”等概念。
我國第一部《教育心理學》教科書作者是廖世承。廖世承(1892-1970),字茂如,教育家。江蘇嘉定(今上海嘉定)人。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1919年從美國布郎大學學成回國后,先后任教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及東大附中、上海光華大學、光華附中、國立師范學院、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第一師范學院、上海師范學院,并曾任主任、副校長、副院長、院長等職。1924 年廖世承編撰出版了《教育心理學》,為中國這門學科最早的教科書。
卡普捷列夫,1877年發表。
1877年,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學來命名的教育心理學著作的作者是卡普潔列夫。卡普潔列夫,其著作《教育心理學》一書于1877年出版,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學”來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學著作,其實際內容與普通心理學差別不大。它把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確定為普通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但由于它并沒有提供一個獨立的學科內容體系,因此,并不意味著教育心理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從此確立。一般認為,教育心理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開創的。
“教育心理學”這個術語最早由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提出。他于1868年發表的《人是教育的對象》,不僅在俄國教育心理學發展史上有重大的意義,而且對于世界各國研究教育心理學發展史學的工作,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著作。其后,俄國教育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發表了《教育心理學》一書。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學著作。但由于它并沒有提供一個獨立的學科內容體系,因此,并不意味著教育心理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從此確立了。由此,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了提倡對兒童身心進行實驗研究的“實驗教育學運動”。“實驗教育學運動”的倡導者是德國教育家莫依曼和拉伊。他們重視對兒童身心發展與改進教育方法的實驗研究思想,深深打動了歐美的許多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在他們的倡導下,掀起了一場實驗教育運動。這對后來教育心理學研究中測驗與實驗的應用、兒童身心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是羅伯特·斯萊文。《教育心理學》此書籍是羅伯特·斯萊文創作,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姚梅林翻譯。一門研究學校情景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的書籍。《教育心理學(第7版)》鼓勵教師去思考學生是如何發展和學習的;鼓勵教師在教學之前和教學過程中做出決策;鼓勵教師思考如何證明學生正在進行學習、正在邁向成功。《教育心理學(第7版)》反映了當前有關的新理論與新進展,所介紹的各種研究結論在課堂實踐中得到了驗證與應用。該書所倡導的兼收并蓄的均衡教學為教學的專業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我國第一部《教育心理學》教科書作者是廖世承。廖世承(1892-1970),字茂如,教育家。江蘇嘉定(今上海嘉定)人。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1919年從美國布郎大學學成回國后,先后任教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及東大附中、上海光華大學、光華附中、國立師范學院、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第一師范學院、上海師范學院,并曾任主任、副校長、副院長、院長等職。1924 年廖世承編撰出版了《教育心理學》,為中國這門學科最早的教科書。
卡普捷列夫,1877年發表。
1877年,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學來命名的教育心理學著作的作者是卡普潔列夫。卡普潔列夫,其著作《教育心理學》一書于1877年出版,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學”來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學著作,其實際內容與普通心理學差別不大。它把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確定為普通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但由于它并沒有提供一個獨立的學科內容體系,因此,并不意味著教育心理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從此確立。一般認為,教育心理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開創的。
“教育心理學”這個術語最早由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提出。他于1868年發表的《人是教育的對象》,不僅在俄國教育心理學發展史上有重大的意義,而且對于世界各國研究教育心理學發展史學的工作,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著作。其后,俄國教育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發表了《教育心理學》一書。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學著作。但由于它并沒有提供一個獨立的學科內容體系,因此,并不意味著教育心理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從此確立了。由此,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了提倡對兒童身心進行實驗研究的“實驗教育學運動”。“實驗教育學運動”的倡導者是德國教育家莫依曼和拉伊。他們重視對兒童身心發展與改進教育方法的實驗研究思想,深深打動了歐美的許多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在他們的倡導下,掀起了一場實驗教育運動。這對后來教育心理學研究中測驗與實驗的應用、兒童身心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是羅伯特·斯萊文。《教育心理學》此書籍是羅伯特·斯萊文創作,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姚梅林翻譯。一門研究學校情景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的書籍。《教育心理學(第7版)》鼓勵教師去思考學生是如何發展和學習的;鼓勵教師在教學之前和教學過程中做出決策;鼓勵教師思考如何證明學生正在進行學習、正在邁向成功。《教育心理學(第7版)》反映了當前有關的新理論與新進展,所介紹的各種研究結論在課堂實踐中得到了驗證與應用。該書所倡導的兼收并蓄的均衡教學為教學的專業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教育心理学是谁写的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DNF:TX是不是不想让人玩了!!!靠!
- 下一篇: 措开头的成语有哪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