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认证帐号的运营方式,如何适应微信的特殊环境和用户需求?哪些认证帐号做得不错?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微信认证帐号的运营方式,如何适应微信的特殊环境和用户需求?哪些认证帐号做得不错?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果殼網的幾乎所有微博賬號我都有關注,而且看的挺有趣,微信加了以后,一天發兩次信息,基本上內容跟微博類似,但我覺得很煩,因為微信打開的那個頁面看內容不方便,就算能正常打開我也覺得信息量太小太少還不如去看微博,這是一個主動獲取和一個被動推介的過程,后者總不會讓人百分百滿意。。。個人不太認為微信能從內容推送方面干翻微博若是微信做成基于LBS的商家攬客工具,譬如接近某店一千米,收到微信問候邀請前往該店,或許會比街旁點評這些軟件好的多,畢竟微信的用戶基礎實在太龐大了,關鍵是怎么細分挖掘用戶的需求
謝邀,萬分抱歉醞釀了這么久才答。繼新爺邀請我八成是因為看了我這個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467117/answer/15209362)下的吐槽:離題吐個槽,現在開放公共平臺是好事。可是我訂閱的公共號們基本還是用微博的思路在做,讓我信息過載的痛苦不已。如上面說的,微信的思路和QQ、微博的思路是不一樣的好么。在這么高到達率的媒介上發你微博上發的內容,就像我把你請到家里來,結果你竟然還用擴音喇叭對我喊廣告一樣。 微信幫你把微博粉絲里的死忠和圍觀群眾區分開了。他們希望隨時聽到你的聲音,他們甚至把你的 icon 掛在自己的微信名片上,所以請用更深度、更精確、更及時、更人性的方式對待這群死忠粉好么。 微信最重要的兩個特點是:即時、高達到率。運營模式自然應該圍繞著發揮微信的優勢來做。我沒搞過產品和運營,我只說我理想中的微信公共平臺的運營模式:用戶定位:會長期在微信平臺上訂閱你的用戶通常會是不希望錯過這個品牌的每一條信息的人。如果不是,他更合適訂閱你的微博或者通過 RSS 訂閱你的網站。內容:我當時說的是更深度、更精確、更及時、更人性 。深度:內容能讓你的粉絲更接近品牌的核心;精確:針對你的微信粉絲量身定做發布的內容(適合微博的內容通常不適合微信);即時:發布當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會更受歡迎;人性:你在和粉絲們對話而不僅僅是發布信息(不然和垃圾短信有什么區別)。如果它不是「作為腦殘粉決不可錯過的內容」或者「當下正在發生的內容」,請不要發給我。例如作為一個訂閱了知乎微信的人,我每天早中晚至少刷3遍知乎。我不希望它每天給我發我必然會看過的每日精華。我希望看到「知乎的團隊正在謀劃搜索功能的改版,你有什么想法?」或者「知乎 for iPhone 剛剛通過審核!目前還無法在 App Store 搜索到,大家可以通過這個鏈接搶先下載。」。就算非要發每日精選,同樣的內容我希望看到的題目也是:「就在剛剛,知乎又誕生了一個過百贊的答案!」。什么品牌需要微信運營:深度報道 + 人性化運營,意味著品牌擁有自己的價值主張、獨特體驗、情感共鳴 blablabla 。這樣的品牌(或者是希望加入這一行列的品牌)應該能發揮出微信公共平臺最大的威力,完善品牌形象、建立用戶黏性、發展更多腦殘粉(「想知道知乎更多小秘密嗎,請關注知乎微信號吧!」)。其他同學,其實微博、EDM 或者群發短信真的都挺好的。另,這只是描述了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模式。其實只發揮微信的單一特點來做,也挺好的。例如利用達到率做「新聞早晚報」什么的。只不過它和彩信新聞又有什么區別呢,一點都不酷 :P
其實現在媒體都在想怎么樣把自己的信息推送出去,做微信的營銷沒有什么好路子。微信也是個很好的信息收集平臺、分析用戶的需求及反饋、作為一個客服還不錯
目前,我維護著愛范兒的官方微信號,還維護一個叫 AppSolution 的酷應用推薦帳號,我也留意了一些其他媒體及品牌的微信帳號。從我個人體驗看,有趣、小眾、獨特,是目前微信用戶最喜歡的內容。純新聞類和知識類的一般性內容,因為缺乏溝通感,不一定能真正吸引到用戶。新聞熱點無疑是推送的最好內容之一,但是普通用戶基本沒有多少可能和資源來運營這類內容。對于品牌而言,微信平臺有很多可能,但是無論那種可能,都是圍繞自己核心用戶(讀者)的,所以,避免激怒讀者,多溝通,多提供好的服務,而不是把他們看出營銷的目標,可能才是最恰當運營的方式。
關注了愛范兒、果殼、36氪這種知識資訊類的賬號,還有李鐵根、唐三藏AI、沒品這樣的段子類賬號。知識資訊類賬號以發布信息為主,一次推送一條或者多條信息,推送次數為一天1-3條,但是實際上…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會打開去看,反正雖然關注了,但是基本上打開看個題目就關掉了,有時甚至覺得很煩所以就關掉了。段子類賬號以互動為主,比如輸入“微笑哥”就可以看到楊達才所有的段子這樣的,反正挺沒節操的。微信公眾平臺推出時間不長,目前基本上就是上面這兩種模式,一切都還在摸索中。不過我個人認為,除了信息推送之外,微信還可以作為一些微博賬號接受投稿的方式。比如一些重大的新聞事件,是可以首先通過微信發布給公眾平臺,然后公眾平臺通過微博傳送出去。第一是方便快捷,第二是具有私密性,比微博發私信步驟簡單多了。目前還沒有發現做的特別好的認證賬戶。
目前關注的大都是信息咨詢類的公共帳號,但是實際上還是不如看微博來的爽快。我覺得實用的就是8686,查公交線路什么的很方便,要比裝一個app來的體驗更好。
                        
                        
                        謝邀,萬分抱歉醞釀了這么久才答。繼新爺邀請我八成是因為看了我這個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467117/answer/15209362)下的吐槽:離題吐個槽,現在開放公共平臺是好事。可是我訂閱的公共號們基本還是用微博的思路在做,讓我信息過載的痛苦不已。如上面說的,微信的思路和QQ、微博的思路是不一樣的好么。在這么高到達率的媒介上發你微博上發的內容,就像我把你請到家里來,結果你竟然還用擴音喇叭對我喊廣告一樣。 微信幫你把微博粉絲里的死忠和圍觀群眾區分開了。他們希望隨時聽到你的聲音,他們甚至把你的 icon 掛在自己的微信名片上,所以請用更深度、更精確、更及時、更人性的方式對待這群死忠粉好么。 微信最重要的兩個特點是:即時、高達到率。運營模式自然應該圍繞著發揮微信的優勢來做。我沒搞過產品和運營,我只說我理想中的微信公共平臺的運營模式:用戶定位:會長期在微信平臺上訂閱你的用戶通常會是不希望錯過這個品牌的每一條信息的人。如果不是,他更合適訂閱你的微博或者通過 RSS 訂閱你的網站。內容:我當時說的是更深度、更精確、更及時、更人性 。深度:內容能讓你的粉絲更接近品牌的核心;精確:針對你的微信粉絲量身定做發布的內容(適合微博的內容通常不適合微信);即時:發布當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會更受歡迎;人性:你在和粉絲們對話而不僅僅是發布信息(不然和垃圾短信有什么區別)。如果它不是「作為腦殘粉決不可錯過的內容」或者「當下正在發生的內容」,請不要發給我。例如作為一個訂閱了知乎微信的人,我每天早中晚至少刷3遍知乎。我不希望它每天給我發我必然會看過的每日精華。我希望看到「知乎的團隊正在謀劃搜索功能的改版,你有什么想法?」或者「知乎 for iPhone 剛剛通過審核!目前還無法在 App Store 搜索到,大家可以通過這個鏈接搶先下載。」。就算非要發每日精選,同樣的內容我希望看到的題目也是:「就在剛剛,知乎又誕生了一個過百贊的答案!」。什么品牌需要微信運營:深度報道 + 人性化運營,意味著品牌擁有自己的價值主張、獨特體驗、情感共鳴 blablabla 。這樣的品牌(或者是希望加入這一行列的品牌)應該能發揮出微信公共平臺最大的威力,完善品牌形象、建立用戶黏性、發展更多腦殘粉(「想知道知乎更多小秘密嗎,請關注知乎微信號吧!」)。其他同學,其實微博、EDM 或者群發短信真的都挺好的。另,這只是描述了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模式。其實只發揮微信的單一特點來做,也挺好的。例如利用達到率做「新聞早晚報」什么的。只不過它和彩信新聞又有什么區別呢,一點都不酷 :P
其實現在媒體都在想怎么樣把自己的信息推送出去,做微信的營銷沒有什么好路子。微信也是個很好的信息收集平臺、分析用戶的需求及反饋、作為一個客服還不錯
目前,我維護著愛范兒的官方微信號,還維護一個叫 AppSolution 的酷應用推薦帳號,我也留意了一些其他媒體及品牌的微信帳號。從我個人體驗看,有趣、小眾、獨特,是目前微信用戶最喜歡的內容。純新聞類和知識類的一般性內容,因為缺乏溝通感,不一定能真正吸引到用戶。新聞熱點無疑是推送的最好內容之一,但是普通用戶基本沒有多少可能和資源來運營這類內容。對于品牌而言,微信平臺有很多可能,但是無論那種可能,都是圍繞自己核心用戶(讀者)的,所以,避免激怒讀者,多溝通,多提供好的服務,而不是把他們看出營銷的目標,可能才是最恰當運營的方式。
關注了愛范兒、果殼、36氪這種知識資訊類的賬號,還有李鐵根、唐三藏AI、沒品這樣的段子類賬號。知識資訊類賬號以發布信息為主,一次推送一條或者多條信息,推送次數為一天1-3條,但是實際上…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會打開去看,反正雖然關注了,但是基本上打開看個題目就關掉了,有時甚至覺得很煩所以就關掉了。段子類賬號以互動為主,比如輸入“微笑哥”就可以看到楊達才所有的段子這樣的,反正挺沒節操的。微信公眾平臺推出時間不長,目前基本上就是上面這兩種模式,一切都還在摸索中。不過我個人認為,除了信息推送之外,微信還可以作為一些微博賬號接受投稿的方式。比如一些重大的新聞事件,是可以首先通過微信發布給公眾平臺,然后公眾平臺通過微博傳送出去。第一是方便快捷,第二是具有私密性,比微博發私信步驟簡單多了。目前還沒有發現做的特別好的認證賬戶。
目前關注的大都是信息咨詢類的公共帳號,但是實際上還是不如看微博來的爽快。我覺得實用的就是8686,查公交線路什么的很方便,要比裝一個app來的體驗更好。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微信认证帐号的运营方式,如何适应微信的特殊环境和用户需求?哪些认证帐号做得不错?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为什么十年过去了,人们还是那么疯狂的喜欢
- 下一篇: 怎么走最全攻略手把手教你辨别DW手表真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