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普及还要多久?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智能家居普及还要多久?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智能家居離生活并不遠「智能家居」,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通過科技改變居家生活,安防、音視頻、自動控制……讓家居安全性和舒適性得到優化和改善。大眾媒體開始對“智能家居”產生廣泛而直觀的興趣,應該要數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位于西雅圖的名為“未來之屋”的智能豪宅了。如今,智能家居早已不是指什么新鮮事,遠程物聯、語音操控、手勢識別、情景模式自動感應和切換、智能管家等體驗,也已進入尋常百姓家。燈光調味生活北京的一臺屋主在沒有改變房屋原有結構的情況下,讓家變得更「智能」,對于房屋空間的利用,和提升舒適程度,是個非常不錯的點子。比如裝在大門上的感應器,在開啟時只要有人開門,就會通過手機通知警示。最有趣的,應該算是屋主家的燈光管理吧,走進廚房,感應裝置會為你自動開燈,裝在水池上方的感應式燈帶,就算在你雙手濕濕的情況下,也能隨心開關,便利且更安全。客廳的燈光也有門道,一鍵式的控制,在陳晨打游戲或者看影片的時候,輕輕一按,即可調整燈光,打造出日常模式、影院模式等不同的燈光場景。除了燈光的「智能」控制,小到空氣質量監控設備,大到諸如洗碗機這樣的自動化電器,都在屋主的家里,讓生活變得更便利。如果你對智能家居有需求的話,一定要在裝修前就做好功課。盡管目前智能家居的發展還不是很成熟,但也能看到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如果你已經決定打造一間自個的智能屋,那么需要在裝修前就將智能線路排布問題考慮在內。那么我們需要為智能家居做什么準備呢?總的來說就是兩部分:電和網絡。一臺聰明全面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包含了照明、遮光(窗簾)、影音、安防、暖通等基本控制需求,具體如下:全自動控包括無線溫度濕度感應器Nest,可實時控制房間空調新風和地暖。感知房間中人動線的Card Access,相應地根據人在房間中的位置智能開啟或關閉相應的設備。空氣質量檢測Air Radio,嚴格監控PM2.5,適合用于臥房空間以及敏感度極高的兒童房。聲音控制器Voice Pod,可通過語音發出聲控操作全屋智能系統。電器設備包括家中一切用電的設備,燈光、門簾、空調地暖、洗衣機、冰箱、抽油煙機、蒸烤箱、電子壁爐等電器設備均可考慮接入全屋控制系統實現一鍵操控。影音娛樂影音發燒友的必備,包括功放、電視機、家用投影儀、CD機、音響等基礎配置。安防監控包括電子門鎖可實現開關門遠程操控,還可查看房門開關記錄。監控攝像頭可實時監控保障安全。從初代使用pad、手機app交互,到目前最火的語音交互,使用體驗和便捷性大大增加。從各個牌子之間的智能家居產品不兼容,到目前由大牌子牽頭打破牌子與牌子之間的技術壁壘問題,可以預見未來我們對智能家居的選擇并不會受限于兼容問題,就和目前買家電一樣,喜歡就買。目前,我們已經習慣用移動支付代替錢包的功能,這在兩年前或許無法想象。但每次科技的革新,都能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創意和驚喜。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智能家居可以走進各位的家庭。
毋庸置疑 智能是家電行業趨勢前不久,舉世矚目的CES展落下了帷幕,回顧整個展會,可以說是頗具看點:從來不參加CES展的谷歌今年參展大肆宣傳,廣告打的到處都是,還把廣告赫然放到了城際輕軌上去;全球消費電子巨頭三星竟然沒有發布一款產品,甚至展臺上看不到任何產品的標簽,但仍吸引了無數與會者爭相圍觀;國內家電大咖海爾直接祭出了“魔鏡”,據說可以用它控制家里的一切……CES是每年科技界新產品、新技術風向標作為已經走過51個年頭的CES儼然成為全球科技愛好者的朝拜圣地,吸引著來自全球的消費電子爭相炫技。CES展歷來都是每年科技界新產品、新技術風向標,見證著全球電子科技的發展足跡。今天,筆者就以CES為線索來為大家展望一下2018白電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動向。2018白電行業的發展趨勢相較于往年,今年的CES展可謂亮點頗多,非常令人欣慰的,經過多年醞釀的人工智能、物聯網以及智能家居已經終于發展到了臨界點,各個牌子和廠商具體產品正在一臺個落地。CES展示了2018家電行業的兩個風向標: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毋庸置疑 智能已成家電行業趨勢今年CES,我們依然見到了海爾U+智慧家庭生態圈,三星推出了SmartThings智能家居平臺,LG也發布ThinQ人工智能家電平臺,全球家電巨頭都在積極布局自家的智能家居生態圈。其實,像海爾、三星、LG等這樣的家電巨頭也更有能力搭建自個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畢竟旗下涵蓋相當完善的產品線:電視機、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各式各樣的家電,自家的產品,接口和協議更容易統一。LG推出的人工智能平臺ThinQ另外,隨著80后、90后組建家庭,他們逐漸成為家電消費的主流人群,因此白電(或者說是整個家電)行業在消費群體上已經改變:年輕一族都有著超前的消費觀念,更敢于也更喜歡去嘗試新鮮事物,在變化和動力的驅動下也在一方面加速了智能家電產業的落地。三星語音助手Bixby和智能家居平臺SmartThings之前的CES展上,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各個牌子推出的智能單品,可以識別語音、與手機互聯等等,但產品與產品之間并沒有形成有效的關聯和互動。作為用戶,如果想體驗到家中全部的智能家電產品,那手機上可能需要下載多個APP以便分別進行控制,顯然,這樣的體驗并不顯得智能。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要想實現智能家居系統,必須先統一:統一平臺、標準和接口。三星智能家居生活場景好在今年我們看到了“統一”的局面,即各家已經推出智能家居平臺,將旗下的家電產品有機的鏈接了起來,用戶只需一臺APP就能操控家里的全部電器,更為重要的,家電與家電之間也有了互動,可以協同合作去完成一些任務。比如當用戶買回一塊牛排放入冰箱中,冰箱立即識別出牛排,設置好保鮮期提醒;待到食用時,冰箱自動推薦出幾款菜譜供選擇,然后發送至烤箱進行預熱,設定好烤牛排的程序和溫度,洗碗機也收到了指令,設定好洗滌餐具的程序和水溫等等。家電之間互通互聯是智能家居的核心所在其實,智能家居系統中,相較于手機、電視機的智能化,白電產品的智能化道路走的要慢得多,但是眾家電廠商們在智能道路上的不斷試水與探索或是非常值得欣慰的,白電智能化的道路每一步都走得很穩很扎實。實現智能家居并不是單一的家電產品單體,而是眾多具備智能功能的家電聯合而成,可以與用戶通信、相互之間也可以通信且具備聯動性。2人機交互 智能語音操控是入口●人機交互 語音操控是入口問大家一臺問題,如何操控家電才是更為智能和人性化的?用遙控器、手機或是鍵盤?其實,如今用遙控器操控電視機、空調,用鍵盤輸入文字等等,這些大家早已經習以為常了,而近兩年的智能家電可以用手機進行遠程控制,嚴格意義上來看其實也只是相當于換了一臺“萬能遙控器”而已。人工智能語音操控未來的人機交互方式是語音操控。這是由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絕大部分通過對話來實現的,所以,當人與機器可以直接對話的時候更讓人感受到“智能的氣息”。試想一下,回到家中,邊換衣服邊對空調說“開機并設定到26℃”,空調立即啟動并設定到相應的溫度,比起用遙控器按開機鍵并調節溫度,便捷很多,也更為人性化。谷歌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從來不參加CES的谷歌今年也來了,能看出一舉爭奪智能家居的野心,在CES展上與亞馬遜分庭抗禮,并以更開放形式來構建更龐大的生態系統體系。至此,科技巨頭們都擁有自個的人工智能語音助手,谷歌的Assistant,亞馬遜的Alexa,蘋果的Siri,微軟的Cortana,三星的Bixby等等。三星語音助手Bixby人工智能語音,既是智能家居的入口,也是一種前衛的操控方式,具體到產品上便是智能音箱,如今各廠商借自身所打造的平臺為支撐來構建智能家居生態體系,通過搭載語音助手的智能音箱來搶奪家庭入口,從而“搶占”更多的用戶。萬物互聯——物聯網(IoT)就國內而言,在整個智能家居產業鏈中,有像海爾、美的這樣的傳統家電巨頭積極的推進,軟硬件、芯片級的“AI +IoT”解決方案已經日趨完備,逐步推動對話式人工智能家居逐步落地。3智能家居 家電發展的最終形態●智能家居系統是家電發展的最終形態在整個家電產業都在走智能路線的今天,白電產品的智能化也只是遲早的事,但又不同于智能化較早且幾乎已經普及的電視機領域,廠商們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深入挖掘用戶的深層消費需求,真正弄明白大家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功能、又能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家電的智能絕不是僅僅是停留于概念和炫技的層面,能上網、能和手機無線鏈接就是所謂的“智能”,其實更多的,是要去迎合消費者的日常需求和生活習慣。家電互聯構建智能家居另外,智能家居的實現并不只是某個單一產品,而是一套完整的、易用的、智能的系統解決方案,它需要實現家中各種電器的互通互聯,為用戶提供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活解決方案,從而讓用戶真正享受智能家電為生活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舒適與便利,帶來最好的使用體驗。智能家居是家電行業發展的最終形態家電產品的發展,除了基本的功能不斷完善和技術迭代,其最終的形式便是智能家居,可以說智能家居可以說是家電行業發展的最終形態!其實,智能家居的概念已經提出多年了,但是之前一直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是因為前些年智能化發展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突破,沒有形成大一統的局面,智能家居依然停留在概念層面,實際使用感受和體驗不佳。2018智能家居真的要來了今年的CES展形勢已經非常明朗,各個廠商也都放出了積極的信號,互聯網企業和傳統家電廠商紛紛推出人工智能語音助手或智能家居平臺,可以看出,2018智能家居真的要來了!4萬物互聯 智能生態之爭已打響●寫在最后智能家居是一套具備智能功能且可相互通信協作的智能家電組合,要想最終實現智能家居,必須先完成單個家電的智能化之路。記得在家電智能化剛興起時,很多家電產品盲目智能、為了智能而“智能”,并沒有帶來產品使用體驗上的提升和改善。比如智能洗衣機的遠程控制,用手機可以控制洗衣機開斷電和程序選擇,但是想要實現這些,前提是得先把衣物放進洗衣機中,而放入衣物后順手就選擇程序開機啟動了,反而使用手機APP進行遠程操控更麻煩,顯得畫蛇添足。智能家電需要有合適的場景應用剛剛提到的智能化并非不可取,只是其適用的家庭生活場景不妥而已,在筆者看來,家電智能化需要有合適的生活場景,或者說,只有在適合的場景模式下,“智能”才可以被最大化的發揮出來。比如剛才提到的智能洗衣機,倘若是家里有老人不會用洗衣機的時候,子女們通過遠程進行操控就顯得省事多了。手機智能遠程控制還有一點便是,智能不一定非得是能聯網、可遠程控制,切實解決一些用戶痛點問題,筆者認為這也可以稱得上是智能。比如洗衣機加入洗衣液自動投放功能,把洗衣液一次性全部倒入洗滌劑盒中,每次洗衣服的時候,洗衣機可以根據衣物多少智能自動投放合適量的洗衣液,用戶不用再糾結到底該放多少洗衣液了,這樣的智能豈不是更省心,這完全可以看作是智能化的一種體現。今年智能生態之爭將會變得更加激烈如今,物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在移動互聯網紅利逐漸退去、信息科技逐步轉向物聯網之際,互聯網仿佛賦予了家電產品新的生命,正是在這種趨勢下,智能家居借助物聯網迅速崛起。筆者相信,2018隨著物聯網應用場景不斷擴大,家電巨頭們紛紛推出自家語音助手,布局智能家居平臺,一場以人工智能語音技術為核心的智能生態之爭將會變得更加激烈,反過來講,這對科技企業而言也是前所未有的機會。
智能家居的概念已經提了很多年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特別是2017年,包括BAT在內的很對企業都在智能家居領域發力,整個行業已經相對成熟。360、小米,還有海爾等很多家電類企業在智能家居領域已發展多年,智能家居沒有能迅速發展起來主要是因為傳統家居家電更新還需要一段時間,另外就是整個智能家居的整合網絡系統也還不完善,各個企業都在做智能家居,智能產品,但是沒有一臺系統把不同牌子的系統及產品整合到一起來管理。另外就是產品和系統的穩定性也還需要再完善加強。伴隨著產品的更新,及技術的完善相信很快會普及。我個人覺得,在2020年以前,智能家居,甚至整體智能家居將會是大家裝修首選。
最大阻力!智能家居普及預測:
已經在普及了,只是智能產業沒有整合到一起而已,目前是群雄逐鹿占地盤時候,來北上廣就能感受到。智能家居簡單理解就是語音交互提供控制的物聯網,智能家居更多是行業造勢起來,我更愿意叫大家電時代,為何這么說了,智能產品加了一套語音交互或者加個APP,就叫智能產品,感覺帶著營銷色彩,真的很難讓人與智能掛鉤,有很多優秀的智能研發企業也做的很好。如果您需要體驗智能家居不到10萬就能解決了,或是很便宜的
正在普及中,比如某些智能家居單品,智能鎖、智能音箱等,目前很流行了。但整套房子都智能化,還早。大材研究對智能家居有長期的關注與分析,可以看下面這篇文章:在很多研究機構公開的報道里,智能家居總是被描繪成千億,甚至萬億規模的黃金市場。那么,真實情況如何呢?大材研究今天就專門梳理梳理,有些事兒可能超出了我們之前的想像。? 結論就是,如果你在家具、建材與裝修這三個行業里混,如果還沒有考慮到如何跟智能耍朋友,拿不出像樣的智能家居產品,即使你目前混得還算不錯,可能過幾年就不是這樣了,閣下完全可能跟不上節奏,被狠狠地甩幾條街。壹一家名叫千家智客的機構,前段時間公開了一臺數據,認為2017年的智能家居市場已有916億的規模,2018將達到1396億,2020年可能一路殺到3294億。另外一份《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報告》,其中提到,預計2018,中國智能家居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到2020年將達到3576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也有統計, 他們的觀點是,2012-2016年間,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2%,到2020年的時候,整個市場的規模可能達到1396億,較2012年增長近10倍。有些證券公司也盯上了智能家居行業,比如有個華菁證券,就曾發布專項報告,認為到2020年,我國智能家居行業整體規模將達到1.12萬億元。好家伙!直接抬到了萬億元規模的級別!放到全球范圍里,大材研究發現,大伙兒對智能家居也是非常看好的。Strategy Analytics研究認為,2017年全球范圍內,智能家居設備的銷量為6.63億臺,預計到2023年,智能家居設備銷售量將達到19.4億臺,超過智能手機。這家機構認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為840億美元,2030年可能突破1550億美元,也就是說,要到萬億人民幣的規模,至少還需要10年時間。赫赫有名的IDC也有自個的判斷,他們認為,到2022年的時候,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增長到2770億美元左右相當于1.7萬億人民幣。看來各個機構的統計口徑差別有些大。再多列數據,看來也沒什么必要性了。反正大家都看好,有些認為爆增,有些覺得小步走,但基本上都認為這是一臺千億級,甚至向萬億級看齊的龐大市場。↘ 那么,現實情況又如何呢?大材研究認為,部分市場確實欣欣向榮,特別美好,比如智能音箱、智能鎖、智能攝像頭、智能衛浴等,國內用戶量估計在幾千萬的規模。也并不是所有市場都特別美好,入場的公司倒是眾多,除了上述熱門領域外,還有智能家居系統、掃地機器人、智能照明、恒溫器、遠程監控、智能路由器、智能插座等,每個細分行業里,少則幾百家公司,多則上萬家。但是,關鍵的難題在于,普及難度其實還挺大,僅僅部分商品,在部分群體里得以落地,甚至走俏。? 大材研究認為,整個市場需要解決的障礙還很多,比如:1、智能產品的技術穩定性,這個是最讓用戶擔心的,比如智能鎖萬一出問題,被別人打開;智能馬桶萬一漏電等等。2、一臺產品一臺APP,相互之間不能互聯,缺乏統一標準的控制平臺,用戶體驗不佳。3、價格能不能往下降,能夠跟傳統產品在價格上保持一致。畢竟普及性的消費,還得靠大眾市場來支持。目前很難形成現象級的消費熱點。貳傳統的一線大牌公司們,幾乎都在備戰智能,或多或少都推出了自個的獨特產品。大材研究最近要舉行一次評選活動,先劇透一下,至少將如下數十家公司納入了考慮:小米、Wulian、紫光物聯、新和創、歐瑞博、海爾U-home、京東微聯、華為HiLink、阿里智能、美的M-Smart、科大訊飛、杜亞DOOYA、河東HDL、柯帝KOTI、Honeywell霍尼韋爾、視得安、安居寶、長虹、TCL、360、快思聰、BroadLink、索博、鴻雁、ABB、冠林、施耐德、達實智能、Control4、和而泰、和晶、英唐、杜亞、拓邦、瑞德智能、羅格朗、天翼物聯、新大陸、電科、遠望谷、聰明屋、艾特、向往、安谷、狄耐克、LifeSmart 、POLY HOME 、藍居、GKB未來屋、晶控電子、Livinglab等。這里面有些是做系統,或者整體方案的,比如:? 海爾的U-home安家平臺,各種智能家居產品都可以申請接入,比如門鎖、對講、電動窗簾等。另外,跟海爾關系密切的少海匯,整合了40多家公司,提供一站式的智能家居方案與硬件產品,也是來勢洶洶。? 華為HiLink也是一臺聯盟,官網顯示有50多家核心合作者,接入了家庭娛樂、能耗、照明、自動化、安防等6大領域、上百個品類的千余款產品。用華為智能家居APP,就可以掌控這些智能設備的運行情況。連紅星美凱龍都在投一些智能家居公司,比如做智能鎖的云丁科技,B+輪5100萬融資里,就是紅星美凱龍跟嘉實投資一起給的錢。更多的公司,尤其是產業整合能力相對較弱者,都把主戰場放在了智能硬件產品,比如:智能音箱、智能馬桶、智能門鎖、智能監控、電動窗簾等等,甚至連浴室里用的鏡子、用的浴室柜,也正在搭載某些智能技術。比如科勒,在做一套云鏡系統,做智能廚衛,它的廚衛產品搭載了智能芯片,涉及大概有50多個單品,用戶通過APP就能遙控浴缸放水,預設淋浴系統,設節座圈溫度等。衛浴板塊,算得上一臺正在接近成熟的智能家居市場,有代表性的產品包括:智能馬桶、按摩浴缸、蒸汽房等。拼了很多年,幾乎傳統的一二線牌子,基本上都有自個的主打產品,名單可以拉很長,包括:九牧、恒潔、金牌、浪鯨、箭牌、TOTO、科勒、惠達、歐路莎等等。而且還出現了一些非專業衛浴牌子,比如:津上、德希頓、摩普、便潔寶、人文、德朗斯汀、松下、海爾、諾維達、裕津、韓國愛真、智米、傳統的衛浴牌子,想必已經感受到了這些新兵們的殺氣騰騰。尤其是松下、海爾、津上、德希頓們的智能馬桶蓋,碾壓了絕大多數傳統的一二線專業衛浴牌子。普及的情況還算可以,主要在大戶型住宅與別墅、酒店會所等場所,智能衛浴出現的情況比較普遍,在中小戶型家庭里,受限于面積與裝修預算等約束條件,用戶量相對比較少。援引中國家電協會智能衛浴電器專業委員會發布《2016年中國智能坐便器行業發展報告》,2015年時,我國智能馬桶蓋內銷量約195萬臺,同比2014年增長80.5%。內銷額約43.9億元,同比增幅為78.5%。另外,賽立信做的家居建材市場監測顯示,智能馬桶的線上銷量已經占到19%左右,智能馬桶蓋的線上成交均價大概是2089元,而智能馬桶的均價為3769元,比普通馬桶的成交均價914元高了幾倍。▼ 大材研究注意到,智能音箱的爆發力非常強,目前已吸引了阿里、騰訊、百度、谷歌、蘋果、微軟、亞馬遜、三星、小米等幾乎所有國內國際巨頭。價格戰與功能戰打得不可開交,天貓精靈曾經只要99元。目前的天貓精靈方糖,官網顯示要199元。? 小米的AI音箱,也就是小愛,定價高了一截,299元,到7月26日,據說已經推了1年時間,累計被喚醒20億次,累計控制設備近1億次,每日音樂播放時長5100萬分鐘,累計訓練次數4200萬次。這個成果如果是真實的,確實很漂亮。其它活躍的智能音箱還有:蘋果的HomePod,Google的 Home,喜馬拉雅的小雅,出門問問的“Tic home”,百度的“raven H”,京東和科大訊飛聯手的“叮咚”等。? 而亞馬遜的智能音箱問世更早,2014年,他們就在賣Echo了。今年一季度,據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他們家出貨量高達400萬個,占到了43.6%的份額,緊隨其后的是谷歌、阿里巴巴、蘋果和小米等。Cirp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有超過4000萬臺智能音箱在使用,亞馬遜與谷歌占了大部分。智能音箱出現的時間并不是特別長,但市場催熟的速度太驚人了,有可能過幾年,它真會像電視機機、空調、電腦等設備那樣普及。調研公司 Canalys 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到 2018 年年底,全球智能音箱的數量將會達到 1 億臺,而去年僅有 4000 萬。四年后,這個數字可能增加到2.25億臺,這意味著要向手機的銷量看齊。叁國內有兩家公司值得注意,一臺是BroadLink,2013年成立的年輕公司,產品卻出了Wi-Fi 智能插座、智能遙控器、智能開關等,同時也做傳統家電/電工智能化這種解決方案,自個還搭了一套開放的智能家居平臺BroadLink DNA system。這家公司今年的D輪融資高達3.43億元,中信產業基金、百度、立白集團都是投資方,關鍵的亮點是,他們2017年智能單品銷量180萬件,一半賣到海外。智能模塊年發貨量達 1500 萬片,客戶有空調、熱水器、凈化器等200多家企業,而且跟18家房產商在合作,推智慧地產。按照這個速度,不出意外的話,有潛力做成智能家居領域的小獨角獸。另一臺是歐瑞博,比BroadLink成立時間相對較早,2011年問世,影響力上升很快,也拿到了規模不小的投資,2個億左右,贏得了聯想之星、軟銀賽富、拓邦股份、TIGERCUB、MTK等投資機構的加持。主營產品包括:智能鎖、天貓精靈、電動窗簾、電動晾衣架、報警器、智能插座、智能攝像頭等,同時也有整體方案與智能家居套裝,面向家庭、辦公與酒店三大場景。想必大家也發現了,這種資金能力比較強的公司,起步不久就會走多元化的智能家居產品路線,并不是死磕某一臺品類,崛起的勢頭特別猛,背后又有資金支持,對傳統勢力的沖擊想必很大。不過,市場的認可度還不是很高,后面能不能抵擋傳統大牌發起的沖擊,很難說。事實上,目前最火的智能家居單品,也就是這些,包括智能鎖、智能音箱、電動窗簾、智能攝像頭等等,多數或是新公司進來把市場給占了,傳統的大牌們,反映比較遲緩,如果速度跟不上,有可能丟掉智能時代的機會。就像做門鎖的, 以前的名門、KLC、三環、萬嘉、固力、雅潔、天宇、亞太天能、第吉爾等,本來有做鎖的技術積累,反而在智能板塊不是特別突出。云丁、果加(火河科技)、云柚、小嘀(德施曼旗下)、Ola、夏洛克等,都拿到了從幾百萬到幾個億的投資,重量級的資本都挑中了專門做智能鎖的頭部公司。比如其中的云丁,不過是智能門鎖的新兵,2014年成立,旗下主推鹿客、云丁兩個牌子,他們的產品可以用指紋、手機、密碼開門等,據大材研究查詢,好家伙,居然連續拿了5輪融資,還加入了小米生態鏈。大材研究在網上看到一臺報道,其中提到,據云丁給出的數據,截至2017年10月,云丁的智能門鎖安裝已經超過80萬臺,合作牌子公寓超過1500家,在公寓智能門鎖領域,市場份額超過60%。曾經在小米眾籌平臺上發布鹿客智能門鎖Classic,眾籌價1699元,上線4個小時賣出5000臺,籌款上千萬,這樣的個案之前是沒有的。京東618智能門鎖的頭牌,名字叫:德施曼。一家名叫云貓的公司,在京東眾籌平臺上搞眾籌,籌到了將近1000萬的資金,贏得了19萬+的支持者。據說京東專門成立了面向智能門鎖的工作小組,為牌子提供深度支持,專門推了一臺“30-180保險”服務,30天內包退,180天內只換不修。大材研究查詢到,之前有一臺公開說法是,全國的智能鎖企業大概有1300多家,牌子有2800多個,2017年智能鎖的產量可能有800萬套。而易觀智庫專門發了一份《中國智能門鎖白皮書2017》,其中認為:中國智能門鎖市場占有率不足3%,而歐美市場為50%,日韓則達80%,從2017年到2019,智能鎖的國內銷量可能保持100%增速,到2019,銷量預計突破3200萬套。那么,目前的銷售情況如何?阿里云、德斯曼、匯泰龍、DPLS lab實驗室等曾聯手發布過一份《2017中國智能鎖應用與發展白皮書》,里面公開了一些數據:2016年中國智能門鎖零售市場出貨量為180萬套;2017年則達到了350萬套。線上市場占了絕大多數。可能不是完全準確,但從中能看到智能門鎖高歌猛進的態勢。爆發式增長,抓不住智能,可能一些傳統做機械鎖的公司,連生存都會變得很困難。肆就在各種智能硬件產品揮鞭躍馬之際,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專注于設計與安裝的服務商。他們從產品選購之前的方案入手,幫助業主解決智能家居該如何設計、如何選產品、如何搭配、如何安裝等問題。據大材研究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推出智能家居方案的公司,活躍度比較高的至少有20家,包括:成都智享生活、千家智客幫、TE、洛可可、云海物聯、歐瑞博等。算上那些各個地方的授權服務商,或者小型公司,數量可能已經突破100。? 成都的智享生活,屬于海爾U-home的授權服務商,主攻市場既有家庭,也有工程。家庭業務板塊涉及:照明、窗簾、情景、安防、別墅對講、語音、安全等。工程業務板塊展示了智慧辦公、智慧酒店與智慧社區。智享生活除了提供智能家居的設計與安裝服務,而且還會銷售部分產品,其中不少都是跟海爾有關聯的,比如拉斐爾智能面板、海爾魔鏡等。? 總部位于美國的TE Connectivity,曾經是做鏈接器、繼電器等產品的,紐交所上市,旗下也推出了智能家居方案,主要從鏈接入手。其官網上聲稱“提供適用于家電和設備、照明、暖通空調、安全等的廣泛鏈接和傳感器解決方案。”? 最近浮出水面的千家智客幫,也是從設計安裝入手的平臺,用戶只需要在智客幫城市站提交需求,就能獲得智能家居全屋解決方案,不過只有付費后,才能預約到智能家居安裝師上門提供支持。對比眾多同類公司來講,在面向C端市場這事兒上,智客幫做的工作比較細,它的這套平臺包括了智客幫城市站、智客幫城市合伙人、智客幫培訓、報價優選、安裝優選、集成商優選、玩物說城市新零售等部分,在各地發展城市合伙人,用來推動本地智能家居業務落地。據公開報道,目前已經有多家智能家居產品入駐,包括海康威視螢石、BroadLink、華歌d.SmartHome、歐瑞博、LifeSmart、紫光物聯、Konke、鴻雁、伯圖康卓等,而且成都、杭州、上海的城市合伙人即將敲定。? 傳統的優勢設計公司“洛可可”,與時俱進,也圍繞智能搞了不少專門的設計方案,比如智能新場景塑造、新零售體驗等,都跟智能有關。比如他們給海信做的GALAMOTE,就是在嘗試客廳的智能場景設計。? 一家深圳的公司云海物聯,從高性價比入手,定位于“讓每個人都可以用智能家居”,做全屋無線智能家居,目前已有12個系列,包括安防、開關、照明、門鎖、插座、網關、語音、門窗、家電、健康、遙控、環境等。? 還有像歐瑞博這類公司,一邊推產品,一邊上方案,定位做“全宅智能控制系統”,主打照明、安防、控制與影音娛樂、門 鎖、睡眠、窗簾等,在京東、天貓開有旗艦店。在多方力量的助跑之下,智能家居的成熟與普及,將滲透到越來越多的家居建材裝修行業,全行業智能化的那一天有可能更早到來。那么,問題又來了?向智能家居轉型,你可準備好?大材研究,有用的洞察與見解,建材家居與裝修人正在關注!泛家居老板經營決策內參,裝修、建材與家居市場、公司、業務經驗與產業分析博覽,實戰精英們的每日讀物!
毋庸置疑 智能是家電行業趨勢前不久,舉世矚目的CES展落下了帷幕,回顧整個展會,可以說是頗具看點:從來不參加CES展的谷歌今年參展大肆宣傳,廣告打的到處都是,還把廣告赫然放到了城際輕軌上去;全球消費電子巨頭三星竟然沒有發布一款產品,甚至展臺上看不到任何產品的標簽,但仍吸引了無數與會者爭相圍觀;國內家電大咖海爾直接祭出了“魔鏡”,據說可以用它控制家里的一切……CES是每年科技界新產品、新技術風向標作為已經走過51個年頭的CES儼然成為全球科技愛好者的朝拜圣地,吸引著來自全球的消費電子爭相炫技。CES展歷來都是每年科技界新產品、新技術風向標,見證著全球電子科技的發展足跡。今天,筆者就以CES為線索來為大家展望一下2018白電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動向。2018白電行業的發展趨勢相較于往年,今年的CES展可謂亮點頗多,非常令人欣慰的,經過多年醞釀的人工智能、物聯網以及智能家居已經終于發展到了臨界點,各個牌子和廠商具體產品正在一臺個落地。CES展示了2018家電行業的兩個風向標: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毋庸置疑 智能已成家電行業趨勢今年CES,我們依然見到了海爾U+智慧家庭生態圈,三星推出了SmartThings智能家居平臺,LG也發布ThinQ人工智能家電平臺,全球家電巨頭都在積極布局自家的智能家居生態圈。其實,像海爾、三星、LG等這樣的家電巨頭也更有能力搭建自個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畢竟旗下涵蓋相當完善的產品線:電視機、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各式各樣的家電,自家的產品,接口和協議更容易統一。LG推出的人工智能平臺ThinQ另外,隨著80后、90后組建家庭,他們逐漸成為家電消費的主流人群,因此白電(或者說是整個家電)行業在消費群體上已經改變:年輕一族都有著超前的消費觀念,更敢于也更喜歡去嘗試新鮮事物,在變化和動力的驅動下也在一方面加速了智能家電產業的落地。三星語音助手Bixby和智能家居平臺SmartThings之前的CES展上,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各個牌子推出的智能單品,可以識別語音、與手機互聯等等,但產品與產品之間并沒有形成有效的關聯和互動。作為用戶,如果想體驗到家中全部的智能家電產品,那手機上可能需要下載多個APP以便分別進行控制,顯然,這樣的體驗并不顯得智能。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要想實現智能家居系統,必須先統一:統一平臺、標準和接口。三星智能家居生活場景好在今年我們看到了“統一”的局面,即各家已經推出智能家居平臺,將旗下的家電產品有機的鏈接了起來,用戶只需一臺APP就能操控家里的全部電器,更為重要的,家電與家電之間也有了互動,可以協同合作去完成一些任務。比如當用戶買回一塊牛排放入冰箱中,冰箱立即識別出牛排,設置好保鮮期提醒;待到食用時,冰箱自動推薦出幾款菜譜供選擇,然后發送至烤箱進行預熱,設定好烤牛排的程序和溫度,洗碗機也收到了指令,設定好洗滌餐具的程序和水溫等等。家電之間互通互聯是智能家居的核心所在其實,智能家居系統中,相較于手機、電視機的智能化,白電產品的智能化道路走的要慢得多,但是眾家電廠商們在智能道路上的不斷試水與探索或是非常值得欣慰的,白電智能化的道路每一步都走得很穩很扎實。實現智能家居并不是單一的家電產品單體,而是眾多具備智能功能的家電聯合而成,可以與用戶通信、相互之間也可以通信且具備聯動性。2人機交互 智能語音操控是入口●人機交互 語音操控是入口問大家一臺問題,如何操控家電才是更為智能和人性化的?用遙控器、手機或是鍵盤?其實,如今用遙控器操控電視機、空調,用鍵盤輸入文字等等,這些大家早已經習以為常了,而近兩年的智能家電可以用手機進行遠程控制,嚴格意義上來看其實也只是相當于換了一臺“萬能遙控器”而已。人工智能語音操控未來的人機交互方式是語音操控。這是由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絕大部分通過對話來實現的,所以,當人與機器可以直接對話的時候更讓人感受到“智能的氣息”。試想一下,回到家中,邊換衣服邊對空調說“開機并設定到26℃”,空調立即啟動并設定到相應的溫度,比起用遙控器按開機鍵并調節溫度,便捷很多,也更為人性化。谷歌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從來不參加CES的谷歌今年也來了,能看出一舉爭奪智能家居的野心,在CES展上與亞馬遜分庭抗禮,并以更開放形式來構建更龐大的生態系統體系。至此,科技巨頭們都擁有自個的人工智能語音助手,谷歌的Assistant,亞馬遜的Alexa,蘋果的Siri,微軟的Cortana,三星的Bixby等等。三星語音助手Bixby人工智能語音,既是智能家居的入口,也是一種前衛的操控方式,具體到產品上便是智能音箱,如今各廠商借自身所打造的平臺為支撐來構建智能家居生態體系,通過搭載語音助手的智能音箱來搶奪家庭入口,從而“搶占”更多的用戶。萬物互聯——物聯網(IoT)就國內而言,在整個智能家居產業鏈中,有像海爾、美的這樣的傳統家電巨頭積極的推進,軟硬件、芯片級的“AI +IoT”解決方案已經日趨完備,逐步推動對話式人工智能家居逐步落地。3智能家居 家電發展的最終形態●智能家居系統是家電發展的最終形態在整個家電產業都在走智能路線的今天,白電產品的智能化也只是遲早的事,但又不同于智能化較早且幾乎已經普及的電視機領域,廠商們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深入挖掘用戶的深層消費需求,真正弄明白大家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功能、又能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家電的智能絕不是僅僅是停留于概念和炫技的層面,能上網、能和手機無線鏈接就是所謂的“智能”,其實更多的,是要去迎合消費者的日常需求和生活習慣。家電互聯構建智能家居另外,智能家居的實現并不只是某個單一產品,而是一套完整的、易用的、智能的系統解決方案,它需要實現家中各種電器的互通互聯,為用戶提供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活解決方案,從而讓用戶真正享受智能家電為生活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舒適與便利,帶來最好的使用體驗。智能家居是家電行業發展的最終形態家電產品的發展,除了基本的功能不斷完善和技術迭代,其最終的形式便是智能家居,可以說智能家居可以說是家電行業發展的最終形態!其實,智能家居的概念已經提出多年了,但是之前一直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是因為前些年智能化發展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突破,沒有形成大一統的局面,智能家居依然停留在概念層面,實際使用感受和體驗不佳。2018智能家居真的要來了今年的CES展形勢已經非常明朗,各個廠商也都放出了積極的信號,互聯網企業和傳統家電廠商紛紛推出人工智能語音助手或智能家居平臺,可以看出,2018智能家居真的要來了!4萬物互聯 智能生態之爭已打響●寫在最后智能家居是一套具備智能功能且可相互通信協作的智能家電組合,要想最終實現智能家居,必須先完成單個家電的智能化之路。記得在家電智能化剛興起時,很多家電產品盲目智能、為了智能而“智能”,并沒有帶來產品使用體驗上的提升和改善。比如智能洗衣機的遠程控制,用手機可以控制洗衣機開斷電和程序選擇,但是想要實現這些,前提是得先把衣物放進洗衣機中,而放入衣物后順手就選擇程序開機啟動了,反而使用手機APP進行遠程操控更麻煩,顯得畫蛇添足。智能家電需要有合適的場景應用剛剛提到的智能化并非不可取,只是其適用的家庭生活場景不妥而已,在筆者看來,家電智能化需要有合適的生活場景,或者說,只有在適合的場景模式下,“智能”才可以被最大化的發揮出來。比如剛才提到的智能洗衣機,倘若是家里有老人不會用洗衣機的時候,子女們通過遠程進行操控就顯得省事多了。手機智能遠程控制還有一點便是,智能不一定非得是能聯網、可遠程控制,切實解決一些用戶痛點問題,筆者認為這也可以稱得上是智能。比如洗衣機加入洗衣液自動投放功能,把洗衣液一次性全部倒入洗滌劑盒中,每次洗衣服的時候,洗衣機可以根據衣物多少智能自動投放合適量的洗衣液,用戶不用再糾結到底該放多少洗衣液了,這樣的智能豈不是更省心,這完全可以看作是智能化的一種體現。今年智能生態之爭將會變得更加激烈如今,物聯網的時代已經到來,在移動互聯網紅利逐漸退去、信息科技逐步轉向物聯網之際,互聯網仿佛賦予了家電產品新的生命,正是在這種趨勢下,智能家居借助物聯網迅速崛起。筆者相信,2018隨著物聯網應用場景不斷擴大,家電巨頭們紛紛推出自家語音助手,布局智能家居平臺,一場以人工智能語音技術為核心的智能生態之爭將會變得更加激烈,反過來講,這對科技企業而言也是前所未有的機會。
智能家居的概念已經提了很多年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特別是2017年,包括BAT在內的很對企業都在智能家居領域發力,整個行業已經相對成熟。360、小米,還有海爾等很多家電類企業在智能家居領域已發展多年,智能家居沒有能迅速發展起來主要是因為傳統家居家電更新還需要一段時間,另外就是整個智能家居的整合網絡系統也還不完善,各個企業都在做智能家居,智能產品,但是沒有一臺系統把不同牌子的系統及產品整合到一起來管理。另外就是產品和系統的穩定性也還需要再完善加強。伴隨著產品的更新,及技術的完善相信很快會普及。我個人覺得,在2020年以前,智能家居,甚至整體智能家居將會是大家裝修首選。
最大阻力!智能家居普及預測:
已經在普及了,只是智能產業沒有整合到一起而已,目前是群雄逐鹿占地盤時候,來北上廣就能感受到。智能家居簡單理解就是語音交互提供控制的物聯網,智能家居更多是行業造勢起來,我更愿意叫大家電時代,為何這么說了,智能產品加了一套語音交互或者加個APP,就叫智能產品,感覺帶著營銷色彩,真的很難讓人與智能掛鉤,有很多優秀的智能研發企業也做的很好。如果您需要體驗智能家居不到10萬就能解決了,或是很便宜的
正在普及中,比如某些智能家居單品,智能鎖、智能音箱等,目前很流行了。但整套房子都智能化,還早。大材研究對智能家居有長期的關注與分析,可以看下面這篇文章:在很多研究機構公開的報道里,智能家居總是被描繪成千億,甚至萬億規模的黃金市場。那么,真實情況如何呢?大材研究今天就專門梳理梳理,有些事兒可能超出了我們之前的想像。? 結論就是,如果你在家具、建材與裝修這三個行業里混,如果還沒有考慮到如何跟智能耍朋友,拿不出像樣的智能家居產品,即使你目前混得還算不錯,可能過幾年就不是這樣了,閣下完全可能跟不上節奏,被狠狠地甩幾條街。壹一家名叫千家智客的機構,前段時間公開了一臺數據,認為2017年的智能家居市場已有916億的規模,2018將達到1396億,2020年可能一路殺到3294億。另外一份《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報告》,其中提到,預計2018,中國智能家居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到2020年將達到3576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也有統計, 他們的觀點是,2012-2016年間,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2%,到2020年的時候,整個市場的規模可能達到1396億,較2012年增長近10倍。有些證券公司也盯上了智能家居行業,比如有個華菁證券,就曾發布專項報告,認為到2020年,我國智能家居行業整體規模將達到1.12萬億元。好家伙!直接抬到了萬億元規模的級別!放到全球范圍里,大材研究發現,大伙兒對智能家居也是非常看好的。Strategy Analytics研究認為,2017年全球范圍內,智能家居設備的銷量為6.63億臺,預計到2023年,智能家居設備銷售量將達到19.4億臺,超過智能手機。這家機構認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為840億美元,2030年可能突破1550億美元,也就是說,要到萬億人民幣的規模,至少還需要10年時間。赫赫有名的IDC也有自個的判斷,他們認為,到2022年的時候,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增長到2770億美元左右相當于1.7萬億人民幣。看來各個機構的統計口徑差別有些大。再多列數據,看來也沒什么必要性了。反正大家都看好,有些認為爆增,有些覺得小步走,但基本上都認為這是一臺千億級,甚至向萬億級看齊的龐大市場。↘ 那么,現實情況又如何呢?大材研究認為,部分市場確實欣欣向榮,特別美好,比如智能音箱、智能鎖、智能攝像頭、智能衛浴等,國內用戶量估計在幾千萬的規模。也并不是所有市場都特別美好,入場的公司倒是眾多,除了上述熱門領域外,還有智能家居系統、掃地機器人、智能照明、恒溫器、遠程監控、智能路由器、智能插座等,每個細分行業里,少則幾百家公司,多則上萬家。但是,關鍵的難題在于,普及難度其實還挺大,僅僅部分商品,在部分群體里得以落地,甚至走俏。? 大材研究認為,整個市場需要解決的障礙還很多,比如:1、智能產品的技術穩定性,這個是最讓用戶擔心的,比如智能鎖萬一出問題,被別人打開;智能馬桶萬一漏電等等。2、一臺產品一臺APP,相互之間不能互聯,缺乏統一標準的控制平臺,用戶體驗不佳。3、價格能不能往下降,能夠跟傳統產品在價格上保持一致。畢竟普及性的消費,還得靠大眾市場來支持。目前很難形成現象級的消費熱點。貳傳統的一線大牌公司們,幾乎都在備戰智能,或多或少都推出了自個的獨特產品。大材研究最近要舉行一次評選活動,先劇透一下,至少將如下數十家公司納入了考慮:小米、Wulian、紫光物聯、新和創、歐瑞博、海爾U-home、京東微聯、華為HiLink、阿里智能、美的M-Smart、科大訊飛、杜亞DOOYA、河東HDL、柯帝KOTI、Honeywell霍尼韋爾、視得安、安居寶、長虹、TCL、360、快思聰、BroadLink、索博、鴻雁、ABB、冠林、施耐德、達實智能、Control4、和而泰、和晶、英唐、杜亞、拓邦、瑞德智能、羅格朗、天翼物聯、新大陸、電科、遠望谷、聰明屋、艾特、向往、安谷、狄耐克、LifeSmart 、POLY HOME 、藍居、GKB未來屋、晶控電子、Livinglab等。這里面有些是做系統,或者整體方案的,比如:? 海爾的U-home安家平臺,各種智能家居產品都可以申請接入,比如門鎖、對講、電動窗簾等。另外,跟海爾關系密切的少海匯,整合了40多家公司,提供一站式的智能家居方案與硬件產品,也是來勢洶洶。? 華為HiLink也是一臺聯盟,官網顯示有50多家核心合作者,接入了家庭娛樂、能耗、照明、自動化、安防等6大領域、上百個品類的千余款產品。用華為智能家居APP,就可以掌控這些智能設備的運行情況。連紅星美凱龍都在投一些智能家居公司,比如做智能鎖的云丁科技,B+輪5100萬融資里,就是紅星美凱龍跟嘉實投資一起給的錢。更多的公司,尤其是產業整合能力相對較弱者,都把主戰場放在了智能硬件產品,比如:智能音箱、智能馬桶、智能門鎖、智能監控、電動窗簾等等,甚至連浴室里用的鏡子、用的浴室柜,也正在搭載某些智能技術。比如科勒,在做一套云鏡系統,做智能廚衛,它的廚衛產品搭載了智能芯片,涉及大概有50多個單品,用戶通過APP就能遙控浴缸放水,預設淋浴系統,設節座圈溫度等。衛浴板塊,算得上一臺正在接近成熟的智能家居市場,有代表性的產品包括:智能馬桶、按摩浴缸、蒸汽房等。拼了很多年,幾乎傳統的一二線牌子,基本上都有自個的主打產品,名單可以拉很長,包括:九牧、恒潔、金牌、浪鯨、箭牌、TOTO、科勒、惠達、歐路莎等等。而且還出現了一些非專業衛浴牌子,比如:津上、德希頓、摩普、便潔寶、人文、德朗斯汀、松下、海爾、諾維達、裕津、韓國愛真、智米、傳統的衛浴牌子,想必已經感受到了這些新兵們的殺氣騰騰。尤其是松下、海爾、津上、德希頓們的智能馬桶蓋,碾壓了絕大多數傳統的一二線專業衛浴牌子。普及的情況還算可以,主要在大戶型住宅與別墅、酒店會所等場所,智能衛浴出現的情況比較普遍,在中小戶型家庭里,受限于面積與裝修預算等約束條件,用戶量相對比較少。援引中國家電協會智能衛浴電器專業委員會發布《2016年中國智能坐便器行業發展報告》,2015年時,我國智能馬桶蓋內銷量約195萬臺,同比2014年增長80.5%。內銷額約43.9億元,同比增幅為78.5%。另外,賽立信做的家居建材市場監測顯示,智能馬桶的線上銷量已經占到19%左右,智能馬桶蓋的線上成交均價大概是2089元,而智能馬桶的均價為3769元,比普通馬桶的成交均價914元高了幾倍。▼ 大材研究注意到,智能音箱的爆發力非常強,目前已吸引了阿里、騰訊、百度、谷歌、蘋果、微軟、亞馬遜、三星、小米等幾乎所有國內國際巨頭。價格戰與功能戰打得不可開交,天貓精靈曾經只要99元。目前的天貓精靈方糖,官網顯示要199元。? 小米的AI音箱,也就是小愛,定價高了一截,299元,到7月26日,據說已經推了1年時間,累計被喚醒20億次,累計控制設備近1億次,每日音樂播放時長5100萬分鐘,累計訓練次數4200萬次。這個成果如果是真實的,確實很漂亮。其它活躍的智能音箱還有:蘋果的HomePod,Google的 Home,喜馬拉雅的小雅,出門問問的“Tic home”,百度的“raven H”,京東和科大訊飛聯手的“叮咚”等。? 而亞馬遜的智能音箱問世更早,2014年,他們就在賣Echo了。今年一季度,據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他們家出貨量高達400萬個,占到了43.6%的份額,緊隨其后的是谷歌、阿里巴巴、蘋果和小米等。Cirp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有超過4000萬臺智能音箱在使用,亞馬遜與谷歌占了大部分。智能音箱出現的時間并不是特別長,但市場催熟的速度太驚人了,有可能過幾年,它真會像電視機機、空調、電腦等設備那樣普及。調研公司 Canalys 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到 2018 年年底,全球智能音箱的數量將會達到 1 億臺,而去年僅有 4000 萬。四年后,這個數字可能增加到2.25億臺,這意味著要向手機的銷量看齊。叁國內有兩家公司值得注意,一臺是BroadLink,2013年成立的年輕公司,產品卻出了Wi-Fi 智能插座、智能遙控器、智能開關等,同時也做傳統家電/電工智能化這種解決方案,自個還搭了一套開放的智能家居平臺BroadLink DNA system。這家公司今年的D輪融資高達3.43億元,中信產業基金、百度、立白集團都是投資方,關鍵的亮點是,他們2017年智能單品銷量180萬件,一半賣到海外。智能模塊年發貨量達 1500 萬片,客戶有空調、熱水器、凈化器等200多家企業,而且跟18家房產商在合作,推智慧地產。按照這個速度,不出意外的話,有潛力做成智能家居領域的小獨角獸。另一臺是歐瑞博,比BroadLink成立時間相對較早,2011年問世,影響力上升很快,也拿到了規模不小的投資,2個億左右,贏得了聯想之星、軟銀賽富、拓邦股份、TIGERCUB、MTK等投資機構的加持。主營產品包括:智能鎖、天貓精靈、電動窗簾、電動晾衣架、報警器、智能插座、智能攝像頭等,同時也有整體方案與智能家居套裝,面向家庭、辦公與酒店三大場景。想必大家也發現了,這種資金能力比較強的公司,起步不久就會走多元化的智能家居產品路線,并不是死磕某一臺品類,崛起的勢頭特別猛,背后又有資金支持,對傳統勢力的沖擊想必很大。不過,市場的認可度還不是很高,后面能不能抵擋傳統大牌發起的沖擊,很難說。事實上,目前最火的智能家居單品,也就是這些,包括智能鎖、智能音箱、電動窗簾、智能攝像頭等等,多數或是新公司進來把市場給占了,傳統的大牌們,反映比較遲緩,如果速度跟不上,有可能丟掉智能時代的機會。就像做門鎖的, 以前的名門、KLC、三環、萬嘉、固力、雅潔、天宇、亞太天能、第吉爾等,本來有做鎖的技術積累,反而在智能板塊不是特別突出。云丁、果加(火河科技)、云柚、小嘀(德施曼旗下)、Ola、夏洛克等,都拿到了從幾百萬到幾個億的投資,重量級的資本都挑中了專門做智能鎖的頭部公司。比如其中的云丁,不過是智能門鎖的新兵,2014年成立,旗下主推鹿客、云丁兩個牌子,他們的產品可以用指紋、手機、密碼開門等,據大材研究查詢,好家伙,居然連續拿了5輪融資,還加入了小米生態鏈。大材研究在網上看到一臺報道,其中提到,據云丁給出的數據,截至2017年10月,云丁的智能門鎖安裝已經超過80萬臺,合作牌子公寓超過1500家,在公寓智能門鎖領域,市場份額超過60%。曾經在小米眾籌平臺上發布鹿客智能門鎖Classic,眾籌價1699元,上線4個小時賣出5000臺,籌款上千萬,這樣的個案之前是沒有的。京東618智能門鎖的頭牌,名字叫:德施曼。一家名叫云貓的公司,在京東眾籌平臺上搞眾籌,籌到了將近1000萬的資金,贏得了19萬+的支持者。據說京東專門成立了面向智能門鎖的工作小組,為牌子提供深度支持,專門推了一臺“30-180保險”服務,30天內包退,180天內只換不修。大材研究查詢到,之前有一臺公開說法是,全國的智能鎖企業大概有1300多家,牌子有2800多個,2017年智能鎖的產量可能有800萬套。而易觀智庫專門發了一份《中國智能門鎖白皮書2017》,其中認為:中國智能門鎖市場占有率不足3%,而歐美市場為50%,日韓則達80%,從2017年到2019,智能鎖的國內銷量可能保持100%增速,到2019,銷量預計突破3200萬套。那么,目前的銷售情況如何?阿里云、德斯曼、匯泰龍、DPLS lab實驗室等曾聯手發布過一份《2017中國智能鎖應用與發展白皮書》,里面公開了一些數據:2016年中國智能門鎖零售市場出貨量為180萬套;2017年則達到了350萬套。線上市場占了絕大多數。可能不是完全準確,但從中能看到智能門鎖高歌猛進的態勢。爆發式增長,抓不住智能,可能一些傳統做機械鎖的公司,連生存都會變得很困難。肆就在各種智能硬件產品揮鞭躍馬之際,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專注于設計與安裝的服務商。他們從產品選購之前的方案入手,幫助業主解決智能家居該如何設計、如何選產品、如何搭配、如何安裝等問題。據大材研究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推出智能家居方案的公司,活躍度比較高的至少有20家,包括:成都智享生活、千家智客幫、TE、洛可可、云海物聯、歐瑞博等。算上那些各個地方的授權服務商,或者小型公司,數量可能已經突破100。? 成都的智享生活,屬于海爾U-home的授權服務商,主攻市場既有家庭,也有工程。家庭業務板塊涉及:照明、窗簾、情景、安防、別墅對講、語音、安全等。工程業務板塊展示了智慧辦公、智慧酒店與智慧社區。智享生活除了提供智能家居的設計與安裝服務,而且還會銷售部分產品,其中不少都是跟海爾有關聯的,比如拉斐爾智能面板、海爾魔鏡等。? 總部位于美國的TE Connectivity,曾經是做鏈接器、繼電器等產品的,紐交所上市,旗下也推出了智能家居方案,主要從鏈接入手。其官網上聲稱“提供適用于家電和設備、照明、暖通空調、安全等的廣泛鏈接和傳感器解決方案。”? 最近浮出水面的千家智客幫,也是從設計安裝入手的平臺,用戶只需要在智客幫城市站提交需求,就能獲得智能家居全屋解決方案,不過只有付費后,才能預約到智能家居安裝師上門提供支持。對比眾多同類公司來講,在面向C端市場這事兒上,智客幫做的工作比較細,它的這套平臺包括了智客幫城市站、智客幫城市合伙人、智客幫培訓、報價優選、安裝優選、集成商優選、玩物說城市新零售等部分,在各地發展城市合伙人,用來推動本地智能家居業務落地。據公開報道,目前已經有多家智能家居產品入駐,包括海康威視螢石、BroadLink、華歌d.SmartHome、歐瑞博、LifeSmart、紫光物聯、Konke、鴻雁、伯圖康卓等,而且成都、杭州、上海的城市合伙人即將敲定。? 傳統的優勢設計公司“洛可可”,與時俱進,也圍繞智能搞了不少專門的設計方案,比如智能新場景塑造、新零售體驗等,都跟智能有關。比如他們給海信做的GALAMOTE,就是在嘗試客廳的智能場景設計。? 一家深圳的公司云海物聯,從高性價比入手,定位于“讓每個人都可以用智能家居”,做全屋無線智能家居,目前已有12個系列,包括安防、開關、照明、門鎖、插座、網關、語音、門窗、家電、健康、遙控、環境等。? 還有像歐瑞博這類公司,一邊推產品,一邊上方案,定位做“全宅智能控制系統”,主打照明、安防、控制與影音娛樂、門 鎖、睡眠、窗簾等,在京東、天貓開有旗艦店。在多方力量的助跑之下,智能家居的成熟與普及,將滲透到越來越多的家居建材裝修行業,全行業智能化的那一天有可能更早到來。那么,問題又來了?向智能家居轉型,你可準備好?大材研究,有用的洞察與見解,建材家居與裝修人正在關注!泛家居老板經營決策內參,裝修、建材與家居市場、公司、業務經驗與產業分析博覽,實戰精英們的每日讀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智能家居普及还要多久?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谢病卧东都”下一句是什么
- 下一篇: DNF:电脑配置单 要求DNF4开 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