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要给那个泥塑的菩萨磕头
文/嘎瑪仁波切
一、頂禮的意義
一般信徒進入寺廟大殿,看到佛塔,見到上師等,都會頂禮。但很少人會思考,禮佛時是頂禮銅像、泥像或木雕造出來的佛嗎?是頂禮石頭或水泥作的佛塔嗎?
上師的身體和我們的身體有什么不同,值得我們向他頂禮呢?因為我們雖已經皈依三寶,但還是凡夫,很容易忘記自己是佛教徒,忘記作為一個修行人應有的舉止行儀。所以,才象征性的供列出佛像,讓我們憶念佛陀。提醒自己是追隨佛陀教法的人,是為了尋求究竟解脫的修行人。
佛像雖然不是真實的佛陀,但卻是佛陀遍知一切的象征。我們頂禮的是佛陀通達圓滿究竟真實的智慧,佛塔里的佛經是佛說的法,是佛的化身。上師是傳揚佛法,具德證悟的善知識,可以引領我們修行,出離輪回。我們為了這些殊勝的內在意義而頂禮。
我們每天禮佛,念誦皈依文,這是佛教徒基本的功課。這樣可以天天提醒自己,要心存謙卑,不忘修行。因為人只要有了傲慢心,認為自己的聰明能力勝過別人,就不可能從別人身上學習到任何優點。
既然我們身為一個佛教徒,想要在濁世中離苦得樂,從輪回中得到解脫,就必須要破除傲慢。時時謙虛地向上師、佛、法、僧學習,承認上師和三寶比自己更殊勝更偉大,才可能學習到佛法。
人最大的病根就是對自己的執著,這是形成宿世煩惱的主因。我們以身口意頂禮的方式,學習破除我執,調伏傲慢心。以無比謙卑之心,觀想自己化成百千萬億無量身軀,想象大地微塵有多少,自己身體的數量就有多少。以微塵數身,和遍滿虛空所有一切眾生,一起頂禮佛菩薩。
二、大禮拜的方式
修習大圓滿加行,頂禮大禮拜,通常要十萬遍才算圓滿。在禮佛的過程中,要承受肉體和心力上的辛苦,這些都是在考驗你的恒心和毅力。種種苦修,可以培養你真實的虔誠心,讓你凡夫模糊表相的信仰,更為堅定而清晰。在做完十萬遍大禮拜的當下,你會感覺虔誠心更為深厚,甚至達到不退轉的地步。
在金剛乘的修行中,都是將身體、語言和意念等身口意三門結合在一起修的,這是為了要轉我們凡夫的身口意成為佛的身口意。所以,做大禮拜時,我們身體是以五體投地的方式來禮佛。口中則念誦祈禱文或皈依文,心中恭敬虔誠,意念著:自己不管現況境遇是好是壞,是苦是樂,都要全心全意信賴上師,將自己完全托付給三寶。以這種方式,觀想一切眾生和自己一起頂禮究竟的法身佛。
禮佛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專心。很多做大禮拜的人,雖然身體的姿勢在禮佛,但心念不定,這樣就算作完十萬遍大禮拜,卻很難產生出真正的信仰。因為他們大部分的念頭,是為了達成十萬遍的數目為目的。所以如果有人在左右交談或在旁走動,心念就會散亂,身體也會跟著左右晃動。這樣做大禮拜是徒勞無功,沒有任何意義的。
有些人作大禮拜時,剛開始可以將皈依境觀想得很清楚,意中還有皈依境的影像??墒沁^了一段時間后,就忘記身口意三門要一起做了,甚至邊拜邊聊天的情形都會出現。有時候,自己邊拜,會邊看旁邊的人是不是拜得比自己快。
左看右看,連拜佛的雙手都斜到側面去,手勢也不正了。如果旁人比自己拜得快,就會想辦法比他拜得更快。像這樣的拜法,就成了罪過,拜和沒拜一樣。因為心沒有和身體結合,只有身體上一點點辛苦的功德,實際上沒有真正的功德。
三、雙手合掌如蓮花苞
頂禮時,雙手要合掌。佛教徒合掌的方式,在《十方真誠解脫經》說“如蓮花待放,雙手頂合掌。無量身云聚,頂禮十方佛?!薄豆Φ虏亍氛f“并非隨意身頂禮,心間合十恭敬相,合掌當如蓮花苞,或如嘎烏之盒形?!?/p>
佛經上教導我們拜佛的時候,雙手合掌,十個手指頭稍為靠攏,手掌心是空的。整個雙手立起來,猶如快要盛開的蓮花苞。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是剛開始學佛的人,要成為像蓮花盛開一樣的解脫者,就要以這樣合掌的手印來表征。佛經里怎么講,我們就怎么做,所以大家以后雙手合掌時,不要貼合得緊緊的。
雙手合掌以后,觀想自己有如微塵數量的身體,一一頂禮十方微塵數量的諸佛菩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们为何要给那个泥塑的菩萨磕头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保胆取石手术后还会复发是真的吗(保胆取石
- 下一篇: 【视频】小巧全能,华为冰糖卡片充电器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