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元帅曼纳海姆有怎样骄人的战绩?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芬兰元帅曼纳海姆有怎样骄人的战绩?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他最大的功績是在1939年的冬季戰爭中以1:5的劣勢把強大的蘇聯紅軍碰得頭破血流,從而保證了芬蘭的獨立,如果不是他,蘇聯扶植的奧托·威廉莫維奇·庫西寧政權就會統治把芬蘭變成俄國的一部分。
曼納海姆被稱作“現代芬蘭之父”,也是芬蘭唯一的芬蘭元帥,不同于一般的陸軍元帥等軍種元帥,曼納海姆是整個芬蘭軍隊的元帥,或者說是整個芬蘭的元帥,由此可見曼納海姆在芬蘭人眼中的地位有多高。曼納海姆能夠獲得這些無上的榮耀是因為他先后三次率領芬蘭軍隊為了芬蘭的獨立而戰,并最終讓這個新生的國家生存了下來。第一次戰爭是在1918年初,當時芬蘭剛剛脫離俄國獨立,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芬蘭國內也出現了一批支持效仿蘇俄建立蘇維埃政權的人士,他們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建立武裝力量公開推翻現有的芬蘭政府。當時芬蘭剛剛獨立,并沒有自個的軍隊,甚至連警察部隊都剛剛開始組建。就是在這種危機的情況下,曼納海姆臨危受命,組建芬蘭政府軍,鎮壓各地的武裝暴動,芬蘭內戰正式爆發。經過數個月的激戰,曼納海姆的政府軍最終獲得了最后的勝利,此前駐扎在芬蘭的蘇聯紅軍也全部撤離,芬蘭迎來了真正的獨立。1939年芬蘭再次面臨嚴重的安全危機,蘇聯和德國聯手滅掉了波蘭,波羅的海三國也被蘇聯納入其勢力范圍,不久蘇聯對芬蘭也提出了割讓領土和同意蘇軍駐軍要求,這相當于讓芬蘭成為蘇聯的附屬國,自然遭到了芬蘭的拒絕。蘇軍隨即對芬蘭發起了入侵行動,這場戰爭的結局在一開始就已經注定,僅有3個師又1個旅約3.3萬人的芬蘭軍隊要面對擁有150萬人組成的100個師的蘇聯軍隊,而且蘇軍擁有9000輛坦克和10000架飛機,芬蘭軍隊的坦克和飛機聊勝于無。但是在曼納海姆(已經是陸軍元帥)的指揮下,芬蘭軍隊給予蘇軍以沉重的打擊,蘇軍在面對弱小的芬蘭軍隊傷亡達到了30萬人,所以盡管芬蘭軍隊最終失敗了,但是他們卻贏得了世界的尊敬,包括他們的對手蘇聯,曼納海姆也由此名聲大噪,連希特勒、斯大林都敬佩這位統帥。第三次戰爭就是蘇德戰爭爆發時期,芬蘭加入了德國的軸心國陣營,一起對蘇聯的入侵。客觀上來看,芬蘭并不算是入侵行為,它只是想收回1939年被蘇聯強硬奪取的本該屬于芬蘭的領土,在收回這些領土后,芬蘭軍隊基本就轉入了防御,并沒有做進一步的入侵。從這里也可以看到芬蘭這種夾在大國之間的無奈,它必須在德國和蘇聯之間做出選擇,否則就會像波蘭那樣被德國和蘇聯聯手消滅。隨著東線局勢的逆轉,德軍已經出現頹敗之勢,1944年蘇軍對芬蘭軍隊發起了全面的進攻,芬蘭政府一度同意讓德軍入境抵抗蘇軍的進攻。但是曼納海姆已經深刻的認識到德國已經大勢所趨,在他當選總統后,及時的選擇廢除和德國的協定,和同盟國展開政治談判,尤其是蘇聯。由于蘇聯的重心仍在全力打敗德國身上,對于芬蘭也無暇顧及,遂同意了芬蘭的簽訂和平條約。最終芬蘭保住了自個國家主權的完整,沒有向中歐的那些國家那樣被并入蘇聯。這三場戰爭都關乎芬蘭的生存,芬蘭軍隊在曼納海姆的率領下最終保住了這個新生的國家,盡管他們遭遇了許多軍事上的失敗,但是僅就這一點,曼納海姆也足以被稱為“芬蘭第一人”!
曼納海姆是個值得尊敬的人(我去過他芬蘭的故居),無論是私品行,或是作為芬蘭政壇領袖、芬蘭軍隊統帥時的職業素養和公德,都值得贊嘆。不過作為中國人,表示適度的敬佩也就可以了,對于中國來說,這個人是一臺敵人,哪怕他值得尊敬,也是個值得尊敬的敵人。在沙俄一戰后期,資產階級二月革命以前,芬蘭還屬于沙皇俄國統治,曼納海姆作為俄國軍官參加過日俄戰爭,這不算問題,問題是日俄戰爭之后,他負責過新疆到蘭州,蘭州到北京的軍事路線偵查,以及中國政治軍事能力,社會狀況的調查,中國受日本影響的狀況調查,為沙俄入侵中國做好了決策所需的前期準備,具體情況不是很清楚,不過以他的能力和軍事素養,會弄走什么層次的情報,對我國有何等危害,我們應該心里有數的。作為個人成績的話,這份情報也是值得他驕傲的。后來沙俄發生二月革命,以及緊接著的十月革命,成了蘇聯,同一時期芬蘭也獨立了出去,蘇聯建立之后,我們所知的是有一段跟白匪軍戰斗的階段,中立的說,是白衛軍,其中就有芬蘭,有曼納海姆。作為曾經的沙俄軍官,曼納海姆日俄戰爭、一戰都參加過,又作為白衛軍跟蘇聯紅軍戰斗過,所以無論對沙俄軍隊,或是紅軍,他都非常了解,對蘇聯這個大聯盟也深知厲害,如同一戰后期,蘇聯要退出戰場,跟德國人和談,德國提出五十萬金馬克的賠償,一向激進的列寧選擇同意,但他的同志們不同意,反倒認為列寧懦弱,結果后來干不過德國人,或是要和談,卻賠了四百萬金馬克一樣,曼納海姆對蘇聯提出跟芬蘭換地的要求,也是同意的,但是勇敢的芬蘭議會也是認為曼納海姆懦弱,選擇了戰斗,當然了,后來結果大家也知道,芬蘭軍民在曼納海姆帶領下,打出了漂亮的戰斗,給蘇聯紅軍以重創,可是有什么用呢?自個或是犧牲很多人,以損失百分之十的國土認輸,有人說沒有曼納海姆,芬蘭都失去獨立了,對的,是這樣去,但是一開始就聽曼納海姆的,何苦攤上這么一場雖敗猶榮的戰事?
1917年12月6日,就在蘇俄創建后不久,芬蘭參議院在德國的支持下,正式宣布獨立建國(此前百余年間遭受沙俄的統治)。蘇俄不甘心放棄芬蘭,遂在1918年初支持由芬共領導的紅軍發動叛亂,意在奪取政權。內戰持續5個多月,最終,由軍事委員會主席曼納海姆領導的白軍擊敗紅軍,并收復全部國土。由于功勛卓著,曼納海姆在同年12月被推舉為攝政官,成為芬蘭的統治者。然而,在次年7月的首屆總統選舉中,曼納海姆卻意外地輸給政敵斯托爾貝里,遂一氣之下退出政壇。此后十余年間,曼納海姆致力于從事慈善事業,曾長期擔任芬蘭紅十字會主席,并籌建曼納海姆兒童保護協會,直到1931年才重返政壇。1931年,由于芬蘭與蘇聯之間的關系持續惡化,爆發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因此,曼納海姆接受總統斯溫胡武德的任命,出任國防委員會主席,負責整頓軍隊,構筑針對蘇聯的防御工事。曼納海姆就職后,即刻著手在蘇聯進攻芬蘭的必經之路-卡累利阿地峽構建防御工事體系,史稱“曼納海姆防線”。1933年,曼納海姆被晉升為陸軍元帥。雖然“曼納海姆防線”固若金湯,但對于曼納海姆來講,維護芬蘭領土完整最好的辦法,無疑是跟蘇聯維持和平關系,否則以芬蘭羸弱的實力,根本無法支撐起一場全面戰爭。因此,當蘇聯在1939年10月提議跟芬蘭交換部分領土,以消除后者對其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構成的安全威脅時,曼納海姆請求議會接受建議。然而,以財政部長唐納、駐蘇大使巴錫基維為首的強硬派,卻堅決不肯向蘇聯妥協。最終,被強硬派控制的議會拒絕曼納海姆的請求,聲稱絕不會向蘇聯割讓一寸土地。芬蘭的強硬姿態惹惱了斯大林,就在會談破裂14天后(1939年11月26日),蘇聯便一手炮制“曼尼拉炮擊事件”,然后以此為借口全面進攻芬蘭,“冬季戰爭”由此拉開序幕。戰爭開始后,曼納海姆出任軍隊總司令,全權指揮對蘇聯的戰事。由于芬蘭國小民寡,加上孤立無援,即使傾盡全國兵力,能夠供曼納海姆調遣的將士,也僅僅只有20萬而已,但入侵的蘇軍總數卻多達120萬。敵我兵力對比如此懸殊,以至于斯大林等人相信,芬蘭如果能夠堅持1個月,便已是天大的奇跡。然而,戰爭一開始,蘇聯便為自個的傲慢付出慘重代價。在進攻“曼納海姆防線”受挫后,蘇軍改變行軍線路,一頭扎進森林茂密、湖泊縱橫的邊境地帶,根本無法發揮坦克部隊的作戰優勢。不僅如此,突如其來的暴雪,更是極大延緩了蘇軍的速度。而此時,芬蘭軍隊卻化整為零,穿著與雪景相似的白色衣裝,帶著雪橇、狙擊槍和燃燒彈,與蘇軍大打游擊戰,將其打得暈頭轉向、叫苦不迭。在曼納海姆的領導下,在長達62天的戰爭中,芬蘭軍隊一共殺傷37.5萬名蘇軍,而本方只付出傷亡2.5萬人的代價,堪稱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然而,由于芬蘭國小民寡,最終在兵員枯竭的情況下,或是輸掉了這場戰事。1940年3月,芬蘭被迫跟蘇聯簽署停戰協定,割讓卡累利阿地峽、雷巴奇半島、芬蘭灣中四個島嶼及部分薩拉地區,并將漢科半島租借給對方30年。雖然冬季戰爭以芬蘭的失敗而告終,但它勇抗霸權、重創蘇軍的舉動,或是為其贏得莫大的國際聲望,而領導這場防御戰的曼納海姆,更是被尊稱為芬蘭的民族英雄。1941年,曼納海姆率領的芬蘭軍隊,協同納粹德國進攻蘇聯,并一度收復淪陷的領土。1942年,曼納海姆因功勛卓著,被晉升為芬蘭元帥,1944年又接替呂蒂出任總統。出于對曼納海姆的膜拜,早在冬季戰爭結束之初,希特勒便不遺余力地拉攏他,不僅授予他“銀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甚至在曼納海姆慶祝75歲生日時,親自飛往芬蘭為其祝壽。然而,曼納海姆根本不愿與希特勒為伍,所以就任總統僅1個月后,便將盤踞在芬蘭北部的德軍全部驅離,并嘗試著跟蘇聯修復關系。在曼納海姆的努力下,芬蘭雖然避免戰后被蘇聯吞并的命運,但本人的結局卻令人唏噓。1946年3月,迫于蘇聯的壓力,曼納海姆被迫辭去總統職務,隨即流亡瑞士。1951年1月28日,飽受病痛和思鄉之苦的曼納海姆在瑞士洛桑去世,終年84歲。當曼納海姆的靈柩運回國內后,悲痛萬分的芬蘭人民自發涌上街頭,以最隆重的禮節為其送葬。雖然曼納海姆已故去多年,但直到今天,絕大多數芬蘭人依然將他視為民族英雄。如今,曼納海姆的下葬地-赫爾辛基希埃塔尼埃米烈士公墓,時常會有民眾自發前來獻花、緬懷,而他的雕像更是遍布各個城市,甚至連赫爾辛基的主街也以他的名字命名。2005年,《赫爾辛基新聞》將曼納海姆列為芬蘭最偉大的人物,可謂實至名歸。資料來源:《曼納海姆元帥回憶錄》、《白色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戰全史》
芬蘭人乃獵熊大師!
卡爾.古斯塔夫.曼納海姆元帥,芬蘭三軍統帥,1939年冬季蘇芬戰爭時,指揮不足二十萬芬蘭部隊,同有著陸空優勢的強大的蘇聯紅軍作戰,(蘇軍以五十萬兵力,1500輛坦克,1000多架作戰飛機),時年七十多歲的曼納海姆充分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及“曼納林防線”同蘇軍展開游擊戰,最終以傷亡二千多人的代價,殲滅蘇軍崔可夫的兩個師接近三萬人的驕人戰績。此戰至使斯大林顏面盡失,總指揮蘇聯元帥伏洛希羅夫被降職,蘇聯被開除出國際聯盟。雖然后來,蘇聯元帥鐵木辛哥以百萬之眾迫使芬蘭簽訂城下之盟,蘇聯得不償失,而且將為后來的二戰增加了一臺敵人,但曼帥的功績被芬蘭人民永載史冊。
曼納海姆被稱作“現代芬蘭之父”,也是芬蘭唯一的芬蘭元帥,不同于一般的陸軍元帥等軍種元帥,曼納海姆是整個芬蘭軍隊的元帥,或者說是整個芬蘭的元帥,由此可見曼納海姆在芬蘭人眼中的地位有多高。曼納海姆能夠獲得這些無上的榮耀是因為他先后三次率領芬蘭軍隊為了芬蘭的獨立而戰,并最終讓這個新生的國家生存了下來。第一次戰爭是在1918年初,當時芬蘭剛剛脫離俄國獨立,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芬蘭國內也出現了一批支持效仿蘇俄建立蘇維埃政權的人士,他們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建立武裝力量公開推翻現有的芬蘭政府。當時芬蘭剛剛獨立,并沒有自個的軍隊,甚至連警察部隊都剛剛開始組建。就是在這種危機的情況下,曼納海姆臨危受命,組建芬蘭政府軍,鎮壓各地的武裝暴動,芬蘭內戰正式爆發。經過數個月的激戰,曼納海姆的政府軍最終獲得了最后的勝利,此前駐扎在芬蘭的蘇聯紅軍也全部撤離,芬蘭迎來了真正的獨立。1939年芬蘭再次面臨嚴重的安全危機,蘇聯和德國聯手滅掉了波蘭,波羅的海三國也被蘇聯納入其勢力范圍,不久蘇聯對芬蘭也提出了割讓領土和同意蘇軍駐軍要求,這相當于讓芬蘭成為蘇聯的附屬國,自然遭到了芬蘭的拒絕。蘇軍隨即對芬蘭發起了入侵行動,這場戰爭的結局在一開始就已經注定,僅有3個師又1個旅約3.3萬人的芬蘭軍隊要面對擁有150萬人組成的100個師的蘇聯軍隊,而且蘇軍擁有9000輛坦克和10000架飛機,芬蘭軍隊的坦克和飛機聊勝于無。但是在曼納海姆(已經是陸軍元帥)的指揮下,芬蘭軍隊給予蘇軍以沉重的打擊,蘇軍在面對弱小的芬蘭軍隊傷亡達到了30萬人,所以盡管芬蘭軍隊最終失敗了,但是他們卻贏得了世界的尊敬,包括他們的對手蘇聯,曼納海姆也由此名聲大噪,連希特勒、斯大林都敬佩這位統帥。第三次戰爭就是蘇德戰爭爆發時期,芬蘭加入了德國的軸心國陣營,一起對蘇聯的入侵。客觀上來看,芬蘭并不算是入侵行為,它只是想收回1939年被蘇聯強硬奪取的本該屬于芬蘭的領土,在收回這些領土后,芬蘭軍隊基本就轉入了防御,并沒有做進一步的入侵。從這里也可以看到芬蘭這種夾在大國之間的無奈,它必須在德國和蘇聯之間做出選擇,否則就會像波蘭那樣被德國和蘇聯聯手消滅。隨著東線局勢的逆轉,德軍已經出現頹敗之勢,1944年蘇軍對芬蘭軍隊發起了全面的進攻,芬蘭政府一度同意讓德軍入境抵抗蘇軍的進攻。但是曼納海姆已經深刻的認識到德國已經大勢所趨,在他當選總統后,及時的選擇廢除和德國的協定,和同盟國展開政治談判,尤其是蘇聯。由于蘇聯的重心仍在全力打敗德國身上,對于芬蘭也無暇顧及,遂同意了芬蘭的簽訂和平條約。最終芬蘭保住了自個國家主權的完整,沒有向中歐的那些國家那樣被并入蘇聯。這三場戰爭都關乎芬蘭的生存,芬蘭軍隊在曼納海姆的率領下最終保住了這個新生的國家,盡管他們遭遇了許多軍事上的失敗,但是僅就這一點,曼納海姆也足以被稱為“芬蘭第一人”!
曼納海姆是個值得尊敬的人(我去過他芬蘭的故居),無論是私品行,或是作為芬蘭政壇領袖、芬蘭軍隊統帥時的職業素養和公德,都值得贊嘆。不過作為中國人,表示適度的敬佩也就可以了,對于中國來說,這個人是一臺敵人,哪怕他值得尊敬,也是個值得尊敬的敵人。在沙俄一戰后期,資產階級二月革命以前,芬蘭還屬于沙皇俄國統治,曼納海姆作為俄國軍官參加過日俄戰爭,這不算問題,問題是日俄戰爭之后,他負責過新疆到蘭州,蘭州到北京的軍事路線偵查,以及中國政治軍事能力,社會狀況的調查,中國受日本影響的狀況調查,為沙俄入侵中國做好了決策所需的前期準備,具體情況不是很清楚,不過以他的能力和軍事素養,會弄走什么層次的情報,對我國有何等危害,我們應該心里有數的。作為個人成績的話,這份情報也是值得他驕傲的。后來沙俄發生二月革命,以及緊接著的十月革命,成了蘇聯,同一時期芬蘭也獨立了出去,蘇聯建立之后,我們所知的是有一段跟白匪軍戰斗的階段,中立的說,是白衛軍,其中就有芬蘭,有曼納海姆。作為曾經的沙俄軍官,曼納海姆日俄戰爭、一戰都參加過,又作為白衛軍跟蘇聯紅軍戰斗過,所以無論對沙俄軍隊,或是紅軍,他都非常了解,對蘇聯這個大聯盟也深知厲害,如同一戰后期,蘇聯要退出戰場,跟德國人和談,德國提出五十萬金馬克的賠償,一向激進的列寧選擇同意,但他的同志們不同意,反倒認為列寧懦弱,結果后來干不過德國人,或是要和談,卻賠了四百萬金馬克一樣,曼納海姆對蘇聯提出跟芬蘭換地的要求,也是同意的,但是勇敢的芬蘭議會也是認為曼納海姆懦弱,選擇了戰斗,當然了,后來結果大家也知道,芬蘭軍民在曼納海姆帶領下,打出了漂亮的戰斗,給蘇聯紅軍以重創,可是有什么用呢?自個或是犧牲很多人,以損失百分之十的國土認輸,有人說沒有曼納海姆,芬蘭都失去獨立了,對的,是這樣去,但是一開始就聽曼納海姆的,何苦攤上這么一場雖敗猶榮的戰事?
1917年12月6日,就在蘇俄創建后不久,芬蘭參議院在德國的支持下,正式宣布獨立建國(此前百余年間遭受沙俄的統治)。蘇俄不甘心放棄芬蘭,遂在1918年初支持由芬共領導的紅軍發動叛亂,意在奪取政權。內戰持續5個多月,最終,由軍事委員會主席曼納海姆領導的白軍擊敗紅軍,并收復全部國土。由于功勛卓著,曼納海姆在同年12月被推舉為攝政官,成為芬蘭的統治者。然而,在次年7月的首屆總統選舉中,曼納海姆卻意外地輸給政敵斯托爾貝里,遂一氣之下退出政壇。此后十余年間,曼納海姆致力于從事慈善事業,曾長期擔任芬蘭紅十字會主席,并籌建曼納海姆兒童保護協會,直到1931年才重返政壇。1931年,由于芬蘭與蘇聯之間的關系持續惡化,爆發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因此,曼納海姆接受總統斯溫胡武德的任命,出任國防委員會主席,負責整頓軍隊,構筑針對蘇聯的防御工事。曼納海姆就職后,即刻著手在蘇聯進攻芬蘭的必經之路-卡累利阿地峽構建防御工事體系,史稱“曼納海姆防線”。1933年,曼納海姆被晉升為陸軍元帥。雖然“曼納海姆防線”固若金湯,但對于曼納海姆來講,維護芬蘭領土完整最好的辦法,無疑是跟蘇聯維持和平關系,否則以芬蘭羸弱的實力,根本無法支撐起一場全面戰爭。因此,當蘇聯在1939年10月提議跟芬蘭交換部分領土,以消除后者對其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構成的安全威脅時,曼納海姆請求議會接受建議。然而,以財政部長唐納、駐蘇大使巴錫基維為首的強硬派,卻堅決不肯向蘇聯妥協。最終,被強硬派控制的議會拒絕曼納海姆的請求,聲稱絕不會向蘇聯割讓一寸土地。芬蘭的強硬姿態惹惱了斯大林,就在會談破裂14天后(1939年11月26日),蘇聯便一手炮制“曼尼拉炮擊事件”,然后以此為借口全面進攻芬蘭,“冬季戰爭”由此拉開序幕。戰爭開始后,曼納海姆出任軍隊總司令,全權指揮對蘇聯的戰事。由于芬蘭國小民寡,加上孤立無援,即使傾盡全國兵力,能夠供曼納海姆調遣的將士,也僅僅只有20萬而已,但入侵的蘇軍總數卻多達120萬。敵我兵力對比如此懸殊,以至于斯大林等人相信,芬蘭如果能夠堅持1個月,便已是天大的奇跡。然而,戰爭一開始,蘇聯便為自個的傲慢付出慘重代價。在進攻“曼納海姆防線”受挫后,蘇軍改變行軍線路,一頭扎進森林茂密、湖泊縱橫的邊境地帶,根本無法發揮坦克部隊的作戰優勢。不僅如此,突如其來的暴雪,更是極大延緩了蘇軍的速度。而此時,芬蘭軍隊卻化整為零,穿著與雪景相似的白色衣裝,帶著雪橇、狙擊槍和燃燒彈,與蘇軍大打游擊戰,將其打得暈頭轉向、叫苦不迭。在曼納海姆的領導下,在長達62天的戰爭中,芬蘭軍隊一共殺傷37.5萬名蘇軍,而本方只付出傷亡2.5萬人的代價,堪稱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然而,由于芬蘭國小民寡,最終在兵員枯竭的情況下,或是輸掉了這場戰事。1940年3月,芬蘭被迫跟蘇聯簽署停戰協定,割讓卡累利阿地峽、雷巴奇半島、芬蘭灣中四個島嶼及部分薩拉地區,并將漢科半島租借給對方30年。雖然冬季戰爭以芬蘭的失敗而告終,但它勇抗霸權、重創蘇軍的舉動,或是為其贏得莫大的國際聲望,而領導這場防御戰的曼納海姆,更是被尊稱為芬蘭的民族英雄。1941年,曼納海姆率領的芬蘭軍隊,協同納粹德國進攻蘇聯,并一度收復淪陷的領土。1942年,曼納海姆因功勛卓著,被晉升為芬蘭元帥,1944年又接替呂蒂出任總統。出于對曼納海姆的膜拜,早在冬季戰爭結束之初,希特勒便不遺余力地拉攏他,不僅授予他“銀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甚至在曼納海姆慶祝75歲生日時,親自飛往芬蘭為其祝壽。然而,曼納海姆根本不愿與希特勒為伍,所以就任總統僅1個月后,便將盤踞在芬蘭北部的德軍全部驅離,并嘗試著跟蘇聯修復關系。在曼納海姆的努力下,芬蘭雖然避免戰后被蘇聯吞并的命運,但本人的結局卻令人唏噓。1946年3月,迫于蘇聯的壓力,曼納海姆被迫辭去總統職務,隨即流亡瑞士。1951年1月28日,飽受病痛和思鄉之苦的曼納海姆在瑞士洛桑去世,終年84歲。當曼納海姆的靈柩運回國內后,悲痛萬分的芬蘭人民自發涌上街頭,以最隆重的禮節為其送葬。雖然曼納海姆已故去多年,但直到今天,絕大多數芬蘭人依然將他視為民族英雄。如今,曼納海姆的下葬地-赫爾辛基希埃塔尼埃米烈士公墓,時常會有民眾自發前來獻花、緬懷,而他的雕像更是遍布各個城市,甚至連赫爾辛基的主街也以他的名字命名。2005年,《赫爾辛基新聞》將曼納海姆列為芬蘭最偉大的人物,可謂實至名歸。資料來源:《曼納海姆元帥回憶錄》、《白色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戰全史》
芬蘭人乃獵熊大師!
卡爾.古斯塔夫.曼納海姆元帥,芬蘭三軍統帥,1939年冬季蘇芬戰爭時,指揮不足二十萬芬蘭部隊,同有著陸空優勢的強大的蘇聯紅軍作戰,(蘇軍以五十萬兵力,1500輛坦克,1000多架作戰飛機),時年七十多歲的曼納海姆充分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及“曼納林防線”同蘇軍展開游擊戰,最終以傷亡二千多人的代價,殲滅蘇軍崔可夫的兩個師接近三萬人的驕人戰績。此戰至使斯大林顏面盡失,總指揮蘇聯元帥伏洛希羅夫被降職,蘇聯被開除出國際聯盟。雖然后來,蘇聯元帥鐵木辛哥以百萬之眾迫使芬蘭簽訂城下之盟,蘇聯得不償失,而且將為后來的二戰增加了一臺敵人,但曼帥的功績被芬蘭人民永載史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芬兰元帅曼纳海姆有怎样骄人的战绩?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ipad游戏推荐
- 下一篇: 中药煎药机多少钱啊?一个小型的中药煎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