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20090203]手机基本知识
本文轉自:http://www.paipaitxt.com/r4625042/
 原文如下:
@~手機類型~@
 按操作系統劃分,可分為:智能手機與非智能手機
 一般具有:Symbian6.0,Windows CE,Palm,Linux開放性操作系統的手機統稱為智能手機。
 按照手機的功能特點劃分,可分為:時尚手機,商務手機,拍照手機和音樂手機
 拍照手機:像素至少在200W以上,帶有自動對焦功能,帶有閃光燈功能
 音樂手機:可以播放至少3種格式(MIDI除外)以上的音頻文件,本機內存至少在128MB以上,或者支持擴展卡
 商務手機:向商務人士提供一系列的基于手機平臺的應用程序,比如收發電子郵件,日程表,移動辦公等
 按照網絡劃分,可分為3G手機,GSM手機和CDMA手機
@~手機的操作系統~@
 ? 手機操作系統一般只應用在高端智能化手機上。目前,在智能手機市場上,中國市場仍以個人信息管理型手機為主,隨著更多廠商的加入,整體市場的競爭已經開始呈現出分散化的態勢。從市場容量、競爭狀態和應用狀況上來看,整個市場仍處于啟動階段。
 目前應用在手機上的操作系統主要有PalmOS、Symbian、Windows CE和Linux四種。
相關術語:
 Palm OS操作系統
 ??? Palm OS操作系統由Palm公司自行開發的,并授權給Handspring、索尼和高通等設備廠家,這種操作系統更傾向于PDA的操作系統。
 ??? Palm OS在PDA市場占有主導地位。Palm的產品線本身就包括智能手機,又宣布與最早的智能手機開發者Handspring購并,同時將軟件部門獨立。
 Symbian系統
 ??? Symbian是一個實時性、多任務的純32位操作系統,具有功耗低、內存占用少等特點,非常適合手機等移動設備使用,經過不斷完善,可以支持GPRS、藍芽、SyncML、以及3G技術。最重要的是它是一個標準化的開放式平臺,任何人都可以為支持Symbian的設備開發軟件。與微軟產品不同的是,Symbian將移動設備的通用技術,也就是操作系統的內核,與圖形用戶界面技術分開,能很好的適應不同方式輸入的平臺,也可以使廠商可以為自己的產品制作更加友好的操作界面,符合個性化的潮流,這也是用戶能見到不同樣子的symbian系統的主要原因。現在為這個平臺開發的java程序已經開始在互聯網上盛行。用戶可以通過安裝這些軟件,擴展手機功能。
 ??? 在Symbian發展階段,出現了三個分支:分別是Crystal、Pearl和Quarz。前兩個主要針對通訊器市場,也是出現在手機上最多的,是今后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主力軍。第一款基于Symabian系統的手機是2000年上市的某款愛立信手機。而真正較為成熟的同時引起人們注意的則是2001年上市的諾基亞9210,它采用了Crystal分支的系統。而2002年推出的諾基亞7650與3650則是Symbian Pearl分系的機型,其中7650是第一款基于2.5G網的智能手機產品,他們都屬于Symbian的6.0版本。索尼愛立信推出的一款機型也使用了Symbian的Pearl分支,版本已經發展到7.0,是專為3G網絡而開發的,可以說代表了當今最強大的手機操作系統。此外,Symbian從6.0版本就開始支持外接存儲設備,如MMC,CF卡等,這讓它強大的擴展能力得以充分發揮,使存放更多的軟件以及各種大容量的多媒體文件成為了可能。
 Windows CE系統
 ??? Windows CE系統包括 Pocket PC和Smartphone,前者針對無線PDA,后者專為手機,已有多個來自IT業的新手機廠商使用,增長率較快。
 ??? Pocket PC 2002 推出了應用在手機上的Phone Edition(電話版本),國內貼牌機多普達686就使用了這個系統。不過它在移動通訊方面的功能并不是很全面。針對這種情況,微軟于2002年底發布了專門為手機開發的操作系統SmartPhone2002,像symbian Pearl一樣,是專為移動通訊設備開發的系統。
 ??? 雖然從眾多手機廠商的反應來看,全球手機五大廠商中只有三星購買了微軟的軟件許可,所以其在手機市場上占有率還很低。
 Linux系統
 ??? Linux系統件是一個源代碼開放的操作系統,目前已經有很多版本流行。但尚未得到較廣泛的支持。
附加詳解:
 Windows mobile系列操作系統
 Windows mobile 系列操作系統是在微軟計算機的Windows操作系統上變化而來的,因此,它們的操作界面非常相似,熟悉計算機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的朋友一看到Windows Mobile系列的操作系統就一般會認得它是出于微軟之手。Windows Mobile系列操作系統具有功能更強大,多數具備了音頻、視頻文件播放、上網沖浪、MSN聊天、電子郵件收發等功能。而且,支持該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多數都采用了英特爾嵌入式處理器,主頻比較高,另外,采用該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在其它硬件配置(如內存、儲存卡容量等)上也較采用其它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要高出許多,因此性能比較強勁,操作起來速度會比較快。但是,此系列手機也有一定的缺點,如因配置高、功能多而產生耗電量大、電池續航時間短、硬件采用成本高等缺點。Windows Mobile系列操作系統包括SmartPhone以及Pocket PC Phone兩種平臺。Pocket PC phone主要用于掌上電腦型的智能手機,而SmartPhone則主要為單手智能手機提供操作系統。 
(1)SmartPhone操作系統 
 Microsoft Smartphone是微軟基于Microsoft Windows CE內核開發的、為智能手機提供的一種操作系統,與使用手寫筆來進行操作的智能手機不同的是,基于該操作系統的手機無需借助手寫筆,只需用手機提供的鍵盤就能完成幾乎所有的操作,因此,使用該操作系統的手機用戶只需一只手操作即可。基于Smartphone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與其它微軟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在功能上并沒有很大區別,多數具有MP3播放、MSN聊天、電子郵件收發等功能,無需借助手寫筆來進行操作,攜帶方便。目前支持該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有神達Mio 8390和多普達565等. 
 (2) Pocket PC Phone操作系統 
 Pocket PC Phone 是目前我們最為常見的微軟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基于微軟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都采用了這一操作系統,例如我們熟悉的聯想ET180、ET560、多普達696、大顯 CU928、多普達等智能手機即采用了此操作系統。與微軟Smartphone不同的是,該操作系統主要借助手寫筆來完成大部分的操作。 
Linux操作系統
 Linux系統:Linux系統是一個源代碼開放的操作系統,目前已經有很多版本流行。但尚未得到較廣泛的支持。 
 Linux進入到移動終端操作系統近一年多時間,就以其開放源代碼的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終端廠商和運營商對它的關注,包括摩托羅拉和NTT DoCoMo等知名的廠商。已經開發出的基于Linux的手機有摩托羅拉的A760、A768、CEC的e2800、三星的i519等。2004年6月在日本東京BIG SIGHT展覽館舉辦的“LinuxWorld Expo/Tokyo 2004”博覽會上,日本手機大廠商NEC則展示了其采用Linux操作系統的手機。我國的大唐電信也于7月宣布將Linux作為其TD-SCDMA 3G手機操作系統。 
 Linux與其它操作系統相比是個后來者,但Linux具有二個其它操作系統無法比擬的優勢。其一,Linux具有開放的源代碼,能夠大大降低成本。其二,既滿足了手機制造商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發自己的Linux手機操作系統的要求,又吸引了眾多軟件開發商對內容應用軟件的開發,豐富了第三方應用。 
 然而Linux操作系統有其先天的不足:入門難度高、熟悉其開發環境的工程師少、集成開發環境較差;由于微軟PC操作系統源代碼的不公開,基于Linux的產品與PC的連接性較差;盡管目前從事Linux操作系統開發的公司數量較多,但真正具有很強開發實力的公司卻很少,而且這些公司之間是相互獨立的開發,很難實現更大的技術突破。 
 盡管Linux在技術和市場方面有獨到的優勢,但是目前來說還無法與Symbian抗衡,想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手機市場中站穩腳跟、搶奪市場份額也決非易事。
Symbian操作系統
 Symbian由摩托羅拉、西門子、諾基亞等幾家大型移動通訊設備商共同出資組建的一個合資公司,專門研發手機操作系統。而Symbian操作系統的前身是EPOC,而EPOC是 Electronic Piece of Cheese取第一個字母而來的,其原意為"使用電子產品時可以像吃乳酪一樣簡單",這就是它在設計時所堅持的理念。
 Symbian操作系統在智能移動終端上擁有強大的應用程序以及通信能力,這都要歸功于它有一個非常健全的核心-強大的對象導向系統、企業用標準通信傳輸協議以及完美的sun java語言。Symbian認為無線通訊裝置除了要提供聲音溝通的功能外,同時也應具有其它種溝通方式,如觸筆、鍵盤等。在硬件設計上,它可以提供許多不同風格的外型,像使用真實或虛擬的鍵盤,在軟件功能上可以容納許多功能,包括和他人互相分享信息、瀏覽網頁、傳輸、接收電子信件、傳真以及個人生活行程管理等。此外,Symbian操作系統在擴展性方面為制造商預留了多種接口,而且EPOC 操作系統還可以細分成三種類型:Pearl/Quartz/Crystal,分別對應普通手機、智能手機、Hand Held PC場合的應用。
 Symbian是一個實時性、多任務的純32位操作系統,具有功耗低、內存占用少等特點,非常適合手機等移動設備使用,經過不斷完善,可以支持GPRS、藍芽、SyncML、以及3G技術。最重要的是它是一個標準化的開放式平臺,任何人都可以為支持Symbian的設備開發軟件。與微軟產品不同的是,Symbian將移動設備的通用技術,也就是操作系統的內核,與圖形用戶界面技術分開,能很好的適應不同方式輸入的平臺,也可以使廠商可以為自己的產品制作更加友好的操作界面,符合個性化的潮流,這也是用戶能見到不同樣子的symbian系統的主要原因。現在為這個平臺開發的java程序已經開始在互聯網上盛行。用戶可以通過安裝這些軟件,擴展手機功能。 
 在Symbian發展階段,出現了三個分支:分別是Crystal、Pearl和Quarz。前兩個主要針對通訊器市場,也是出現在手機上最多的,是今后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主力軍。第一款基于Symabian系統的手機是2000年上市的某款愛立信手機。而真正較為成熟的同時引起人們注意的則是2001年上市的諾基亞9210,它采用了Crystal分支的系統。而2002年推出的諾基亞7650與3650則是Symbian Pearl分系的機型,其中7650是第一款基于2.5G網的智能手機產品,他們都屬于Symbian的6.0版本。索尼愛立信推出的一款機型也使用了Symbian的Pearl分支,版本已經發展到7.0,是專為3G網絡而開發的,可以說代表了當今最強大的手機操作系統。此外,Symbian從6.0版本就開始支持外接存儲設備,如MMC,CF卡等,這讓它強大的擴展能力得以充分發揮,使存放更多的軟件以及各種大容量的多媒體文件成為了可能。 
 Symbian按版本來分,繼2005年二月Symbian推出一款新的手機操作系統軟件OSv9.0,到目前為止已先后有了6.0、6.1、7.0、7.0s、8.0、9.0幾種版本。1999年3月Symbian推出了Symbian5.0操作系統,它的主要內核集合了網絡,無線文字,電子郵件,名片薄以及個人信息助理,同時還具有支持標準網絡頁面的瀏覽器,配合java語言的支持,使得Symbian可以運行小型的應用程序。不過這個版本采用的機型甚少,基本上與EPOC沒有太多的差別。 
 Symbian 6.0則在5.0的基礎上增加了,GPRS、WAP1.2瀏覽器以及藍牙技術的支持,用戶可以運行第三方基于C++和J2ME開發的程序。而Symbian 6.1則是和Symbian 6.0相比主要增加了對USB的支持。Symbian 6.0的主要特點是: 支持語音通話和數據通信 ,支持Bluetooth和WAP ,配備安全性功能(SSL,HTTPS,WTLS) ,采用16bit Unicode,支持多語言顯示 ,采用“PersonalJava 3.0”和“JavaPhone 1.0” 。 
 Symbian 7.0則支持多模式和3G手機(專區),可以讓制造商們可以面向全世界推出可以運行于所有網絡之上的Symbian OS手機,而且可以不對代碼進行重大改動的情況下就可以重新使用許多目前已有的軟件應用。7.0包含一些新的通訊、消息、聯網和應用開發技術,并對一些與安全和認證相關的功能進行了改進。Symbian OS 7.0的其他功能包括:支持靈活的用戶界面,例如Nokia的Series 60;支持幾種音頻/圖像格式和許多面向游戲開發人員的API;全力的加密和認證管理,基于安全通訊協議(包括HTTPS、WTLS和SSL)及認證的應用安裝;和Over-the-air(OTA)SyncML同步支持。 
 2004年2月,Symbian在授權LG等公司的時候,發布了Symbian8 .0版本。該版本改善了實時系統性能,提高了原有操作系統的兼容能力。此外,Symbian OS 8.0的軟件工具改進了遠程接入控制系統功能,運用調節裝置消除手機用戶使用增值服務時會受到的干擾。這個系統包含了絕對現代化的多媒體和Java設備,支持多種標準,其中包括JSR118, CLDC1.1 (JSR139),MobileMedia (JSR135),3D圖像數據(JSR184), JTWI 1.0 c(JSR185)。最后,新版OS還支持SDIO。 
 2005年二月,英國著名手機軟件制造商Symbian推出一款新的手機操作系統軟件OSv9.0,它支持更高像素數碼相機與三維游戲動畫。該操作系統軟件對運行環境要求較高,目前運行在由英國芯片開發商ARM提供的快速處理器芯片,并且需要相關設計與其它工具的支持來幫助手機生產商在開發其它版本時能夠節約時間和降低成本。該軟件可以處理200萬像素的數字圖片,甚至能夠向無線耳機傳送立體聲音樂,更可喜的是,它不需要同步軟件就能夠從PC上導出MP3文件。 
 Series60是智能手機中應用最廣泛的系統版本。Series60系統還分為6.0 OS、7.0 OS和8.0 OS三個版本。區別Series60的最直觀因素在于屏幕的分辨率,Series60支持的分辨率為176*208像素,但以后S60還會支持240*320像素、352*416像素等。S60是擁有最多第三方軟件或游戲的界面。 
 識別Series80界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手機是否支持全鍵盤,例如諾基亞高端系列的9210、9300甚至9500,都采用全鍵盤的。識別Series90的最簡便方法是:會采用觸摸屏幕,分辨率也高達640*320像素。Series90應該是手機游戲、娛樂的最強平臺,但因為采用Series90界面的手機型號太少,第三方軟件的支持很少,所以S60依舊是玩家首選。 
 S40或S60是指諾基亞手機的上層平臺。S60都是智能手機,所用底層操作系統是Symbian。諾基亞128*128屏幕都是S40 1.0。而128*160是S40 2.0。 
 另外S40中,3100支持java MIDP 1.0,所以最大支持64KB的java;6230支持java MIDP 2.0,所以最大支持128KB的java40和60,包括90,還有以前的30,都是針對與nokia不同的操作系統而言40,是nokia自行研制的手機操作系統,面對于中低端客戶,支持kjava的開發,其處理器效率不高,內存偏低,屏幕大小128*128。 
 S60,是基于Symbian 操作系統,也就是以前的epoc,其處理器為arm9,處理效率很高,內存頗大,屏幕大小為208*176同時支持kjava和C++的開發90,屬于手持式設備,也是Symbian 操作系統但是功能強勁,等同于一個PDA了。 
 其實技術來上說,S40跟S60是區別在系統平臺上,就好像WIN98跟WIN2000,但手機不像PC,屏幕大小的確是個關口,以致于平臺不容易做到向下兼容,但有的游戲也同樣做出不同版本來的。 
 當然啦,S40比S60不單單是屏幕上的差距,更大的是性能上的差距,一般來說,S60開發出來的游戲質量都比S40高好多,但可惜,S60比S40的機子又貴上了很多啊. 
 在很多網站上,一些對Symbian不是很了解的人們都以為Series 60和Series 80是不同的Symbian操作系統版本。于是就出現了比較混亂的稱呼。比如:“Series 60操作系統”和“Symbian 80操作系統”的笑話。 
 其實,Symbian操作系統是Symbian公司開發的手機操作系統,它是一個獨立于手機硬件的操作系統,而且它是一個開放的平臺。這一點有點像Linux,市面上常見的有紅帽等用戶界面,但是它們都是在Linux系統下開發出來的,不過界面有些不同罷了。 
 所以,很多手機制造廠商在自己公司所生產的手機上做了些界面上的修改,于是就出現了S60,S80等名稱。但是它們不是操作系統,而是在以操作系統為基礎而開發出來的用戶使用界面平臺。 
目前,Series 60有兩個主要版本:第二版(2nd Edition)和第三版(3rd Edition) 
 Series 60 Platform 2nd Edition 
 Series 60 Platform 2nd 2nd Edition最初于2003年發行,首個被實現的終端是諾基亞6600手機。通過擴展,它已經被加入了三個Feature Packs,從而引入了令人激動的新功能,同時卻不失平臺兼容性。有了這些新的Feature Packs,Series 60 Platform 2ndEdition就向各種智能電話提供了極為出色的性能,從而滿足所有主流市場運營商、企業、開發伙伴,以及消費用戶的各種各樣的功能需求。 
 用戶界面 
 Series 60 用戶界面是諾基亞投入了最深入研究、進行了最徹底開發的圖形化用戶界面。作為Series 60 Platform的一部分,它能確保用戶在各個廠商的所有基于Series 60 Platform的設備上具有一致的用戶界面。Series 60 Platform被設計成能單手操作各種高級的、用戶友好的各類數據服務。Series 60用戶界面有一個彩色顯示屏,支持多種屏幕解析度(176x208、240x320(QVGA)及352x416)。它支持各種各樣不同的功能,包括兩個功能鍵、五方向導航鍵、一個應用與應用切換鍵,及呼叫和呼叫終止鍵。該用戶界面使用一個標準的12鍵鍵盤,包括字母。界面中針對文本輸入設置了清除鍵和編輯鍵。 
應用 
 Series 60 Platform提供了范圍廣泛的豐富應用和應用實現器。其中包括如先進的電話應用、統一消息中心(Unified Messaging Center,MMS、SMS、Email)、各種OMA即時消息及精靈(Presence)應用、一個完整的移動互聯網瀏覽器(HTML 4.01、XHTML MP,& WAP CSS)、3GPP兼容的流客戶端(RealOne Player)、Java MIDP 2.0 環境、應用管理器、OMA數字版權管理(轉發鎖定)、SyncML數據同步及設備管理、OMA客戶端配置、媒體廊、攝錄機應用、圖像閱覽器、支持多重 PDP場景的連接管理器、移動錢包,以及多種個人信息管理應用。 
 網絡支持 
 Series 60 platform中包括對GSM/GPRS/EDGE、CDMA及雙模WCDMA-GSM配置的支持。雙模WCDMA-GSM向運營商們的各種3G服務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從而為在各種移動設備上實現視頻電話并提供先進的流能力和高級瀏覽功能鋪平了道路。 
 Series 60 Platform 3rd Edition 
Series 60 Platform 3rd Edition是新一代全球領先的智能手機軟件平臺。全新的Series 60 Platform 3rd Edition加入了許多新鮮功能,同時又保持2nd edition的所有功能。新版Series 60 Platform 3rd Edition專注于增強的多媒體及企業應用功能、可持續發展的應用業務支持、 精益求精的客戶定制能力,及不斷改進的平臺結構。 
 因為3rd Edition,Series 60 Platform現在更適合高容量的客戶市場。Series 60 Platform 3rd Edition中得到改進的結構靈活性使Series 60手機制造商們能創建出既高度細分成本優化的各種終端,以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這種新結構還包括內置的安全特性,從而向用戶和開發者提供了更為安全更為信任的環境。 
 支持企業和多媒體應用 
 廣大企業將得益于Series 60 Platform 3rd Edition的內置業務特性。諸如日程表、數據同步,及email等特性都得到了改進以適應針對各種各樣企業環境的使用方便性。新加入的內置安全特性提供了對業務敏感數據的更多保護。Series 60 Platform 3rd Edition讓獲授權廠商們能構建更強健更多樣化的各種企業級終端。 
 這一新版本還支持移動多媒體的成長。對OMA DRM 2.0 for music的支持既改善了使用性也改進了受保護內容的安全性。新版音樂播放器使得在線訪問音樂內容更為便捷。有了全新的Series 60 Platform 3rd Edition,可以更為方便地在PC和移動終端之間傳送將音樂及其他內容,這是因為:基于這個新版本的各種智能電話在功能上能被視為一個普通的USB儲存棒。 
 面向開發伙伴的更多業務 
 對開發伙伴來說,Series 60 Platform 3rd Edition提供了更多針對高終端持有量的商業機會。新型安全框架和內置內容保護改善了對開發伙伴投資的保護,但同時又仍然允許自由軟件應用的使用。諸如可擴展用戶界面這類特性功能發現API將使開發伙伴們能創建更為智能化的應用,同時提供更佳的用戶體驗。 
 Series 60 Platform 3rd Edition,以其全新的結構和更好的多媒體及企業應用特性,正在全力走上其發展的康莊大道,以滿足各獲授權廠商、運營商,及用戶的嚴苛需求。運行于 Symbian OS v9之上的Series 60 Platform 3rd Edition將于2005年中面市。
@~ 3G手機~@
 所謂3G,其實它的全稱為3rd Generation,中文含義就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數字手機只能進行語音通話;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數字手機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受電子郵件或網頁;第三代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 
 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手機(2G),3G通信的名稱繁多,國際電聯規定為“IMT-2000”(國際移動電話2000)標準,歐洲的電信業巨頭們則稱其為“UMTS”通用移動通信系統。 
 該標準規定,移動終端以車速移動時,其傳轉數據速率為144kbps,室外靜止或步行時速率為384kbps,而室內為2Mbps。但這些要求并不意味著用戶可用速率就可以達到2Mbps,因為室內速率還將依賴于建筑物內詳細的頻率規劃以及組織與運營商協作的緊密程度。 
 目前已經進行商業應用的2.5G移動通信技術是從2G邁向3G的銜接性技術,由于3G是個相當法浩大的工程,所牽扯的層面多且復雜,要從目前的2G邁向3G不可能一下就銜接得上,因此出現了個介于2G和3G之間的2.5G。HSCSD、GPRS、WAP、EDGE、藍牙(Bluetoot)、EPOC等技術都是2.5G技術。 
 HSCSD這是GSM網絡的升級版本,能夠將傳輸速度大幅提升到平常的二至三倍。目前新加坡M1與新加坡電訊的移動電話都采用HSCSD系統,其傳輸速度能夠達到57.6kbps。 
 GPRS由于具備立即聯機的特性,對于使用者而言,可說是隨時都在上線的狀態。GPRS技術也讓服務業者能夠依據數據傳輸量來收費,而不是單純的以聯機時間計費。這項技術與GSM網絡配合,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15kbps。 
 EDGE完全以目前的GSM標準為架構,不但能夠將GPRS的功能發揮到極限,還可以透過目前的無線網絡提供寬頻多媒體的服務。EDGE的傳輸速度可以達到384kbps,可以應用在諸如無線多媒體、電子郵件、網絡信息娛樂以及電視會議上。 
 WAP是移動通信與互聯網結合的第一階段性產物,也是大家聽說最多的。這項技術讓使用者可以用手機之類的無線裝置上網,透過小型屏幕遍游在各個同站之間。而這些同站也必須以WMl(無線標記語言)編寫,相當于國際互聯網上的HTML(超文件標記語言)。 
@~何為飛行模式~@
 飛行模式是關閉電話通信功能,即不能接打電話發短信,與基站沒有信號聯系,也不試圖聯系基站。 
 因為手機信號會干擾飛機上的電子設備,所以飛機上不允許打開手機,而這種模式下關閉了手機信號的有關功能,手機可以開著繼續使用其它功能,如查看電話本、欣賞手機上的文章、電影等。 
 所以叫飛行模式。 
 手機的電量很大部分都消耗在信號上,飛行模式下關閉了信號,非常省電。 
@~支持頻段~@ 手機制式的發展等。。。
CDMA占用頻段 
 CDMA 1X 
 CDMA 1X采用擴頻速率為SR1,即指前向信道和反向信道均用碼片速率1.2288Mbit/s的單載波直接系列擴頻方式。因此它可以方便地與IS-95(A/B)后向兼容,實現平滑過渡。由于CDMA 1X采用了反向相干解調、快速前向功控、發送分集、Turbo編碼等新技術,其容量比IS-95大為提高。在相同條件下,對普通話音業務而言,容量大致為IS-95系統的兩倍。CDMA 1X網絡可以作為話音業務的承載平臺,也可以作為無線接入Internet分組數據承載平臺,既可以為用戶提供傳統的話音業務,也可以為用戶提供端對端分組傳輸模式的數據業務。 
 CDMA 800MHZ 
 聯通在初建CDMA網絡之時,正逢電信長城移交給聯通,使聯通輕松獲得了800MHz頻段上的雙向10M頻率資源,而這就使聯通具有了寶貴的頻率資源。因此,聯通就利用其在800MHZ頻段上的資源建立了CDMA網絡。 
 CDMA網絡是由聯通統一建設和運營,這一獨家運營權所能帶來的市場空間也是很明顯的。有了CDMA網的支持,聯通可以實現許多新的增值數據業務,由此可能會贏得更多CDMA用戶。 
 CDMA 2000MHZ
 CDMA2000 是 TIA 標準組織用于指代第三代 CDMA 的名稱。適用于 3G CDMA 的 TIA 規范稱為 IS-2000,該技術本身被稱為 CDMA2000。 
 CDMA2000 的第一階段也稱為 1x,其使擁有現有 IS-95 系統的通信公司能將其整體系統容量增加一倍,并可將數據速率增加到高達 614kbps。 
 比 1x 更高的 CDMA2000 技術進展包括 1xEV (高速數據速率)。 
 由 QCT 推出的 MSM5000? 芯片組 CDMA2000 解決方案向下兼容 cdmaOne (IS-95 CDMA)。 
 CDMA2000標準由3GPP2組織制訂,版本包括Release 0、Release A、EV-DO和EV-DV,Release 0的主要特點是沿用基于ANSI-41D的核心網,在無線接入網和核心網增加支持分組業務的網絡實體,此版本已經穩定。聯通即將開通的CDMA二期工程采用的就是這個版本,單載波最高上下行速率可以達到153.6kbit/s。Release A是Release 0的加強,單載波最高速率可以達到307.2kbit/s,并且支持話音業務和分組業務的并發。EV-DO采用單獨的載波支持數據業務,可以在1.25MHz的標準載波中,同時提供話音和高速分組數據業務,最高速率可達3.1Mbit/s
GSM占用頻段 
 我國GSM手機占用頻段主要是900MHZ和1800MHZ。實質上1800MHZ也是由于手機用戶數量的激增,造成了手機通信網絡系統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最終導致了手機在通信時很容易出現類似于掉線、串音、話音質量不好、難以上網等故障現象。為了解決這些故障現象,越來越多的手機運營商和生產商開始意識到解決這個問題的迫切性,并不斷采取相關措施來進一步擴容手機網絡系統,于是GSM1800Mhz便應運而生了,又被稱為DCS1800(數字蜂窩系統),它的出現,使基于GSM900、1800的雙頻網絡變為現實。 
 使用GSM900/GSM1800雙頻手機,用戶可以在GSM900與GSM1800之間自由切換,可以有效地避免以往掉話,通話難和音質差等問題,較以前只使用GSM900網的通話更加方便。 
 為了能進一步擴大手機網絡系統的運行容量,提高手機通信時的語音質量,最近在市場上又推出了一種“三頻手機”。 
 所謂的“三頻”就是包含3個工作頻率,這三個工作頻率就是GSM900Mhz、DCS1800Mhz以及PCS1900Mhz,依此類推,所謂的“三頻手機”就是指手機可以同時接收GSM900M、DCS1800Mhz以及PCS1900Mhz這三個頻率段的信號,從中做出選擇,那一頻段的的信號強,就選擇那一基站的信號,如果一方接不通,可以自由轉到別一個頻段的信號上。它實際上就是擴大了手機的接通率。在一些手機用戶比較集中的地區,尤其合適使用三頻手機,因為三頻手機能夠靈活地在GSM900、DCS1800和PCS1900之間進行切換,以便始終保持通話不斷及通話質量。PCS1900兆網,是北美地區(美國、加拿大)及歐洲國家通信網絡領域普遍使用的網段。 
 由于三頻手機能同時工作在三個不同頻率的網段之中,因此三頻手機無疑具有這三種網絡的特點。從技術角度而言,GSM1800因為頻段高,使得信號穿透能力強,因此在高樓林立的復雜環境中能帶來良好的通話質量和通信覆蓋;而PCS1900頻道,在北美地區(美國、加拿大)及歐洲地區有著良好的通信能力,這無疑為那些頻繁來往于洲際間的人士提供了他們所需要的服務。 
 對于運營商而言,三頻段網絡的構筑,則徹底地緩解了GSM900所存在的頻段與容量的問題,使得網絡進一步優化,熱點地區的話務量高峰得到有效緩解,接通率更高,從而使業務量大大提升。 
 對于用戶而言,三頻手機的出現對其影響將是最為深遠的,同時又將是最實際的,因為使用三頻手機,通過三頻網絡的漫游,掉話現象將大大減少,手機的應用將更加自由。三頻手機可以使用戶自由地在五大洲120個國家進行通信。
 3G
 3G是3GPP的簡寫形式,3GPP在英文里的全稱是: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 中文的全稱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現在“3G通信”快要成為人們嘴上的口頭禪了,那么您知道到底什么是3G通信嗎?所謂3G,其實它的全稱為3rd Generation,中文含義就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數字手機只能進行語音通話;而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數字手機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受電子郵件或網頁;第三代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手機(2G), 
 3G通信的名稱繁多,國際電聯規定為“IMT-2000”(國際移 動電話2000)標準,歐洲的電信業巨頭們則稱其為“UMTS”通用移 動通信系統。該標準規定,移 動終端以車速移 動時,其傳轉數據速率為144kbps,室外靜止或步行時速率為384kbps,而室內為2Mbps。但這些要求并不意味著用戶可用速率就可以達到2Mbps,因為室內速率還將依賴于建筑物內詳細的頻率規劃以及組織與運營商協作的緊密程度。 
 國際電信聯盟(ITU)確定3G通信的三大主流無線接口標準分別是W-CDMA(寬頻分碼多重存取)、CDMA2000(多載波分復用擴頻調制)和TD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接入)。其中W-CDMA標準主要起源于歐洲和日本的早期第三代無線研究活動,該系統在現有的GSM網絡上進行使用,對于系統提供商而言可以較輕易地過渡,該標準的主要支持者有歐洲、日本、韓國。去年底,美國的AT&T移 動業務分公司也宣布選取WCDMA為自己的第三代業務平臺。CDMA2000系統主要是由美國高通北美公司為主導提出的,它的建設成本相對比較低廉,主要支持者包括日本、韓國和北美等地區和國家。TD-SCDMA標準是由中國第一次提出并在此無線傳輸技術(RTT)的基礎上與國際合作,完成了TD-SCDMA標準,成為CDMA TDD標準的一員的,這是中國移 動通信界的一次創舉,也是中國對第三代移 動通信發展的貢獻。在與歐洲、美國各自提出的3G標準的競爭中,中國提出的TD-SCDMA已正式成為全球3G標準之一,這標志著中國在移 動通信領域已經進入世界領先之列。 
? WCDMA:WCDMA全名是(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中文譯名為“寬帶分碼多工 存取”, WCDMA源于歐洲和日本幾種技術的融合。它采用MC FDD雙工模式,與GSM網絡有良好的兼容 性和互操作性。作為一項新技術,它在技術成熟性方面不及CDMA2000,但其優勢在于GSM的廣泛采用 能為其升級帶來方便。因此,近段時間也倍受各大廠商的青睞。WCDMA采用最新的異步傳輸模式 (ATM)微信元傳輸協議,能夠允許在一條線路上傳送更多的語音呼叫,呼叫數由現在的30個提高到 300個,在人口密集的地區線路將不在容易堵塞。WCDMA采用直擴(MC)模式,載波帶寬為5MHz,它 可支持384Kbps到2Mbps不等的數據傳輸速率,在高速移動的狀態,可提供384Kbps的傳輸速率,在低 速或是室內環境下,則可提供高達2Mbps的傳輸速率。而GSM系統目前只能傳送9.6Kbps,固定線路 Modem也只是56Kbps的速率,由此可見WCDMA是無線的寬帶通訊。
??? 此外,在同一些傳輸通道中,它還可以提供電路交換和分包交換的服務,因此,消費者可以同 時利用交換方式接聽電話,然后以分包交換方式訪問因特網,這樣的技術可以提高移 動電話的使用 效率,使得我們可以超過越在同一時間只能做語音或數據傳輸的服務的限制。
???   在費用方面,WCDMA因為是借助分包交換的技術,所以,網絡使用的費用不是以接入的時間計算, 而是以消費者的數據傳輸量來定。
 TD-SCDMA
 TD-SCDMA全名是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時分 同步的碼分多址技術)是ITU正式發布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空間接口技術規范之一,它得到了CWTS及 3GPP的全面支持,是中國電信百年來第一個完整的通信技術標準,是可替代UTRA-FDD的方案,是集 CDMA、TDMA、FDMA技術優勢于一體、系統容量大、頻譜利用率高、抗干擾能力強的移動通信技術, 它采用了智能天線、聯合檢測、接力切換、同步CDMA、軟件無線電、低碼片速率、多時隙、可變擴 頻系統、自適應功率調整等技術。TD-SCDMA傳輸方向的時域自適應資源分配可取得獨立于對稱業務 負載關系的頻譜分配的最佳利用率。因此,TD-SCDMA通過最佳自適應資源的分配和最佳頻譜效率, 可支持速率從8kbps到2Mbps的語音、互聯網等所有的3G業務。在最終的版本里,計劃讓TD―SCDMA 無線網絡與INTERNET直接相連。
 ??? 
 小靈通
 ? 小靈通又名無線市話PAS(Personal Access Phone System),是一種新型的個人無線接入系統,它 采用先進的PHS微蜂窩技術,將市話傳輸交換與無線接入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利用市話的交換傳輸 資源,以無線方式提供給一定范圍內具備移動漫游性能的個人通信終端.簡言之,“小靈通”就是 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原來只能固定使用的電話改變成為隨身攜帶和移動使用的無線電話。
手機制式的發展
 ??? 1G(first generation)表示第一代移動通訊技術。代表為現已淘汰的模擬移動網。
??? 2G(second generation)表示第二代移動通訊技術。代表為GSM。以數字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
??? 2.5G是基于2G與3G之間的過渡類型。比2G在速度、帶寬上有所提高。可使現有GSM網絡輕易地實 現與高速數據分組的簡便接入。
??? 目前已經進行商業應用的2.5G(Generation)移動通信技術是從2G邁向3G的銜接性技術,突破 了2G電路交換技術對數據傳輸速率的制約,引入了分組交換技術,從而使數據傳輸速率有了質 的突破,是一種介于2G與3G之間的過度技術。2.5G的出現主要是由于3G是個相當浩大的工程, 所牽扯的層面較多且復雜,要從目前的2G一下邁向3G是不可能馬上實現的。代表為:GPRS, HSCSD、WAP、EDGE、藍牙(Bluetooth)、EPOC等技術。
???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目前我國3G標準還沒有頒布(已經頒布TD的標準)。相對 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手機(2G),第三代手機一般是指將無線通 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它能夠方便、快捷的處理圖像、 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 為手機融入多媒體元素提供強大的支持。但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無線網絡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 數據傳輸速度,也就是說在任何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字節/每秒)、384kbps(千 字節/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2G網絡提供的帶寬是9.6Kpbs。2.5G增加到56Kpbs。 3G將具有更寬的帶寬,其傳輸速度將達到100-300Kbps,不僅能傳輸話音,還能傳輸數據, 從而提供快捷、方便的無線應用。
@~QVGA是指什么?~@
 QVGA即“QuarterVGA ”顧名思義就是說 VGA的4分之一尺寸。就是在液晶屏幕上輸出的分辨率是240×320像素。需要說明的是有些媒體把QVGA屏幕當成與TFT和TFD等LCD材質相同的東西是錯誤的,QVGA屏幕的說法多見與日本的一些手機中,目前采用微軟PPC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屏幕也大多是320×240像素的QVGA屏幕。 
 所謂QVGA液晶技術,就是在液晶屏幕上輸出的分辨率是240×320的液晶輸出方式。這個分辨率其實和屏幕本身的大小并沒有關系。比如說,如果2.1英寸液晶顯示屏幕可以顯示240×320分辨率的圖象,就叫做“QVGA 2.1英寸液晶顯示屏”;如果3.8英寸液晶顯示屏幕可以顯示240×320的圖象,就叫做“QVGA 3.8英寸液晶顯示屏”,以上兩種情況雖然具有相同的分辨率,但是由于尺寸的不同實際的視覺效果也不同,一般來說屏幕小的一個畫面自然也會小一些。
@~手機CPU~@
   每一臺手機都像電腦一樣具有CPU和內存的,只是一般的非智能手機官方是不會公布它采用的CPU型號和頻率的,只公布內存容量。而智能手機就全部都是公開的,更高的硬件配置肯定會得到更多的青瞇。下面只說智能機的硬件配置。
   CPU的快慢直接決定了手機的反應速度,但是速度越快的CPU耗電量就越大,所以要在兩者中找出一個平行點。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機CPU有以下幾種:
 一、大名鼎鼎的INTEL,INTEL的CPU不僅在PC界是老大,在手機界里也是老大,它的CPU頻率高,速度快,缺點就是比較耗電,MOTO和多普達的高端智能機大多是采用INTEL的CPU,例如MOTO的E680i和A1200,采用的是Intel XScale 312MHz的U,多普達的818,828等采用的是INTEL XScale 416MHz的CPU。諾基亞之前Symbian 7一直使用的是104MHz 的CPU,例如QD等機型,7610、6670、3230等機型采用的是Intel ARM4T 123MHz的CPU,速度相當流暢了。到了現在諾基亞的機大多都是使用更為強大的ARM 220MHz的CPU,例如6630,6681,N70等等。
 二、德州儀器,德州儀器的TI系例手機CPU具有低頻高能的特點,且耗電量也相對較少,經典的智能機多普達565、575、585采用的是TI OMAP730 200MHz的CPU,還有最新的多普達830、838等等采用的是TI OMAP850 200MHz CPU。
 三、三星,三星做手機CPU的時間并不長,但卻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很多測試都表明,三星的手機CPU并不差于INTEL的,采用三星CPU的機子也逐漸多起來。
@~什么是JAVA~@
 ? Java是由Sun微系統公司所發展出來的程序語言,它本身是一種對象導向(Object-Oriented)的程序語言。JAVA目前在手機上應用最多的就是JAVA游戲。
 ??? Java也號稱是能跨平臺使用的語言,這主要是因為Java本身被編譯之后,并不是直接產生可執行的碼,而是產生一種中間碼叫作 ByteCode,這種碼必需在透過 Java 的直譯器來解讀它,才能夠真正的被執行,所以只要平臺上裝有這種Java的直譯器,就能解讀ByteCode也就能執行Java編譯過的程序,故與Java程序是在那種平臺上被編譯的,就完全沒有干系了。Java寫出來的程序可分為兩類,分別是Java Applet與一般的Application,而Application 這一類就與一般的程序如C++的作用是比較類似的,是一個獨立可執行的應用程序,像HotJava是一個瀏覽器,且就是使用Java程序所發展出來的。最常見的Java程序包括應用程序和applets。應用程序是單獨的程序,諸如HotJava瀏覽器軟件就是用Java語言編寫的。 Applets類似于應用程序,但是它們不能單獨運行, Applets可以在支持Java的瀏覽器中運行。Applet主要是內置于HTML網頁中,在瀏覽時發揮作用。
 ??? Java的目標是為了滿足在一個充滿各式各樣不同種機器,不同操作系統平臺的網絡環境中開發軟件。利用Java程序語言,可以在網頁中加入各式各樣的動態效果。可以放上一段動畫,加入聲音,也可以建立交互式網頁等。
 Java手機軟件平臺
 ? Java手機軟件平臺采用的基本Java平臺是CLDC (Connected Limited Device Configuration)和MIDP (Mobile Information Device Profile),是J2ME (Java 2 Micro Edition)的一部分,在中國一般稱為“無線Java”技術。此前,有人把它叫做“K-Java”;其實,K-Java的叫法只是Sun公司在開發KVM Java虛擬機時的項目代號,在該技術被正式命名為KVM后,就不再用K-Java了。
 ??? KJava即J2ME(Java 2 Micro Edition),是Sun公司專門用于嵌入式設備的Java軟件。以KJava編程語言為手機開發應用程序,可以為手機用戶提供游戲、個人信息處理、電子地圖、股票等服務程序。J2ME(Java 2 Micro Edition)是致力于消費產品和嵌入式設備的最佳解決方案。J2ME在設計其規格的時候,遵循著“對于各種不同的裝置而造出一個單一的開發系統是沒有意義的事”這個基本原則。于是J2ME先將所有的嵌入式裝置大體上區分為兩種:一種是運算功能有限、電力供應也有限的嵌入式裝置(比方說PDA、手機);另外一種是運算能力相對較佳、并且在電力供應上相對比較充足的嵌入式裝置(比方說冷氣機、電冰箱)。因為這兩種區分,所以Java引入了一個叫做Configuration的概念,然后把上述運算功能有限、電力有限的嵌入式裝置定義在Connected Limited Device Configuration(CLDC)規格之中;而另外一種裝置則規范為Connected Device Configuration(CDC)規格。也就是說,J2ME先把所有的嵌入式裝置利用Configuration的概念區隔成兩種抽象的型態。
 ? Java技術的開放性、安全性和龐大的社會已有資源,以及其跨平臺性,即“編寫一次,到處運行”的特點,使Java技術成為智能手機軟件平臺的事實標準。采用Java技術后,編寫應用程序和提供服務的人就不必關心接受其服務的手機采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統和芯片,只要按照Java的要求去寫程序就好了;同樣,生產手機的廠商也不必顧慮將來誰來提供增值服務。可以看出,采用Java技術,可以建立完整、高效的無線數據增值服務產業鏈,從而為用戶提供靈活、個性化、內容方式多樣的服務。
 Java手機發展現狀
 ? 到今年6月,全世界已經有大約1億部Java手機在使用,除中國大陸外共有53個移動運行商正式推出了基于Java技術的無線數據增值服務。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已經建立了無線Java增值服務體系,并推出了“百寶箱”等服務品牌,包括游戲百寶箱、娛樂百寶箱、商務百寶箱、生活百寶箱等,已經于2003年7月10日開始正式商用。
 ??? 中國聯通公司也正在其CDMA 1X網絡上建立無線Java增值服務體系,目前系統正在建設過程中,并且2003年9月26日中國聯通、北京振戎融通公司和Sun公司在人民大會堂宣布聯合發起成立“UniJa技術聯盟”,三方將在聯通CDMA 1X網絡上的Java增值服務方面全面合作。
@~屏幕材質~@
 ??? 隨著手機彩屏的逐漸普遍,手機屏幕的材質也越來越顯得重要。手機的彩色屏幕因為LCD品質和研發技術不同而有所差異,其種類大致有TFT 、TFD、UFB、STN和OLED幾種。一般來說能顯示的顏色越多越能顯示復雜的圖象,畫面的層次也更豐富。
 ??? 除去上面這幾大類LCD外,還能在一些手機上看到其他的一些LCD,比如日本SHARP的GF屏幕和CG(連續結晶硅)LCD。兩種LCD相比較屬于完全不同的種類,GF為STN的改良,能夠提高LCD的亮度,而CG則是高精度優質LCD可以達到QVGA(240×320)像素規格的分辨率。
 UFB、STN、TFT比較
 ??? STN是早期彩屏的主要器件,最初只能顯示256色,雖然經過技術改造可以顯示4096色甚至65536色,不過現在一般的STN仍然是256色的,優點是:價格低,能耗小。
 ??? TFT的亮度好,對比度高,層次感強,顏色鮮艷。缺點是比較耗電,成本較高。
 ??? UFB是專門為移動電話和PDA設計的顯示屏,它的特點是:超薄,高亮度。可以顯示65536色,分辨率可以達到128×160的分辨率。UFB顯示屏采用的是特別的光柵設計,可以減小像素間距,獲得更佳的圖片質量。UFB結合了STN和TFT的優點:耗電比TFT少,價格和STN差不多。
 相關術語:
 STN屏幕
 ??? STN(Super Twisted Nematic)屏幕,又稱為超扭曲向列型液晶顯示屏幕。在傳統單色液晶顯示器上加入了彩色濾光片,并將單色顯示矩陣中的每一像素分成三個像素,分別通過彩色濾光片顯示紅、綠、藍三原色,以此達到顯示彩色的作用,顏色以淡綠色為和橘色為主。STN屏幕屬于反射式LCD,它的好處是功耗小,但在比較暗的環境中清晰度較差。
 ??? STN也是我們接觸得最多的材質類型,目前主要有CSTN和DSTN之分,它屬于被動矩陣式LCD器件,所以功耗小、省電,但么應時間較慢,為200毫秒。
 ? CSTN一般采用傳送式照明方式,必須使用外光源照明,稱為背光,照明光源要安裝在LCD的背后。
 TFT屏幕
 ? 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場效應晶體管,屬于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器中的一種。它可以“主動地”對屏幕上的各個獨立的像素進行控制,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反應時間。一般TFT的反應時間比較快,約80毫秒,而且可視角度大,一般可達到130度左右,主要運用在高端產品。所謂薄膜場效應晶體管,是指液晶顯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點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體管來驅動。從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對比度顯示屏幕信息。TFT屬于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器,在技術上采用了“主動式矩陣”的方式來驅動,方法是利用薄膜技術所作成的電晶體電極,利用掃描的方法“主動拉”控制任意一個顯示點的開與關,光源照射時先通過下偏光板向上透出,借助液晶分子傳導光線,通過遮光和透光來達到顯示的目的。
 ??? TFT-LCD液晶顯示屏是薄膜晶體管型液晶顯示屏,也就是“真彩”(TFT)。TFT液晶為每個像素都設有一個半導體開關,每個像素都可以通過點脈沖直接控制,因而每個節點都相對獨立,并可以連續控制,不僅提高了顯示屏的反應速度,同時可以精確控制顯示色階,所以TFT液晶的色彩更真。TFT液晶顯示屏的特點是亮度好、對比度高、層次感強、顏色鮮艷,但也存在著比較耗電和成本較高的不足。TFT液晶技術加快了手機彩屏的發展。新一代的彩屏手機中很多都支持65536色顯示,有的甚至支持16萬色顯示,這時TFT的高對比度,色彩豐富的優勢就非常重要了。
 ??? TFT型的液晶顯示器主要的構成包括:螢光管、導光板、偏光板、濾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體管等等。
 TFD屏幕
 ? TFD(Thin Film Diode)屏幕,又稱為薄膜二極管半透式液晶顯示屏。TFD技術由精工和愛普生公司開發出來,專門用在手機屏幕上。它是TFT和STN的折中,比STN的亮度和色彩飽和度更好,也比TFT省電。最大特點是無論在關閉背光(反射模式)或打開背光(透射模式)條件下都能提供高畫質、易觀看的顯示,并具有低功耗、高畫質、高反應速度等優點。
 UFB屏幕
 ? UFB LCD是2002年3月,三星公司發布的一款手機用新型液晶顯示器件,具有超薄、高亮度的特點。UFB-LCD是專為移動電話和PDA設計的顯示屏,具有超薄、高亮度的特點,可顯示65536種色彩,達到128x160的分辨率,該顯示屏還采用了特別的光柵設計,可減小像素間距,以獲得更佳的圖像質量。
 ??? UFB液晶顯示屏的對比度是STN液晶顯示屏的兩倍,在65536色時亮度與TFT顯示屏不相上下,而耗電量比TFT顯示屏少,并且售價與STN顯示屏差不多,可說是結合這兩種現有產品的優點于一身。
 OLED屏幕
 ?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機發光顯示器,在手機LCD上屬于新型產品,被稱譽為“夢幻顯示器”。OLED顯示技術與傳統的LCD顯示方式不同,無需背光燈,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而且OLED顯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輕更薄,可視角度更大,并且能夠顯著的節省耗電量。目前在OLED的二大技術體系中,低分子OLED技術為日本掌握,而高分子的PLED(LG手機的所謂OEL就是這個體系的產品)的技術及專利則由英國的科技公司CDT的掌握,兩者相比PLED產品的彩色化上仍有一定困難。  
 ??? 不過,雖然將來技術更優秀的OLED可能會取代TFT等LCD,但有機發光顯示技術還存在著使用壽命短、屏幕大型化難等缺陷。
 ASV液晶面板技術 
 ASV(Advanced Super View)技術是SHARP在液晶面板生產技術上又一突破,這個技術主要應用在SHARP高端市場定位的液晶顯示器上。這個技術主要是通過縮小液晶面板上顆粒之間的間距,增大液晶顆粒上光圈,并整體調整液晶顆粒的排布,來全面提高了液晶屏幕的可視角度、液晶顆粒的反應時間、色彩對比度和屏幕亮度。在同樣屏幕面積的對比下、可以令到采用了ASV技術的屏幕相比起普通沒有采用ASV技術的液晶顯示器參數和效果上都有一個本質的提升,比如說:T1520、 T1620、T1820等系列的機型,與市面上同一屏幕大小級別的相比,無論是在參數上還是在效果上都明顯占優。
 如果按照顯示效果的好壞由高到低排列依次為ASV、TFT、OLED、TFD、UFB、STN、CSTN。
@~ 屏幕色彩~@
 ??? 我們在這里所指的屏幕顏色實質上即為色階的概念。色階是表示手機液晶顯示屏亮度強弱的指數標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色彩指數。
 ??? 目前彩屏手機的色階指數從低到高可分為:最低單色,其次是256色、4096色、 65536色、26萬色、1600萬色。256=2的8次方,即8位彩色,依次律推,65536色=2的16次方,即通常所說的16位真彩色,26萬=2的18次方,也就是18位真彩。其實65536色已基本可滿足我們肉眼的識別需求。
 ??? 現在市面上普遍見到的一般有三種顏色質量:256色、4096色和64K(即65536)色甚至更高的26萬色、1600萬色。不同顏色質量的顯示效果不同。顯示分成三類:普通文字、簡單圖像(類似卡通這樣的圖像,主要是選單圖表和繪制的待機畫面)和照片圖像。至于對照片質量要求較高的用戶,26萬色以上當然是較好選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文摘20090203]手机基本知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梦到亲人病故是什么征兆
- 下一篇: 梦到家里有好多苍蝇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