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坝仁波切:《金刚经》中说“无有众生可度”,那么为什么菩萨要住世度众生-
問:《金剛經》中說“無有眾生可度”,那么為什么菩薩要住世度眾生?度眾生是了眾生緣么?
答:《金剛經》里所說:“無有眾生可度”,說的是無有眾生之相,無有度之相,無有度者之相,是說這一切都是如夢如幻,是虛、是假、是空。空,并不是根本沒有,是有,但是性空妙有,是假有、虛有的。佛教里講的“無”,并不是我們通常所講的空無一物的“無”,兩者在含義上是有區別的。這里的“無”是指無有眾生相、度者相、度相三輪體空之意。菩薩當然要住世度眾生,為什么呢?菩薩最初發愿是為了普渡眾生,而尋求佛果,既然發了堅固不變的利益眾生之心,不可能置輪回苦海中之眾生于不顧。眾生當以何種因緣身相得度,佛菩薩即化作何種因緣身相來度,是如夢幻一樣的菩薩,以夢幻一樣的方式,度夢幻一樣的眾生。
既然無有眾生可度,那必然無有可了之緣,怎能說“有緣可了”而又說“無有眾生可度”呢?
有,萬法皆由緣起所聚,假名安立之俗諦。無,萬法皆無自性、自由自在之相。所以,大菩薩輪回住世度眾生,是依愿力受生,菩薩是以大慈大悲之心,令一切眾生具足解脫之因緣。佛教中說“結緣”和“了業”,是說“結善緣、了惡業”。“了緣”并不是標準的佛教概念,可能是因果觀念受民間信仰的影響而產生的誤解。以為宿世二個人之間曾經有這樣那樣的緣分,那么今生當如此如此了盡這段緣分,這是不準確的。因為對一眾生而言,無量有情無始以來皆曾做過自己無數次父母、妻子、兒女,如果說“了眾生緣”即是度一切父母眾生出離輪回苦海,還勉強說得過去。但可以肯定的是“了眾生緣”絕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一般“還債”之意。
節選 ▏夏壩仁波切《問答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夏坝仁波切:《金刚经》中说“无有众生可度”,那么为什么菩萨要住世度众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慈爱柔软之心——美其心得:善正
- 下一篇: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