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一个都不能少和回家计划”的领悟与实践
在帶班輔導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學員流失,在面對學員修學不穩定和流失的狀況,作為輔導員該如何去做呢?其中,認真推動和落實一個都不能少和回家計劃非常關鍵,那么到底應該如何理解呢?我把自己的一些領悟和做法分享給大家參考。
一、錯誤觀念調整
我曾經有過兩種錯誤觀念,第一種是在自己同喜班修學初期,那個時候就有不少學員流失,雖然自己是班委,但從來不會去關心學員的狀況,反而還對此漠不關心,甚至還巴不得這些學員都別來。我的理由還非常“合理”,這些師兄學得那么糟糕,連分享都做不好,老是超時,也不看書,分享不能讓我受益,干脆別來了,以免耽誤我的時間,這些學員最好都淘汰掉,人少些更好,可以早點共修完,早點回家。
第二種錯誤觀念是,我后來學習了模式之后,知道需要推動回家計劃,結果又落入到執行任務中去,對師兄的關心流于形式。輔導員要我問,那我就打個電話應付一下,能回來的就回來,不能回來的,我也就有“合理”的理由了:你看,電話也打了,該問的也問了,任務完成,他不能回來是因緣因果,我沒責任了,心安理得。
后來學到上士道時,自己才醒悟過來,為何自己當初那么無情,對曾經的同修道友一點都不愛護,不珍惜,不感恩,不尊重。導師常提醒我們要為利有情愿成佛,結果我居然巴不得眾生都在我眼前消失吧,這樣多輕松啊,少了多少麻煩事啊。我這是在利益眾生還是在嫌棄眾生啊?
當我學到做菩薩,就是要做到可以發心即使以一劫時間待在地獄只為度一個眾生時,我又反思了自己那種任務式做法,我有菩薩那種發心嗎?眾生有困難,我只是象征式地幫助一下就完事了,我有再深入了解一下師兄的情況嗎?我有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嗎?我是鍥而不舍,還是輕易地就放棄了?
一想到這些,我就覺得非常羞愧,我算什么佛弟子啊?我憑什么說自己是發了菩提心的大乘佛子啊?我算什么三級修學學員啊?我怎么配得上當濟群法師的弟子啊?失格,失格,失格!
在明白了自己以前有多么錯誤之后,我在佛前鄭重發誓,絕不舍棄任何一個眾生,絕不退失菩提心。
就這樣,我開始了新一輪的考驗,在帶班過程中檢驗自己的誓言。二、不舍眾生需要心與行的實踐
即使自己誓愿如此,但在實際帶班過程中還是會有學員無法堅持修學,雖然這一次我不像以前那樣輕易放棄,使盡渾身解數來挽留學員,但最終還是會有一些學員要退出。但是這一次我的發心不同了,我理解的一個都不能少,不是要一個人都不離開班級,而是要從心行上不放棄任何一個學員,我把這些離開的學員裝在自己的內心里,念念不忘。在修學時,我會想,這個學員的問題哪里有答案?我會主動從導師的各種開示里去尋找答案。由于心系眾生,反而讓我的修學更有動力,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修學時間也投入更多,更專注,更集中。我渴求導師能在視頻中給我答案,我需要知道以后再面臨相同問題時要如何解決,我該怎么做。我發愿,將自己修學的功德回向給流失的師兄,我發愿,終有一日,若我成佛時,必定再來,度盡這些曾經和我有緣的眾生。
當我做如此思惟時,會發現自己有無窮的力量以及有數不盡的方法,學員可以離開班級,但是離開了我也還是可以聯系的,一旦找到機會,我會勸他們去其他班旁聽,有一位因緣不錯的學員在我的勸解下,在其他地區復學了,有一位學員還是生不起學習的信心,我就時不時發沙龍信息給她,不來修學也可以來參加沙龍嘛。我學會觀對方的因緣了,能理解他們為什么不學,哪里有困難,時間有困難的幫助轉班,學習心態有問題的,邊拉著旁聽班修邊用人間溫情來感化,學習方法有問題的,及時給予幫助。當我的心態轉變,行為也自然轉變,我變得比以前更有信心和耐心了,既然堅信大家有朝一日還是會回來,又有足夠的耐心,那就不局限于這一生,這一世,只要我不放棄,只要我愿意等待,只要我愿意不計條件地付出,當我有能力了,有足夠的慈悲和智慧,因緣成熟時,這些流失的師兄都會回到菩提大道。
三、團隊是關鍵
我想,以我自己一人之力,終究是有限的,而且有些師兄和我關系并不密切,說的話對方很難聽進去。于是我在帶班過程中會推動大家,尤其是班委師兄一起來參與,一起來思考。在班委第一次會議時,我提出某位師兄最近狀態不太好,大家有沒有什么辦法,其中幾位師兄就立刻組織去師兄家里探訪。結果大家去了之后才知道,原來這位師兄是在這么困難的情況下堅持修學。大家理解了狀況之后,積極鼓勵她回歸修學,之后這位學員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問題。
由于有了這次經驗,后面一旦發現有同修出現問題,大家就會自動組織去探訪,去關愛師兄,不需要我特意提醒。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參與,我也可以減少很多事務,只要保持關注和適時引導即可。
還有師兄要轉班了,我根據以前自己的失敗經驗,組織大家一起來進行跟進服務,多陪伴這位師兄去新的班級,讓她減少陌生感,盡快融入新集體;同時班級里也多關愛,萬一不習慣,或者因緣變化,要及時幫助其回歸。同時,我也和轉入班級的輔導員和班委搭建溝通渠道,保持關注,請他們也一起來幫助學員融入新集體,有變化時及時溝通聯系。還有的師兄雖然退出了,但我會不定時地請班委邀請來參加班級活動,有新班級升班或者開班時,也會請班委跟他們聯系一下,看看有沒有復學因緣。
現在,班級里互相關愛的氛圍濃厚,雖然有師兄離開,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因緣變化,無論誰出現違緣,大家都會及時伸出援手。因為我們知道,別人困難時我給予幫助,在我困難時,別人也會給予我幫助,我們是一個團隊,不分彼此,這才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修行,這樣在菩提大道上才能共同前行,直至成佛。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对“一个都不能少和回家计划”的领悟与实践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慈航教我懂得因果分明
- 下一篇: 我那难以忘却的灵魂出窍及死里逃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