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的结集与发展之六
(2)、中國律宗的傳承 佛教傳入中國之后,演成十個(gè)宗派,無論哪一宗,按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xí)慣,都有一定的傳承,自然律宗也不例外。律宗的建立,嚴(yán)格的說是到了道宣律師之時(shí)才趨于完整,也是第一位超越了“疏解律儀”的高僧,所以尊他為律宗的開山之祖是當(dāng)之無愧的。但他創(chuàng)立了“南山律宗”之后,宋朝元照律師所作的法統(tǒng)系譜中,卻把道宣律師列為第九祖,前面的八祖一直追溯到法正(傳說造四分律的曇無德,又釋為法藏部)。 第二祖法時(shí),是曹魏時(shí)第一個(gè)把戒本傳譯到中國的印度僧人曇摩伽羅。 三祖法聰,可以說是弘揚(yáng)《四分律》的關(guān)鍵人物。因?yàn)樵谒逡郧埃貏e是兩晉南北朝時(shí)代,只流行《十誦律》和《僧祇律》,其他的象《四分律》、《五分律》等戒本都不怎么有人奉行。直到北魏孝文帝時(shí),法聰和尚才開始弘揚(yáng)此律。而據(jù)說法聰和尚原本是研習(xí)《僧祇律》的,后來因?yàn)椤伴_通精研,因窮受體”所以才改講《四分律》,從此他的門下弟子也跟著弘揚(yáng)此《四分律》,但法聰和尚并沒有留下著作。 四祖道覆,為法聰和尚的弟子,是中國第一位有著作解釋《四分律》的人,所以被列為四祖。 五祖慧光,也稱惠光,為道覆法師的門人,他是北魏分裂為東西兩部的人,南北朝時(shí)期的高僧,有許多重要的經(jīng)論疏等著作,也是“地論派”的一代宗師。而對于《四分律》的弘揚(yáng),他也是一位關(guān)鍵的人物,著有《四分律疏》、《大乘律儀章》等,又刪定了《羯磨戒本》。每次弘揚(yáng)開講戒律時(shí),都有成千以上的僧人恭聽,他的著述也傳誦一時(shí),因此被列為第五祖。 慧光法師的弟子眾多,其中有道云“奉光遺令,專弘律部”,著有律疏九卷,被列為第六祖。慧光的另外一個(gè)弟子道暉,道暉的弟子有洪理、和曇隱,都有弘律的著作。
六祖道云法師,有兩位杰出的弟子,洪遵和道洪,其中道洪為第七祖,后傳給弟子智首,是為第八祖。 八祖智首有三位杰出的弟子慧滿、道世、道宣,都有弘律的著作,其中道宣律師就是被后世尊為“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所以律宗,雖然在唐朝的道宣律師之前列有八祖,而真正的開山祖師卻是道宣律師。 但《四分律》一宗到了唐朝道宣律師的同時(shí),共分有三派: 一、道宣律師的“南山宗”,依大乘《唯識論》,以心法為戒體,是為中國四分律一宗之正統(tǒng)。 二、法礪律師的“相部宗”,依小乘的《成實(shí)論》,以非色非心不相應(yīng)行法為戒體。這一系是從,六祖道云律師的另一位弟子洪遵律師這里開出來的,也是道暉的弟子,他傳洪淵,再傳法礪,也是弘《四分律》的另一系統(tǒng),也都有著作。其中住在相州日光地的法礪創(chuàng)出一宗,名為“相部律”。后傳給法礪的門徒滿意。 三、懷素律師的“東塔宗”,依小乘的《俱舍論》,以色法為戒體。他是法礪的另一個(gè)門徒,原住在太原寺的東塔,因?yàn)椴粷M意師父所說,而自立新論,被稱為“東塔律”。 四分律宗分成三派之后,各顯擅場,各有許多弟子,也各有很多的著述,但卻諍論不斷,最后甚至驚動(dòng)了朝廷,到了唐代宗大歷十三年時(shí),曾經(jīng)敕三派的大德長老集合在長安的安國寺,討論彼此的是非。集議的結(jié)果雖然是采取了法礪的“舊疏”有懷素“新疏”的所長,集成《敕僉定四分律鈔》十卷,但后來各派的大德長老們?nèi)匀粓?jiān)持各從所好,朝廷也只好允許僧眾,可以自由取舍自各所奉行的那一派的學(xué)說。 可過了不久,相部、和東塔兩派逐漸衰落,至后無人再學(xué)。最后只下南山一派傳了下來。因?yàn)槟仙阶谳^之其余兩宗確實(shí)殊勝,尤其是南山律,因?yàn)橥ㄓ诖笮〕耍貏e受到大乘根器的中國人的歡迎,所以經(jīng)久不衰,所以后世稱為“律宗”的,都是指“南山宗”。 據(jù)續(xù)明法師的考證,南山律宗的一脈相傳,從道宣律師以下,一共傳了二十一位祖師。列簡表如下: 道宣(初祖)--周秀(2)--道恒(3)--慧照(4)--慧正(5)--玄暢(6)--元表(7)--守元(8)--元解(9)--法榮(10)--處恒(11)--擇悟(12)--允堪(13)--擇其(14)--元照(15)--智交(16)--準(zhǔn)一(17)--法政(18)--法久(19)--妙蓮(20)--行居(21)--(以下進(jìn)入元朝后傳承不詳)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戒律的结集与发展之六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慧命向导
- 下一篇: 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