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入菩萨行》译注」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摘自「《入菩萨行》译注」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摘自「《入菩薩行》譯注」,寂天菩薩 造,如石法師 譯注。) 頌文:現世及來生,諸欲引災禍;今生砍殺縛,來世入地獄。 譯注:因為無論在今生或來世,耽染五欲都會帶來莫大的災難;今生,會使人造作砍殺和絪縛有情等罪業;來世,更將形成地獄和餓鬼等惡報。 . 頌文:月老媒婆前,何故屢懇求?為何全不忌,諸罪或惡名? 譯注:在月老和媒婆的面前,為何總有人要非份地懇求牽線作媒?為什么他們一點都不顧忌,會因此犯下重罪或招致惡名? . 頌文:縱險吾亦投,資財愿耗盡;只為女入懷,銷魂獲至樂。 譯注:盡管危機重重,我也要冒險嘗試,就算散盡萬貫家財,我也心甘情愿;只因為美女投懷送抱最是銷魂,能帶給我莫大的興奮與喜悅。 . 頌文:除骨更無余;與其苦貪執,非我自主軀,何如趣涅盤? 譯注:然而除了一堆白骨和血肉,她什么也不是;因此,與其苦苦地貪戀這個非我所能擁有與自主的美女之軀,何不追求自由解脫的涅盤妙樂呢? . 頌文:始則奮抬頭,親近羞垂視,葬前見未見,悉以紗覆面。 譯注:新婚之夜,新娘必須鼓足勇氣才敢抬頭。揭開面紗親近則更加嬌羞,只敢低頭垂視。在出殯以前,無論遇到任何男士,都得用面紗把臉遮蓋起來。 . 頌文:昔隱惑君容,今現明眼前,鷲已去其紗,既見何故逃? 譯注:從前使你迷惑顛倒的覆紗之容,現在已經赤裸裸地呈現在你眼前,鷲鳥完全扯開了她的衣裳和面紗,既然看清楚了,為何你反而要逃走? . 頌文:昔時他眼窺,汝即忙守護;今鷲食彼肉,吝汝何不護? 譯注:從前,其它男士單單用眼角偷偷欣賞,你就忙著去遮擋他們的視線;現在連鷲鳥都飛來搶奪她的肉了,吝嗇嫉妒的你為何不前去保護她呢? . 頌文:既見此聚尸,鷲獸競分食,何苦以花飾,殷獻鳥獸食? 譯注:眼看著這成堆的腐尸爛肉,吸引了無數的蒼鷹和野獸來奪食,事實既然如此,你又何必以花圈和香飾殷勤地奉獻給這鳥獸的食物呢? . 頌文:若汝見白骨,靜臥猶驚怖,何不懼少女,靈動如活尸? 譯注:如果看見一具白色的骷髏,即使靜臥著不動也會令你驚慌駭怕,那么像活僵尸一樣由心氣帶動的少女,你為什么一點兒也不害怕呢? . 頌文:昔衣汝亦貪,今裸何不欲?若謂厭不凈,何故擁著衣? 譯注:從前,連穿衣的婦女你都要貪愛,現在,為何不去貪求那裸露的女尸呢?如果說,你不喜歡不凈的死尸;那么為何要擁抱原本污濁的著衣婦女呢? . 頌文:糞便與口涎,悉從飲食生,何故貪口液,不樂臭糞便? 譯注:再者,人的糞便和口水,同樣都是從食物消化而產生的臟東西,你為何偏愛吸吮口水,卻不喜歡臭糞便呢? . 頌文:嗜欲者不貪,柔軟木棉枕,謂無女體臭。彼誠迷穢垢。 譯注:貪欲強烈的人只貪求美色,不會貪著觸感柔滑的木棉枕;他們說:棉枕沒有女人的體味。這些人顯然已被臟東西迷昏了頭。 . 頌文:迷劣欲者言:棉枕雖滑柔,難成鴛鴦眠。于彼反生瞋。 譯注:沉迷卑劣俗事的貪欲者說:木棉枕雖然光滑柔軟,卻不能同床共枕,合成鴛鴦眠。因此,有時反而會討厭木棉枕。 . 頌文:若謂厭不凈;肌腱系骨架,肉泥粉飾女,何以擁入懷? 譯注:如果說,你討厭不清潔的糞便等東西;那么用肌腱緊系骨架,充以臟腑糞尿,再用肉泥薄皮粉飾的婦女,你為何緊緊地擁入懷抱呢? . 頌文:汝自多不凈,日用恒經歷,豈貪不得足,猶圖他垢囊? 譯注:其實,你自己擁有的臟東西已經夠多了,而且日用尋常,每天都要經歷它;難道這些臟東西不夠你天天享受嗎?為何還要貪圖其它的臭皮囊呢? . 頌文:若謂喜彼肉,欲觀并摸觸;則汝何不欲,無心尸肉軀? 譯注:如果說,你喜歡女人身上的細皮嫩肉,所以想要觀看并觸摸她;那么你為何不去貪求,那已經死亡的無心尸肉呢? . 頌文:所欲婦女心,無從觀與觸,可觸非心識,空擁何所為? 譯注:如果說,你所貪求的是女人的心;但是心識既無從欣賞也不可摸觸,可以觀看觸摸的,絕對不是心識;那么你無聊地擁抱她作什么呢? . 頌文:不明他不凈,猶非稀奇事;不知自不凈,此則太稀奇! 譯注:如果一個人不明白他人的身體原本不凈,這還情有可原;因為不曾一睹廬山真面目。如果連日用尋常的自身不干凈都不知道,那就太離譜了! . 頌文:汝執不凈心,何故舍晨曦,初啟嫩蓮華,反著垢穢囊? 譯注:你這個貪戀臟東西的胡涂心識啊!在無云晨曦中剛剛開啟的白嫩香蓮花,你為什么不去欣賞呢?為何偏偏喜歡那充滿污垢的臭皮囊呢? . 頌文:若汝不欲觸,垢穢所涂地,云何反欲撫,泄垢體私處? 譯注:如果你不想觸摸,曾經涂滿臟東西的地面或衣著等物,那么怎么會想去撫摸,天天排泄屎尿的下體呢? . 頌文:若謂厭不凈;垢種所孕育,穢處所出生,何以摟入懷? 譯注:如果說,你不喜歡骯臟的東西;那么先經由又腥又臭的受精卵孕育長成,再從骯臟的陰道生產出來的婦女,你為什么要緊緊地摟入懷里呢? . 頌文:糞便所生蛆,雖小尚不欲,云何汝反欲,垢生不凈軀? 譯注:糞便里長出來的臟蛆雖然很小,你尚且不會去喜歡,怎么反而想去貪求由不凈身所生,而且又充滿臟東西的身體呢? . 頌文:汝于不凈身,非僅不輕棄,反因貪不凈,圖彼臭皮囊。 譯注:你不但不輕視、厭棄自己那充滿污垢的身體,反而因為執著不凈之物,而貪圖別人的臭皮囊。真是胡涂啊! . 頌文:宜人冰片等,米飯或菜蔬,食已復排出,大地亦染污。 譯注:你不想想看:清涼退火的冰片等良藥,可口的米飯或美味的蔬菜,吃進我們不凈身體再排泄出來,竟然連大地都被熏臭染污了。 . 頌文:垢身濁如此,親見若復疑,應觀寒尸林,腐尸不凈景。 譯注:人的身體這么污濁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你還有任何懷疑,不妨就到寒尸林去瞧瞧,看那腐臭的棄尸和其它惡心的景象。 . 頌文:皮表迸裂尸,見者生大畏;知已復何能,好色生歡喜? 譯注:冢間表皮迸裂、血肉模糊的腐尸景象,曾經看過的人都會十分害怕;認清這個事實的真相以后,怎可能再去喜歡那不凈的身軀呢? . 頌文:涂身微妙香,栴檀非他身;何以因異香,貪著她身軀? 譯注:婦女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微妙香氣,發自涂抹的栴檀或香水而不是人的身體;既然如此,何必為了那不相干的香氣,而去貪著婦女的軀體呢? . 頌文:身味若本臭,不貪豈非善?貪俗無聊輩,為何身涂香? 譯注:如果體臭本來就不怎么好聞,那么不去貪著它豈非明智之舉嗎?那些貪愛低俗事物的人們,為什么偏要在不凈身上涂抹香水呢? . 頌文:若香屬栴檀,身出何異味?何以因異香,貪愛女身軀? 譯注:如果妙香是從栴檀或香水散發出來的,那么身體會發出何等的異味就可想而知了。何必為了那與身體不相干的香氣,而去貪愛婦女的身驅呢? . 頌文:長發污修爪,黃牙泥臭味;皆令人怖畏,軀體自本性。 譯注:蓬散臟亂的長發、又曲又長的污黑指甲、黃斑斑的牙齒、渾身的泥臭味,如果這些現象都是人體聽任自然生理變化所呈現出來的可怕本來面目;那么你何必去貪著偽飾的女身呢? . 頌文:欲如傷己器,何故令鋒利?自迷癡狂徒,鳴呼滿天下! 譯注:貪欲就像那會傷害自己的武器一樣,你何必拼命去擦亮磨利它呢?難道你被傷害得還不夠深嗎?遺憾的是,這世上偏偏充滿了努力自我蒙蔽的瘋子! . 頌文:寒林唯見骨,意若生厭離,豈樂活白骨,充塞寒林城? 譯注:在寒林中,如果單單見到棄尸和白骨,就會使人害怕而心生厭離,那么你怎會歡歡喜喜地住在充滿迷亂活白骨的寒林城鎮呢? . 頌文:復次女垢身,無酬不可得;今生逐塵勞,后世遭獄難。 譯注:再者,那充滿污垢的婦女之身,不付出很高的代價是得不到的;今生必須為她一輩子奔波勞碌,如果犯了罪,來世還須飽受地獄等苦難。 . 頌文:少無生財力,及長怎享樂?財積壽漸近,衰老欲何為? 譯注:年少時,沒有能力賺錢,長大以后,憑什么享受鴛鴦之樂呢?為了存錢而干活,漸漸上了年紀,衰朽老翁還要色欲來做什么呢? . 頌文:多欲卑下人,白日勞務疲,夜歸氣力盡,身如死尸眠。 譯注:有些多欲的低等苦力,白天繁重的工作耗盡了體能,以至于夜晚回到家中早已散盡氣力;身體睡臥在床上就像死尸一樣。 . 頌文:或需赴他鄉,長途歷辛勞,雖欲會嬌妻,終年不相見。 譯注:有些人為了買賣、竊盜或出征而遠赴他鄉,因此必須長途跋涉,備嘗艱辛。雖然他們渴望與愛人、嬌妻歡聚,遺憾的是,一年也難得見上一面。 . 頌文:或人為謀利,因愚賣身訖;然利猶未得,空隨業風去。 譯注:也有人為了追求微薄的利益,胡里胡涂地賣掉了自己的身體;然而,應得的利益還沒有到手,人已隨著雇主的業風飄泊遠去了。 . 頌文:或人自售身,任隨他指使;妻妾縱臨產,荒郊樹下生。 譯注:有人賣身為人幫傭,自己一點自由也沒有,完全聽任顧主差遣使用;即使妻子臨產分娩,也不能前往照顧,任隨骨肉在荒郊野地或樹下出生。 . 頌文:欲欺凡夫謂:求活謀生故,慮喪赴疆場,為利成傭奴。 譯注:有些被欲望蒙蔽的凡夫說:”為了生存,我必須設法賺錢養家活口。”因此雖然擔心送命,還是披甲從軍去了。另一些人則為了蠅頭小利而甘為奴隸。 . 頌文:為欲或喪身,或豎利戈尖,或遭短矛刺,乃至火焚燒。 譯注:有人貪欲未遂,被殺身亡;有人犯罪受刑,被人從肛門貫穿頭頂,豎掛在利戈尖上;有些人甚至于被放火焚燒。 . 頌文:聚守散皆苦,應知財多禍;貪金渙散人,脫苦遙無期。 譯注:財物賺取、保存和喪失的過程充滿了痛苦,才深深體會錢財是無邊禍害的根源;那些為了貪財好色而耗散心力的人,永遠沒有機會解脫三有的痛苦。 . 頌文:貪欲生眾苦,害多福利少;如彼拖車牲,唯得數口草。 譯注:貪欲的人一定會飽嘗前述的那些苦頭,禍害眾多,福利極少,根本得不償失;就像牛馬等為人拉車的牲口,頂多只能吃到幾口充饑的茅草而已。 . 頌文:彼利極微薄,雖畜不難得;為彼勤苦眾,竟毀暇滿身。 譯注:其實,像養家活口這么渺小的利益,就連低等的牛馬等牲畜也不難辦到;但是,短視的人們竟然愿意為它奔波受苦,糟蹋了難得的暇滿人身。 . 頌文:諸欲終壞滅,貪彼易墮獄;為此瞬息樂,須久歷艱困。 譯注:五欲雖樂,總是會壞滅的;但是貪著它,卻容易使人墮入地獄等惡趣。為了貪圖這曇花一現的快樂,就必須長期忍受精疲力竭的艱苦。 . 頌文:彼困千萬分,便足成佛道。欲者較菩薩,苦多無菩提。 譯注:然而,只要肯忍受這些困苦的千萬分之一,以此修行,就足以成就無上的佛道了。和修菩提的菩薩比較起來,貪欲者吃的苦無窮,卻沒有證菩提的福份。 . 頌文:思惟地獄苦,始知諸欲患,非毒兵器火、險敵所能擬。 譯注:如果仔細想這地獄等惡趣的痛苦,就會知道:五欲對人的傷害,不是兵器、毒藥、火災、懸崖險地和各種仇敵的禍害所能比擬的。 . 頌文:故當厭諸欲,欣樂阿蘭若。 譯注:因此,初學的菩薩尤其應該厭離五欲,向往阿蘭若的修行生活: . 頌文:離諍無煩惱,寂靜山林中,皎潔明月光,清涼似檀香,傾泄平石上,如宮意生歡。林風無聲息,徐徐默吹送,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 譯注:在沒有諍吵、不易產生煩惱,而且寂靜無人的山林中,皎潔的明月光,清涼得猶如檀香,輕柔地泄落在寬闊平坦的巖石上。禪修的巖窟,空徒石壁,虛絕塵想;靜坐其間,如處王宮,令人無限歡暢。寂靜無聲的林間微風,徐徐地吹送,捎來了一身的舒適與輕松。這時,有福德的瑜珈行者,為了利他,細踱著步子,靜思菩提心、空性等法義。 . 頌文:空舍巖洞樹,隨時任意住;盡舍護持苦,無忌恣意行。 譯注:無人的空屋、巖洞和蔭涼的大樹底下,隨時隨處都可以任意安住;既然免除了儲存和守護財物的牽累和痛苦,就可以無拘無束、專心致志地修行了。 . 頌文:離貪自在行,誰亦不相干;王侯亦難享,知足閑居歡。 譯注:像這樣舍離了一切貪著,自由自在地修行,無論誰都不能干擾我;就算是人間的王侯和天上的帝釋,也難享有這種知足的山居修行之樂。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摘自「《入菩萨行》译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大安法师: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 下一篇: 慧广法师:要用豁达、慈悲的真理来熏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