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觉悟,其实就这4个字,历代众多祖师也是这样过来的
在佛學當中,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覺悟,但覺悟之難也是眾多學佛之人所共知的。那么已經覺悟的那些人如何看待覺悟這個事情呢?
佛像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也都是這樣覺悟過來的,他們所共用的辦法,用文字來表達也就是4個字:悟及無我!
幾乎歷代所有的祖師都是通過“悟及無我”后才得道成佛的。如六祖慧能、趙州禪從諗、道信、道綽等等都一樣,都是“悟及無我”之后才悟道的,沒有例外。
佛像那么,如何“悟及無我”呢?
在佛學中,”無我“不是一種認識,而是一種境界。悟及”無我“,也就意味著你已覺悟本來。所以在《金剛經》中,佛如此告訴須菩提:
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佛像須菩提,如來說”我“,其實”無我“。只是凡夫愚人,認為有我而已。
這是佛為須菩提再次破去我相。因為以為有我,就是著了我相。
所 如來”無我",而凡夫有我,因為凡夫有我,所以如來才稱我。這就是如來和凡夫的不同。經書如來稱我時,如來無我, 只是為了對凡夫講話方便,才自稱為我。但是如來稱我時,雖稱我而“無我”。凡夫稱“我”時,便以為有一個“我”的存在。這就是佛與凡夫的差別。
悟及“無我”之人,才能自度,才可以見如來,因此也稱為如來。
佛境“有我”者,就是著有相,著我相,因此為凡夫。
凡夫以為是“我度他”,或者“他度我”,因此以為有可度,有所度。而如來自度無他, 度自“無我”,因此沒有可度和所度的說法。
所以佛才說人皆因“有我”而分覺迷兩道,而如來卻沒有“我或他”的分別,因此可以悟及本來,這就是如來與凡夫之差別。
佛寺“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是說如來說我而無我,一是說以為有我的人,其實無我。所以無我是實相,有我是妄相。
如來知實相,因此雖稱我而能“無我”。凡夫不一樣,凡夫著相,以為有我,其實卻“無我”, 因此所有執都是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所谓的觉悟,其实就这4个字,历代众多祖师也是这样过来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怎样的行为算是护持佛法
 - 下一篇: 旦勒喇嘛贡确嘉参:起死回生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