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作者是谁啊?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舊說《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實是秦漢時期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作者:子思 孔伋,字子思子的嫡孫、孔子之子孔鯉的兒子。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82歲。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
《大學》與《中庸》雖只是《禮記》中的兩篇,卻是儒家的重要經典,南宋朱熹將它們與《論語》、《孟子》合成《四書》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諸經的普及讀物,也是諸經的代表作?!洞髮W》相傳是孔子弟子曾參所作,《中庸》相傳為子思所作,其實它們都是秦漢之際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學思想的產物。
是西漢 戴圣編定的,是先秦儒家學術論文匯編,不是一人所著...
中庸的作者是子思。子思的名字是孔伋,孔伋(前483年402年),字子思,魯國人,孔子的嫡孫、孔子之子孔鯉的兒子。大約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歲。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參,孔子的思想學說參傳子思,子思的門人再傳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稱為思孟學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參,下啟孟子,在孔孟“道統”的傳承中要地《史記·孔子世家》記子思年六十二(當十二之誤),而生卒年則不詳。按子思之父孔鯉,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當跟孔子的年代相當。子思在儒家學派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并由此對宋代理學產生了重要而積極的影響。因此,北宋徽宗,子思被追封為“沂水侯”;元文宗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為“述圣”,受儒教祭祀。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舊說《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實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并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后,《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作者:子思 孔伋,字子思子的嫡孫、孔子之子孔鯉的兒子。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82歲。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
《大學》與《中庸》雖只是《禮記》中的兩篇,卻是儒家的重要經典,南宋朱熹將它們與《論語》、《孟子》合成《四書》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諸經的普及讀物,也是諸經的代表作?!洞髮W》相傳是孔子弟子曾參所作,《中庸》相傳為子思所作,其實它們都是秦漢之際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學思想的產物。
是西漢 戴圣編定的,是先秦儒家學術論文匯編,不是一人所著...
中庸的作者是子思。子思的名字是孔伋,孔伋(前483年402年),字子思,魯國人,孔子的嫡孫、孔子之子孔鯉的兒子。大約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歲。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參,孔子的思想學說參傳子思,子思的門人再傳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稱為思孟學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參,下啟孟子,在孔孟“道統”的傳承中要地《史記·孔子世家》記子思年六十二(當十二之誤),而生卒年則不詳。按子思之父孔鯉,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當跟孔子的年代相當。子思在儒家學派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并由此對宋代理學產生了重要而積極的影響。因此,北宋徽宗,子思被追封為“沂水侯”;元文宗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為“述圣”,受儒教祭祀。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舊說《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實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并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后,《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總結
- 上一篇: 女人梦见尖椒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 孕妇梦见坐车翻车是什么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