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是高等真菌还是低等真菌(灰霉病)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灰霉病是高等真菌還是低等真菌(灰霉病)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您好,今天芳芳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灰霉病是高等真菌還是低等真菌,灰霉病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為害癥狀 番茄灰霉病主要為害葉片和果實,也為害花及莖。
2、葉片染病后,多從葉尖開始,病斑呈“V”字形向內擴展,為淺褐色,稍有深淺相間的輪紋,邊緣逐漸變為黃色,以后葉片干枯,表面產生灰色霉層。
3、果實染病,先從花器開始,殘留的柱頭或花瓣被侵染后向果柄、果面擴展,被害處果面變成灰白色,軟腐,潮濕時病部產生灰綠色霉層,即病原菌子實體,病果一般不脫落,失水后變硬。
4、花部感病,使花腐爛,長出淡灰褐色霉層,并引起落花。
5、莖部染病后,先呈水漬狀小斑點,后擴展成長橢圓性斑,潮濕時病斑長出綠色霉層,嚴重時引起病部以上枯死。
6、二、病原 番茄灰霉病是一種真菌病害,其病原菌為灰葡萄抱菌,屬半知菌亞門,除侵染番茄外,還可侵染茄子、黃瓜。
7、三、侵染途徑(1)病菌從因農事操作、機械損傷引起的傷口侵入;(2)底部葉片受肥害后,從葉邊緣感染病菌;(3)帶菌花粉散落于葉片致使病菌侵入;(4)莖部傷口或病果病葉附著于莖部容易感染;(5)土壤中越冬或殘存的病菌從莖基部侵入;(6)灰霉病菌從殘留花瓣處侵入;(7)灰霉病菌從未脫落的柱頭處侵入;(8)枯死的花瓣、葉片粘貼于果面,致使病菌從果面侵入。
8、四、發病原因及條件 (1)春季低溫多雨,溫室內高濕。
9、低溫高濕是番茄灰霉病發生的重要原因,灰霉病菌發育的最適溫度是16一23℃,25℃以上的氣溫即不利于病害的蔓延。
10、相對濕度持續在90%以上病害極易發生流行。
11、 (2)病菌基數高。
12、近幾年,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蔬菜的需求猛增,出現了種植番茄的專業村和專業基地,由于品種單一,倒茬困難,致使連作現象非常嚴重,多年的連茬栽培使田間灰霉病菌基數逐年增多。
13、 (3)蘸花傳病。
14、灰霉病菌侵染番茄果實從殘留的花瓣處侵染的最多,其次是從柱頭侵入。
15、在用激素處理使子房增大的同時,使花冠的花瓣和雄蕊也殘留在粵片與果面的夾縫中,而且能夠長時間不萎蔫,保持天然的綠色。
16、因此,番茄蘸花造成了后期果實蒂部花瓣及臍部柱頭的殘留,進而成為灰霉病菌侵染番茄果實的初侵染位點。
17、 (4)栽培不當。
18、一方面是田間定植密度過大的田塊,群體郁閉,通風透光差,濕度增加,有利于發病;管理不及時,未能打頂、打杈而造成枝葉茂盛、徒長型的植株,其病害尤為嚴重。
19、另一方面是灰葡萄孢菌是一種弱寄生菌,營養不良、脆弱的植株抗病力變差,很容易受感染。
20、 (5)品種原因。
21、花期是灰霉病菌侵染的高峰期。
22、在生產上采用的一些早熟高產品種,生育期長,花期也相應延長,受灰霉病菌侵染的機會增加。
23、 (6)光照減弱引起番茄灰霉病。
24、溫室薄膜覆蓋,其光照強度僅為自然光的40%一50%,有些使用舊薄膜的溫室則更低,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可有效地防止番茄徒長,而溫室中番茄長期處于弱光環境,導致長勢弱,抗病性降低。
25、另外,光照射一般對灰霉病抱子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而溫室內光照環境則削弱了這種作用。
26、五、防治方法(一)農業防治 (1)選用良種,嚴把育苗關:選用抗病良種能提高番茄抗灰霉病的能力。
27、根據栽培試驗,目前在生產上應用的佳粉1號、上海903等品種較抗灰霉病。
28、育苗應選用無病新床土,最好是多年未種過番茄的蔥、蒜或糧食作物的土壤,注意不要在病區溫室取土育苗或分苗,以防幼苗感染病菌; (2)合理密植:根據具體情況和品種形態特性,合理密植。
29、早熟栽培品種,單穴定植,一般每畝栽植4000~5000株,株距30~35厘米。
30、同時,施用以腐熟農家肥為主的基肥,增施磷鉀肥,防止偏施氮肥,植株過密而徒長,影響通風透光,降低抗性; (3)清潔田園:定植前要清除溫室內殘茬及枯枝敗葉,然后深耕翻地。
31、發病前期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果和下部黃葉、老葉,帶到室外深埋或燒毀,保持溫室清潔,減少初侵染源。
32、在田間操作時也要注意區分健株與病株,以防人為傳播病菌; (4)降低溫室內濕度:高壟栽培,采用滴灌供水,避免大水漫灌,澆水最好在晴天早晨進行,忌陰雨天澆水,可有效降低室內濕度。
33、另外,在壟溝里鋪一層干麥稈草,不僅可緩釋地表水,而且能緩和作物生長層氣溫變化,減少因高濕大溫差所造成的結露,并有吸潮作用; (5)變溫通風:據研究,31℃以上的溫度可減緩葡萄孢菌孢子的萌發速度和數量,因此,選在晴天上午稍晚放風,使溫室溫度迅速升高至33℃再放風。
34、當溫室內溫度降至25℃以上,中午仍繼續放風,下午溫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5~30℃,當溫室內溫度降到20℃關閉通風口,以減緩夜間室溫下降,夜間溫室溫度保持在15~17℃。
35、陰雨天應及時打開通風口通風; (6)去除殘留花瓣和柱頭:研究表明,番茄灰霉病對果實的初侵染部位主要為殘留花瓣及柱頭處,然后再向果蒂部及果臍部擴展,最后擴展到果實的其他部位。
36、因此,應在番茄蘸花后7~15天(幼果直徑在1厘米左右)摘除番茄幼果殘留花瓣及柱頭。
37、具體操作方法是: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番茄的果柄,另一只手輕微用力即可摘除殘留的花瓣和柱頭; (二)藥劑防治預防用藥: 以早期預防為主,掌握好用藥的3個關鍵時期,即苗期、初花期、果實膨大期。
38、(1)苗期:定植前在番茄苗床用《奧力克—霉止》500倍液噴施,選擇無病苗移栽。
39、(2)初花期:第1穗果開花時,用《奧力克—霉止》500倍液噴施,5—7天用藥一次,進行預防。
40、(3)果實膨大期:在澆催果水(尤其在澆第一、二穗果催果水)前一天進行《奧力克—霉止》500倍液噴霧防治,5—7天用藥一次,連用2—3次。
41、治療用藥: (1)灰霉病初發時一般僅表現在殘敗花期及中下部老葉,此時立即使用我公司產品《奧力克—霉止》,按300倍液稀釋噴施, 5天用藥1次;連續用藥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癥狀消失(病部干枯、無霉層),一般7—10不再表現危害癥狀,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殘留病菌在條件具備時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時采用預防方案用藥,具體為:使用《奧力克—霉止》按500倍液稀釋噴施,5—7天用藥1次,間隔天數及用藥次數根據植株長勢和預期病情而定。
42、 (2)發病中后期,可采用中西醫結合的防治方法,如霉止50ml+40%嘧霉胺懸浮劑10—15g或碧秀丹(氯溴異氰尿酸)30g或丙環唑10ml或4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20g或乙霉多菌靈20g,兌水15公斤,3—5天用藥1次。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灰霉病是高等真菌還是低等真菌(灰霉病)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灰霉病是高等真菌還是低等真菌(灰霉病)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灰霉病是高等真菌还是低等真菌(灰霉病)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群婚制和多夫多妻制的区别(群婚制)
- 下一篇: excel如何快速统计一列中相同数值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