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大家好,小聯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父母離異后,要重新創造一個適合于孩子成長的環境,確實很不容易。
2、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領著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組合的家庭里,還有的則是跟著爺爺奶奶。
3、父母離婚這件事的本身,并不是影響子女心理發展的惟一因素,真正影響子女心理成長的重要因素,是父母離婚后包括孩子在內新組建家庭的環境影響,這使得離異家庭子女易形成以下的特殊的心理現象: 一、自卑。
4、父母是孩子們心目中的驕傲,處在一個沒有父親或母親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沒有這份優越感,容易產生“我的家庭是不幸的”、 “我是沒人要的孩子”、“我的命不好”消極悲觀的想法。
5、 二、孤僻。
6、不和睦的家庭環境會使孩子對人際關系感到緊張,特別是在重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親的粗心或與繼父母之間的隔閡,他們的親情交流受到限制,覺得自己在家庭中被忽視,就產生孤獨感,行為上表現出離群。
7、 三、怯懦。
8、有的父母離異后,往往把感情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束縛過緊,管教過嚴。
9、久而久之使孩子心理負擔過重,害怕自己使父母失望,因而對父母敬而遠之,變得膽小怕事,怯懦退縮。
10、 四、逆反。
11、這類孩子有的由于親情的隔閡不接受繼父母的管教,或繼父母不便于管得太嚴,從小就養成了上不服天,事事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由于對父母的離婚行為不理解,對家庭產生一種厭惡感,出逆反的心理現象。
12、 以上只是父母離異后的子女在心理發展、性格成長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傾向分析。
13、孩子處于單親的環境生活,家長要記住父母永遠是父母,要珍惜與孩子的在一起的機會,即便你們再婚了,也要承擔起為人父母養育和教育的一切責任,但不要報有彌補的心態來面對孩子。
14、家長而應該讓孩子仍處于一個與以往正常家庭一樣的生活,也許只不過是不能和父親或是母親共同生活在一起,但一定要讓孩子仍繼續與父親或母親進行電話、見面等等方式的溝通,不要在孩子面前說父親或母親的不對之處,讓孩子覺得,父母雖然分開了,但家還在,爸爸媽媽還是永遠和從前一樣地愛著他。
15、 其次,和孩子的學校保持良好溝通。
16、你可以告訴孩子學校的班主任老師,即使你現在離婚了,在所有關系到你的孩子的活動,時間和在學校表現等方面,你和你的前妻(夫)有同等的知情權,包括家長會。
17、把單親孩子的心理特點和閃光點告訴給老師,讓孩子甩掉自卑的包袱,使其身心得到協調發展。
18、 第三,在教育孩子方面達成共識,尊重擁有監護權的父(母)制定下來的規矩。
19、比如什么事情是在那個家庭里不可以做的,那么在這個家庭也不可以做的。
20、這樣孩子就不會出現適應問題和因為父母的過分討好而變成被溺愛的孩子。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天下第一勾栏百度网盘(天下第一勾栏)
- 下一篇: 一克拉梦想剧情介绍(关于一克拉梦想剧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