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起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使命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担起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使命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擔起當代中國文藝的歷史使命
10月14日,正值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一周年之際,講話全文首次公開發布。這篇長達萬余言的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刻,視野深邃,內涵豐富,語言錘煉,是一篇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綱領性文獻,是指引當代中國文藝發展方向的根本遵循。一年來,講話精神對我國文藝發展提供了有力指引,文藝事業正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新氣象、好局面。現在,這一重要講話的首次全文發布,有利于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刻領會、認真把握講話精神實質,更好肩負起當代中國文藝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職責。
正如講話所指出的,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幾千年的歷史流變中,中華民族遇到了無數艱難困苦,但我們都挺過來、走過來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同時,“中華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使中華民族保持了堅定的民族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而在這浩浩蕩蕩、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文藝則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開宗明義地指明了文藝的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必須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文藝和文藝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原因就在于,文藝事業繁榮發展不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更是激發同心共筑中國夢磅礴力量的重要源泉。這種磅礴力量,非文藝作品的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而難以抵達人心、充分激發。今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會議即進一步明確“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是當代中國文藝的崇高使命。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是文藝工作者的神圣職責。”
擔起這個使命和職責,最關鍵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作品說話。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談到的一個重心,就是“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講話在肯定我們產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的同時,指出文藝創作方面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等等,可謂一針見血,入木三分。這些問題,從根本上說就是缺少了人民這個中心,缺少了中國精神這個靈魂。解決這些問題,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能不能搞出優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就是要貫注中國精神這個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使文藝作品“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里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廣大文藝工作者自覺擔起使命和責任,創造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它發散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人民一定能夠感受得到。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担起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使命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国古人对贪淫的劝告
- 下一篇: 慧如法师地狱会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