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西藏“尼木三绝”之吞巴藏香
原標題:探訪西藏“尼木三絕”之吞巴藏香
加措盤腿而坐,制作藏香,手中的工具為牛角。一般是左手握住牛角,右手大拇指擠壓木泥,木泥就從牛角的小孔里擠出來了。記者 任曉攀 攝
人民網拉薩10與12日電(記者 任曉攀)在藏文創始人、藏香發明者吞彌·桑布扎的故鄉,吞巴藏香無疑是一道靚麗的人文風景線,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尼木縣吞巴鄉吞達村幾乎每家每戶都在生產藏香,在從村子中間穿過的吞曲河上,分布著大大小小200多個用于研磨藏香原料的水磨。
加措和他的吞巴羅布仁青純手工藏香廠就位于318國道旁的吞達村。
現年48歲的加措從事手工藏香制作已經30多年,1995年成立自己的手工作坊,2008年成立了現在的公司,并注冊了商標,現年收入達20多萬元,成為村子里的致富帶頭人。
加措告訴記者,他家的藏香原材料很豐富,以柏樹主干為主料,再配以藏紅花、麝香、白檀香、紅檀香、紫檀香、水安息等28種香料按適當比例搓揉而成。很有市場頭腦的加措,在自己的嘗試下,作出了5種不同的配方,受到顧客青睞,不少內地游客打電話訂購。
但用于制作藏香的主料柏樹,在吞巴鄉并不生長,從古至今,需林芝地區林芝縣運過來,而制作藏香的部分輔料甚至要從內地或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引進。尼木藏香制作歷史悠久,以其在制作過程中不傷害生物和獨特的原料配方而深受藏民喜愛,不僅可用于佛事活動,而且還具有殺滅細菌、驅除污濁之氣等獨特的醫療功效。
作為“尼木三絕”之一,2008年6月,尼木藏香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6歲的頓珠現為西藏自治區級傳承人,他從爺爺那里繼承了藏香手工制作手藝,還收了7個徒弟進行傳承。
如今,吞巴鄉有218戶藏香制作專業戶。2013年,尼木縣藏香的銷售總額是600多萬,占縣生產總值的15%,平均每戶制作藏香人家的人均收入為3至4萬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探访西藏“尼木三绝”之吞巴藏香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悟龙:学佛三个月的一点见知
- 下一篇: 慧广法师:为什么每天都念经拜佛 还觉得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