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蜜蜂是谁画的呢?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荔枝蜜蜂是谁画的呢?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荔枝蜜》 是一篇以抒情為主的散文。一 篇好的抒情散文就像一首詩, 一幅畫, 里面充滿了詩情畫 意, 《 荔枝蜜》就是一篇如詩如畫的散文。它的作者楊朔一 生在文藝的百花園中辛勤采摘, 筆耕不止, 為我們寫下了 一篇又一篇像蜜一樣香甜的散文, 《 荔枝蜜》就是其中的 一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只有荔林的濃蜜, 才有荔花的盛開; 只有荔花的盛開才有蜜蜂的采花和荔果 的鮮美; 只有荔果的鮮美才引出并烘托了荔蜜的甜香; 只 有荔蜜的甜香才引出了對它的釀造者——蜜蜂的動情。
這篇散文贊美的是蜜蜂的奉獻精神,實質上說的就是做人要做什么樣的人,抒寫的是人生的一種價值觀念。 全文內容不難懂,如果能夠抓住幾個關鍵,深入理解蘊含的意義,就會更有收獲。 第一個關鍵處,是喝荔枝蜜的感受。 荔枝蜜是蜜蜂的奉獻,作者寫道: 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滋養身體。熱心腸的同志送給我兩瓶。一開瓶子塞兒,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的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作者極口稱贊荔枝蜜,就是在贊美蜜蜂對人的奉獻。作者本來不大喜歡蜜蜂,可是,享受到這樣的好蜜,不覺動了 情。人之常情,總是這樣,你給人以極好的東西,人家就會產生好感。即使本來懷有偏見的,也會改變。 第二個關鍵處。是老梁的介紹與作者的感悟。 蜜蜂為什么能給人極好的東西呢?在作者筆下,蜜蜂已經是一個藝術形象。蜜蜂有高尚的生活目的,它要“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此其一。其二,這極好的東西是蜜蜂辛勤勞動的成果。它“一年四季都不閑著”。文章多處描寫蜜蜂忙忙碌碌的情景,告訴讀者,蜜蜂為釀造出極好的東西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蜜蜂尤其可貴的是,不計報酬,“自己吃的可有限”,自奉甚儉,而且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么。人生的境界大凡有三種不同的境界,一般地說,貢獻大,社會給予他的報酬也多,這是完全合理的。也有一種人,讓貪欲支配了心靈,不但不講貢獻,反而危害社會,貪得無厭,這是最可惡的。最值得欽敬的是奉獻者,他們認為人生的幸福與價值全在于奉獻,貢獻大,卻不計較報酬,這就是共產主義的思想品德。作者贊美蜜蜂的奉獻精神,就是要凈化人的心靈,提升人的品格。 作者為什么寫到黃蜂呢?這一點很容易為人忽視,其實有深意。作者贊美善與美。同時鞭撻惡與丑,用老梁的話來斥責大黃蜂這賊最惡,它專干壞事。作者對于害人者,批判得不留情面,其用意就是告訴人,應該做蜜蜂那樣的好人,不應該做黃蜂那樣的惡人。 第三個關鍵處,是聯想到農民,聯想到自己。 聯想到農民,透露了文章的主旨,原來贊美蜜蜂的勤勞與奉獻,就是贊美農民的勤勞與奉獻。農民是在“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這就是億萬農民辛勤勞動的意義,他們的勞動,不光是為自己生活,同時也是為了社會。農民是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他們很平凡,又很辛苦,他們釀造了生活的蜜,作者把贊歌獻給農民,向他們表示深深的敬意。 作者也聯想到自己,表達了自己的心愿。他夢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他愿意置身在勞動人民的隊伍里,不做高踞于群眾頭上的精神貴族,他要給人民貢獻“極好的東西”,為人民奉獻更好的作品。 人生的價值,就在于給人以“極好的東西”,這是千古不朽的至理。 二、寫作揣摩 1.借助聯想,豐富內容。 假如單寫參觀養蜂場,內容就單薄得多。作者借助聯想,內容就豐富多彩了。 作者以蜜蜂為中心展開聯想。由蜜蜂聯想到荔枝蜜,由荔枝蜜聯想到荔枝樹,這是一個頭緒。由蜜蜂又聯想到小時候挨蜇,又是一個頭緒。由蜜蜂聯想到農民,又是一個頭緒。把相關的種種材料都組織起來,時空拓展了,意象豐富了,意蘊深厚了。 2.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行文波瀾起伏;用線索串聯材料,全文有機整合。 寫好幾個材料,要講究材料的組織。作者按時間順序編排,從小時候說起,既是一個方便的安排,又使文章有放有收,頗有波瀾。小時候挨蜜蜂蜇過一回,從此總不大喜歡。欲揚先抑,反向切人。下面似乎不說蜜蜂了,寫小住廣東從化溫泉,寫起荔枝樹來。因為是按時間順序寫的,頭天晚上所見,疑是黑黝黝的小山,天明一看,原是滿野的荔枝樹,始而“奇怪”,繼而“忍不住笑了”,寫得情趣橫生。順著荔枝樹又說到荔枝,說到荔枝樹的花、葉,行文十分瀟灑。從荔枝樹怎么回到蜜蜂的話題上去呢?就是借荔枝蜜。寫荔枝蜜,就是寫蜜蜂的奉獻,猶如稱贊作品就是稱贊作者一樣,贊美荔枝蜜,就是贊美蜜蜂。至此讀者明白了,寫荔枝樹也并非閑筆,那是寫蜜蜂工作的場所。下文是一篇養蜂場參觀記,底下說到農民,才是言歸正傳,可是點到為止,留給讀者一個廣闊的想像空間。作者的聯想又形之于視線的轉移,透過荔枝樹林,望見了正在插秧的農民。最后是夜有所夢,抒寫人生理想,即愿做勞動人民隊伍中的一員。 這篇散文有一條明顯的感情線索,開頭說“總不大喜歡”,引出小時候挨蜇的回憶,“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么舒服”,于是將蜜蜂暫放一邊,宕開去說荔枝樹、荔枝蜜。喝了甜香的荔枝蜜,感情起了變化,“不覺動了情”,產生了想去看看蜜蜂的念頭,走進蜜蜂世界,感情完全變化,不禁一顫,贊嘆蜜蜂是可愛的小生靈,以至于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感情上是一百八十度的變化。一條線貫穿,顆顆珍珠相連,全文成為一件完整的藝術品。
《荔枝蜜》原文 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小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蜜蜂輕易不蜇人,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盡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覺得那蜜蜂可憐,原諒它了。可是從此以后,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廣東從化溫泉小住了幾天。那里四圍是山,環抱著一潭春水。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剛去的當晚是個陰天,偶爾倚著樓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樓前憑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斷?記得樓前是一片園林,不是山。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趕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來是滿野的荔枝樹,一棵連一棵,每棵的葉子都密得不透縫,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山似的! 荔枝也許是世上最鮮最美的水果。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的妙處。偏偏我來得不是時候,荔枝剛開花。滿樹淺黃色的小花,并不出眾。新發的嫩葉,顏色淡紅,比花倒還中看些。從開花到果子成熟,大約得三個月,看來我是等不及在這兒吃鮮荔枝了。 吃鮮荔枝蜜,倒是時候。有人也許沒聽說這稀罕物兒吧?從化的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滋養身體。熱心腸的同志送給我兩瓶。一開瓶塞兒,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的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覺動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 荔枝林深處,隱隱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溫泉公社的養蜂場,卻起了個有趣的名兒,叫“養蜂大廈”。一走近“大廈”,只見成群結隊的蜜蜂出出進進,飛去飛來,那沸沸揚揚的情景會使你想,說不定蜜蜂也在趕著建設什么新生活呢。 養蜂員老梁領我走進“大廈”。叫他老梁,其實是個青年,舉動挺穩重。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他小心地揭開一個木頭蜂箱,箱里隔著一排板,板上滿是蜜蜂,蠕蠕地爬動。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別長,每只工蜂都愿意用自己分泌的王漿來供養它。 老梁贊嘆似的輕輕說:“你瞧這群小東西,多聽話!” 我就問道:“像這樣一窩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說:“能割幾十斤。蜜蜂這東西,最愛勞動。廣東天氣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閑著。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點點,夠它們吃的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么,還是繼續勞動,繼續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 我又問道:“這樣好蜜,不怕什么東西來糟蹋么?” 老梁說:“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蟲子爬進來,還得提防大黃蜂。大黃蜂這賊最惡,常常落在蜜蜂窩洞口,專干壞事。” 我不覺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該怎么對付大黃蜂呢?” 老梁說:“趕!趕不走就打死它。要讓它呆在那兒,會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個問題,就問:“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說:“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個月。” 我的心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 透過荔枝樹林,我沉吟地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著生活的蜜。 這黑夜,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
全文如下: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孩童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說:蜜蜂輕易不螫人,它是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盡生命,也活不久了。今年四月,我到廣東從化溫泉小住。周圍都是山,懷里抱著一潭春水,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圖。剛去的晚上,陰天,怎么樓前憑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斷?原來是滿野的荔枝樹,一棵接著一棵,每棵的葉子都密得不透縫,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吃鮮荔枝蜜,倒是時候。有人沒聽說這稀罕物吧?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喜歡吃這種蜜,滋養精神。一開瓶子塞兒,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味兒。我不覺的動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荔枝林深處,隱隱露出一角白屋,叫“養蜂大廈”。正當十分春色。一走近“大廈”,只見成群結隊的蜜蜂出出進進,飛去飛來,那沸沸揚揚的情景,會使你想:說不定蜜蜂也在趕著建設什么新生活呢。養蜂員老梁領我走進“大廈”。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心翼翼的掀開一個蜂箱,箱里隔著一排板,每塊板上滿是蜜蜂,蠕蠕地爬著。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別細長,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來的花精供養它。老梁嘆息似的輕輕說:“你看這群小東西,多聽話。”我就問道:“像這樣一窩蜂,一年能割多少蜜?”老梁說:“能割幾十斤。蜜蜂這物件,最愛勞動。蜜蜂一年都不閑著。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給它們留一點點糖,夠它們吃的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么,還是勞動、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我又問道:“這樣好蜜,不怕什么東西來糟害么?”老梁說:“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蟲子進來,還得提防大黃蜂。大黃蜂這賊最惡,常常落在蜜蜂窩洞口。專干壞事。”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就問道:“可是,一只蜜蜂能活多久?”老梁回答說:“蜂王大概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個月。”我的心不禁一顫:多可愛的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透過荔枝樹林,我深沉望著遠遠的田野,農民在田里,辛勤地插秧。他們用雙手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著生活的蜜。這個黑夜,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釀造著未來……………
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小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蜜蜂輕易不蜇人,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盡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覺得那蜜蜂可憐,原諒它了。可是從此以后,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廣東從化溫泉小住了幾天。那里四圍是山,環抱著一潭春水。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剛去的當晚是個陰天,偶爾倚著樓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樓前憑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斷?記得樓前是一片園林,不是山。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趕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來是滿野的荔枝樹,一棵連一棵,每棵的葉子都密得不透縫,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山似的! 荔枝也許是世上最鮮最美的水果。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的妙處。偏偏我來得不是時候,荔枝剛開花。滿樹淺黃色的小花,并不出眾。新發的嫩葉,顏色淡紅,比花倒還中看些。從開花到果子成熟,大約得三個月,看來我是等不及在這兒吃鮮荔枝了。吃鮮荔枝蜜,倒是時候。有人也許沒聽說這稀罕物兒吧?從化的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滋養身體。熱心腸的同志送給我兩瓶。一開瓶塞兒,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的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覺動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 荔枝林深處,隱隱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溫泉公社的養蜂場,卻起了個有趣的名兒,叫“養蜂大廈”。一走近“大廈”,只見成群結隊的蜜蜂出出進進,飛去飛來,那沸沸揚揚的情景會使你想,說不定蜜蜂也在趕著建設什么新生活呢。 養蜂員老梁領我走進“大廈”。叫他老梁,其實是個青年,舉動挺穩重。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他小心地揭開一個木頭蜂箱,箱里隔著一排板,板上滿是蜜蜂,蠕蠕地爬動。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別長,每只工蜂都愿意用自己分泌的王漿來供養它。 老梁贊嘆似的輕輕說:“你瞧這群小東西,多聽話!” 我就問道:“像這樣一窩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說:“能割幾十斤。蜜蜂這東西,最愛勞動。廣東天氣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閑著。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點點,夠它們吃的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么,還是繼續勞動,繼續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 我又問道:“這樣好蜜,不怕什么東西來糟蹋么?” 老梁說:“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蟲子爬進來,還得提防大黃蜂。大黃蜂這賊最惡,常常落在蜜蜂窩洞口,專干壞事。” 我不覺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該怎么對付大黃蜂呢?” 老梁說:“趕!趕不走就打死它。要讓它呆在那兒,會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個問題,就問:“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說:“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個月。” 我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 透過荔枝樹林,我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 這天夜里,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
這篇散文贊美的是蜜蜂的奉獻精神,實質上說的就是做人要做什么樣的人,抒寫的是人生的一種價值觀念。 全文內容不難懂,如果能夠抓住幾個關鍵,深入理解蘊含的意義,就會更有收獲。 第一個關鍵處,是喝荔枝蜜的感受。 荔枝蜜是蜜蜂的奉獻,作者寫道: 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滋養身體。熱心腸的同志送給我兩瓶。一開瓶子塞兒,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的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作者極口稱贊荔枝蜜,就是在贊美蜜蜂對人的奉獻。作者本來不大喜歡蜜蜂,可是,享受到這樣的好蜜,不覺動了 情。人之常情,總是這樣,你給人以極好的東西,人家就會產生好感。即使本來懷有偏見的,也會改變。 第二個關鍵處。是老梁的介紹與作者的感悟。 蜜蜂為什么能給人極好的東西呢?在作者筆下,蜜蜂已經是一個藝術形象。蜜蜂有高尚的生活目的,它要“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此其一。其二,這極好的東西是蜜蜂辛勤勞動的成果。它“一年四季都不閑著”。文章多處描寫蜜蜂忙忙碌碌的情景,告訴讀者,蜜蜂為釀造出極好的東西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蜜蜂尤其可貴的是,不計報酬,“自己吃的可有限”,自奉甚儉,而且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么。人生的境界大凡有三種不同的境界,一般地說,貢獻大,社會給予他的報酬也多,這是完全合理的。也有一種人,讓貪欲支配了心靈,不但不講貢獻,反而危害社會,貪得無厭,這是最可惡的。最值得欽敬的是奉獻者,他們認為人生的幸福與價值全在于奉獻,貢獻大,卻不計較報酬,這就是共產主義的思想品德。作者贊美蜜蜂的奉獻精神,就是要凈化人的心靈,提升人的品格。 作者為什么寫到黃蜂呢?這一點很容易為人忽視,其實有深意。作者贊美善與美。同時鞭撻惡與丑,用老梁的話來斥責大黃蜂這賊最惡,它專干壞事。作者對于害人者,批判得不留情面,其用意就是告訴人,應該做蜜蜂那樣的好人,不應該做黃蜂那樣的惡人。 第三個關鍵處,是聯想到農民,聯想到自己。 聯想到農民,透露了文章的主旨,原來贊美蜜蜂的勤勞與奉獻,就是贊美農民的勤勞與奉獻。農民是在“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這就是億萬農民辛勤勞動的意義,他們的勞動,不光是為自己生活,同時也是為了社會。農民是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他們很平凡,又很辛苦,他們釀造了生活的蜜,作者把贊歌獻給農民,向他們表示深深的敬意。 作者也聯想到自己,表達了自己的心愿。他夢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他愿意置身在勞動人民的隊伍里,不做高踞于群眾頭上的精神貴族,他要給人民貢獻“極好的東西”,為人民奉獻更好的作品。 人生的價值,就在于給人以“極好的東西”,這是千古不朽的至理。 二、寫作揣摩 1.借助聯想,豐富內容。 假如單寫參觀養蜂場,內容就單薄得多。作者借助聯想,內容就豐富多彩了。 作者以蜜蜂為中心展開聯想。由蜜蜂聯想到荔枝蜜,由荔枝蜜聯想到荔枝樹,這是一個頭緒。由蜜蜂又聯想到小時候挨蜇,又是一個頭緒。由蜜蜂聯想到農民,又是一個頭緒。把相關的種種材料都組織起來,時空拓展了,意象豐富了,意蘊深厚了。 2.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行文波瀾起伏;用線索串聯材料,全文有機整合。 寫好幾個材料,要講究材料的組織。作者按時間順序編排,從小時候說起,既是一個方便的安排,又使文章有放有收,頗有波瀾。小時候挨蜜蜂蜇過一回,從此總不大喜歡。欲揚先抑,反向切人。下面似乎不說蜜蜂了,寫小住廣東從化溫泉,寫起荔枝樹來。因為是按時間順序寫的,頭天晚上所見,疑是黑黝黝的小山,天明一看,原是滿野的荔枝樹,始而“奇怪”,繼而“忍不住笑了”,寫得情趣橫生。順著荔枝樹又說到荔枝,說到荔枝樹的花、葉,行文十分瀟灑。從荔枝樹怎么回到蜜蜂的話題上去呢?就是借荔枝蜜。寫荔枝蜜,就是寫蜜蜂的奉獻,猶如稱贊作品就是稱贊作者一樣,贊美荔枝蜜,就是贊美蜜蜂。至此讀者明白了,寫荔枝樹也并非閑筆,那是寫蜜蜂工作的場所。下文是一篇養蜂場參觀記,底下說到農民,才是言歸正傳,可是點到為止,留給讀者一個廣闊的想像空間。作者的聯想又形之于視線的轉移,透過荔枝樹林,望見了正在插秧的農民。最后是夜有所夢,抒寫人生理想,即愿做勞動人民隊伍中的一員。 這篇散文有一條明顯的感情線索,開頭說“總不大喜歡”,引出小時候挨蜇的回憶,“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么舒服”,于是將蜜蜂暫放一邊,宕開去說荔枝樹、荔枝蜜。喝了甜香的荔枝蜜,感情起了變化,“不覺動了情”,產生了想去看看蜜蜂的念頭,走進蜜蜂世界,感情完全變化,不禁一顫,贊嘆蜜蜂是可愛的小生靈,以至于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感情上是一百八十度的變化。一條線貫穿,顆顆珍珠相連,全文成為一件完整的藝術品。
《荔枝蜜》原文 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小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蜜蜂輕易不蜇人,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盡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覺得那蜜蜂可憐,原諒它了。可是從此以后,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廣東從化溫泉小住了幾天。那里四圍是山,環抱著一潭春水。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剛去的當晚是個陰天,偶爾倚著樓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樓前憑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斷?記得樓前是一片園林,不是山。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趕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來是滿野的荔枝樹,一棵連一棵,每棵的葉子都密得不透縫,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山似的! 荔枝也許是世上最鮮最美的水果。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的妙處。偏偏我來得不是時候,荔枝剛開花。滿樹淺黃色的小花,并不出眾。新發的嫩葉,顏色淡紅,比花倒還中看些。從開花到果子成熟,大約得三個月,看來我是等不及在這兒吃鮮荔枝了。 吃鮮荔枝蜜,倒是時候。有人也許沒聽說這稀罕物兒吧?從化的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滋養身體。熱心腸的同志送給我兩瓶。一開瓶塞兒,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的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覺動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 荔枝林深處,隱隱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溫泉公社的養蜂場,卻起了個有趣的名兒,叫“養蜂大廈”。一走近“大廈”,只見成群結隊的蜜蜂出出進進,飛去飛來,那沸沸揚揚的情景會使你想,說不定蜜蜂也在趕著建設什么新生活呢。 養蜂員老梁領我走進“大廈”。叫他老梁,其實是個青年,舉動挺穩重。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他小心地揭開一個木頭蜂箱,箱里隔著一排板,板上滿是蜜蜂,蠕蠕地爬動。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別長,每只工蜂都愿意用自己分泌的王漿來供養它。 老梁贊嘆似的輕輕說:“你瞧這群小東西,多聽話!” 我就問道:“像這樣一窩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說:“能割幾十斤。蜜蜂這東西,最愛勞動。廣東天氣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閑著。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點點,夠它們吃的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么,還是繼續勞動,繼續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 我又問道:“這樣好蜜,不怕什么東西來糟蹋么?” 老梁說:“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蟲子爬進來,還得提防大黃蜂。大黃蜂這賊最惡,常常落在蜜蜂窩洞口,專干壞事。” 我不覺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該怎么對付大黃蜂呢?” 老梁說:“趕!趕不走就打死它。要讓它呆在那兒,會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個問題,就問:“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說:“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個月。” 我的心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 透過荔枝樹林,我沉吟地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著生活的蜜。 這黑夜,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
全文如下: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孩童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說:蜜蜂輕易不螫人,它是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盡生命,也活不久了。今年四月,我到廣東從化溫泉小住。周圍都是山,懷里抱著一潭春水,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圖。剛去的晚上,陰天,怎么樓前憑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斷?原來是滿野的荔枝樹,一棵接著一棵,每棵的葉子都密得不透縫,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吃鮮荔枝蜜,倒是時候。有人沒聽說這稀罕物吧?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喜歡吃這種蜜,滋養精神。一開瓶子塞兒,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味兒。我不覺的動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荔枝林深處,隱隱露出一角白屋,叫“養蜂大廈”。正當十分春色。一走近“大廈”,只見成群結隊的蜜蜂出出進進,飛去飛來,那沸沸揚揚的情景,會使你想:說不定蜜蜂也在趕著建設什么新生活呢。養蜂員老梁領我走進“大廈”。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心翼翼的掀開一個蜂箱,箱里隔著一排板,每塊板上滿是蜜蜂,蠕蠕地爬著。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別細長,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來的花精供養它。老梁嘆息似的輕輕說:“你看這群小東西,多聽話。”我就問道:“像這樣一窩蜂,一年能割多少蜜?”老梁說:“能割幾十斤。蜜蜂這物件,最愛勞動。蜜蜂一年都不閑著。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給它們留一點點糖,夠它們吃的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么,還是勞動、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我又問道:“這樣好蜜,不怕什么東西來糟害么?”老梁說:“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蟲子進來,還得提防大黃蜂。大黃蜂這賊最惡,常常落在蜜蜂窩洞口。專干壞事。”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就問道:“可是,一只蜜蜂能活多久?”老梁回答說:“蜂王大概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個月。”我的心不禁一顫:多可愛的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透過荔枝樹林,我深沉望著遠遠的田野,農民在田里,辛勤地插秧。他們用雙手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著生活的蜜。這個黑夜,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釀造著未來……………
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小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蜜蜂輕易不蜇人,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盡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覺得那蜜蜂可憐,原諒它了。可是從此以后,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廣東從化溫泉小住了幾天。那里四圍是山,環抱著一潭春水。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剛去的當晚是個陰天,偶爾倚著樓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樓前憑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斷?記得樓前是一片園林,不是山。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趕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來是滿野的荔枝樹,一棵連一棵,每棵的葉子都密得不透縫,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山似的! 荔枝也許是世上最鮮最美的水果。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的妙處。偏偏我來得不是時候,荔枝剛開花。滿樹淺黃色的小花,并不出眾。新發的嫩葉,顏色淡紅,比花倒還中看些。從開花到果子成熟,大約得三個月,看來我是等不及在這兒吃鮮荔枝了。吃鮮荔枝蜜,倒是時候。有人也許沒聽說這稀罕物兒吧?從化的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滋養身體。熱心腸的同志送給我兩瓶。一開瓶塞兒,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的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覺動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 荔枝林深處,隱隱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溫泉公社的養蜂場,卻起了個有趣的名兒,叫“養蜂大廈”。一走近“大廈”,只見成群結隊的蜜蜂出出進進,飛去飛來,那沸沸揚揚的情景會使你想,說不定蜜蜂也在趕著建設什么新生活呢。 養蜂員老梁領我走進“大廈”。叫他老梁,其實是個青年,舉動挺穩重。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他小心地揭開一個木頭蜂箱,箱里隔著一排板,板上滿是蜜蜂,蠕蠕地爬動。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別長,每只工蜂都愿意用自己分泌的王漿來供養它。 老梁贊嘆似的輕輕說:“你瞧這群小東西,多聽話!” 我就問道:“像這樣一窩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說:“能割幾十斤。蜜蜂這東西,最愛勞動。廣東天氣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閑著。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點點,夠它們吃的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么,還是繼續勞動,繼續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 我又問道:“這樣好蜜,不怕什么東西來糟蹋么?” 老梁說:“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蟲子爬進來,還得提防大黃蜂。大黃蜂這賊最惡,常常落在蜜蜂窩洞口,專干壞事。” 我不覺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該怎么對付大黃蜂呢?” 老梁說:“趕!趕不走就打死它。要讓它呆在那兒,會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個問題,就問:“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說:“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個月。” 我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 透過荔枝樹林,我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 這天夜里,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荔枝蜜蜂是谁画的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当贝超级盒子H2跟上一代相比有什么区别
- 下一篇: 关颖真的好看吗,我怎么觉得她很老,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