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对象
慈悲的對象
樂 根
把慈悲和愛的對象由自己轉向他人,乃至一切有情眾生,就是通常所說的自他相換,這是激發慈悲心極為重要的方法。隨時隨地,我們都應盡量把自己放在受苦者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為別人著想:如果我是對方,我希望別人如何對待我?我們可以利用呼吸來修習這種自他相換的施受法。吸氣時,觀想吸入一切眾生的苦難、恐懼和怨恨;呼氣時,觀想自己所有的愛心、功德和成就毫無保留的給予眾生。
自他相換的修行是對治我執、激發慈悲的良藥。尤其是當我們生病時,這種修法非常有效。我們發愿承受眾生所有的病苦,并將所有的幸福與安祥奉獻給眾生。寂天菩薩說過: “如果修行人不能舍自己的快樂予眾生,并代一切眾生受苦的話,便沒有開悟的希望了?!庇纱丝梢?,要想開悟乃至成佛,僅有智慧是不夠的,還須具足真實的慈悲心和廣大的菩薩行。
利用這種自他相換的修行,還可將貪、嗔、癡三毒轉化成智慧功德。這是一種極為善巧和殊勝的修法。當我們貪欲熾盛時,應立刻觀想:愿自己的貪執能代換一切眾生的貪業,并由此清凈一切眾生因貪業而產生的果報。對于嗔恨和愚癡也可以同樣觀想。
利用逆境修行,化逆緣為菩提道,對于激發慈悲心也非常重要。 當我們遭受不幸和痛苦時,不要被痛苦所淹沒,要知道世上并不只是你在痛苦,你的痛苦并不一定比別人嚴重。對于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來說,逆境與苦難非但不是壞事,還是轉化煩惱、啟發慈悲、成就智慧的難得機會。他甚至會用心感激苦難,說不定這是佛菩薩對我們的考驗和加持呢,通過這種方式來凈化我們的業障。如此,苦難就不再是苦難,而成了無價之寶。
有一個利用逆境修習慈悲的感人故事,令人震撼?!拔母铩逼陂g,一位高僧經常遭受紅衛兵的虐待和批斗。每次批斗之前,他就開始發愿:“我要為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而修忍辱波羅蜜?!痹谂愤^程中,任憑他人打罵、誹謗和侮辱,他始終安住在空性的禪定之中,如如不動。批斗結束后,他就默默地回向:“愿將此功德回向給所有打罵我的人,同時也回向給一切有情眾生,愿他們都能離苦得樂、成就佛道?!边@是多么偉大而高尚的人格啊!
對一切眾生心懷感激是十分重要的。一般來說,我們對于傷害過自己的人或仇敵很難生起慈悲,這正是我們要努力克服的。所謂罪惡之人,并不是生來就是惡人,也不一定永遠都是壞人。我們的慈悲可以啟發他、幫助他、轉化他。而且,我們還要認識到這些眾生自身也是受害者,他們在無明和煩惱的驅使下,不由自主的造下種種惡業,在輪回中枉受無盡痛苦,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切地同情、關愛和慈悲嗎?其實,給我們制造麻煩和痛苦的人,也是幫助我們修行積德的恩人,為我們提供了修習忍辱和慈悲的機會,我們實在應該感激才是。
作為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任何眾生都是我們慈悲的對象。
眾生以各種方式促使我們發起慈悲心,幫助我們發展邁向覺悟所必須的高貴品質。我們不能輕視任何一個眾生,尤其是那些看起來很卑賤的眾生,或許他們就是諸佛菩薩為激發我們的悲心而示現。所以,我們應該始終對一切眾生心懷感恩。
摘自《人世間》總第7期
總結
- 上一篇: 成功解读:仁慈比聪明更重要
- 下一篇: 憨山大师:如何念佛,方能生死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