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西园第一见
車子駛入楓橋路,當標志性的黃墻黑瓦映入眼簾,虔敬之心肅然生起。下車后從西園南門進入。孔老師問我說:這里有兩座橋,一座智慧橋,一座福德橋,你走哪座橋?我想了想說,福德更像年長的有福德的,我還是先從智慧橋走吧,先讓自己的智慧多多生起,再多多培福積德。
回來后我和小組成員分享此事。小蛾子說,其實福德橋就是慈悲橋,導師是迎合社會大眾的心意,因為人們更愿意聽“福德”二字。我這才恍然大悟,這里蘊含著“悲智雙運,自利利他”。光有慈悲或光有智慧都是不夠的,悲智雙運,最終才能自利利他。?
(二)掃心地
入園后,首先看到天王殿,殿前,黃黃的香樟樹葉子掉落在地面,一陣大點的風吹來,地面上的葉子隨風翻轉,像波浪一樣;風大些,葉子就旋轉起來。有位師兄在遠處掃地。看到這場景,一下子想起曾經看過的佛門掃心地的小故事。
掃地,掃地,掃心地。來到這里,心似乎一下安靜了很多,這種感覺很舒服。如果我們能將心里的煩惱、情緒、妄想等都掃除干凈,心自然就清凈自在了。?(三)禮佛
本周剛好學了佛門禮儀,進入時就提醒自己注意,比如進門跨腳。禮佛是必須的。進入天王殿,和孔老師一起禮佛。孔老師禮佛非常虔誠,動作也很嫻熟。她身穿白色的外套,合十站在佛像前,就像一位美麗的仙姑。我禮佛時,心是誠的,但動作是僵硬的,心里有一點緊張。事后我反省自己,動作不嫻熟是因為自己禮拜得少,至于心里緊張就是自己的問題了。擔心自己動作不嫻熟,不好看,反而讓自己緊張、動作僵硬。為什么不能放下這些雜念和虛榮?只一顆清凈的心與佛菩薩連接,自然就自在了。
(四)隨喜
一路走,孔老師一路給我介紹西園的建筑。到了寺院北面,孔老師說這扇門進去,里面面積很大,三寶樓、三德樓、三福樓……都是用來服務修學的,很少有寺院用這么大的場地來供大家修學,今天三寶樓就有企業家參學活動。當得知本次活動有很多義工服務時,我一下子就對義工們生起了敬意。
回想自己進入三級修學,前期有導讀義工、輔助員和輔導員,正是他們的無私付出,讓我一步步對佛法解除了誤解,糾正了錯誤觀念。社會大眾中像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我發愿只要時間允許,只要能夠做到,我一定多參加義工服務,一定要讓自己的受益回饋給他人!?
(五)發心
報名文宣義工其實心里有些忐忑,認為自己在寫作方面不擅長。參加培訓之后才發現,原來文宣的意義重大。文者,文以載道,就是傳承三級修學;宣者,宣而廣之,就是運用現代傳播方式弘揚三級修學。文宣工作就是傳承、弘揚三級修學,把有限變成無限,為三級修學提供豐富的文化寶庫。導師期望書院網站成為有心修學、學佛者的首選,讓社會大眾學佛不難。書院網站就是一個大百寶箱,也是一個大藥房。希望更多的人能從中受益。感恩遇見!
總結
- 上一篇: 慈悲自己改变生命品质
- 下一篇: 念佛最好的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