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法师:四不可得
慧通法師:四不可得
人生有死,物成有敗,善者有報,惡者有對。生死無常,合會有離,富樂亦爾,非常非恒,非不破壞。天人福報享盡,尚且要退墮惡道輪回,何況世間凡夫?要求不老、不病、不死,永享恩愛榮樂,是不可能的。
所以,佛在《四不可得經》說:世有四事不可獲致。
(一) 欲使常少不至老者,終不可得。
(二) 欲免常安無病,終不可得。
(三) 欲求長壽在世無極,終不可得。
(四) 欲求不死不可得。
人年少時面色紅潤,發黑齒白,形貌光澤,氣力旺盛,行步舉止,出入自由。一旦衰老,頭白齒落,面皺皮緩,舉動艱難,氣短噓噓,常需人扶。故要常保年少不衰老的愿望,是不可能達成的。
生病的因緣有六:
(一) 四大不順。 (二) 飲食不節。 (三) 坐禪不調。
(四) 鬼神得便。 (五) 魔神作祟。 (六) 業愆所起。
人身體強健,骨骼壯盛,飲食起居作息皆能自如。若不知藏精養息,持戒修行,仗勢強盛,為非作歹,貪淫逸樂,自恣口欲。一旦疾病猝至,業障現前,伏臥床上不能動搖,坐起需人,惡露自出,痛不可言。故要免除無病,永保安康,是不可能的。
身命無常,不善觀察,自恣五樂,放心逸意,殺盜淫亂,惡口兩舌,妄言綺語,貪嫉邪見,不孝父母,不順師友,輕視尊長,叛逆無道,譏謗圣教。慕于世榮,不知四大因緣假合,猶如幻化,不知生所從來,死之所歸,冀望長生,一朝命終不得自在,故欲得長壽不爾,終不可得也。
父母兄弟妻子奴仆,非冤親即債主,累劫以來不斷的恩愛糾纏,或破壞仇殺。雖一時共聚共享財物富貴,官爵俸祿,四時出入,自在游戲,以為眷屬從使可以隨意交心,一旦命斷,魂神獨逝,父母兄弟妻子親族朋友,皆自獨留,不相為伴。官爵財物仆從亦各自奔散馳走,故欲求不死不可得也。
人生在世常有無量眾苦切身,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怨憎會苦,眾苦令人憂悲。但世人鈍闇無智,深著世樂,不知罪福。沉迷于財色名利地位及親情眷屬,飲食五欲之中,心多放逸,不能自拔。故無數劫來,流轉生死,魂神不滅,死而復生,如車轉輪,無有休息。如何免此苦難?佛說:“當求解脫。”
何謂解脫?佛說:“護身口意,身不犯三罪,口不犯四過,意不念三惡。”不造身口意三業,皈依三寶,除貪嗔癡三毒,行慈悲喜舍,趣向三脫門,發菩薩意,行菩薩道,行六度萬行。視一切人如父如母如身,平等無異。不畏勤苦,發大意愿,濟渡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之道,入柔順法忍,發無上正真道意,勇猛精進。
當觀身之四大,本無化合,身命危脆,猶如驚電,恩愛合會,無不別離。當求不生不死,不苦不惱,不餓不渴,不寒不熱,存亡自在,趣向涅槃,方得免此苦難,解脫輪回。
諸天以善業因緣得生天道,享受種種殊勝妙樂。
又因耽著五欲境界,為愛所誑,不聞佛法,不持凈戒。貪香愛觸,樂色婦女,樂游園林,舍離八正道。不能調攝身口意業,放逸身行,多行不善。是故,有無量百千天眾,以善業盡故,現種種衰退之相,身壞命終墮于惡道,生于地獄、餓鬼、畜生道中,受無量苦。人生有死,物成有敗,善者有報,惡者有對。生死無常,合會有離,富樂亦爾,非常非恒,非不破壞。天人福報享盡,尚且要退墮惡道輪回,何況世間凡夫?要求不老、不病、不死,永享恩愛榮樂,是不可能的。
所以,佛在《四不可得經》說:世有四事不可獲致。
(一) 欲使常少不至老者,終不可得。
(二) 欲免常安無病,終不可得。
(三) 欲求長壽在世無極,終不可得。
(四) 欲求不死不可得。
人年少時面色紅潤,發黑齒白,形貌光澤,氣力旺盛,行步舉止,出入自由。一旦衰老,頭白齒落,面皺皮緩,舉動艱難,氣短噓噓,常需人扶。故要常保年少不衰老的愿望,是不可能達成的。
生病的因緣有六:
(一) 四大不順。 (二) 飲食不節。 (三) 坐禪不調。
(四) 鬼神得便。 (五) 魔神作祟。 (六) 業愆所起。
人身體強健,骨骼壯盛,飲食起居作息皆能自如。若不知藏精養息,持戒修行,仗勢強盛,為非作歹,貪淫逸樂,自恣口欲。一旦疾病猝至,業障現前,伏臥床上不能動搖,坐起需人,惡露自出,痛不可言。故要免除無病,永保安康,是不可能的。
身命無常,不善觀察,自恣五樂,放心逸意,殺盜淫亂,惡口兩舌,妄言綺語,貪嫉邪見,不孝父母,不順師友,輕視尊長,叛逆無道,譏謗圣教。慕于世榮,不知四大因緣假合,猶如幻化,不知生所從來,死之所歸,冀望長生,一朝命終不得自在,故欲得長壽不爾,終不可得也。
父母兄弟妻子奴仆,非冤親即債主,累劫以來不斷的恩愛糾纏,或破壞仇殺。雖一時共聚共享財物富貴,官爵俸祿,四時出入,自在游戲,以為眷屬從使可以隨意交心,一旦命斷,魂神獨逝,父母兄弟妻子親族朋友,皆自獨留,不相為伴。官爵財物仆從亦各自奔散馳走,故欲求不死不可得也。
人生在世常有無量眾苦切身,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怨憎會苦,眾苦令人憂悲。但世人鈍闇無智,深著世樂,不知罪福。沉迷于財色名利地位及親情眷屬,飲食五欲之中,心多放逸,不能自拔。故無數劫來,流轉生死,魂神不滅,死而復生,如車轉輪,無有休息。如何免此苦難?佛說:“當求解脫。”
何謂解脫?佛說:“護身口意,身不犯三罪,口不犯四過,意不念三惡。”不造身口意三業,皈依三寶,除貪嗔癡三毒,行慈悲喜舍,趣向三脫門,發菩薩意,行菩薩道,行六度萬行。視一切人如父如母如身,平等無異。不畏勤苦,發大意愿,濟渡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之道,入柔順法忍,發無上正真道意,勇猛精進。
當觀身之四大,本無化合,身命危脆,猶如驚電,恩愛合會,無不別離。當求不生不死,不苦不惱,不餓不渴,不寒不熱,存亡自在,趣向涅槃,方得免此苦難,解脫輪回。
總結
- 上一篇: 一个海归的悲催戒淫路,读罢让人扼腕长叹
- 下一篇: 成见、嫉妒、猜疑、懦弱、浮躁、仇恨等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