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实践】关于Kubernetes Dashboard的实践学习
陸陸續續,學k8s一個月了,從開始看docker容器書,視頻,怎么都無法上手;到后來悶著頭實踐地傻瓜式操作;到今天整個完全串通好!感覺到學習也是一段深刻的成長經歷!
過程:
這個過程中使用的工具
svn,Jenkins,harbor,k8s Dashboard,xshell
整個過程其實是將原來的服務發布過程分類自動集成管理。
1.
首先,雖然我們使用的是docker容器,但每次的鏡像并不是從云端docker hub下載下來直接用(可能是一些原因:下載慢,云端服務停止,不合適),所以我們建立了harbor,一個本地的鏡像倉庫(存放了Tomcat鏡像、Nginx鏡像 等基礎鏡像)
2.
接著項目的所有源碼有存放在svn服務器上,在使用k8s幫助我們自動化構建的過程,需要使用兩個文件 dockerfile文件和yaml文件。
dockerfile文件是來拿基礎鏡像,拿到基礎鏡像后,放到該服務所需要的地方,比如考評的服務需要發布在108服務器上,這個時候108服務器上需要Tomcat鏡像來起服務,這個時候就需要將Tomcat鏡像拿到這里去,并將項目(服務)打好的包(前端為.dist后綴,后端為.war后綴,但都是Java包)一并復制過去。有了基礎鏡像,在加上對應的服務包,就有了該服務對應的docker容器內容。所以這個dockerfile是給docker容器用的。(前端的dockerfile文件通常還會包含一個配置文件用來連接后端,并且鏡像為Nginx鏡像)
yaml文件:delopyment和service
delopyment管理ReplicaSet和Pod,而service主要暴露了一些端口
3.
Jenkins自動化構建的過程,需要新建任務,從svn上拉去代碼,標注構建時長,執行sh腳本自動構建。在構建的過程可以通過查看日志來發現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自己從這里學著看日志信息。。。
4.
接著就是K8s Dashboard(儀表盤),一共有三個服務(教務,考評,在線考試)分布在4個節點上。所有服務前后端的構建過程(從svn上拉取代碼,打包,發布服務)成功后會在k8s上看到服務已經起來了,如果不成功也可以直接看到它的報錯信息通過日志。
5.
再深入學的就是k8s的一些運行管理機制 心跳,負載均衡等等。
總結:
1.
璐璐的上手實踐真的很快,感覺的出來她下去的接觸時間長,自己付出了很多。跟璐璐也學到很多:自己先上手實踐,把能嘗試都試著做了,基本上80%自己都能做,剩余的不會再說,一定要先自己查,自己上手嘗試;遇到從來沒有弄過的東西,先照著別人的做,然后再下去查資料弄明白為什么這樣做。
2.
我和新玲很像,一開始遇到很多自己看不懂的東西,但新玲一直在耐心的實踐嘗試,反饋自己真實的問題,而我總是遇到問題就逃避。不會就不會,沒什么可怕的。
3.
上手困難這是我遇到的問題,大家后來在一起交流,我也在整個過程后反思,的確沒必要一上來我就要搞清楚每個東西到底是什么。先記住1+1=2,先用起來,后面的深入學習你就會知道為什么了,實踐過后再去理解理論會理解地更深刻。高效快速學習一件東西先要站在巨人的肩膀囫圇吞棗,別管是什么,上手干,尤其在運維這塊!
感謝這段時間大家一起學習~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K8S实践】关于Kubernetes Dashboard的实践学习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Html】基础
- 下一篇: 【运维学习笔记】在 vSphere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