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网所谓的“本体”的具体例子是什么?人工智能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8514/answer/2632376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體的概念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哲學層面的意思,一層是引申到信息科學中的語義層面的意思。
舉個最通俗的例子來解釋一下這兩層意思,我們就拿蘋果來舉例。關于蘋果的描述可以有很多,這里取三個
- 蘋果
- apple
- (蘋果的圖片)
也就是說,中文的“蘋果”,英文的“apple”和“蘋果的圖片”都可以讓人知道是在表示蘋果這樣東西。那么在哲學層面,蘋果這樣東西就是亞里士多德口中的“實體”,巴門尼德口中的“存在”,和本體論中所說的“本體”。而“蘋果”,“apple”和“蘋果的圖片”就統統是描述這個“本體”的符號。
因此通過上面這個例子我們就可以體會到,“本體”這個概念在哲學層面上是形而上的,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因為所有的描述都成為了“本體”的外在符號,我們世界上的所有圖像、語言、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都成為符號到本體的某種映射。
那說完了哲學層面的意思,我們再看看信息科學中“本體”的意思,也就是題主問的語義web中“本體”的意思。
既然我們都已經理解了哲學層面上所有的符號到本體存在映射,那么語義層面就很好理解了,我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這樣一種映射,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就是希望把
{“THU”,"Tsinghua", "Tsinghua University","清華","清華大學"}
這個符號集都映射到“清華大學”這個“本體”上來。再深一層,我們建立了本體的集合,就可以去發掘本體之間深層的關系,有可能是“屬性-本體”的關系,有可能是“子類-本體”的關系,也有可能是“本體-本體”的對立或者是近似關系。描述語義層面的本體關系的語言就是RDF和OWL等。
- 我們把各民族表示蘋果的語言都映射到“蘋果”這個本體上,這是第一步本體映射;
- 蘋果這個“本體”可以跟“名詞主體”建立隸屬關系,這是第二步建立本體之間的邏輯關系;
- “名詞主體”可以跟在“動詞主體”之后,形成動賓結構,我們在這個動賓結構之上,經過反映射,就可以實現各語種之間的翻譯,這是邏輯推理和實際應用。
其實不僅限于語義Web,很多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能的方法都在做本體映射和推理,只是表現的形式不同罷了,所以也建議IT狗們能讀一讀“本體論”,“認識論”的書籍,說不定能有更深的認識。
以上,略述淺見,希望各位博士師兄指正。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语义网所谓的“本体”的具体例子是什么?人工智能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小显卡训练大模型
- 下一篇: python 如何获取当前系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