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激烈竞争市场
激光雷達激烈競爭市場
1.激光雷達參數詳解
新勢力造車在近兩年得到飛速發展,國內的蔚來、理想、小鵬等都在資本市場上融到了大量的資金,早期的新勢力汽車是從新能源電動車入手,因為自動駕駛門檻較高,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客戶潮流的需要,自動駕駛不得不提上日程,盡管特斯拉的馬斯克對激光雷達不屑一顧,但是還是有除特斯拉以外的大部分廠商都在使用激光雷達,而且是作為主要的傳感器。因此,激光雷達是自動駕駛中繞不過去的坎,本文對激光雷達的參數進行詳細解讀。
激光雷達在自動駕駛中的作用,主要是3D/4D環境感知,探測車輛行駛過程中的路況和障礙物,把數據和信號傳遞給自動駕駛的大腦,再做出相應的駕駛動作。激光雷達可以說是自動駕駛中無形的眼睛,一輛車上大大小小的激光雷達可能數個或者數十個。
激光雷達參數很多:激光的波長、探測距離、FOV(垂直+水平)、測距精度、角分辨率、出點數、線束、安全等級、輸出參數、IP防護等級、功率、供電電壓、激光發射方式(機械/固態)、使用壽命等。
和用戶直觀感受很大的包括六大參數: 探測距離、測距精度、線束、FOV(垂直+水平)、角分辨率、出點數。
下圖就是華為激光雷達的幾個參數:探測距離220米,水平FOV 140°,垂直角分辨率小于0.1°。如果您對激光雷達不了解,看著肯定會暈。
華為激光雷達
接下來我們就對和用戶直觀感受相關的參數逐一說明:
1、探測距離
探測距離很好理解,就是激光雷達能夠探測的范圍,或者說半徑。
激光雷達的測距能力與被測物體的反射率相關。反射率就是射到目標物的激光能夠被反射回來的比率。
目標反射率越高,雷達能夠檢測到的有效回波就越多,所以能測量的距離越遠。
所以探測距離一般和反射率一起出現,比如150米@10%,就是指在目標反射率為10%的情況下探測距離為150米。
說探測距離不說反射率就是耍流氓!當然上圖中華為的參數沒有反射率,估計寫膠片的時候該產品還沒最終定型。
2、探測精度
探測精度是指探測距離的精確度,一般以厘米計,探測精度越高,3D景深刻畫的越準。
3、線束
激光雷達分為單線束和多線束。
單線束激光雷達只有一個激光發射器,隨著雷達轉動形成一條水平掃描線,所以只能檢測前方有沒有障礙物。
多線激光雷達在垂直方向有多個激光發射器,隨著雷達轉動形成多條水平掃描線,這樣就能夠掃描一個平面。
如下圖所示:
舉個例子,單線束就像我們用一個手指頭去觸摸物體,而多線束就像我們用整個手掌甚至是雙手觸摸物體。
顯然,線束越多,對目標物的刻畫越詳細,當然價格也就越貴。
4、FOV(水平 垂直)
這是探測視野,包括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就像是我們打開手電筒照一面墻,光能覆蓋的范圍一樣。
機械式激光雷達能夠360°旋轉,所以水平FOV是360°。固態激光雷達的水平FOV會小一些,比如華為這款120°已經算是大視角了。水平FOV越大,能夠探測的范圍越廣。
垂直FOV只對多線束激光雷達有用。是指最上面一束激光和最下面一束激光形成的夾角。
垂直FOV的視野一般偏向地下一些,比如水平為0°,那么向上15°,向下25°,這樣垂直FOV就是40°,如下圖所示。這樣的好處是能夠讓車輛更多的探測到地面車輛和行人。
5、角分辨率
角分辨率和FOV一樣,也分為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
水平分辨率是指左右兩個掃描的激光點形成的夾角;由于激光雷達旋轉,而激光發射器是脈沖,所以射到目標物上面的是一個一個點。
激光脈沖是固定頻率的,所以水平方向的分辨率只和雷達旋轉速度有關,只要速度足夠慢,分辨率就可以很高,現在做到0.01°也是很正常。但是掃描速度慢也會影響信息采集的速率。所以水平分辨率要和確定的掃描速度對應,掃描速度一般用頻率來表示,即1秒掃描來回掃描多少次。
垂直分辨率是指上下兩個線束形成的激光點的夾角。線束在垂直方向上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中間密集,上下稀疏,如下圖所示。這也很好理解,因為中間更有可能探測到行人或者是障礙物。
一般廠家宣稱的垂直分辨率,顯然是最密集那部分的分辨率。比如64線的產品,垂直FOV 40°,如果線束均勻分布,那么垂直分辨率是0.625°??蓪嶋H上廠家都是按密集那部分算,宣稱垂直分辨率0.2°。華為膠片上面的垂直分辨率0.1,也是指最密集那部分。
6、出點數
也叫周期采集點數,舉個例子,一個64線的激光雷達,水平FOV是120°,水平分辨率在10Hz的掃描頻率下是0.2°。
我們可以知道,激光一次打出64個點,掃描一次120°能打出64x120/0.2=38400,1秒掃描10次,一共有384000 pts/s。
顯然,出點數越多,掃描的效果越好,這就和機槍掃射是一樣的道理。
小結
掌握了上面這6個核心參數,也就掌握了激光雷達的精髓。
再舉個例子整體解釋一下,拿一個學生的學習來做比較:
? 探測距離就是學習的深度,學的越深,掌握的知識越好;
? 探測精度就是學習的好壞,學到越好,將來考試成績越好;
? 線束就是能同時學習幾個學科,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啥都行就是線束多;
? FOV視角就是學習的廣度,學的越廣,知識越豐富;
? 角分辨率就是學習的精細度,學習的越細,考試遺漏的越少;
? 出點數就是學習的結果,點數越多,考試成績越好。
- 5大激光雷達上市公司一季度市場競爭格局
目前美國有5家激光雷達上市公司,還有幾家中國本土激光雷達公司欲在美股上市,雖然中美關系緊張,但美元資本還是傾向于美股上市,資本似乎沒有國界。這5家除了Velodyne,其余都可算新股。
來源:上市公司財報 上表Innoviz市值12-20億美元
市值方面,不大可能過車規但性能最強的Luminar市值最高,有80億美元。Luminar在2020年12月8日時曾達到142億美元,2021年4月19日,市值最低57億美元。寶馬供應商Innoviz市值最低,顯然市場并不認同寶馬光環,MEMS各方面性能平平。
FMCW激光雷達雖然技術成熟度最低,最快也要2025年才可能量產,但性能比較突出,因此Aeva也比較受追捧。全半導體工藝制造,能達到最嚴苛的車規,成本最低,性能稍差的Ouster市值比較穩定,略低于Aeva,與老牌廠家Velodyne基本一致。Velodyne在固態領域進展緩慢,內部還有紛爭,市值下滑較嚴重。
只有Velodyne將產品和專利與授權費分開,其他4家應該都沒有此方面的收入,Velodyne持有360度旋轉激光雷達的專利。Luminar的收入分為兩個類型,一是零部件,二是整體解決方案,其中零部件大約占15%的收入,整體解決方案占85%。
Velodyne還大方公布了激光雷達出貨量為2684個,平均價格大約3.96萬美元(約25.6萬人民幣,按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6.4844折算)。在2018年曾經買過Velodyne的32線激光雷達,當時價格也是25萬人民幣,即使考慮出廠價和市場價的差異,Velodyne激光雷達的價格近3年變化不大。
顯然,Velodyne根本不屑于價格戰,同時其出貨主流還是32線激光雷達。與2020年1季度比,Velodyne產品收入下滑35%,但是專利和授權費大幅增長,增長超10倍,這部分貢獻讓Velodyne整體收入和毛利都表現還湊合。
來源:上市公司財報
上表為三大激光雷達公司收入按地域分布情況,由于Aeva和Innoviz收入不足100萬美元,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因此只對比這三家的。
Velodyne的亞太區收入比例從33%提高到54%,可能來自兩方面,一是來自中國的專利費收入。二是2020年1季度,中國正處于疫情巔峰,基數較低。
Velodyne廉頗老矣?
來源:Velodyne
車廠采購協議通常分幾步走。第一步,發RFI (Request for Information)資訊要求書,用來取得產品、服務或供應商一般資訊的請求文件。
這是一個資訊的要求,并不能成為對供應商或采購的約束,通常使用在采購之前。然后是 RFP (Request for Proposal) 建議要求書,RFP用于穩固報價采購流程,或議價采購流程中,依要求的明文規定,為取得報價的請求文件。
建議要求書 (Request for Proposal,RFP) 用于采購方要求供應商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的建議。采購方允許采購人員在沒有發現最佳資源之前,還沒有決定向誰采購時,可以去廣泛地搜集供應商信息并進行談判。一切OK后,進入下一步,RFQ (Request for Quotation) 報價要求書。最后就是簽署采購合同了。
顯然Velodyne大部分項目連RFI還沒到。
來源:Velodyne
Velodyne的價格堅挺,人們預測的價格大幅下降始終未出現,可能與Velodyne的制造策略有關。Velodyne有三家代工廠,歐洲是Veoneer,日本是尼康,亞太地區則有泰國的Fabrinet。當然Velodyne也在自建工廠。
但量始終不大,未來16線和Velarray會轉移到泰國生產,價格可能會下降。從目前趨勢看,Velodyne的出貨量恐怕難以提高,但專利費會持續上漲,中國企業專利費貢獻多多。沒有專利費,Velodyne的毛利率是負的。
擅長理財的Luminar
Luminar風頭很勁,還有瘋傳蘋果造車會使用Luminar的激光雷達,但從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看,蘋果不會用Luminar的激光雷達,蘋果肯定會選擇Flash激光雷達,因為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是Flash激光雷達,已經做了很多供應鏈布局,從手機跨越到汽車難度不算高,不過遠距離Flash激光雷達難度頗高。
來源:互聯網
這張照片上,特斯拉用了Luminar的激光雷達,于是傳言說特斯拉會上Luminar的激光雷達。實際上這是視覺真值驗證車,激光雷達只是提供真值(Ground Truth),這個值就好比標準答案,看看視覺系統能得分多少。特斯拉不會破壞馬斯克大神形象,堅決不用激光雷達,否則大神形象就崩潰了。
來源:Luminar
1季度Luminar最大收獲應該是得到PONY小馬智行的認同。.
來源:Luminar
Luminar手頭現金充足,有6.1億美元,預計2021年燒掉1.4億美元。
來源:Luminar
Luminar把余錢買了不少債券,財政部證券有2.1億美元,Velodyne也買過,但很快就出手了,也只有2千萬美元。除了財政部,Luminar還買了近3億美元的短期商業票據。顯然,Luminar不僅擅長推高市值,還擅長理財。
進展神速,擅長控制成本的Ouster
Ouster不僅收入大漲3倍,還將毛利率從負扭轉為正,有點不可思議,Velodyne努力多少年都未做到。
來源:互聯網
上圖是Ouster 128線激光雷達成本分析,直接硬件成本只有587美元。要知道Velodyne的64線激光雷達,直接硬件成本都要1512美元,也難怪可以毛利率轉正。
Ouster目標市場包括無人采礦、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港口AGV、最后1公里配送、倉儲、貨運車輛、機器人、無人車。在歐洲的智能城市收入增長很快。
1季度新客戶包括奔馳無人卡車、+Plus無人卡車。中國市場也有收獲,包括大名鼎鼎的字節跳動投資的輕舟智航和慧拓無人礦山。
慧拓是中科院自動化所青島技術產業技術研究院所孵化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最大的礦區無人化解決方案提供商。
乏善可陳的Aeva
Aeva的一季度路演中沒有什么新東西,畢竟FMCW非常遙遠,Aeva又強調了對其有興趣的公司,包括奧迪的Artemis(又譯作阿爾忒彌斯,羅馬神話中的狄安娜(拉丁語:Diana)。
希臘神話中的月神與狩獵女神,大自然的象征,奧林匹斯山上十二主神之一。宙斯和提坦女神—勒托的女兒,也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姐姐)。2020年奧迪成立了新部門Artemis,旨在加速汽車和技術的發展,試圖在電動車競賽中與更靈活的新勢力公司展開競爭。
Artemis原計劃在2024年推出一款高效電動車,展示一種不那么官僚的全新管理風格。但在近期宣布的重大改組中,Artemis將把這款電動車的進一步開發工作移交給奧迪自己的開發團隊,以及大眾集團旗下的Cariad(原Car.Software)內部軟件開發公司。
與此同時,Artemis將專注于開發方法和工具,為未來如何開發軟件主導的車輛創建基本藍圖。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用來改進整個大眾集團的汽車開發過程。
大眾的無人駕駛主要是和福特合資的Argo.AI主導,但Argo.AI曾經收購激光雷達初創企業普林斯頓光機所激光雷達項目小組,顯然不會用Aeva的激光雷達。
除了大眾還有電裝,不過電裝是有能力自制激光雷達的,直接采購的可能性為零。ZF也是Aeva的合作伙伴,這個還是比較靠譜的,還有中國大陸系的圖森未來。
Aeva號稱有效距離500米,來源:Aeva
FMCW能獲得速度值,
Aeva號稱4D激光雷達,來源:Aeva
低迷的Innoviz
Innoviz與寶馬合作多年,不過可以確定ix系列是不可能用上Innoviz激光雷達的,下一代寶馬7系和5系或許有可能。按照德國車廠一個車型7-8年壽命,下一代寶馬7系是2026年上市,5系是2024年上市。
Innoviz強調自己手握24億美元訂單。奈何資本市場不買賬。
小結
目前市場上前五大頂尖激光雷達上市企業都有介紹到,主要從資本、技術以及生產風險的角度進行分析和預測。
資本市場顯然主要看性能,不過資本市場變化很快,這就好像特斯拉當年被資本市場不屑一顧一樣,筆者看好Flash路線的Ouster,其目標市場不局限在無人車領域,業績比較堅實。Luminar顯然被高估了。
3. 全球15家頂級激光雷達公司大亂斗
激光雷達技術最初是為了迎接全自動駕駛時代而誕生的,如今它已成為新興的駕駛輔助市場的基石。激光雷達公司正在吸引客戶和投資者的注意,競相使自己的系統更好、更便宜。
無論是該領域的老前輩還是新手,都受益于汽車行業對駕駛輔助系統激光雷達傳感器的欣然接受。用于輔助系統的激光雷達量產的近期計劃,應該會給激光雷達公司帶來需要的收入,同時等待未來幾年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
Guidehouse Insights的首席研究分析師薩姆·阿布薩米德(Sam Abuelsamid)表示:“看到很多此類激光雷達都進入了量產設計階段,在未來幾年,每臺激光雷達的價格將低于500美元。“看到這些技術正被應用到Robotaxi的應用中?!?br /> 2021年3月,本田為只在日本銷售的某些Legend EX混合動力轎車添加了Sensing Elite駕駛輔助系統作為選配套件。這個套件的推出有限的,但系統,包括激光雷達,世界上第一個L3自動化產品之一。
2022年,沃爾沃將開始生產配備Luminar激光雷達和軟件的汽車。豐田很快將推出2022款雷克薩斯LS 500h車型,該車型包含使用激光雷達的Teammate系統。
還有空間嗎?
但是,即使激光雷達的數量激增,阿布薩米德和其它人也想知道,是否有足夠的空間讓數十家競爭對手爭奪合同。Ouster的首席執行官安格斯·帕卡拉(Angus Pacala)認為,五年內只有三到五家激光雷達公司會繼續存在。
同樣,以色列激光雷達初創公司Opsys Tech的執行董事長埃坦·格特爾(Eitan Gertel)對許多激光雷達公司的營收前景也持懷疑態度。這些公司在過去一年中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隨著大膽的技術預測迎來現實,該領域將在未來18個月內進行篩選。
“人們開始說,‘嘿,告訴是這個,但只能做那個,這對來說行不通?!彼f。“這導致了汽車方面的變化,因為突然之間,書面計劃沒有如所想象的那樣實現,不得不改變計劃或尋找其它供應商?!?br /> 但格特爾和其它人認為,駕駛輔助系統的總體需求仍然健康。除了這些用途,激光雷達在非汽車領域的應用也在激增,如倉庫、機器人、安保、無人機、港口等。
雖然目前部署的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和其它全自動車輛數量有限,幾乎完全是為了測試目的,但人們對未來在這些車輛上使用激光雷達的興趣依然濃厚。
Sense Photonics首席執行官肖娜·麥金太爾(Shauna McIntyre)表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將帶來規模經濟效益。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可能會得到一些前期制作,但真的會在五年后開始??吹阶詣玉{駛技術在短期內不會放緩,仍然非常強勁?!?br /> 以下是一些致力于開發和生產激光雷達的頂級公司的最新進展。
AEye
8月16日,AEye完成了CF Finance Acquisition Corp. III的SPAC合并,這是一家由與坎托·菲茨杰拉德(Cantor Fitzgerald)運營的空白支票公司。8月18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始交易,股票代碼為LIDR。
全球供應商大陸集團是AEye的重要合作伙伴,并將其遠程激光雷達技術集成到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系統中。
計劃在2024年投產,AEye預計這一年市場規模將在目前的基礎上翻一番。樣品現在正在德國因戈爾施塔特生產。
在過去6個月里,AEye從競爭對手那里聘請了6名高管,其中包括Velodyne前首席運營官瑞克·特維爾(Rick Tewell)、Cepton和Velodyne的前首席財務官鮑勃·布朗(Bob Brown),以及Sense Photonics前高管霍德·芬克爾斯坦(Hod Finkelstein),現在擔任AEye的首席研發官。
Aeva
8月10日,Aeva科技公司開始與尼康公司進行戰略合作,開發用于工業自動化和計量功能的激光雷達。合作將專注于使用Aeva的調頻連續波激光雷達進行微米級測量。
Aeva表示,尼康現有的此類計量系統客戶包括寶馬、Stellantis和一些航空制造商。
Aeva于2021年3月上市。在汽車領域,該公司表示其Aeries激光雷達平臺的分辨率已經提高到每平方度350點以上。該公司2021年完成了第三代芯片的開發,并計劃在2024年量產。Aeva說,遠程激光雷達現在可以探測到500米以上的障礙物。
Argo AI
Argo AI公司為福特汽車和大眾汽車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于2017年收購了新澤西州一家小型激光雷達公司Princeton Lightwave,2021年5月,Argo公司披露了四年來Princeton Lightwave一直在進行的激光雷達工作。
Argo公司表示,已經開發了一種激光雷達,可以探測到400米范圍內的黑暗物體。該公司稱這是行業首例,是Robotaxi在城市和高速公路上運營的關鍵促成因素。
2021年7月,Argo宣布與福特和Lyft合作,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在六個城市推出1000輛自動駕駛網約車。
Argo稱其激光雷達的關鍵促成因素為“蓋革模式”傳感,這種模式允許傳感器探測單個光子??梢愿兄头瓷渎实奈矬w,激光雷達傳感器的一部分,可以通過一個360度傳感器實現遠程和高分辨率傳感。
Argo公司表示,正在與一家合同制造商合作進行量產。該公司表示,這款傳感器的第一輪迭代會應用在Argo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隊上,量產計劃將很快公布。
Aurora
Aurora公司估值110億美元,總部位于加州帕洛阿爾托,在2020年年底收購了優步的自動駕駛部門,2021年2月又更進一步,收購了OURS Technology公司,此舉將深化其量產激光雷達能力。
Aurora將其激光雷達系統重新命名為FirstLight激光雷達。該公司正專注于將自動駕駛卡車作為這款激光雷達的首個應用,并與沃爾沃集團合作,以FirstLight為核心組件實現自動長途運輸的商業化。2021年3月,Aurora表示,激光雷達可以探測到300米以上的障礙物。
Cepton
2021年8月,Cepton科技公司表示將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Growth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合并,該交易對這家激光雷達初創公司的估值為15億美元。合并計劃在第四季度完成。
Cepton表示已與一家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商達成協議,為駕駛輔助系統提供激光雷達,預計將于2023年開始在車輛上部署。與此同時,總部位于東京的小糸制作所有限公司也投資了5000萬美元。
除了在駕駛輔助設計上獲勝,Cepton和福特也在2021年7月表示,自2016年以來,一直在合作,在研發工作和智慧城市項目中使用激光雷達,并進行了小規模部署。
Hesai
中國激光雷達公司禾賽科技是傳感器行業的主要參與者之一。2021年6月,該公司在最新一輪投資中融資逾3億美元,其迄今為止的總融資規模大約是這一數字的兩倍。
2021年7月,禾賽與中國Robotaxi公司文遠知行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自動駕駛系統和“車輛-基礎設施合作”系統。同年,禾賽還與自動駕駛卡車初創公司Kodiak Robotics合作。
禾賽與博世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系仍在繼續。還與中國Robotaxi公司AutoX、百度、上汽集團以及配送車輛供應商Nuro開展了其它項目。
Innoviz
Innoviz表示,到2022年底,激光雷達傳感器將幫助一家大型自動駕駛擺渡車公司在歐洲機場、園區和當地交通設施中部署車輛。
這家以色列公司表示,這些發展是通過與一家主要一級供應商的另一項設計取得的。Innoviz在2021年5月宣布了第四筆與一級供應商的交易,這項交易符合其首席執行官奧默·凱拉夫(Omer Keilaf)直接與供應商合作的戰略。
2021年8月,Innoviz表示正在與一家歐洲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合作進行一個高級開發項目,一旦測試完成,可能會簽訂一份多年的合同。
Innoviz最為人所知的項目是其與寶馬的合作,其激光雷達將用于寶馬的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Innoviz的其它戰略合作伙伴和投資者包括Aptiv和麥格納國際。
Luminar
Luminar在2021年7月表示,為了推動量產,該公司已同意收購激光雷達芯片生產商OptoGration公司,交易預計將在第三季度完成。該公司在8月8日提交的文件中寫道,OptoGration公司已經是Luminar供應鏈的關鍵一環,此次收購“加深了Luminar的競爭力”。
Luminar的激光雷達將于2022年開始量產,將成為沃爾沃電動SUV駕駛輔助應用的標準配置。Luminar還與沃爾沃的軟件子公司Zenseact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將向汽車制造商出售。該合作伙伴生產的系統是為公路自動化而設計的。
Luminar贏得的其它關鍵客戶包括上汽集團、戴姆勒卡車公司、英特爾旗下的Mobileye和小馬智行。
2021年6月,Luminar公司推出了激光雷達系統Blade,讓人們得以一瞥全自動化的未來。該系統可以集成Robotaxi車隊、卡車和乘用車。
Luminar首席執行官奧斯汀·拉塞爾(Austin Russell)表示:“雖然一些自動駕駛汽車公司專注于卡車或Robotaxi,但重點是為所有類型的車輛建立自動駕駛技術基礎。”
Mobileye
這家英特爾子公司最出名的可能是其基于攝像頭的駕駛輔助系統。在激光雷達方面,Mobileye與Luminar公司在過去兩年共同開發傳感器后,于2020年11月簽署了一份合同,將激光雷達用于駕駛輔助功能。
就在幾周后,Mobileye表示,正在制作自己的片上激光雷達系統,從2025年開始用于車輛。通過使用自己的芯片,Mobileye預計將降低私家車自動駕駛系統的成本。Mobileye公司認為,這種系統的材料成本大約為3500美元。
Mobileye首席執行官安儂·沙舒亞(Amnon Shashua)當時表示:“可以將其植入芯片,這使得成本相對合理。如果沒有這種技術去放在芯片上,高額的成本基本上會扼殺。”
Opsys Tech
Opsys Tech在一個專有的固態激光雷達技術中,使用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和單光子雪崩二極管接收器。隨著超過六家激光雷達公司上市,Opsys Tech很可能也會加入這一行列。但該公司執行董事長格特爾表示,情況并非如此。
格特爾說:“在經營一家上市公司超過15年之后,最不想做的就是站在投資者面前說,‘收入在五年內將是多少多少?!敎蕚浜昧?#xff0c;就會上市,而不是提前進行?!?br /> 該公司目前正在驗證和測試其傳感器,格特爾表示,可以發現300米外的障礙物,而沒有反射率或分辨率的相應損失。新的測試結果將于2022年第一季度公布。
與此同時,格特爾說,該公司已經與幾家合作伙伴達成了合同協議,包括至少一家一級供應商,但沒有公開名字。同樣,Opsys Tech也在亞洲建立了制造合作伙伴關系。格特爾表示,激光雷達將首先在亞洲大規模投入使用。
客戶對激光雷達的預期需求“非常健康”,并補充道:“都已做好準備,正在努力加快將激光雷達集成到平臺上?!?br /> Ouster
對在汽車以外應用激光雷達可能性的探索上,Ouster做得也許比任何一家激光雷達公司都多。該公司表示,在智能基礎設施、機器人、工業和交通等市場擁有600多家客戶。
2021年,Ouster與自動卡車開發商Plus達成協議,為其大型卡車提供2000臺激光雷達。這是Ouster從自動駕駛卡車公司收到的最大一筆訂單。這可能是兩家公司之間的第一次合作,因為Plus已經與亞馬遜合作部署自動卡車。
Ouster還為May Mobility的擺渡車提供短程激光雷達。
在第二季度的財報中,Ouster報告了超過1460個激光雷達傳感器的產量,比第一季度增長了49%。同期,其740萬美元的收入比第一季度增長了11%。
Sense Photonics
Sense Photonics正專注于降低激光雷達傳感器的成本,這家位于舊金山灣區的公司正在通過提高每秒可捕捉的點數來實現這一目標。
該公司聲稱,與傳統系統每秒約200萬個點數相比,自家激光雷達傳感器每秒可以捕獲超過1000萬個點數。使得Sense Photonics不僅可以更快地檢測物體,還可以進行分類。
2021年6月,該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MultiRange的閃光激光雷達系統,該系統提供了高分辨率、遠程能力以及更寬視野的中程能力——所有這些都來自一個傳感器的單次發射。
同樣在6月,Sense Photonics宣布與底特律一家“主要”(但仍未具名)汽車制造商達成一項開發協議,為乘用車生產計劃鋪平道路。首席執行官麥金太爾表示,該公司的固態閃光技術將使量產激光雷達變得更容易。
麥金太爾曾是谷歌和福特的高管,于2020年4月加入了這家激光雷達初創公司。“任何想要大規模生產的東西都必須是固態的,并且盡可能地保持流線型。”
Valeo
Valeo公司生產的激光雷達傳感器首次部署在大眾市場的汽車上。2017年,該公司的第一代“SCALA”激光雷達在奧迪A8轎車上實現了駕駛輔助功能,這為業內首次部署L3自動駕駛系統提供了基礎。
這家法國供應商表示,這些傳感器基于激光雷達制造商Ibeo的技術,超過10萬個這樣的傳感器已經上路。本田在日本的一些新款Legend EX轎車中使用了第一代SCALA,每個系統使用5個傳感器。
另外,Valeo表示,第二代SCALA傳感器正處于升級階段。該公司將于10月開始批量生產,該傳感器將用于一個L3自動駕駛系統,只有一個前置激光雷達。
Velodyne
Velodyne是汽車激光雷達的先驅,但該公司一直受到內部分歧的困擾。
首席執行官阿南德·戈帕蘭(Anand Gopalan)在上任僅19個月后,于2021年7月底離職。在這個位置上,該公司任命了多名高管為“首席執行官辦公室”,盡管目前還不清楚這種安排是否為永久性。
就在戈帕蘭離職的幾個月前,Velodyne董事會罷免了公司創始人戴維·霍爾(David Hall)。戴維·霍爾妻子瑪爾塔(Marta)仍在董事會,盡管霍爾斯夫婦都被董事會指控有“不當行為”。戴維·霍爾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董事會伏擊”已經發生,將很快“糾正這些錯誤”。
另外,汽車業資深人士克里斯汀·斯拉尼納(Kristin Slanina)于2021年8月被任命為Velodyne董事會成員。2021年,該公司還聘請了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HSB)前主席黛博拉·赫斯曼(Deborah Hersman)進入董事會。
2021年2月,福特出售了Velodyne的股份,Argo AI選擇使用自己的內部激光雷達傳感器。2021年8月,Velodyne確認2021年的營收指導為7700萬美元至9400萬美元。
Waymo
Waymo在自動駕駛汽車開發者中開創了一種潮流,即在內部制作自己的激光雷達。Waymo依靠其“激光熊蜂巢”(Laser Bear Honeycomb)設計,提供高達95度的垂直視野。
除了將其用于目前在鳳凰城運營的Waymo車隊之外,該公司表示,正在將其技術授權給非汽車行業的公司,如倉儲、農業、工業、地圖和智能城市部門。
參考鏈接:
https://www.sohu.com/a/485523343_121124374
https://new.qq.com/rain/a/20210815A08EUT00
http://bbs.ntpcb.com/simple/?t166411.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激光雷达激烈竞争市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边端云处理器系列技术参数
- 下一篇: 制程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