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猫和老鼠是谁画的呢?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卡通猫和老鼠是谁画的呢?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實際上是三種早中晚期形象設計是有變化的而且很明顯早期tom的毛比較長,兩位主角的形象比較接近真實的動物形象中期(最長)就是咱們最熟悉的,看著最順眼的那種形象,tom從這時開始用后腿直立行走。后期,較少有人注意到,這時兩位主角的的眉毛變得很粗重,tom顯得很頹廢,jerry的臉變得比以前方。晚期的形象比較簡陋,但是表情最豐富,肢體動作也最夸張。另外還有一種以前小神龍俱樂部老播的一部,jerry沒什么變化,tom的身形變得很矮小,帶個瓜皮帽。我不熟悉這部作品,但可以肯定它比上面提到的那些誕生要更晚。我不太喜歡新的這部,笑料和情節都不夠精彩。
Barbera 18日,著名卡通形象《貓和老鼠》(Tom and Jerry)的創始人之約瑟夫·巴伯拉(Joseph Barbera)在洛杉磯的家中病逝,享年95歲。一周精彩娛樂 巴伯拉憑借創造《貓和老鼠》在卡通界一炮而紅,并先后7次獲得獎項。 19世紀30年代,約瑟夫·巴伯拉(Joe Barbera)和比爾·漢納(Bill Hanna)在米高梅電影公司(MGM)開始合作,到了50年代,兩人便離開公司開始創業。雖然創業初始資金緊張,但兩人攜手打造的一些卡通,如《摩登石頭人》(The Flintstones)、《摩登家庭》(The Jetsons)、《瑜珈熊》(Yogi Bear)、《斯庫比·杜》(Scooby-Doo)等,都成為了日后的經典。 同為《貓和老鼠》作者之一的比爾·漢納在2001年逝世。
截止2019年12月,貓和老鼠電影如下:1、《貓和老鼠:大電影》19922、《貓和老鼠:魔術戒指》20023、《貓和老鼠:出發去火星》20054、《貓和老鼠:飆風天王》20055、《貓和老鼠:別碰我的胡須》20066、《貓和老鼠:胡桃夾子的傳奇》20077、《貓和老鼠:福爾摩斯》20108、《貓和老鼠:綠野仙蹤》20119、《貓和老鼠:羅賓漢與他的機靈鼠》201210、《貓和老鼠:巨人冒險》201311、《貓和老鼠:迷失之龍》2014
其實這和當時的社會情況有關。自從上世紀20年代的迪士尼見到小老鼠創作了米奇后,美漫的黃金時期到來。動畫成為上映的電影大片放送之前的開胃小菜。幾年后,二戰開始。可以想象人們當時的心情非常恐慌。創作者為了緩解人們的情緒,在動畫中創作以弱勝強的故事。就涌現了像《兔八哥》、《傻大貓與崔弟》、《貓和老鼠》那樣的小故事。而漫畫當時是報刊上的小玩意,人們看報時一定會希望戰爭快點結束。因此像《超人》、《蝙蝠俠》那樣的漫畫形象出現了。
貓和老鼠雖然只有160多集,但是卻經歷了60多年的歲月,有著很多個時期,分為三個不同的畫風,因為導演都不同1939年期間,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繼影片《加洛潘女孩》之后第二次合作。兩人采用了“貓”和“老鼠”的原型,為《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創作了第一部劇集《甜蜜的家》,當時動畫片中的貓叫“賈斯珀(Jasper)”,而老鼠叫“金克斯(Jinx)[7] ”[8] 。但是,米高梅電影公司的老板并不喜歡動畫片中這兩個主角的名字,于是便采取讀者投票競選的方式,將兩位主角的名字改成了現在的“湯姆(Tom)”和“杰瑞(Jerry)”[9] 。1957年,米高梅電影公司在沒有給予任何提前通知的狀況下,解散了公司的動畫部,《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第一次停止制作生產。1960年,米高梅電影公司突然覺得原來“湯姆(Tom)”和“杰瑞(Jerry)”這一對貓鼠是可以賺錢的。于是便重新啟用公司的動畫部,繼續開始制作《貓和老鼠》。公司指派吉恩·戴伊奇擔任這部動畫的制作人。在1961和1962年期間,米高梅電影動畫部制作了13部《貓和老鼠》的動畫片[2] 。1963年,米高梅電影公司在華納兄弟公司關閉了動畫部后,接納了從該公司走出來的查克·瓊斯。查克·瓊斯在進入米高梅后,接替吉恩·戴伊奇擔任《貓和老鼠》的制作人。在制作過程中,查克·瓊斯開始重新設計兩位主人公的主要形象。對于“湯姆”,查克他給了它一對更粗更大的眉毛以顯示它的兇樣,并畫大了在動畫片中經常給湯姆帶來麻煩的大尾巴。而對于“杰瑞”,查克則賦予了它日本卡通人物式的大眼睛。原先的片頭被更換成了新片頭,那個帶有米高梅標志性開頭的“獅子吼”被改編成了“湯姆叫”[9] 。1967年,米高梅在查克制作了34部《貓和老鼠》動畫片后,第二次關閉了動畫制作組。1975年,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決定再次創作這一對銀幕最佳搭檔。于是,他們決定為《星期六晨間卡通》電視臺制作《貓和老鼠》。然而,這并不是一個很容易的想法。首先,電視臺的負責人是這部動畫片的粉絲,由于而早期的《貓和老鼠》動畫有些地方過于暴力,他要求兩人減少動畫片中的暴力畫面。于是,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減少了“湯姆”和“杰瑞”兩位主角在動畫中的敵對現象
貓和老鼠》(又譯《湯姆和杰里》Tom&Jerry)是當今舉世聞名的動畫片,它的創造者威廉·漢納(William Hanna)及約瑟夫·巴伯拉(Joseph Barbera)是美國好萊塢動畫界的“傳奇人物”。威廉·漢納出生于新墨西哥梅爾羅斯,七歲時隨父母遷居加利福尼亞,長大后,曾先后學習過工程學、新聞學和音樂。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他在一家動畫工作室打零工,擔任故事編輯工作,雇主很快發現了他的才華,因而他不斷地得到提拔,直至成為獨立的動畫片導演。卡通畫家約瑟夫·巴伯拉出生于紐約,自幼就有繪畫天賦,起初他在一家銀行工作,業余時間入迷地從事動畫創作。他不同尋常的天賦與勤奮使他很快在一家動畫工作室找到了自己喜愛的工作。1937年漢納和巴伯拉第一次在米高梅電影公司動畫工作室相遇。1938年漢納從事動畫片《樂一通》(Looney Tunes)與《梅里小旋律》(Merrie Melodies)的創作,巴伯拉在繪制動畫片《特里通》(Terrytoons)。漢納具有喜劇天賦和著名導演的組織才能,巴伯拉具有卓越的繪畫天才,他們都認識到應該結成合作關系,從此開始了幾十年的成功合作。1939年他們共同為米高梅電影公司執導動畫片《貓咪搞到了靴子》(Puss Gets the Boot),當時動畫片中的貓叫Jasper,老鼠叫Jinx。漢納的故事編得十分生動,巴伯拉形象繪制得十分出色,特別是貓和老鼠的表情充滿了動人的幽默情趣,1940年這部動畫片的第一集問世后便大為轟動,受到無數觀眾的歡迎。由于米高梅電影公司不喜歡動畫片中這兩個主角的名字,于是舉行讀者競選,最后改成了現在的湯姆和杰里。《貓和老鼠》完全以鬧劇為特色,情節十分熱烈。湯姆是一只常見的灰白色家貓,它有一種強烈的欲望,總想抓住與它同居一室卻難以抓住的老鼠杰里,它不斷地努力驅趕這些討厭的房客,但總是遭到失敗。而實際上它在追逐中得到的樂趣遠遠超過了捉住老鼠,即使偶爾捉住了杰里,結果也不知究竟該怎么處置這只老鼠!《貓和老鼠》采用了貓與鼠的原型,他們的惡作劇非常有趣,不論游戲多么激烈緊張,杰里都知道它不會受到任何真正的傷害,而湯姆則總是難免受些皮肉之苦。杰里與尿布小灰鼠塔菲同住在這個人家的老鼠洞里,看起來像是被湯姆監視著,但杰里卻非常機靈,總能使湯姆狡詐的詭計適得其反,總能讓它自食其果。這個機靈老鼠與笨貓的故事,堪與米老鼠和唐老鴨的故事相媲美。沒有動物世界中恃強凌弱的殘酷,只有兩個鄰居之間的日常瑣事和紛爭,諸如小老鼠杰里偷吃了湯姆的奶酪,湯姆把捕鼠器放到了杰里的洞門口等等,中間穿插的無數惡作劇和幽默片斷,讓人感受到久違的天真快意。它們之間的關系常在一瞬間發生變化——化敵為友或勢不兩立:為敵時絞盡腦汁,互不相讓;為友時,親如兄弟,誰也不記仇。《貓和老鼠》共有116個漫畫形象,每一集選2至3個不同性格的形象搭配在一起,敘述一個“噱頭”故事。它的故事內容單一,總是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體現出作者的超人智慧。它采用的啞劇形式,完全依靠滑稽動作而不用對白,與《米老鼠和唐老鴨》相比,后者的故事究竟表述什么,有時并不容易搞清,而《貓和老鼠》的啞劇卻明白直觀,給觀眾的印象極其鮮明深刻。《米老鼠和唐老鴨》風靡世界幾十年,其造型、配音以及強大的宣傳起了重要的作用,而《貓和老鼠》幾乎沒有對白,靠的完全是生動的形象與情節曲折、想象豐富的故事。《湯姆和杰里》前后共出過200多部動畫片,其中《傻老鼠揚基》(1943年),《請安靜》(1945年),《貓協奏曲》(1947年),《清潔鼠》(1948年),《兩只凱蒂爾鼠》(1952年)和《老鼠約翰》(1953年)獲得過奧斯卡金獎,《圣誕前夜》(1941年),《杰克爾博士和老鼠先生》(1947年)曾被提名,在好萊塢動畫史上它是獲得過奧斯卡金獎最多的動畫片。在動畫片《起錨》(1945年)中杰里與吉恩·凱利的表演以及在動畫片《濕了就危險》(1956年)中湯姆與杰里、埃斯特·威廉的嬉水鬧劇,把動畫與真實的攝影驚人地融合在一起,成了電影史上的里程碑。《兩只凱蒂爾鼠》還衍生出另一個中世紀的法國王室城堡中的《貓和老鼠》系列動畫片,《講得好,貓咪!》(1954年)和《高貴的貓納普》(1958年)等《貓和老鼠》的故事同樣也衍生出不同的系列動畫片。《兩只凱蒂爾鼠》還出了連環漫畫書,1956年當迪斯尼盜用“凱蒂爾鼠”用于米老鼠俱樂部電視劇時,連環漫畫書名被改為《馬斯凱蒂爾鼠們》。1945年米高梅成立動畫部時漢納和巴伯拉出任總裁。1955年,由于制作動畫費用上升等因素,米高梅公司決定撤出動畫業,于是他倆決定自己辦公司。1957年他們在米高梅的任期結束后,合伙成立了漢納-巴伯拉工作室(Hanna Barbera Studios)。在米高梅公司的十幾年中,漢納和巴伯拉專注于制作《貓和老鼠》系列動畫片,僅有三部動畫片不是由貓和老鼠主演的。漢納和巴伯拉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后,《貓和老鼠》創作中斷過幾年。1961年《貓和老鼠》在一個簡短的紀念系列中再次出現,這個紀念系列是在捷克斯洛伐克由吉恩·戴奇(Gene Deitch)制作的。1963年華納兄弟公司的老職員查克·瓊斯接管米高梅公司的動畫制作部,使《貓和老鼠》的執導風格發生了巨變。瓊斯的1967年的《呼呼入夢》是《貓和老鼠》的最后一部電影動畫連續劇。1975年,繁榮興旺的的漢納-巴伯拉工作室從米高梅公司買下了他們以前創作的那些動畫形象,制作出一部電視動畫連續劇,到1977年這個連續劇共出了48集。漢納和巴伯拉把《貓和老鼠》搬上電視屏幕后,又開辟出一片新天地,取得了更大的成功,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更多的觀眾都是通過電視認識了《貓和老鼠》的。
Barbera 18日,著名卡通形象《貓和老鼠》(Tom and Jerry)的創始人之約瑟夫·巴伯拉(Joseph Barbera)在洛杉磯的家中病逝,享年95歲。一周精彩娛樂 巴伯拉憑借創造《貓和老鼠》在卡通界一炮而紅,并先后7次獲得獎項。 19世紀30年代,約瑟夫·巴伯拉(Joe Barbera)和比爾·漢納(Bill Hanna)在米高梅電影公司(MGM)開始合作,到了50年代,兩人便離開公司開始創業。雖然創業初始資金緊張,但兩人攜手打造的一些卡通,如《摩登石頭人》(The Flintstones)、《摩登家庭》(The Jetsons)、《瑜珈熊》(Yogi Bear)、《斯庫比·杜》(Scooby-Doo)等,都成為了日后的經典。 同為《貓和老鼠》作者之一的比爾·漢納在2001年逝世。
截止2019年12月,貓和老鼠電影如下:1、《貓和老鼠:大電影》19922、《貓和老鼠:魔術戒指》20023、《貓和老鼠:出發去火星》20054、《貓和老鼠:飆風天王》20055、《貓和老鼠:別碰我的胡須》20066、《貓和老鼠:胡桃夾子的傳奇》20077、《貓和老鼠:福爾摩斯》20108、《貓和老鼠:綠野仙蹤》20119、《貓和老鼠:羅賓漢與他的機靈鼠》201210、《貓和老鼠:巨人冒險》201311、《貓和老鼠:迷失之龍》2014
其實這和當時的社會情況有關。自從上世紀20年代的迪士尼見到小老鼠創作了米奇后,美漫的黃金時期到來。動畫成為上映的電影大片放送之前的開胃小菜。幾年后,二戰開始。可以想象人們當時的心情非常恐慌。創作者為了緩解人們的情緒,在動畫中創作以弱勝強的故事。就涌現了像《兔八哥》、《傻大貓與崔弟》、《貓和老鼠》那樣的小故事。而漫畫當時是報刊上的小玩意,人們看報時一定會希望戰爭快點結束。因此像《超人》、《蝙蝠俠》那樣的漫畫形象出現了。
貓和老鼠雖然只有160多集,但是卻經歷了60多年的歲月,有著很多個時期,分為三個不同的畫風,因為導演都不同1939年期間,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繼影片《加洛潘女孩》之后第二次合作。兩人采用了“貓”和“老鼠”的原型,為《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創作了第一部劇集《甜蜜的家》,當時動畫片中的貓叫“賈斯珀(Jasper)”,而老鼠叫“金克斯(Jinx)[7] ”[8] 。但是,米高梅電影公司的老板并不喜歡動畫片中這兩個主角的名字,于是便采取讀者投票競選的方式,將兩位主角的名字改成了現在的“湯姆(Tom)”和“杰瑞(Jerry)”[9] 。1957年,米高梅電影公司在沒有給予任何提前通知的狀況下,解散了公司的動畫部,《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第一次停止制作生產。1960年,米高梅電影公司突然覺得原來“湯姆(Tom)”和“杰瑞(Jerry)”這一對貓鼠是可以賺錢的。于是便重新啟用公司的動畫部,繼續開始制作《貓和老鼠》。公司指派吉恩·戴伊奇擔任這部動畫的制作人。在1961和1962年期間,米高梅電影動畫部制作了13部《貓和老鼠》的動畫片[2] 。1963年,米高梅電影公司在華納兄弟公司關閉了動畫部后,接納了從該公司走出來的查克·瓊斯。查克·瓊斯在進入米高梅后,接替吉恩·戴伊奇擔任《貓和老鼠》的制作人。在制作過程中,查克·瓊斯開始重新設計兩位主人公的主要形象。對于“湯姆”,查克他給了它一對更粗更大的眉毛以顯示它的兇樣,并畫大了在動畫片中經常給湯姆帶來麻煩的大尾巴。而對于“杰瑞”,查克則賦予了它日本卡通人物式的大眼睛。原先的片頭被更換成了新片頭,那個帶有米高梅標志性開頭的“獅子吼”被改編成了“湯姆叫”[9] 。1967年,米高梅在查克制作了34部《貓和老鼠》動畫片后,第二次關閉了動畫制作組。1975年,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決定再次創作這一對銀幕最佳搭檔。于是,他們決定為《星期六晨間卡通》電視臺制作《貓和老鼠》。然而,這并不是一個很容易的想法。首先,電視臺的負責人是這部動畫片的粉絲,由于而早期的《貓和老鼠》動畫有些地方過于暴力,他要求兩人減少動畫片中的暴力畫面。于是,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減少了“湯姆”和“杰瑞”兩位主角在動畫中的敵對現象
貓和老鼠》(又譯《湯姆和杰里》Tom&Jerry)是當今舉世聞名的動畫片,它的創造者威廉·漢納(William Hanna)及約瑟夫·巴伯拉(Joseph Barbera)是美國好萊塢動畫界的“傳奇人物”。威廉·漢納出生于新墨西哥梅爾羅斯,七歲時隨父母遷居加利福尼亞,長大后,曾先后學習過工程學、新聞學和音樂。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他在一家動畫工作室打零工,擔任故事編輯工作,雇主很快發現了他的才華,因而他不斷地得到提拔,直至成為獨立的動畫片導演。卡通畫家約瑟夫·巴伯拉出生于紐約,自幼就有繪畫天賦,起初他在一家銀行工作,業余時間入迷地從事動畫創作。他不同尋常的天賦與勤奮使他很快在一家動畫工作室找到了自己喜愛的工作。1937年漢納和巴伯拉第一次在米高梅電影公司動畫工作室相遇。1938年漢納從事動畫片《樂一通》(Looney Tunes)與《梅里小旋律》(Merrie Melodies)的創作,巴伯拉在繪制動畫片《特里通》(Terrytoons)。漢納具有喜劇天賦和著名導演的組織才能,巴伯拉具有卓越的繪畫天才,他們都認識到應該結成合作關系,從此開始了幾十年的成功合作。1939年他們共同為米高梅電影公司執導動畫片《貓咪搞到了靴子》(Puss Gets the Boot),當時動畫片中的貓叫Jasper,老鼠叫Jinx。漢納的故事編得十分生動,巴伯拉形象繪制得十分出色,特別是貓和老鼠的表情充滿了動人的幽默情趣,1940年這部動畫片的第一集問世后便大為轟動,受到無數觀眾的歡迎。由于米高梅電影公司不喜歡動畫片中這兩個主角的名字,于是舉行讀者競選,最后改成了現在的湯姆和杰里。《貓和老鼠》完全以鬧劇為特色,情節十分熱烈。湯姆是一只常見的灰白色家貓,它有一種強烈的欲望,總想抓住與它同居一室卻難以抓住的老鼠杰里,它不斷地努力驅趕這些討厭的房客,但總是遭到失敗。而實際上它在追逐中得到的樂趣遠遠超過了捉住老鼠,即使偶爾捉住了杰里,結果也不知究竟該怎么處置這只老鼠!《貓和老鼠》采用了貓與鼠的原型,他們的惡作劇非常有趣,不論游戲多么激烈緊張,杰里都知道它不會受到任何真正的傷害,而湯姆則總是難免受些皮肉之苦。杰里與尿布小灰鼠塔菲同住在這個人家的老鼠洞里,看起來像是被湯姆監視著,但杰里卻非常機靈,總能使湯姆狡詐的詭計適得其反,總能讓它自食其果。這個機靈老鼠與笨貓的故事,堪與米老鼠和唐老鴨的故事相媲美。沒有動物世界中恃強凌弱的殘酷,只有兩個鄰居之間的日常瑣事和紛爭,諸如小老鼠杰里偷吃了湯姆的奶酪,湯姆把捕鼠器放到了杰里的洞門口等等,中間穿插的無數惡作劇和幽默片斷,讓人感受到久違的天真快意。它們之間的關系常在一瞬間發生變化——化敵為友或勢不兩立:為敵時絞盡腦汁,互不相讓;為友時,親如兄弟,誰也不記仇。《貓和老鼠》共有116個漫畫形象,每一集選2至3個不同性格的形象搭配在一起,敘述一個“噱頭”故事。它的故事內容單一,總是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體現出作者的超人智慧。它采用的啞劇形式,完全依靠滑稽動作而不用對白,與《米老鼠和唐老鴨》相比,后者的故事究竟表述什么,有時并不容易搞清,而《貓和老鼠》的啞劇卻明白直觀,給觀眾的印象極其鮮明深刻。《米老鼠和唐老鴨》風靡世界幾十年,其造型、配音以及強大的宣傳起了重要的作用,而《貓和老鼠》幾乎沒有對白,靠的完全是生動的形象與情節曲折、想象豐富的故事。《湯姆和杰里》前后共出過200多部動畫片,其中《傻老鼠揚基》(1943年),《請安靜》(1945年),《貓協奏曲》(1947年),《清潔鼠》(1948年),《兩只凱蒂爾鼠》(1952年)和《老鼠約翰》(1953年)獲得過奧斯卡金獎,《圣誕前夜》(1941年),《杰克爾博士和老鼠先生》(1947年)曾被提名,在好萊塢動畫史上它是獲得過奧斯卡金獎最多的動畫片。在動畫片《起錨》(1945年)中杰里與吉恩·凱利的表演以及在動畫片《濕了就危險》(1956年)中湯姆與杰里、埃斯特·威廉的嬉水鬧劇,把動畫與真實的攝影驚人地融合在一起,成了電影史上的里程碑。《兩只凱蒂爾鼠》還衍生出另一個中世紀的法國王室城堡中的《貓和老鼠》系列動畫片,《講得好,貓咪!》(1954年)和《高貴的貓納普》(1958年)等《貓和老鼠》的故事同樣也衍生出不同的系列動畫片。《兩只凱蒂爾鼠》還出了連環漫畫書,1956年當迪斯尼盜用“凱蒂爾鼠”用于米老鼠俱樂部電視劇時,連環漫畫書名被改為《馬斯凱蒂爾鼠們》。1945年米高梅成立動畫部時漢納和巴伯拉出任總裁。1955年,由于制作動畫費用上升等因素,米高梅公司決定撤出動畫業,于是他倆決定自己辦公司。1957年他們在米高梅的任期結束后,合伙成立了漢納-巴伯拉工作室(Hanna Barbera Studios)。在米高梅公司的十幾年中,漢納和巴伯拉專注于制作《貓和老鼠》系列動畫片,僅有三部動畫片不是由貓和老鼠主演的。漢納和巴伯拉創辦了自己的工作室后,《貓和老鼠》創作中斷過幾年。1961年《貓和老鼠》在一個簡短的紀念系列中再次出現,這個紀念系列是在捷克斯洛伐克由吉恩·戴奇(Gene Deitch)制作的。1963年華納兄弟公司的老職員查克·瓊斯接管米高梅公司的動畫制作部,使《貓和老鼠》的執導風格發生了巨變。瓊斯的1967年的《呼呼入夢》是《貓和老鼠》的最后一部電影動畫連續劇。1975年,繁榮興旺的的漢納-巴伯拉工作室從米高梅公司買下了他們以前創作的那些動畫形象,制作出一部電視動畫連續劇,到1977年這個連續劇共出了48集。漢納和巴伯拉把《貓和老鼠》搬上電視屏幕后,又開辟出一片新天地,取得了更大的成功,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更多的觀眾都是通過電視認識了《貓和老鼠》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卡通猫和老鼠是谁画的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ndroid 自定义View —— C
- 下一篇: Android 自定义 ——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