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读图书速写是谁画的啊?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尚读图书速写是谁画的啊?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藝術留學的申請者是不是需要具備藝術基礎,一直都是困擾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大問題。關于藝術基礎和作品集的準備,很多人對心之向往的藝術留學充滿了擔憂。但其實,零基礎的申請者也是可以選擇藝術專業的留學道路的。Q1:毫無繪畫基礎,能學習藝術設計類嗎?老實講,這個問題出現的頻率超級高。一方面,因為學藝術設計的學生中很多都是普通高中生,并非真正的藝考生,所以很多學生會有這個顧慮;即使本科生也有很多學生在出國的時候想選擇轉專業讀藝術設計,那么這幫學生同樣是沒基礎的;另一方面,則是對作品集的理解存在誤區,所以會有這個顧慮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而實際上,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作品集它最主要是一個設計的過程,更多的是想法的表達,邏輯的表達,學校甚至不會怎么看基礎技法深淺,我們也經常看到很多繪畫一般的學生拿到很頂級院校錄取。另外,在專業問題上也提及到,如果你是擔憂手繪基礎,那么可以選擇一些時尚設計類或藝術設計類等專業進行學生。所以,完全不用擔憂毫無繪畫基礎啦。Q2:不確定自己要選擇哪個藝術類專業,有什么辦法能讓自己更進一步地確定嗎?至于這個問題,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常常會看見部分學生好像對專業沒什么感覺或者哪個專業都覺得有意思或者在兩到三個專業中無法確定。 這個除了對不同專業理論知識的了解與認知有個初步判定外, 可以結合該專業的就業工作類型比如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場景是哪些,讓自己進一步確定。另外,覺得最重要的是執行力,要真正的開始著手做一些東西幫助自己更進一步判定。 其實藝術設計類不會是單純的單一專業,很多專業本身存在交叉,或者說跨界設計。前期可以從2D到3D簡單區分進行篩選, 最最重要一般會建議學生在2個模糊專業中通過設計一個項目去了解自己更擅長或更喜歡哪一板塊,進而判定專業。(當然,這個一般需要專業老師做項目指導),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做項目的過程中判定或篩選。Q3:藝術設計類專業中哪些專業對軟件要求更多一些?如果硬是要分個武林高低的話,那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動畫設計等專業對申請者軟件能力要求更高些,因為需要涉及到3D建模,渲染等環節, 而其他所有專業都需要會基本的平面設計軟件,如PS, INDESIGN等。但切記, 不要輕易以軟件效果好壞去評估自己的作品集, 學校并不會以此為依據,這只是最后的展示形式, 依然看重的是過程。 這也是很多學生在做作品集的過程中會走偏的一點,過渡的追求軟件效果或優先學習軟件等。更多藝術留學專業申請咨詢,歡迎致電ACG藝術留學400-628-2005!
人物速寫線條應該具備如下特征:1、線條要流暢。盡量不要斷線、碎線條;2、線條要肯定。盡量不要猶豫、含糊模糊;3、線條要虛實結合。粗細、明暗有對比。
親~~你好,我就是老鷹的學生~~~~ 崔哲旭已經不在老鷹了。。。不知是嫌課太多了還是覺得老鷹好老師太多了,,嗯,這不重要,,,反正她跑了,去東煜畫室了,,,,,,,現在老鷹速寫主教是周潔純,有圖有真相,話說里面還有一個同學的速寫,也很吊很吊,他叫李楊,復讀了很多年了。。我超佩服他的。。其他老師的還有速寫小王子楊新建啊,還有一些我不知道名字但很有實力的助教。。呵呵,反正老鷹很吊,看到樓主蠻崇拜老鷹的樣子,我好開心(*^_^*)下面發的幾張圖,都是老鷹畫室出的書,周潔純的速寫,張文龍的線性素描,陳瑤的色彩。。。陳震宇最近也新出了一本素描,不過我沒找到圖。。。有機會再給你找吧~~還有色彩不一定要用老鷹的,白塔嶺和孿生的色彩也都很好的!!可以買《杭州素描》《杭州色彩》,都是收集的杭州各畫室的。。。 對了,還有鉛筆的問題是吧,速寫的話可以用馬利14B或中炭、軟炭,中華的也好用,但是中華軟炭太容易斷了,軟炭還是建議買馬利純手打,要加分哦!~~~~
葉淺予的藝術宗旨是自強不息。他一生勤奮,作畫千千萬,出版畫集文集幾十種,晚年“畫思漸稀文思寄,細敘滄桑記流年”,還寫成了一生的回憶錄,連童年的事也補成,準備修訂時補入。詩志言,他近年還不計平仄寫起舊體詩來。詩如其人,類皆透明。淺予一生的藝術,可以歸成三大類。 第一類是漫畫。以長篇連續漫畫《王先生》開其端,《小陳留京外史》發于中,《天堂記》殿其后。這是淺予藝術的發皇期。上海雜志公司在三十年代后期出齊了他的王先生、小陳漫畫集,留下了一份上海生活的形象資料,描繪了市井的眾生相,推出了一套現代官場現形圖 第二類是速寫,葉淺予的速寫,在畫界無出其右。他從30年代起就速寫本子不離身。那是從墨西哥漫畫家珂佛羅皮斯處學來的。速寫本成為畫家的形象庫。淺予速寫,自然以舞臺人物最有名。年輕一代人認識淺予藝術是從他五六十年代發表在報刊上的舞臺速寫開始的。他的速寫,大部分是用鉛筆線,從《天鵝湖》開始用水墨改畫,線條減至無可再減,堪稱減筆大師。 第三類是舞蹈人物畫。40年代,葉淺予離開漫畫,走向國畫。第一批作品便是他訪問印度歸來所作的印度舞畫。他用敦煌壁畫和佛畫的手法畫天竺舞,用色厚重,線條工整流暢,有點壁畫風。對這批畫,徐悲鴻的評語是:“淺予之國畫,如其速寫人物,筆法輕快,動中肯綮。”宗白華的評語是:“淺予的印度舞面,是古典美與現代美的結合。”到了60年代,他的筆墨解放,出現了畫舞的高潮。代表作如婆羅多舞和獻花舞,和闐裝和夏河裝,畫上人物灑脫、嫵媚、奔放,畫界咸謂淺予舞畫,60年代是高峰。可惜一陣政治狂飚,打落了他的畫筆,掐斷了他的藝術黃金時期。70年代后期,他重握畫筆,把全部感情傾注到家鄉的山水人物。他以兩年之期,三易其稿,畫成《富春山居新圖》長卷,以后又再畫《富春人物畫譜》百本,老筆紛披,重見他30年代畫漫畫時的姿肆筆墨。這時期,他不以畫舞為滿足,嘗試國畫與漫畫的融合,《長安懷古》四題便是。半坡紋、馬嵬坡兩題,都是有點漫畫味。黃苗子說有點馬蒂斯味,這當然是畫家尋求繪畫形式色彩中的一種巧合。 造形、造形,造形藝術就是創造形象的藝術。中國畫延綿千余年,直到齊白石,總結造形原則有“似與不似之間”一句話,有時也說為“不似之似”,真是說得極明白,極透徹,極概括,一句話就把畫理說清楚了。不似為欺世,太似為媚俗。用淺予的說法是不能遺形傳神,也不能死摳細節。前者就是那種抽象畫,后者大概就是照相畫了。淺予是白石的信徒,所以主張以形寫神,有神才靈。 趙士英,(1938.10—) 山東煙臺人。 擅長舞臺速寫。 1960年畢業 于北京藝術師范學院美術系油畫科。 歷任中學教師、中國舞蹈家協會《舞蹈》編輯部副主 任、美術編輯,全國政協委員。作品有《鷹》、《舞》等。在全國報刊發表大量舞臺速寫。 出版有《舞臺速寫選 》、《趙士英舞臺速寫選》、《外國藝術家訪華演出速寫專輯》、《速寫的話與畫》、《趙 士英畫集》。其以舞蹈速寫藝術聞名于畫壇。最近,他不滿足于現有的成就,又在探索以油畫語言創造舞蹈速寫藝術。藝術的真誠執著,壯心不已的探求,使他的藝術之樹又生長出新芽,開始結出了嫩果。 油畫的語言是十分豐富的,士英的油畫探索也是多方面的,他有運用傳統油畫色彩造型手法的創作,也有突出裝飾變形意味的,更有強調抽象美趣味的。但更多的是吸收中國傳統水墨寫意繪畫精華的作品。 士英這些年的探索追求實際上是在做一件有意義有價值卻又十分艱巨的事,一種融匯中西,連接舞蹈與繪畫姊妹藝術,創造新藝術的心智勞動。 盧宇光,1948年4月生,廣東省開平縣人,中國著名畫家、書法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獲國務院專家津貼。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盧延光把精力從人物線描逐漸投入到山水畫創作中去,20多年來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現為廣州藝術博物院院長、廣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廣州市文藝創作研究所藝術研究室主任、廣州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廣州市政協常委。 “全國連環畫十家之一”稱號的出名畫家,以畫人物知名。他的《一百皇帝圖》、《一百仕女圖》、《一百儒士圖》、《一百僧佛圖》等等百圖系列,一本一本不斷地被出版。接著,他以國畫形式畫人物畫,尤其以仕女為多。他的仕女由較為寫實,向象征性發展,比如將眼珠(古時候稱為傳神“阿睹”)虛掉,造型上最富于表現力的那一只手,只集中寫她的手部甚至手指,而其余諸如手臂、衣袖等全部虛掉,留出了讓人聯想的空間,設色也淡素。這樣一處理,仕女似乎神仙化了,寫出了殘缺、不完整的美。其實,他要表現的是其心目中理想的優雅德馨、無欲無求,一種格調很高的美。總的看來,盧延光的仕女畫以線條為擅長。 近幾年來,他的興趣已經轉向了寫山水,總的風格也是以線條為擅長。中國繪畫中的山盧有光畫作(7張)水,是個很有歷史傳統的大系統。這最早是作為人物的一個陪襯、背景出現,所謂“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就是說人物是主要的,山是作陪襯的,水全都裝載得住。我們國家現在能見到最早的山水畫,是現藏故宮的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有宋徽宗皇帝題簽,雖然最近有人考證說不到隋,只到唐代,但也是山水畫成形的實物代表。唐代有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王維,宋代李成、范寬、“大小米”(米芾,米友仁),元代的黃子久、王蒙、吳鎮、倪云林四大家,明代文征明、沈周、唐寅、仇英四大家以及董其昌、清代四王、四僧等等,都是歷史上杰出的山水畫家。 盧延光先生,在經歷了一段時間專攻國畫仕女畫之后,路子一轉,寫起山水來。他的山水畫布局圖繁密完整、勾畫點染精謹、筆墨爽勁秀逸,不遺傳統法度的同時,也有生活的體驗。盧延光先生的一些山水畫,如《歸廬圖》、《高臥圖》、《訪客圖》、《聽松圖》、《避暑圖》、《山居圖》等等,頗有元人風度,其構圖布局間層層疊疊,繁密豐富,尤其近元四家之一黃鶴山樵(王蒙)的路子,也有吳鎮的路子。 范曾,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書畫家、詩人, 1938年生,江蘇南通人,常署“抱沖齋主十翼江東范曾”,現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文學院博士生導師、終身教授。出版有畫集、書法集、詩集、散文集、藝術論、演講集等百馀種,近年《范曾序跋集》(海南出版社)、《畫外話·范曾卷》(人文出版社)、《范曾散文三十三篇》(河教出版社)、《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范曾卷》(人美出版社)、《范曾臨八大山人》(人美出版社)、《范曾談藝錄》(中青出版社)、《范曾詩稿》(華寶齋出版)、《魯迅小說插圖集》(線裝書局·廣陵書社)、《插圖本魯迅小說經典集》(海南出版社)等影響甚大…… 1938年7月5日生,江蘇南通人,字,十翼,別署:抱沖齋主。1955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 。1957年轉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半年后轉入中國畫系,1962年畢業。1978年調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1984年調天津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任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擅長中國人物畫,兼長詩文、書法 。多幅作品為中外美術機構收藏,并出版有《魯迅小說插圖集》、《范曾畫集》、《范曾吟草》、《范曾書畫集》、《范曾自述》等 。范曾的《靈道歌嘯圖》等藏于日本岡山范曾美術館,《八仙圖》等藏于中國美術館,《秋聲賦》等藏于美國伯明翰博物館。1979年他首訪日本,被譽為“近代中國十大畫家之一”。1982年獲文化交流功勞紀念杯。范曾-年表 年輕時期的范曾1938年 戊寅1歲,7月5日出生于江蘇南通詩書世家。1938年 為避日寇,潛居南通城外鄉村潮橋。1942年 壬午4歲 入城北小學幼稚園。南通兒童智力比賽,誦《岳陽樓記》 、《木蘭辭》 ,并自為短詩,得特等獎第一名。開始學畫達摩,以至滿墻千佛,其興趣濃烈如此。1943年 癸未5歲 入城北小學讀書。1945年 乙酉7歲 入南通女子師范第二附屬小學,母親繆鏡心先生為長,范曾品學兼優,累獲嘉獎。1949年 己丑11歲 南通解放,大兄范恒自東北解放區進城,為市委宣傳部宣傳科長,后為南通市報主編。同年夏,考入江蘇省立南通中學。1950年 庚寅12歲 加入中國少年兒童隊。1951年 辛卯13歲 加入南通市美協。與袁運生、顧樂夫并稱“南通三小畫家”。1955年 乙未17歲 考取南開大學歷史系,從學于著名教授鄭天挺、雷海宗、王玉哲、楊志玖、楊翼驤、黎國彬、楊森茂、來新夏、辜燮高、謝國禎等,成績優異,被評為優等生。1956年 兩早春18歲 加入。1957年 丁酉19歲 家庭劇變,大兄被劃,交游莫救,左右親近不得為一言。1958年 戊戌 20歲 “大躍進”開始。時初見美院中國畫系老師蔣兆和、李苦禪、李可染、郭味蕖、李斛、劉凌滄、常任俠、尚愛松、黃均、宗其香、沈叔羊諸先生,其中受蔣兆和、李苦禪、李可染諸大師影響最深。少年風華,刻苦自勵,猛志常在,一年級時成績尚不足觀,二年級后,科科成績均為優秀,尤受李苦禪、李可染先生所激賞。1960年 庚子 22歲 進蔣兆和畫室。1962年 壬寅24歲 畢業創作,畫《文姬歸漢》輔導老師為劉凌滄先生。1964年 甲辰26歲 至陜西山門品公社沙井村參加社教。與王宏多先生同時被“右傾”,至《二十三條》公布始得平反。1966年 丙午28歲 開始,諸罪行被造反派揪斗。1970年 庚戌32歲 下放湖北咸寧“五七干校”。1971年 辛亥 33歲 回北京,繼續為歷史博物館陳列作畫,其間所畫《韓非子像》為代表作。1972年 壬子34歲 創作《在湖南農民運動講習所》 母親、大兄、二兄相繼病故1974年 甲寅36歲 開始。 與賀捷生、白樺、張鍥等聯名上書周總理,揭發于文藝界倒行逆施的罪行。1976年 丙辰 38歲 發生。因書大挽聯和寫悼總理文而被批斗。范 曾—書法作品10月,心境無限興奮。1977年 丁巳 39歲 新年于作大幅潑墨鐘馗,以喻正氣伸張,《民日報》頭版報道。1978年 戊午40歲 《魯迅小說插圖集》出版。調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講師、副教授。1979年 已未41歲 應日本丁武百華店之邀,參加寧寶齋代表團訪日,與董壽平先生于東京興行聯展。1980年 庚申42歲 與張仃先生聯合展覽于香港舉行。1981年 辛酉43歲 應日販株式會社之邀赴于東京舉辦個人畫展。 出版《范曾中國人物畫》。獲中國古代科學家郵票設計一等獎。1982年 壬戌44歲 為南通廣教寺法乳堂畫十八高僧壁畫并參加建成開幕式。此堂之設得樸先生支持并為起名題匾。畫中高僧由巨贊大師、凈慧法師擬定名單。開幕式時有樓適夷、侯寶林、張仃、丁玲、文懷沙、康殷、凈慧、方成、黃宗英、袁運甫、郭蘭英等參加。由邢白、朱劍、徐虎、曹從坡等南通市領導主持其事。 應日本高島屋之邀舉行畫展于東京,符浩大使夫婦出席開幕式。平山郁夫先生于nhk介紹范曾藝術。 《范曾畫輯》出版。1983年 癸亥45歲 應日本西武百貨店之邀舉行個人畫展于東京,宋之光大使夫婦出席開幕式。 獲日本 諸大學聯合所贈“中日文化交流獎杯”。1984年 甲子46歲 岡山縣建立永久性“范曾美術館”。 網崎嘉平太先生為名譽館長,松田基先生為館長。范曾因故未克赴日。《范曾畫集》、《范曾繪畫集》《范曾的藝術》出版,調南開大學籌建東方藝術系。1985年 乙丑 47歲 “范曾美術館”一周年赴日,與宋之光大使夫婦同赴岡山參加慶祝隆典。南開大學校長滕維藻先生和原南通市市長、摯友曹從坡先生亦應邀赴日參加盛會。發表《祖國、藝術、人生》演說,由中央電視臺轉播。《范曾吟草》出版。1986年 丙寅 48歲 美術館和天津博物館先后舉辦“范曾畫展”。為籌備赴日展覽,與楠莉于南開大學冒大暑作畫百余幅。發表《胸中浩氣,筆底雄風》演講,提出新思維十條。同年與亞明、宋文治、崔森茂、米景揚等組成畫家代表團訪美。1987年 丁卯 49歲 為捐款建造南開大學東方藝術大樓赴東京大孤、岡山舉辦“范曾畫展”,畫展大獲成功。1987年12月份 在《中學生》雜志上發表文章叫《我憧憬人生的清晨》。1988年 戊辰 50歲 藝術大樓動工,岡崎嘉平太、松田基等國際友人參加典禮。出版《范曾自述》、《抱沖逸興》、《范曾懷抱》《范曾自書詩稿》等十種書籍。1989年 己巳51歲 與宋雨桂、馮大中舉行聯合國展于香港,出版《莽神州賦》畫集。出版《祖國、藝術、人生》演講集。日本出版《現代中國畫壇的巨匠范曾》畫集,日本評論家陳舜臣先生著《三絕之人》一文為序。 經楊振寧先生視察,以為臺灣寒舍畫廊頗具規模,范曾同意于舉行首展,出版《范曾作品集》。同年4月豐橋——友好城市建立,豐橋市美術博物館舉行“現代中國畫壇的鬼才范曾美術名品展”。范曾作畫1990年 庚午 52歲 應西武百華店之邀“范曾、宋文治畫展”于舉行并出版畫集。于新加坡舉辦“范曾畫展”,出版《范曾新作集》與楠莉赴歐洲游學考察。1991年 辛未 53歲 于臺灣舉行“范曾巴黎新作展”,并出版畫集。1992年 壬申 54歲 應邀到斯德歌爾摩大學講學。《范曾精品集》出版并獲香港出版優秀獎。1993年 癸酉 55歲 游歐回國,繼續任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教授,并被任命為學術帶頭人。范曾 1996年作 無量壽 鏡框同年11月13日在巴黎與楠莉結婚。1994年 甲戌 56歲 出版《范曾繪畫一百幅》、《范曾書法一百幅》。1995年 乙亥 57歲 應羅拔教授之請赴丹麥歌本哈根大學講學。1997年作 鐘馗神威 立軸1996年 丙子 58歲 畫風大變,更重簡筆潑墨,有代表作《簡筆老子》、《潑墨鐘馗》等。 深圳舉行“范曾書畫展”,出版《范曾畫集》。1997年 丁丑 59歲《范曾詩稿》、《十翼還甲自壽》出版。1998年 戊寅 60歲 “范曾的藝術世紀大展·獻給2000年”于香港會展中心舉辦。有陳省身、楊振寧、季羨林、李銳、吳祖光諸先生致賀。作品《麗人行》以1200萬港幣出售。散文《風從哪里來》獲散文獎。1999年 己卯 61歲《范曾自書七絕百首》出版,書法風貌大變,此為轉折點。《名家作品精選·范曾》出版。南開大學80年校慶舉辦“范曾畫展”,畫展開幕式由趙忠祥、倪萍主持、陳省身、季羨林、侯自新、洪國起、陳洪、馮驥才、盛中國、王剛、蘇民等人參加了典禮。任南開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導師。范曾 1997年作 鐘馗神威 立軸2000年 庚辰 62歲《畫外話·范曾卷》出版。散文《梵高的墳瑩》獲選于1999年全國散文排行榜。為紀念母親繆鏡生先生,于她任校長28年之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修“鏡亭”完工,舉行隆重典禮。《沙塵,我奉上永恒的詛咒》散文選列2000年散文排行榜。是歲杪,特繪越紀之作《老聃千歲圖》并題詩跋。2001年 辛巳 63歲《范曾談藝錄》、《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近現代名家畫集、范曾卷》、順興和齋珍藏本《當代大師范曾》出版。7月,山東梁山縣摩崖石刻范曾先生文并貌。《水泊梁山記》竣工,攜博士生、碩士生及友好十數人往觀。2002年 壬午 64歲2003年 癸未 65歲 1月《范曾臨八大山人》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值“非典”流行,3-5月間在青島修養作畫。2004年 甲申 66歲1月《范曾插圖本《魯迅小說經典〉》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后現代,我看出你的冷漠》一文在《中華文化畫報》第1期刊出。3月受聘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5月到河北石家莊,親自參與校對《南通范氏詩文世家》,并有阱陘縣蒼巖山、秦古道之游。《范曾自述》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7月21日開筆創作《奇文共欣賞——陳省身與楊振寧》,兩天完成。陳、楊二先生專程到抱沖園賞畫。8月8日人民大會堂澳門廳,21卷本《南通范氏詩文世家》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首發式。8月10日回巴黎,10月3日回。《范曾詩書畫集》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10月17日南開百年校慶,《奇文共欣賞——陳省身與楊振寧》在東方藝術大樓揭幕。2005年 乙酉 67歲1月《故園卮言》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2月6日在榮寶齋舉辦《范曾乙酉新作展》。善良使人氣和,慈愛使人心平2006年 丙戌68歲2006年最具升值潛力的百名畫家2006年6月《當代書畫市場圈點》范曾題鑒出版2007年 丁亥 69歲2008年 戊子70歲5月18日晚,在《愛的奉獻》抗震救災募捐活動直播晚會上,一次性捐款一千萬元支援災區,令全場為之感動。9月獲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藝術貢獻獎2009年 己丑71歲1月《趨近自然——范曾新作(2007-2008)(范曾詩文書畫集·論文卷)》出版 何家英,男,1957年生,天津人。天津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當代著名畫家、工筆畫領軍人物1980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現為天津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天津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突出貢獻專家。 何家英是當代畫壇嶄露頭角的著名工筆人物畫家,被譽為“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輕一代畫家”。他著眼于中西方繪畫的相通之處,在兩者的契合點上參悟因革,尊重傳統而不束于舊范,問途城外而不流于追隨。他的創作高揚寫實精神,注重生命體驗。作品刻畫具微,布置謹重,人物清麗瑩潔。他的寫意作品也能別創新意,含蓄、虛豁、自然大方。作品注重對心靈的卓越表現和對人性的深刻關注,為中國人物畫的創新作了富有成就的探索。先后到日本、韓國、印度、香港等地參加畫展,出版有《何家英畫集》等。 以上這些都是國內甚至國際上知名的速寫高手。
1、人物創作動態速寫技術是畫家成熟的標志。人體的動態速寫要求畫者不但要具備較高的造型能力和整體意識,還要具有敏銳的感受能力和熟練運用解剖知識的經驗。但是不能因此而說,動態速寫的學習要放在基礎訓練完成以后,相反應該在基礎素描訓練的同時進行動態速寫練習。人物形象速寫的方法是小頭像速寫和人物動態速寫結合的畫法。如果有機會對某個人物形象進行較深入的速寫則更好。如果對著流動的人群中的形象畫人物形象速寫則比較困難,這要借助記憶的幫助并加進默寫的成分,或者對同類形象、同類服裝、同等身份的人物進行綜合表現,速寫成一個人物形象。2、動靜態速寫動態速寫與靜態速寫有很大不同,在隨時變化的對象中,無法用反復觀察的方法捕捉對象,也無法用事先準備好的方法表現對象,動態速寫依靠的是對對象動作變化過程中動態的“選定”和對選定動作的感受和記憶。“選定”是動態速寫特有的技術。選定是指畫者對活動的對象瞬間動作的特定選擇,也就是速寫者面對自由活動的對象人物,在對象一系列動作中選擇最有造型意義的瞬間動態。動態速寫動作的選定該符合兩個條件,一個是選定的動作要有“造型性”;另一個是動態要具有美感,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比方說,我們在選定一個人跑步動作時,要選定最能體現速度、力量和矯健意味的動態,也就是腿部跨度最大、手臂擺動幅度最大的動態,假如選擇了手腳重疊時的動態,畫出后的效果就會像是走路而不是跑步了。對選定動態的感受和記憶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個一次性過程,而不像素描那樣可以多次反復地進行。這種一次性記憶必須是感受性的,如果失去了感受性的記憶,所畫出的動作可能會流于公式化、概念化。只有憑借對特定動作感受的特殊性,再輔之以對人體解剖知識的了解我們才有可能畫出諸如瘋狂的跑或悠閑的跑等等避免雷同的作品。在實際操作中,僅靠瞬間的觀察來完成一幅特定動態速寫作品是不可想象的。必須依靠對這個特定動作的一般性經驗和相關知識記憶補充,才能完整地完成作品。要在動態速寫訓練中做到上述要求,必須學會“抓住”和表現“動態線”。動態線是人體中表現動作特征的主線。動態線一般表現在人體動作中大的體積變化關系上。人物側面時,動態線往往體現在外輪廓的一側;當人物正面時,動態線會突出于脊椎和四肢的變化。抓住動態線對于畫好動態速寫是至關重要的。
速寫是一種快速的寫生方法,屬于素描的一種。速寫同素描一樣,不但是造型藝術的基礎,也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這種獨立形式的確立,是歐洲18世紀以后發展造成的,在這以前,速寫只是畫家創作的準備階段和記錄手段。
人物速寫線條應該具備如下特征:1、線條要流暢。盡量不要斷線、碎線條;2、線條要肯定。盡量不要猶豫、含糊模糊;3、線條要虛實結合。粗細、明暗有對比。
親~~你好,我就是老鷹的學生~~~~ 崔哲旭已經不在老鷹了。。。不知是嫌課太多了還是覺得老鷹好老師太多了,,嗯,這不重要,,,反正她跑了,去東煜畫室了,,,,,,,現在老鷹速寫主教是周潔純,有圖有真相,話說里面還有一個同學的速寫,也很吊很吊,他叫李楊,復讀了很多年了。。我超佩服他的。。其他老師的還有速寫小王子楊新建啊,還有一些我不知道名字但很有實力的助教。。呵呵,反正老鷹很吊,看到樓主蠻崇拜老鷹的樣子,我好開心(*^_^*)下面發的幾張圖,都是老鷹畫室出的書,周潔純的速寫,張文龍的線性素描,陳瑤的色彩。。。陳震宇最近也新出了一本素描,不過我沒找到圖。。。有機會再給你找吧~~還有色彩不一定要用老鷹的,白塔嶺和孿生的色彩也都很好的!!可以買《杭州素描》《杭州色彩》,都是收集的杭州各畫室的。。。 對了,還有鉛筆的問題是吧,速寫的話可以用馬利14B或中炭、軟炭,中華的也好用,但是中華軟炭太容易斷了,軟炭還是建議買馬利純手打,要加分哦!~~~~
葉淺予的藝術宗旨是自強不息。他一生勤奮,作畫千千萬,出版畫集文集幾十種,晚年“畫思漸稀文思寄,細敘滄桑記流年”,還寫成了一生的回憶錄,連童年的事也補成,準備修訂時補入。詩志言,他近年還不計平仄寫起舊體詩來。詩如其人,類皆透明。淺予一生的藝術,可以歸成三大類。 第一類是漫畫。以長篇連續漫畫《王先生》開其端,《小陳留京外史》發于中,《天堂記》殿其后。這是淺予藝術的發皇期。上海雜志公司在三十年代后期出齊了他的王先生、小陳漫畫集,留下了一份上海生活的形象資料,描繪了市井的眾生相,推出了一套現代官場現形圖 第二類是速寫,葉淺予的速寫,在畫界無出其右。他從30年代起就速寫本子不離身。那是從墨西哥漫畫家珂佛羅皮斯處學來的。速寫本成為畫家的形象庫。淺予速寫,自然以舞臺人物最有名。年輕一代人認識淺予藝術是從他五六十年代發表在報刊上的舞臺速寫開始的。他的速寫,大部分是用鉛筆線,從《天鵝湖》開始用水墨改畫,線條減至無可再減,堪稱減筆大師。 第三類是舞蹈人物畫。40年代,葉淺予離開漫畫,走向國畫。第一批作品便是他訪問印度歸來所作的印度舞畫。他用敦煌壁畫和佛畫的手法畫天竺舞,用色厚重,線條工整流暢,有點壁畫風。對這批畫,徐悲鴻的評語是:“淺予之國畫,如其速寫人物,筆法輕快,動中肯綮。”宗白華的評語是:“淺予的印度舞面,是古典美與現代美的結合。”到了60年代,他的筆墨解放,出現了畫舞的高潮。代表作如婆羅多舞和獻花舞,和闐裝和夏河裝,畫上人物灑脫、嫵媚、奔放,畫界咸謂淺予舞畫,60年代是高峰。可惜一陣政治狂飚,打落了他的畫筆,掐斷了他的藝術黃金時期。70年代后期,他重握畫筆,把全部感情傾注到家鄉的山水人物。他以兩年之期,三易其稿,畫成《富春山居新圖》長卷,以后又再畫《富春人物畫譜》百本,老筆紛披,重見他30年代畫漫畫時的姿肆筆墨。這時期,他不以畫舞為滿足,嘗試國畫與漫畫的融合,《長安懷古》四題便是。半坡紋、馬嵬坡兩題,都是有點漫畫味。黃苗子說有點馬蒂斯味,這當然是畫家尋求繪畫形式色彩中的一種巧合。 造形、造形,造形藝術就是創造形象的藝術。中國畫延綿千余年,直到齊白石,總結造形原則有“似與不似之間”一句話,有時也說為“不似之似”,真是說得極明白,極透徹,極概括,一句話就把畫理說清楚了。不似為欺世,太似為媚俗。用淺予的說法是不能遺形傳神,也不能死摳細節。前者就是那種抽象畫,后者大概就是照相畫了。淺予是白石的信徒,所以主張以形寫神,有神才靈。 趙士英,(1938.10—) 山東煙臺人。 擅長舞臺速寫。 1960年畢業 于北京藝術師范學院美術系油畫科。 歷任中學教師、中國舞蹈家協會《舞蹈》編輯部副主 任、美術編輯,全國政協委員。作品有《鷹》、《舞》等。在全國報刊發表大量舞臺速寫。 出版有《舞臺速寫選 》、《趙士英舞臺速寫選》、《外國藝術家訪華演出速寫專輯》、《速寫的話與畫》、《趙 士英畫集》。其以舞蹈速寫藝術聞名于畫壇。最近,他不滿足于現有的成就,又在探索以油畫語言創造舞蹈速寫藝術。藝術的真誠執著,壯心不已的探求,使他的藝術之樹又生長出新芽,開始結出了嫩果。 油畫的語言是十分豐富的,士英的油畫探索也是多方面的,他有運用傳統油畫色彩造型手法的創作,也有突出裝飾變形意味的,更有強調抽象美趣味的。但更多的是吸收中國傳統水墨寫意繪畫精華的作品。 士英這些年的探索追求實際上是在做一件有意義有價值卻又十分艱巨的事,一種融匯中西,連接舞蹈與繪畫姊妹藝術,創造新藝術的心智勞動。 盧宇光,1948年4月生,廣東省開平縣人,中國著名畫家、書法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獲國務院專家津貼。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盧延光把精力從人物線描逐漸投入到山水畫創作中去,20多年來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現為廣州藝術博物院院長、廣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廣州市文藝創作研究所藝術研究室主任、廣州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廣州市政協常委。 “全國連環畫十家之一”稱號的出名畫家,以畫人物知名。他的《一百皇帝圖》、《一百仕女圖》、《一百儒士圖》、《一百僧佛圖》等等百圖系列,一本一本不斷地被出版。接著,他以國畫形式畫人物畫,尤其以仕女為多。他的仕女由較為寫實,向象征性發展,比如將眼珠(古時候稱為傳神“阿睹”)虛掉,造型上最富于表現力的那一只手,只集中寫她的手部甚至手指,而其余諸如手臂、衣袖等全部虛掉,留出了讓人聯想的空間,設色也淡素。這樣一處理,仕女似乎神仙化了,寫出了殘缺、不完整的美。其實,他要表現的是其心目中理想的優雅德馨、無欲無求,一種格調很高的美。總的看來,盧延光的仕女畫以線條為擅長。 近幾年來,他的興趣已經轉向了寫山水,總的風格也是以線條為擅長。中國繪畫中的山盧有光畫作(7張)水,是個很有歷史傳統的大系統。這最早是作為人物的一個陪襯、背景出現,所謂“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就是說人物是主要的,山是作陪襯的,水全都裝載得住。我們國家現在能見到最早的山水畫,是現藏故宮的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有宋徽宗皇帝題簽,雖然最近有人考證說不到隋,只到唐代,但也是山水畫成形的實物代表。唐代有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王維,宋代李成、范寬、“大小米”(米芾,米友仁),元代的黃子久、王蒙、吳鎮、倪云林四大家,明代文征明、沈周、唐寅、仇英四大家以及董其昌、清代四王、四僧等等,都是歷史上杰出的山水畫家。 盧延光先生,在經歷了一段時間專攻國畫仕女畫之后,路子一轉,寫起山水來。他的山水畫布局圖繁密完整、勾畫點染精謹、筆墨爽勁秀逸,不遺傳統法度的同時,也有生活的體驗。盧延光先生的一些山水畫,如《歸廬圖》、《高臥圖》、《訪客圖》、《聽松圖》、《避暑圖》、《山居圖》等等,頗有元人風度,其構圖布局間層層疊疊,繁密豐富,尤其近元四家之一黃鶴山樵(王蒙)的路子,也有吳鎮的路子。 范曾,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書畫家、詩人, 1938年生,江蘇南通人,常署“抱沖齋主十翼江東范曾”,現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文學院博士生導師、終身教授。出版有畫集、書法集、詩集、散文集、藝術論、演講集等百馀種,近年《范曾序跋集》(海南出版社)、《畫外話·范曾卷》(人文出版社)、《范曾散文三十三篇》(河教出版社)、《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范曾卷》(人美出版社)、《范曾臨八大山人》(人美出版社)、《范曾談藝錄》(中青出版社)、《范曾詩稿》(華寶齋出版)、《魯迅小說插圖集》(線裝書局·廣陵書社)、《插圖本魯迅小說經典集》(海南出版社)等影響甚大…… 1938年7月5日生,江蘇南通人,字,十翼,別署:抱沖齋主。1955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 。1957年轉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半年后轉入中國畫系,1962年畢業。1978年調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1984年調天津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任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擅長中國人物畫,兼長詩文、書法 。多幅作品為中外美術機構收藏,并出版有《魯迅小說插圖集》、《范曾畫集》、《范曾吟草》、《范曾書畫集》、《范曾自述》等 。范曾的《靈道歌嘯圖》等藏于日本岡山范曾美術館,《八仙圖》等藏于中國美術館,《秋聲賦》等藏于美國伯明翰博物館。1979年他首訪日本,被譽為“近代中國十大畫家之一”。1982年獲文化交流功勞紀念杯。范曾-年表 年輕時期的范曾1938年 戊寅1歲,7月5日出生于江蘇南通詩書世家。1938年 為避日寇,潛居南通城外鄉村潮橋。1942年 壬午4歲 入城北小學幼稚園。南通兒童智力比賽,誦《岳陽樓記》 、《木蘭辭》 ,并自為短詩,得特等獎第一名。開始學畫達摩,以至滿墻千佛,其興趣濃烈如此。1943年 癸未5歲 入城北小學讀書。1945年 乙酉7歲 入南通女子師范第二附屬小學,母親繆鏡心先生為長,范曾品學兼優,累獲嘉獎。1949年 己丑11歲 南通解放,大兄范恒自東北解放區進城,為市委宣傳部宣傳科長,后為南通市報主編。同年夏,考入江蘇省立南通中學。1950年 庚寅12歲 加入中國少年兒童隊。1951年 辛卯13歲 加入南通市美協。與袁運生、顧樂夫并稱“南通三小畫家”。1955年 乙未17歲 考取南開大學歷史系,從學于著名教授鄭天挺、雷海宗、王玉哲、楊志玖、楊翼驤、黎國彬、楊森茂、來新夏、辜燮高、謝國禎等,成績優異,被評為優等生。1956年 兩早春18歲 加入。1957年 丁酉19歲 家庭劇變,大兄被劃,交游莫救,左右親近不得為一言。1958年 戊戌 20歲 “大躍進”開始。時初見美院中國畫系老師蔣兆和、李苦禪、李可染、郭味蕖、李斛、劉凌滄、常任俠、尚愛松、黃均、宗其香、沈叔羊諸先生,其中受蔣兆和、李苦禪、李可染諸大師影響最深。少年風華,刻苦自勵,猛志常在,一年級時成績尚不足觀,二年級后,科科成績均為優秀,尤受李苦禪、李可染先生所激賞。1960年 庚子 22歲 進蔣兆和畫室。1962年 壬寅24歲 畢業創作,畫《文姬歸漢》輔導老師為劉凌滄先生。1964年 甲辰26歲 至陜西山門品公社沙井村參加社教。與王宏多先生同時被“右傾”,至《二十三條》公布始得平反。1966年 丙午28歲 開始,諸罪行被造反派揪斗。1970年 庚戌32歲 下放湖北咸寧“五七干校”。1971年 辛亥 33歲 回北京,繼續為歷史博物館陳列作畫,其間所畫《韓非子像》為代表作。1972年 壬子34歲 創作《在湖南農民運動講習所》 母親、大兄、二兄相繼病故1974年 甲寅36歲 開始。 與賀捷生、白樺、張鍥等聯名上書周總理,揭發于文藝界倒行逆施的罪行。1976年 丙辰 38歲 發生。因書大挽聯和寫悼總理文而被批斗。范 曾—書法作品10月,心境無限興奮。1977年 丁巳 39歲 新年于作大幅潑墨鐘馗,以喻正氣伸張,《民日報》頭版報道。1978年 戊午40歲 《魯迅小說插圖集》出版。調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講師、副教授。1979年 已未41歲 應日本丁武百華店之邀,參加寧寶齋代表團訪日,與董壽平先生于東京興行聯展。1980年 庚申42歲 與張仃先生聯合展覽于香港舉行。1981年 辛酉43歲 應日販株式會社之邀赴于東京舉辦個人畫展。 出版《范曾中國人物畫》。獲中國古代科學家郵票設計一等獎。1982年 壬戌44歲 為南通廣教寺法乳堂畫十八高僧壁畫并參加建成開幕式。此堂之設得樸先生支持并為起名題匾。畫中高僧由巨贊大師、凈慧法師擬定名單。開幕式時有樓適夷、侯寶林、張仃、丁玲、文懷沙、康殷、凈慧、方成、黃宗英、袁運甫、郭蘭英等參加。由邢白、朱劍、徐虎、曹從坡等南通市領導主持其事。 應日本高島屋之邀舉行畫展于東京,符浩大使夫婦出席開幕式。平山郁夫先生于nhk介紹范曾藝術。 《范曾畫輯》出版。1983年 癸亥45歲 應日本西武百貨店之邀舉行個人畫展于東京,宋之光大使夫婦出席開幕式。 獲日本 諸大學聯合所贈“中日文化交流獎杯”。1984年 甲子46歲 岡山縣建立永久性“范曾美術館”。 網崎嘉平太先生為名譽館長,松田基先生為館長。范曾因故未克赴日。《范曾畫集》、《范曾繪畫集》《范曾的藝術》出版,調南開大學籌建東方藝術系。1985年 乙丑 47歲 “范曾美術館”一周年赴日,與宋之光大使夫婦同赴岡山參加慶祝隆典。南開大學校長滕維藻先生和原南通市市長、摯友曹從坡先生亦應邀赴日參加盛會。發表《祖國、藝術、人生》演說,由中央電視臺轉播。《范曾吟草》出版。1986年 丙寅 48歲 美術館和天津博物館先后舉辦“范曾畫展”。為籌備赴日展覽,與楠莉于南開大學冒大暑作畫百余幅。發表《胸中浩氣,筆底雄風》演講,提出新思維十條。同年與亞明、宋文治、崔森茂、米景揚等組成畫家代表團訪美。1987年 丁卯 49歲 為捐款建造南開大學東方藝術大樓赴東京大孤、岡山舉辦“范曾畫展”,畫展大獲成功。1987年12月份 在《中學生》雜志上發表文章叫《我憧憬人生的清晨》。1988年 戊辰 50歲 藝術大樓動工,岡崎嘉平太、松田基等國際友人參加典禮。出版《范曾自述》、《抱沖逸興》、《范曾懷抱》《范曾自書詩稿》等十種書籍。1989年 己巳51歲 與宋雨桂、馮大中舉行聯合國展于香港,出版《莽神州賦》畫集。出版《祖國、藝術、人生》演講集。日本出版《現代中國畫壇的巨匠范曾》畫集,日本評論家陳舜臣先生著《三絕之人》一文為序。 經楊振寧先生視察,以為臺灣寒舍畫廊頗具規模,范曾同意于舉行首展,出版《范曾作品集》。同年4月豐橋——友好城市建立,豐橋市美術博物館舉行“現代中國畫壇的鬼才范曾美術名品展”。范曾作畫1990年 庚午 52歲 應西武百華店之邀“范曾、宋文治畫展”于舉行并出版畫集。于新加坡舉辦“范曾畫展”,出版《范曾新作集》與楠莉赴歐洲游學考察。1991年 辛未 53歲 于臺灣舉行“范曾巴黎新作展”,并出版畫集。1992年 壬申 54歲 應邀到斯德歌爾摩大學講學。《范曾精品集》出版并獲香港出版優秀獎。1993年 癸酉 55歲 游歐回國,繼續任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教授,并被任命為學術帶頭人。范曾 1996年作 無量壽 鏡框同年11月13日在巴黎與楠莉結婚。1994年 甲戌 56歲 出版《范曾繪畫一百幅》、《范曾書法一百幅》。1995年 乙亥 57歲 應羅拔教授之請赴丹麥歌本哈根大學講學。1997年作 鐘馗神威 立軸1996年 丙子 58歲 畫風大變,更重簡筆潑墨,有代表作《簡筆老子》、《潑墨鐘馗》等。 深圳舉行“范曾書畫展”,出版《范曾畫集》。1997年 丁丑 59歲《范曾詩稿》、《十翼還甲自壽》出版。1998年 戊寅 60歲 “范曾的藝術世紀大展·獻給2000年”于香港會展中心舉辦。有陳省身、楊振寧、季羨林、李銳、吳祖光諸先生致賀。作品《麗人行》以1200萬港幣出售。散文《風從哪里來》獲散文獎。1999年 己卯 61歲《范曾自書七絕百首》出版,書法風貌大變,此為轉折點。《名家作品精選·范曾》出版。南開大學80年校慶舉辦“范曾畫展”,畫展開幕式由趙忠祥、倪萍主持、陳省身、季羨林、侯自新、洪國起、陳洪、馮驥才、盛中國、王剛、蘇民等人參加了典禮。任南開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導師。范曾 1997年作 鐘馗神威 立軸2000年 庚辰 62歲《畫外話·范曾卷》出版。散文《梵高的墳瑩》獲選于1999年全國散文排行榜。為紀念母親繆鏡生先生,于她任校長28年之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修“鏡亭”完工,舉行隆重典禮。《沙塵,我奉上永恒的詛咒》散文選列2000年散文排行榜。是歲杪,特繪越紀之作《老聃千歲圖》并題詩跋。2001年 辛巳 63歲《范曾談藝錄》、《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近現代名家畫集、范曾卷》、順興和齋珍藏本《當代大師范曾》出版。7月,山東梁山縣摩崖石刻范曾先生文并貌。《水泊梁山記》竣工,攜博士生、碩士生及友好十數人往觀。2002年 壬午 64歲2003年 癸未 65歲 1月《范曾臨八大山人》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值“非典”流行,3-5月間在青島修養作畫。2004年 甲申 66歲1月《范曾插圖本《魯迅小說經典〉》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后現代,我看出你的冷漠》一文在《中華文化畫報》第1期刊出。3月受聘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5月到河北石家莊,親自參與校對《南通范氏詩文世家》,并有阱陘縣蒼巖山、秦古道之游。《范曾自述》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7月21日開筆創作《奇文共欣賞——陳省身與楊振寧》,兩天完成。陳、楊二先生專程到抱沖園賞畫。8月8日人民大會堂澳門廳,21卷本《南通范氏詩文世家》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首發式。8月10日回巴黎,10月3日回。《范曾詩書畫集》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10月17日南開百年校慶,《奇文共欣賞——陳省身與楊振寧》在東方藝術大樓揭幕。2005年 乙酉 67歲1月《故園卮言》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2月6日在榮寶齋舉辦《范曾乙酉新作展》。善良使人氣和,慈愛使人心平2006年 丙戌68歲2006年最具升值潛力的百名畫家2006年6月《當代書畫市場圈點》范曾題鑒出版2007年 丁亥 69歲2008年 戊子70歲5月18日晚,在《愛的奉獻》抗震救災募捐活動直播晚會上,一次性捐款一千萬元支援災區,令全場為之感動。9月獲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藝術貢獻獎2009年 己丑71歲1月《趨近自然——范曾新作(2007-2008)(范曾詩文書畫集·論文卷)》出版 何家英,男,1957年生,天津人。天津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當代著名畫家、工筆畫領軍人物1980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現為天津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天津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突出貢獻專家。 何家英是當代畫壇嶄露頭角的著名工筆人物畫家,被譽為“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輕一代畫家”。他著眼于中西方繪畫的相通之處,在兩者的契合點上參悟因革,尊重傳統而不束于舊范,問途城外而不流于追隨。他的創作高揚寫實精神,注重生命體驗。作品刻畫具微,布置謹重,人物清麗瑩潔。他的寫意作品也能別創新意,含蓄、虛豁、自然大方。作品注重對心靈的卓越表現和對人性的深刻關注,為中國人物畫的創新作了富有成就的探索。先后到日本、韓國、印度、香港等地參加畫展,出版有《何家英畫集》等。 以上這些都是國內甚至國際上知名的速寫高手。
1、人物創作動態速寫技術是畫家成熟的標志。人體的動態速寫要求畫者不但要具備較高的造型能力和整體意識,還要具有敏銳的感受能力和熟練運用解剖知識的經驗。但是不能因此而說,動態速寫的學習要放在基礎訓練完成以后,相反應該在基礎素描訓練的同時進行動態速寫練習。人物形象速寫的方法是小頭像速寫和人物動態速寫結合的畫法。如果有機會對某個人物形象進行較深入的速寫則更好。如果對著流動的人群中的形象畫人物形象速寫則比較困難,這要借助記憶的幫助并加進默寫的成分,或者對同類形象、同類服裝、同等身份的人物進行綜合表現,速寫成一個人物形象。2、動靜態速寫動態速寫與靜態速寫有很大不同,在隨時變化的對象中,無法用反復觀察的方法捕捉對象,也無法用事先準備好的方法表現對象,動態速寫依靠的是對對象動作變化過程中動態的“選定”和對選定動作的感受和記憶。“選定”是動態速寫特有的技術。選定是指畫者對活動的對象瞬間動作的特定選擇,也就是速寫者面對自由活動的對象人物,在對象一系列動作中選擇最有造型意義的瞬間動態。動態速寫動作的選定該符合兩個條件,一個是選定的動作要有“造型性”;另一個是動態要具有美感,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比方說,我們在選定一個人跑步動作時,要選定最能體現速度、力量和矯健意味的動態,也就是腿部跨度最大、手臂擺動幅度最大的動態,假如選擇了手腳重疊時的動態,畫出后的效果就會像是走路而不是跑步了。對選定動態的感受和記憶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個一次性過程,而不像素描那樣可以多次反復地進行。這種一次性記憶必須是感受性的,如果失去了感受性的記憶,所畫出的動作可能會流于公式化、概念化。只有憑借對特定動作感受的特殊性,再輔之以對人體解剖知識的了解我們才有可能畫出諸如瘋狂的跑或悠閑的跑等等避免雷同的作品。在實際操作中,僅靠瞬間的觀察來完成一幅特定動態速寫作品是不可想象的。必須依靠對這個特定動作的一般性經驗和相關知識記憶補充,才能完整地完成作品。要在動態速寫訓練中做到上述要求,必須學會“抓住”和表現“動態線”。動態線是人體中表現動作特征的主線。動態線一般表現在人體動作中大的體積變化關系上。人物側面時,動態線往往體現在外輪廓的一側;當人物正面時,動態線會突出于脊椎和四肢的變化。抓住動態線對于畫好動態速寫是至關重要的。
速寫是一種快速的寫生方法,屬于素描的一種。速寫同素描一樣,不但是造型藝術的基礎,也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這種獨立形式的確立,是歐洲18世紀以后發展造成的,在這以前,速寫只是畫家創作的準備階段和記錄手段。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尚读图书速写是谁画的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CentOS 查看(监控)服
- 下一篇: python爬虫之Scrapy框架的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