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行纪是谁写的啊?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马可波罗行纪是谁写的啊?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1298年,馬可·波羅參加了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戰爭,9月7日不幸被俘。在獄中他遇到了作家魯思梯謙,于是便有了馬可·波羅口述、魯思梯謙記錄的《馬可· 波羅游記》。
《獄中雜記》是清代文學家方苞的一篇散文。1711年(康熙五十年),方苞因《南山集》案牽連入獄。《南山集》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戴名世在《南山集》的《與余生書》一文中提出寫歷史時應給明末幾個皇帝立“本紀”。此事被御史趙申喬揭發,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牽累定死罪者甚多。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名字,被捕入獄。開始在江寧縣獄,后解至京城,下行步獄。兩年后出獄,被編入漢軍旗,以奴隸身份入值南書房。康熙皇帝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后累官至禮部侍郎。這篇文章是方苞出獄后,追述他在刑部獄中所見所聞的記錄。
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其實并不是著名的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1324)自己寫的,而是由馬可波羅的獄中難友——魯思梯謙(意大利比薩人,生卒年不詳)、一位曾經寫過小說而又精通法語(法國南部方言普羅旺斯語)的人,記錄在羊皮紙上的。公元1298年,馬可波羅的家鄉——意大利威尼斯與熱那亞兩個城市,因為商業沖突發生了戰爭。馬可波羅家的戰船參加了戰斗,馬可波羅任船上的榮譽司令。激戰的結果,熱那亞人獲勝,馬可波羅成了俘虜,被關進熱那亞的監獄。為熬過獄中漫長的歲月,馬可波羅就向在獄中結識的難友魯思梯謙,講述他在東方許多年間的許多見聞,而后者將其記錄下來,成為后人所熟知的《馬可波羅游記》(又名《馬可波羅行紀》、《東方見聞錄》)。馬可波羅,13世紀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和商人。公元1271年,17歲的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尼科洛和叔叔馬泰奧(他們也都是商人和旅行家),途經中東半島、中亞大陸、中國新疆(其路徑類似于過去的絲綢之路),歷時4年多,受盡千辛萬苦,經過千山萬水,終于公元1275年到達蒙元帝國的夏都——上都(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并與忽必烈建立了友誼。元世祖忽必烈非常賞識年輕、聰明的馬可波羅,他甚至還在元朝當官任職。馬可波羅在中國游歷了17年,曾訪問過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大都即北京、西安、開封、南京、鎮江、揚州、蘇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到過西南部的云南和東南地區,還出使過越南、緬甸、蘇門答臘等國。直到1295年回到威尼斯,前后長達24個春秋。之后,馬可波羅出版了《馬可波羅游記》,這是歐洲人撰寫的第一部關于中國、關于東方的著作,記述了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見聞,盛贊了中國的繁盛昌明,發達的工商業、繁華熱鬧的市集、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紙幣等。書中的內容,使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無限神往。該書激起了廣大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向往,對以后文藝復興運動的爆發、新航路的開辟、新大陸的發現、全球擴張、資本主義發展等,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西方地理學家還根據該書中的描述,繪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圖”。可見,其歷史和文化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史學界對馬可波羅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至今仍有爭議。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馬可波羅”并非一個特定單指的人,則《馬可波羅游記》是一本“偽書”,是別人借他的名字撰述的。
寫的是元代 。《馬可·波羅游記》是公元十三世紀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記述他經行地中海、歐亞大陸和游歷中國的長篇游記。馬可·波羅是第一個游歷中國及亞洲各國的意大利旅行家。他依據在中國十七年的見聞,講述了令西方世界震驚的一個美麗的神話。這部游記有“世界一大奇書”之稱,是人類史上西方人感知東方的第一部著作,它向整個歐洲打開了神秘的東方之門。
元朝的時候,他隨著他的叔叔和父親一起來到中國,他在中國游歷了17年之久,他把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都寫在了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中。
《獄中雜記》是清代文學家方苞的一篇散文。1711年(康熙五十年),方苞因《南山集》案牽連入獄。《南山集》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戴名世在《南山集》的《與余生書》一文中提出寫歷史時應給明末幾個皇帝立“本紀”。此事被御史趙申喬揭發,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牽累定死罪者甚多。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名字,被捕入獄。開始在江寧縣獄,后解至京城,下行步獄。兩年后出獄,被編入漢軍旗,以奴隸身份入值南書房。康熙皇帝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后累官至禮部侍郎。這篇文章是方苞出獄后,追述他在刑部獄中所見所聞的記錄。
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其實并不是著名的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1324)自己寫的,而是由馬可波羅的獄中難友——魯思梯謙(意大利比薩人,生卒年不詳)、一位曾經寫過小說而又精通法語(法國南部方言普羅旺斯語)的人,記錄在羊皮紙上的。公元1298年,馬可波羅的家鄉——意大利威尼斯與熱那亞兩個城市,因為商業沖突發生了戰爭。馬可波羅家的戰船參加了戰斗,馬可波羅任船上的榮譽司令。激戰的結果,熱那亞人獲勝,馬可波羅成了俘虜,被關進熱那亞的監獄。為熬過獄中漫長的歲月,馬可波羅就向在獄中結識的難友魯思梯謙,講述他在東方許多年間的許多見聞,而后者將其記錄下來,成為后人所熟知的《馬可波羅游記》(又名《馬可波羅行紀》、《東方見聞錄》)。馬可波羅,13世紀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和商人。公元1271年,17歲的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尼科洛和叔叔馬泰奧(他們也都是商人和旅行家),途經中東半島、中亞大陸、中國新疆(其路徑類似于過去的絲綢之路),歷時4年多,受盡千辛萬苦,經過千山萬水,終于公元1275年到達蒙元帝國的夏都——上都(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并與忽必烈建立了友誼。元世祖忽必烈非常賞識年輕、聰明的馬可波羅,他甚至還在元朝當官任職。馬可波羅在中國游歷了17年,曾訪問過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大都即北京、西安、開封、南京、鎮江、揚州、蘇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到過西南部的云南和東南地區,還出使過越南、緬甸、蘇門答臘等國。直到1295年回到威尼斯,前后長達24個春秋。之后,馬可波羅出版了《馬可波羅游記》,這是歐洲人撰寫的第一部關于中國、關于東方的著作,記述了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見聞,盛贊了中國的繁盛昌明,發達的工商業、繁華熱鬧的市集、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紙幣等。書中的內容,使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無限神往。該書激起了廣大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向往,對以后文藝復興運動的爆發、新航路的開辟、新大陸的發現、全球擴張、資本主義發展等,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西方地理學家還根據該書中的描述,繪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圖”。可見,其歷史和文化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史學界對馬可波羅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至今仍有爭議。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馬可波羅”并非一個特定單指的人,則《馬可波羅游記》是一本“偽書”,是別人借他的名字撰述的。
寫的是元代 。《馬可·波羅游記》是公元十三世紀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記述他經行地中海、歐亞大陸和游歷中國的長篇游記。馬可·波羅是第一個游歷中國及亞洲各國的意大利旅行家。他依據在中國十七年的見聞,講述了令西方世界震驚的一個美麗的神話。這部游記有“世界一大奇書”之稱,是人類史上西方人感知東方的第一部著作,它向整個歐洲打開了神秘的東方之門。
元朝的時候,他隨著他的叔叔和父親一起來到中國,他在中國游歷了17年之久,他把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都寫在了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中。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马可波罗行纪是谁写的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电焊工一般多少钱一天?
- 下一篇: 万里江山一片红是谁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