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千佛画是谁画的啊?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敦煌莫高窟千佛画是谁画的啊?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于是萌發開鑿之心,后歷建不斷,遂成佛門圣地。 敦煌莫高窟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而敦煌的盛名來自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國第一大石窟,俗稱千佛洞,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簏的崖壁上,南北長約有1600米。周圍都是戈壁荒漠,進入了莫高窟反而是綠樹成蔭,經過一個大牌坊,左邊是一個飛天雕像,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志。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總計4500余身。其數量之多,可以說是全世界和中國佛教石窟寺廟中,保存飛天最多的石窟?! ∈鶉鴷r期,群雄逐鹿中原,戰火四起,百姓流離失所,而河西成為相對穩定的地區。中原大批碩學宿儒和百姓紛紛背井離鄉,逃往河西避難,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尤其漢魏傳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興盛。敦煌是佛教東傳的通道和門戶,也是河西地區的佛教中心。河西各地的佛門弟子多來此地研習。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樂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開石窟供佛,莫高窟從此誕生了。之后,開窟造佛之舉延續了千百年,創造了聞名于世的敦煌藝術。 北魏滅了北涼,統一了北方,占據了河西。這個時期,敦煌比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佛教隨之盛行。北魏在莫高窟開鑿洞窟13個?! ∷宄慕?,結束了西晉以來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隋文帝收復河西時,相繼平息了突厥、吐谷渾的侵擾,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與繁榮。隋文帝平定了南方割據政權后,將 一批南朝貴族連同其部族遠徙敦煌充邊,給敦煌帶來了南方的文化和習俗。這樣,南北漢文化在敦煌融為一體,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更加富有明顯的特色。隋文帝崇信佛教,曾幾次下詔各州建造舍利塔。詔命遠至敦煌。在最高統治者的提倡下,隋代雖存在了短短的37年,但在莫高窟開窟竟有77個,且規模宏大,壁畫和彩塑技藝精湛,同時并存著南北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 √瞥跗?,在河西設肅、瓜、沙三州。河西全部歸唐所屬。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一舉鏟除東西大道上以西突厥為主的障礙,確保了絲路之路的暢通。唐代的敦煌同全國一樣,經濟文化高度繁榮,佛教非常興盛。莫高窟開窟數量多達1000余窟,保存到現在的有232窟。壁畫和塑像都達到異常高的藝術水平。 唐朝興起的時候,我國西南部的吐蕃王朝日益強盛。安史之亂以后,唐王朝由鼎盛開始走向衰落,從此一蹶不振。吐蕃乘虛進攻河西,攻陷了涼州、甘州、肅州、沙州等地,自此,吐蕃統治了全部河西長達70多年。吐蕃也信佛教,莫高窟中唐洞窟中保存了大量吐蕃時期的壁畫藝術,藏經洞內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經卷?! ?1世紀初,西北地區的黨項族開始興起,逐步強大。公元1028年取勝甘肅回鶻,繼而攻陷瓜州、沙州,稱霸河西。于1038年建立了西夏王朝。在西夏統治敦煌的一百多年間,由于重視經濟發展,使敦煌保持著漢代以來民物富庶,與中原不殊的水平。西夏統治者崇信佛教,不排斥漢文化,在文化藝術方面也有大的發展。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存著大量豐富而獨特的西夏佛教藝術。舉世聞名的“敦煌遺書”即在西夏統治時期(公元1036年)封藏于莫高窟第17窟內?! ?227年,蒙古大軍滅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區歸元朝所有。元朝遠征西方,必經敦煌。當時瓜、沙二州屯兵濟濟,營寨櫛比,屯墾農兵遍布黨河、疏勒河流域。敦煌一度呈現出經濟文化繁榮的景象,和西域的貿易更加頻繁。元朝統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開造得以延續?,F存元代洞窟約10個。自元朝以后,千里河西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煸敖⒚鞒院?,修筑了嘉峪關明長城,重修了肅州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閉鎖嘉峪關,將關西平民遷徙關內,廢棄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曠無建置,成為“風播樓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別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所以說閉關鎖國是注定必然失敗的。 到了唐代,敦煌飛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歷程,完全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達到了藝術的頂峰。唐代洞窟的四壁畫滿了大型經變畫。飛天不僅畫在藻井、佛龕、四披上,大部分畫在經變畫中。佛陀在極樂世界正中說法,飛天飛繞在上空,有的腳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揮臂,騰空而上;有的手捧鮮花,直沖云霄;有的手托花盤,橫空飄游。那迎風擺動的衣裙,飄飄翻卷的彩帶,使飛天飛得多么輕盈巧妙、瀟灑自如?! 《鼗筒亟浂幢话l現,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有一位叫王圓箓的道士,云游化緣投宿于143窟,便在那里居住了下來。王道士無意中發現一道用土磚封住的門,他用力打開,是一個小洞,有一丈多寬,洞里有無數的白色包裹,排列得非常整齊。他打開一看,每一包里有經十卷,其他還有佛幀繡像,平鋪在白包下面。這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四月二十七日的事情。一個道士卻住在佛窟中,從而撕開了敦煌百年的傷痛史,這不知道是不是佛教所說的緣分呢?! ⊥醯朗亢軝C詐,他想拿這些經卷去換錢。于是,他私下里就運幾箱經卷至酒泉,獻給安肅道道臺廷棟。廷棟也不知道這些經卷的可貴,王道士很沮喪,他把一箱經卷扔在酒泉,只好帶著其余經卷,化緣回去。 后來,有一個英國探險家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原籍匈牙利、移民英國而為印度官員,由印度總督派到新疆來調查西北地理,他聽到這件事,就借調查地理為名,帶了一個翻譯悄悄地到敦煌去了?! ∷固挂蛞姷酵醯朗?,甜言蜜語,并說:“只要你答應下來,給你白銀三百兩?!蓖醯朗孔畛醪桓掖饝?,當他看到白銀,就一口答應了。斯坦因所看到的寶藏,大約有三種,第一種是用堅硬的紙張所寫的漢文佛經。第二種是藏文寫本。第三種,也是斯坦因最高興的,是一些古畫,絹上畫的全是美麗的佛像,顏色調和,鮮艷如新 。 他們怕外人知道,盜寶工作每天在晚上進行搬運,他們連續盜了七個晚上,完整的經卷二十四箱近萬卷,完好的絹畫和絲織品等五箱近五百卷,斯坦因雇了四十多頭駱駝才能運走。相隔7年后,斯坦因再次混入敦煌,又騙走了王道士私藏起來的570卷敦煌文物。這些經卷,斯坦因將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留在印度,成立西域博物館,而精品則入藏倫敦的大英博物館。這件事情轟動國外,其他的外國盜竊者和中國官僚接踵而來。將藏經洞中遺物全部翻檢,選取精華,廉價騙購大量藏經洞中文獻精品和佛畫、絲織品,總數約一萬余件,現分藏於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和集美博物館。伯希和曾為法國中國學權威沙畹的高足,當時雖只有27歲,卻懂得漢、俄、藏、突厥等13種文字,所盜的寶者數量中雖不及斯坦因多,卻是價值最高的,他精心挑選并盜走的遺書是最精華的部分,有許多孤本。 1911年10月,日本大谷“探險”隊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非法用低價換取了469卷寫本和 精美唐代彩塑兩尊。 1911年俄國人鄂登堡率團至莫高窟,盜走經卷一批?! ≡诒姸嗟南蚨鼗吞饺∈秩毜娜水斨?,有一個姍姍來遲者,他就是美國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東方部主任 華爾納。他于1923年到達莫高窟,但這時的藏經洞已空了,再沒有什么文書可取了,于是,他把目標轉移到了那些不能移動的塑像和壁畫上。用涂有粘著劑的膠布剝取了第320、321、328、329、331、335、372各窟壁畫26方,共計3.206萬平方公分。其中初唐畫有漢武帝遣博望侯張騫使西域迎金佛等,有關民族歷史與中國佛教史重要故事內容的壁畫多幅,及328窟通高120公分盛唐最優美的半跪式觀音彩塑。這批珍貴的藝術品現藏美國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 不要以為被盜走的壁畫就能很好地保存于世上,撕下來的時候就有不少被破壞了,還有運輸 、戰爭、盜竊等的損毀,損失的比盜走的更嚴重,而且是毀滅性的。區區的一個愛神維娜斯雕像無法復原的斷臂都讓全世界惋惜不已,而這里是幾十幅精美的壁畫,我們卻永遠無法知道它們原來的面目了。 在藏經洞陳列館展出的只有19件文獻真品,其它43幅美術品全部是電腦噴繪的復制品,還有49件海外文獻藏品圖片,因為原件都流失于海外近100年了?! 澳呖叩谋诋嬤€不止看到的那么多,在一次維修無意中發現了壁畫的里面還有壁畫。原來是莫高窟的地方畢竟有限,后人找不到地方建洞窟了,就把前人繪制的壁畫用泥土覆蓋,再畫上新的壁畫,使相當多的洞窟內形成了數層壁畫的奇觀?,F在還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拿開表層而又不損壞任何一層的方法,所以不去動它,希望以后科技先進的時候可以看到里面的真相?!薄 》轮频膸讉€洞窟,真的是做到惟妙惟肖,墻壁的泥土質感,壁畫的筆觸,還有破損的地方都一模一樣,根本看不出破綻,而且這里還可以大打燈光,游人可以盡情地細細欣賞。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一個有1600余年歷史的曠世奇葩。1987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甘肅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位于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還有唐宋木構建筑五座?! ∧呖呶挥诟拭C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 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于366年,后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 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筑、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F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 飛天4000余身, 唐宋木結構建筑5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 是一處由建筑、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二十世紀初又發現了藏經洞(莫高窟第17洞),洞內藏有從4—10世紀的寫經、文書和文物五、六萬件。 引起國內外學者極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學。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是隋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象中的極樂世界;佛教史跡畫,表現佛教在印度、中亞、中國的傳說故事和歷史人物相結合的題材;供養人畫像,即開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這是一部肖像史?! ≡谀呖吒鱾€時代的壁畫中,有反映當時的一些生產勞動場面、社會生活場景、衣冠服飾制度、古代建筑造型以及音樂、舞蹈、雜技的畫面,也記錄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事實,為研究4世紀到14世紀的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呖叩谋诋嬕簿哂泻芨叩乃囆g價值,盛唐時期的壁畫水平最高。供參觀的洞窟較有影響的是96窟、17窟、130窟、158窟、259窟、285窟、200窟、428窟等。西方學者將敦煌壁畫稱作是“墻壁上的圖書館”?! ∧呖叩拈_鑿始于公元366年。據記載,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樂囫柱杖西游至此,見千佛閃耀,心有所悟,于是,鑿下第一個石窟。從十六國到元朝,石窟的開鑿一直沿續了十個朝代,1500年,至今,樂樽的那個石窟早已無法分辨得出,而莫高窟經過風沙侵蝕仍保存著十個朝代的750多個洞窟,窟內壁畫四萬五千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和唐宋窟檐木構建筑五座。此外,還有藏經洞發現的四、五萬件手寫本文獻及各種文物,其中有上千件絹畫、版畫、刺繡和大量書法作品。如果把所有藝術作品一件件陣列起來,便是一座超過二十五公里長的世界大畫廊?! ∧呖叩牟仕芏鄬俜鸾倘宋锛捌湫扌心P事跡的造像。因為莫高窟的巖質疏松,無法進行雕刻,工匠們用的是泥塑。唐朝以前的泥塑在其它地方很少保存下來,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為珍貴難得。 另外還有民族傳統神話題材及各種各樣的裝飾圖案。從壁畫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階層的各種社會活動,如帝王出行、農耕漁獵、冶鐵釀酒、婚喪嫁娶、商旅往來、使者交會、彈琴奏樂、歌舞百戲……世間萬象,林林總總?! ∧呖咦鳛樗囆g的寶庫,不同時代的藝術風尚在這里匯集成斑斕景觀。敦煌唐代藝術代表了中國佛教藝術最璨爛的時代,外來的藝術與中國的民族藝術水乳交融,敦煌唐代藝術空前豐富多彩。那雄偉渾厚高達十幾米的巨大佛像;靈巧精致僅有十余厘米的小菩薩;場面宏大、人物繁密的巨幅經變;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的單幅人物畫無都使人印象深刻。 飛天,是佛教中稱為香音之神的能奏樂、善飛舞,滿身異香而美麗的菩薩。唐代飛天更為豐富多彩,氣韻生動,她既不像希臘插翅的天使,也不象古代印度騰云駕霧的天女,中國藝術家用綿長的飄帶使她們優美輕捷的女性身軀漫天飛舞。飛天是民族藝術的一個絢麗形象。提起敦煌,人們就會想到神奇的飛天?! ≡诙鼗捅诋嬛兴枥L的當時的一些社會生活場景,反映了我國古代狩獵、耕作、紡織、交通、作戰以及音樂舞蹈等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各個方面的內容。壁畫中各類人物形象,保留了大量的歷代各族人民的衣冠服飾資料。壁畫中所繪的大量的亭臺、樓閣、寺塔、宮殿、城池、橋梁和現存的五座唐宋木結構檐,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筑的形象圖樣和寶貴資料。我國的雕塑和繪畫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美術史上記載許多著名畫家的作品多已失傳,敦煌藝術的大量壁畫和彩塑為研究我國美術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呖咴诿鞔欢然膹U,至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以后,又受到人們的注意。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圓箓發現"藏經洞",洞內藏有寫經、文書和文物四萬多件。此后莫高窟更為引人注目。1907、1914年英國的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中揀選文書中的精品,掠走約5000件。1910年藏經洞中的劫余寫經,大部分運至北京,交京師圖書館收藏。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從王道士處,弄走約600件經卷。1914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并進行洞窟測繪,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制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這些盜竊和破壞,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損失?! ≈袊鴱乃氖甏鸪闪⒘四呖叩膶W術研究和保護機構;六十年代對石窟進行了全面的加固;八十年代開始,莫高窟進入了現代科學保護時期。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是中國唯一的石窟類文物保護研究陳列機構。該中心陳列部設有錄像演播廳和三個展區,敦煌石窟藝術的精華和發展歷程的概況在此得以展現,為人們全面深入地了解敦煌石窟和敦煌佛教藝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呖撸ㄓ⑽拿Q:Mogao Caves)于1987年12月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IV)(V)(VI)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編號: 200-004 )?! ∈澜邕z產委員會評價:莫高窟地處絲綢之路的一個戰略要點。它不僅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同時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莫高窟的492個小石窟和洞穴廟宇,以其雕像和壁畫聞名于世,展示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也可以去Goole查)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為什么叫莫高窟呢? 莫高窟一名,早在隋代洞窟中已經出現。在藏經洞出土的遺書中也有確切記載。其名稱的由來,敦煌學學者做過專門的研究,目前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一、莫高窟修造在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周圍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綠洲高近百米,百姓們又稱之為千佛山。古漢語中沙漠的漠與莫高窟的莫是可以通用的,所以在沙漠高處開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后來演變成為莫高窟。 二、在古代敦煌,鳴沙山又稱為漠高山。山下有漠高鄉。千佛洞在漠高山下,屬漠高鄉所管轄。因此便由漠高山、漠高鄉演變而來。 三、在大泉河谷最早開窟的是樂僔和尚。后來的弟子相繼也開鑿了石窟。但道行都“莫高于此僧“,難超過他。樂僔在此地首開的石窟,以后就叫莫高窟,是為了紀念樂僔開創首窟之功。
起源它始建于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于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后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后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余個。安史之亂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歸義軍占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佞X時期的莫高窟發展到了史上最大的的頂峰,目前所看到的有名或者清晰完整的畫像、佛教雕刻基本都是在這個時期修復和新建的。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元朝以后,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并逐漸湮沒于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這里才重新為人注意。近代,人們通常稱其為“千佛洞”。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死亡后掩埋的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臺燈等生活設施。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檐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大泉溝河床西岸,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于是萌發開鑿之心。后歷建不斷,遂成佛門圣地。中國石窟藝術源于印度,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巖質不適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畫為主。整個洞窟一般前為圓塑,而后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則以壁畫為背景,把塑、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莫高窟是現存規模最龐大的“世界藝術寶庫”。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藝術的特點表現在建筑、塑像和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上??咝谓ㄖ品譃槎U窟、殿堂窟、塔廟窟、穹隆頂窟、影窟等多種形制。彩塑分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壁畫類別分尊像畫、經變畫、故事畫、佛教史跡畫、建筑畫、山水畫、供養畫、動物畫、裝飾畫等不同內容。系統反映了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個朝代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各個方面,成為人類稀有的文化寶藏。自1900年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五萬多卷宗教和世俗文書后,敦煌藝術震撼了整個世界,“敦煌學”已成為世界性的顯學,可惜由于當時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無知。這些寶藏幾乎被悉數盜往國外?,F在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下,由日本捐資。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藝術陳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觀賞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北朝時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釋迦牟尼或彌勒,主像兩側多為二脅侍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塑像背部多與壁畫相連??邇软敳亢退谋跐M繪壁畫。頂及上部多為天宮伎樂。下部為夜叉或裝飾花紋。中部壁畫除千佛外,主要畫佛傳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鴿、舍身飼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隋唐為莫高窟全盛時期。隋代百窟樣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為中心佛壇,組像同前。唐出現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豐碩壯實”之貌。窟中壁畫主要是大場面的說法圖和簡單的經變圖。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畫是多種經變圖,其規模極為宏偉,表現出天國的壯麗圖景。石窟造像五代時已喪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筑、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一個有1600余年歷史的曠世奇葩。1987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甘肅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位于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還有唐宋木構建筑五座?! ∧呖呶挥诟拭C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 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于366年,后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 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筑、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F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 飛天4000余身, 唐宋木結構建筑5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 是一處由建筑、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二十世紀初又發現了藏經洞(莫高窟第17洞),洞內藏有從4—10世紀的寫經、文書和文物五、六萬件。 引起國內外學者極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學。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最廣泛的題材是尊像畫,即人們供奉的各種佛、菩薩、天王及其說法相等;佛經故事畫,是以佛經中各種故事完成的連環畫;經變畫,是隋唐時期興起的大型經變,綜合表現一部經的整體內容,宣揚想象中的極樂世界;佛教史跡畫,表現佛教在印度、中亞、中國的傳說故事和歷史人物相結合的題材;供養人畫像,即開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這是一部肖像史?! ≡谀呖吒鱾€時代的壁畫中,有反映當時的一些生產勞動場面、社會生活場景、衣冠服飾制度、古代建筑造型以及音樂、舞蹈、雜技的畫面,也記錄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事實,為研究4世紀到14世紀的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呖叩谋诋嬕簿哂泻芨叩乃囆g價值,盛唐時期的壁畫水平最高。供參觀的洞窟較有影響的是96窟、17窟、130窟、158窟、259窟、285窟、200窟、428窟等。西方學者將敦煌壁畫稱作是“墻壁上的圖書館”?! ∧呖叩拈_鑿始于公元366年。據記載,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樂囫柱杖西游至此,見千佛閃耀,心有所悟,于是,鑿下第一個石窟。從十六國到元朝,石窟的開鑿一直沿續了十個朝代,1500年,至今,樂樽的那個石窟早已無法分辨得出,而莫高窟經過風沙侵蝕仍保存著十個朝代的750多個洞窟,窟內壁畫四萬五千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和唐宋窟檐木構建筑五座。此外,還有藏經洞發現的四、五萬件手寫本文獻及各種文物,其中有上千件絹畫、版畫、刺繡和大量書法作品。如果把所有藝術作品一件件陣列起來,便是一座超過二十五公里長的世界大畫廊?! ∧呖叩牟仕芏鄬俜鸾倘宋锛捌湫扌心P事跡的造像。因為莫高窟的巖質疏松,無法進行雕刻,工匠們用的是泥塑。唐朝以前的泥塑在其它地方很少保存下來,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為珍貴難得。 另外還有民族傳統神話題材及各種各樣的裝飾圖案。從壁畫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階層的各種社會活動,如帝王出行、農耕漁獵、冶鐵釀酒、婚喪嫁娶、商旅往來、使者交會、彈琴奏樂、歌舞百戲……世間萬象,林林總總?! ∧呖咦鳛樗囆g的寶庫,不同時代的藝術風尚在這里匯集成斑斕景觀。敦煌唐代藝術代表了中國佛教藝術最璨爛的時代,外來的藝術與中國的民族藝術水乳交融,敦煌唐代藝術空前豐富多彩。那雄偉渾厚高達十幾米的巨大佛像;靈巧精致僅有十余厘米的小菩薩;場面宏大、人物繁密的巨幅經變;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的單幅人物畫無都使人印象深刻。 飛天,是佛教中稱為香音之神的能奏樂、善飛舞,滿身異香而美麗的菩薩。唐代飛天更為豐富多彩,氣韻生動,她既不像希臘插翅的天使,也不象古代印度騰云駕霧的天女,中國藝術家用綿長的飄帶使她們優美輕捷的女性身軀漫天飛舞。飛天是民族藝術的一個絢麗形象。提起敦煌,人們就會想到神奇的飛天?! ≡诙鼗捅诋嬛兴枥L的當時的一些社會生活場景,反映了我國古代狩獵、耕作、紡織、交通、作戰以及音樂舞蹈等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各個方面的內容。壁畫中各類人物形象,保留了大量的歷代各族人民的衣冠服飾資料。壁畫中所繪的大量的亭臺、樓閣、寺塔、宮殿、城池、橋梁和現存的五座唐宋木結構檐,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筑的形象圖樣和寶貴資料。我國的雕塑和繪畫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美術史上記載許多著名畫家的作品多已失傳,敦煌藝術的大量壁畫和彩塑為研究我國美術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呖咴诿鞔欢然膹U,至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以后,又受到人們的注意。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圓箓發現"藏經洞",洞內藏有寫經、文書和文物四萬多件。此后莫高窟更為引人注目。1907、1914年英國的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中揀選文書中的精品,掠走約5000件。1910年藏經洞中的劫余寫經,大部分運至北京,交京師圖書館收藏。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從王道士處,弄走約600件經卷。1914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并進行洞窟測繪,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制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這些盜竊和破壞,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損失?! ≈袊鴱乃氖甏鸪闪⒘四呖叩膶W術研究和保護機構;六十年代對石窟進行了全面的加固;八十年代開始,莫高窟進入了現代科學保護時期。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是中國唯一的石窟類文物保護研究陳列機構。該中心陳列部設有錄像演播廳和三個展區,敦煌石窟藝術的精華和發展歷程的概況在此得以展現,為人們全面深入地了解敦煌石窟和敦煌佛教藝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呖撸ㄓ⑽拿Q:Mogao Caves)于1987年12月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IV)(V)(VI)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編號: 200-004 )?! ∈澜邕z產委員會評價:莫高窟地處絲綢之路的一個戰略要點。它不僅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同時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莫高窟的492個小石窟和洞穴廟宇,以其雕像和壁畫聞名于世,展示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也可以去Goole查)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為什么叫莫高窟呢? 莫高窟一名,早在隋代洞窟中已經出現。在藏經洞出土的遺書中也有確切記載。其名稱的由來,敦煌學學者做過專門的研究,目前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一、莫高窟修造在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周圍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綠洲高近百米,百姓們又稱之為千佛山。古漢語中沙漠的漠與莫高窟的莫是可以通用的,所以在沙漠高處開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后來演變成為莫高窟。 二、在古代敦煌,鳴沙山又稱為漠高山。山下有漠高鄉。千佛洞在漠高山下,屬漠高鄉所管轄。因此便由漠高山、漠高鄉演變而來。 三、在大泉河谷最早開窟的是樂僔和尚。后來的弟子相繼也開鑿了石窟。但道行都“莫高于此僧“,難超過他。樂僔在此地首開的石窟,以后就叫莫高窟,是為了紀念樂僔開創首窟之功。
起源它始建于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于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后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后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余個。安史之亂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歸義軍占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佞X時期的莫高窟發展到了史上最大的的頂峰,目前所看到的有名或者清晰完整的畫像、佛教雕刻基本都是在這個時期修復和新建的。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元朝以后,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并逐漸湮沒于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這里才重新為人注意。近代,人們通常稱其為“千佛洞”。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死亡后掩埋的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臺燈等生活設施。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檐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大泉溝河床西岸,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于是萌發開鑿之心。后歷建不斷,遂成佛門圣地。中國石窟藝術源于印度,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巖質不適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畫為主。整個洞窟一般前為圓塑,而后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則以壁畫為背景,把塑、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莫高窟是現存規模最龐大的“世界藝術寶庫”。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藝術的特點表現在建筑、塑像和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上??咝谓ㄖ品譃槎U窟、殿堂窟、塔廟窟、穹隆頂窟、影窟等多種形制。彩塑分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壁畫類別分尊像畫、經變畫、故事畫、佛教史跡畫、建筑畫、山水畫、供養畫、動物畫、裝飾畫等不同內容。系統反映了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個朝代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各個方面,成為人類稀有的文化寶藏。自1900年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五萬多卷宗教和世俗文書后,敦煌藝術震撼了整個世界,“敦煌學”已成為世界性的顯學,可惜由于當時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無知。這些寶藏幾乎被悉數盜往國外?,F在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下,由日本捐資。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藝術陳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觀賞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北朝時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釋迦牟尼或彌勒,主像兩側多為二脅侍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塑像背部多與壁畫相連??邇软敳亢退谋跐M繪壁畫。頂及上部多為天宮伎樂。下部為夜叉或裝飾花紋。中部壁畫除千佛外,主要畫佛傳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鴿、舍身飼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隋唐為莫高窟全盛時期。隋代百窟樣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為中心佛壇,組像同前。唐出現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豐碩壯實”之貌。窟中壁畫主要是大場面的說法圖和簡單的經變圖。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畫是多種經變圖,其規模極為宏偉,表現出天國的壯麗圖景。石窟造像五代時已喪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筑、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敦煌莫高窟千佛画是谁画的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sp.net程序性能优化的七个方面
- 下一篇: 初学 Delphi 嵌入汇编[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