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原理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重点
6、DMA方式和程序中斷方式比較有什么不同?
DMA:采用內在和外設直接數據交換的方式,只有當有一段數據傳送時才會請求CPU中斷,減少了CPU的負擔。
程序中斷:只適用于簡單的少量外設的計算機系統,會耗費大量的CPU時間,當有大量中斷時容易導致數據的丟失。
7、按照馮.諾依曼原理,現代計算機應具備哪些功能?
答:按照馮.諾依曼原理,現代計算機應具備以下5個功能:
⑴輸入輸出功能:能把原始數據和解題步驟及中間結果接收下來(輸入),把計算結果與計算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告訴(輸出)給用戶。
⑵記憶功能:應能“記住”原始數據、解題步驟及中間結果。
⑶計算功能:應能進行一些最基本的運算。這些基本運算能組成人們所需要的復雜運算。
⑷判斷功能:計算機在進行一步操作后,應能從預先無法確定的幾種方案中選擇一種操作方案。
⑸自我控制功能:計算機應能保證程序執行的正確性和各部件間的協調性。
8、用二進制數表示一個四位十進制的整數最少需要幾位(不含符號位)。
解:2X=104,N=4×1/㏒2=14位。
9、某機器字長16位,浮點表示時,其中含1位階符、5位階碼、1位尾符、9位尾數,請寫出它能表示的最大浮點數和最小浮點數。
解:最大浮點數=2+21×(1-2-9)
最小浮點數=-2+31×(1-2-9)。
10、字符“F”的ASCII碼為46H,請寫出它的奇校驗碼和偶校驗碼(假定校驗位加在最高位)。
解:字符“F”的ASCII碼為46H,奇校驗碼為10110110(B6H),偶校驗碼為00110110(36H)。
11、試比較定點帶符號數在計算機內的四種表示方法。
答:帶符號數在計算機內部的表示方法有原碼、反碼、補碼和移碼。
補碼的特點是加、減法運算規則簡單,正負數的處理方法一致。
反碼通常只用來計算補碼,由于用反碼運算不方便,在計算機中沒得到實際應用。
移碼由于保持了數據原有的大小順序,便于進行比較操作,常用于浮點數中的階碼,使用比較方便。
12、在檢錯碼中,奇偶校驗法能否定位發生錯誤的信息位?是否具有糾錯功能?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断原理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重点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摩尔庄园手游黑森林通行证在哪?
- 下一篇: 建筑模板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