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分析命令,Linux操作系统基础解析之(四)——Linux基本命令剖析(2)
11.cat:外部命令
功能:連接文件并在標準輸出中顯示連接結果
格式:cat [OPTION]... [FILE]...
常用選項:
-A, --show-all:相當于-vET
-b, --number-nonblank:對輸出的內容按行編號,但空白行不編號
-e:相當于-vE
-E, --show-ends:在每一行結尾處顯示"$"字符
-n, --number:對所有輸出的內容不加區分的按行編號
-s, --squeeze-blank:合并多行連續的空白行為一行空白行
-t:相當于-vT
-T, --show-tabs:將制表符顯示為"^I"字符
-v, --show-nonprinting:用"^"和"M-"代替除了換行和制表位之外的其他非打印字符
退出狀態:
如果命令執行成功,狀態返回值為0;如果命令執行失敗,狀態返回值為非0。
使用舉例:[root@localhost?test]#?cat?windows.txt
this?is?a?file?in?windows.
from?windowsto?linux
ok
[root@localhost?test]#?cat?-A?windows.txt
this?is?a?file?in?windows.^M$
from?windows^Ito?linux^M$
ok^M$
12.head:外部命令
功能:顯示文件開始的部分,默認顯示前10行
格式:head [OPTION]... [FILE]...
常用選項:
-c, --bytes=[-]K:顯示每個文件的第一個K數量的字節數,如果使用"-",就是顯示文件中除了最后的K數量的字節之外所有的內容。
-n, --lines=[-]K:顯示每個文件的第一個K數量的行數,而不是再顯示文件的前10行,如果使用"-",文件中除了最后的K數量的行之外所有的內容。
-q, --quiet, --silent:永遠也不會將文件名作為頭格式來顯示
-v, --verbose:總是將文件名作為頭格式來顯示
K可以有多個后綴: b 512, kB 1000, K 1024, MB 1000*1000, M 1024*1024, GB 1000*1000*1000, G 1024*1024*1024, 對于后續的單位T, P, E, Z, Y等等也適用。
退出狀態:
如果命令執行成功,狀態返回值為0;如果命令執行失敗,狀態返回值為非0。
使用舉例:[root@localhost?test]#?cat?file1
testend
this?is?a?test?file
hehe
[root@localhost?test]#?head?-n?1?file1
testend
[root@localhost?test]#?head?-n?-1?file1
testend
this?is?a?test?file
[root@localhost?test]#
13.tail:外部命令
功能:輸出指定文件的末尾的部分
格式:tail [OPTION]... [FILE]...
常用選項:
-c, --bytes=K:輸出文件的最后K個字節,如果使用+k,則從文件的第K個字節開始顯示
-f, --follow[={name|descriptor}]:跟蹤指定文件的變化,輸出后并不退出,而是繼續監視文件的變化
-F:相當于--follow=name和--retry的結合
-n, --lines=K:輸出文件的最后K行,如果使用+k,則從文件的第K行開始顯示
-s, --sleep-interval=N:與-f選項何用,在兩次重復檢查過程中,延遲N秒。
退出狀態:
如果命令執行成功,狀態返回值為0;如果命令執行失敗,狀態返回值為非0。
使用舉例:[root@localhost?test]#?cat?windows.txt
I?am?in?Windows?now
This?is?a?file?of?Windows
There?is?a?TABhere
ok?end
[root@localhost?test]#?tail?-n?2?windows.txt
There?is?a?TABhere
ok?end
[root@localhost?test]#?tail?-n?+2?windows.txt
This?is?a?file?of?Windows
There?is?a?TABhere
ok?end
[root@localhost?test]#
14.more:外部命令
功能:利用顯示器顯示文件的精讀過濾程序
格式:more [options] file [...]
常用選項:
-num:一次顯示的行數
-d:在畫面下方顯示 [Press space to continue, 'q' to quit.]來提示使用者 ,如果使用者按錯鍵,則會顯示 [Press 'h' for instructions.],而不是'嗶'聲
-l:取消遇見特殊字符^L(送紙符)時會暫停的功能
-p:不以卷動的方式顯示每一頁,而是先清除螢幕后再顯示內容
-c:跟 -p 相似,不同的是先顯示內容再清除其他舊資料
-s:當遇到有連續兩行以上的空白行,就代換為一行的空白行
+/pattern:在每個文件顯示前搜尋該字串(pattern),然后從該字串之后開始顯示
+num:從第 num 行開始顯示
more還有些基于vi的交互式命令
h、?:查看幫助提示
Space、z、f、^F、s:按屏翻頁
b、^B:向上翻頁,但是只能在查看文件時使用,使用管道時無效
q、Q:退出
v:調用vi編輯器進行文件的編輯操作
:f:顯示當前文件名和當前行號
.:重復執行之前的命令
退出狀態:
只有選擇指定錯誤才會返回非0狀態值,其他情況狀態返回值為0.
15.less:外部命令
功能:分頁顯示文本文檔內容,與more相對
格式:less [option]... [filename]...
常用選項:
-e:文件內容顯示完畢后,自動退出;
-f:強制顯示特殊文件,例如設備、目錄或二進制文件;
-g:不加亮顯示搜索到的所有關鍵詞,僅顯示當前顯示的關鍵字,以提高顯示速度;
-i:忽略搜索時的大小寫
-m:顯示類似more命令的百分比
-N:每一行行首顯示行號;
-o :將less 輸出的內容在指定文件中保存起來
-Q:不使用警告音
-s:將連續多個空行壓縮成一行顯示;
-S:在單行顯示較長的內容,而不換行顯示;
-x:將TAB字符顯示為指定個數的空格字符。
less也有屬于它自己的交互式命令,總體來講與more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字符串:向下搜索“字符串”的功能
?字符串:向上搜索“字符串”的功能
n:重復前一個搜索(與 / 或 ? 有關)
N:反向重復前一個搜索(與 / 或 ? 有關)
b:向后翻一頁
d:向后翻半頁
h:顯示幫助界面
Q:退出less 命令
u:向前滾動半頁
y:向前滾動一行
空格鍵:滾動一行
回車鍵:滾動一頁
[PgDn]:向下翻動一頁
[PgUp]:向上翻動一頁
退出狀態:
只有當參數文件不存在到時候返回非0狀態值,其他情況狀態返回值為0
16.date:外部命令
功能:顯示及設置系統日期和時間
格式:
date [OPTION]... [+FORMAT]
date [-u|--utc|--universal] [MMDDhhmm[[CC]YY][.ss]]
常用選項:
-d, --date=STRING:通過'STRING'顯示時間描述,而非當前時間
-s, --set=STRING:通過'STRING'設置系統時間
除了選項之外,date命令還可以支持功能強大的格式序列:
如果需要以指定的格式顯示日期,可以使用"+"字符連接下述任一指定其格式即可,每個"+"字符只能連一個格式
%a:星期的簡寫格式 (Sun-Sat)
%A:星期的全稱格式 (Sunday-Saturday)
%b:月份的簡寫格式 (Jan-Dec)
%B:月份的全稱格式 (January-December)
%c:直接顯示日期與時間
%d:一月中的第幾日 (01-31)
%D:直接顯示日期 (mm/dd/yy)
%F:完整的日期,相當于%Y-%m-%d
%h:同 %b
%H:小時(00-23)
%I:小時(01-12)
%j:一年中的第幾天 (001-366)
%k:小時(0-23)
%l:小時(1-12)
%m:月份 (01-12)
%M:分鐘(00-59)
%n:下一行
%p:顯示本地AM或PM
%r:直接顯示時間 (12小時制,格式為 hh:mm:ss [AP]M)
%s:從1970年1月1日00:00:00到目前為止的秒數
%S:秒(00-60)
%t:跳格
%T:完整的時間,相當于%H:%M:%S
%U:一年中的第幾周 (00-53) (以 Sunday 為一周的第一天的情形)
%w:一周中的第幾天 (0-6)
%W:一年中的第幾周 (00-53) (以 Monday 為一周的第一天的情形)
%X:相當于 (%H:%M:%S AM|PM)
%x:完整的日期 (%m/%d/%Y)
%y:簡寫的年份 (00-99)
%Y:完整的年份 (0000-9999)
%Z:顯示時區
上述格式不必全都記住,只需要掌握幾個常用的即可。如%F, %T, %Y, %m, %d, %H, %M, %S
退出狀態:
如果命令執行成功,狀態返回值為0;如果命令執行失敗,狀態返回值為非0。
使用舉例:[root@localhost?test]#?date
Sun?May?22?15:11:09?CST?2016
[root@localhost?test]#?date?+%F
2016-05-22
[root@localhost?test]#?date?+%T
15:11:49
[root@localhost?test]#?date?+%A?-d?'2?days?ago'
Friday
[root@localhost?test]#?date?+%A
Sunday
[root@localhost?test]#
17.hwclock:外部命令
功能:查詢或設置硬件時鐘(RTC)
格式:hwclock [function] [option...]
常用選項:
--set:根據--date選項給定的時間設置硬件時鐘
-s, --hctosys:根據硬件時鐘來調整系統時間
-w, --systohc:根據系統時間來調整硬件時鐘
--systz:設置內核時區并且根據當前時區重置系統時間
使用舉例:[root@localhost?~]#?hwclock?--set?--date="2016/05/22?15:32:36"
[root@localhost?~]#?hwclock?-s
[root@localhost?~]#?date
Sun?May?22?15:32:44?CST?2016
18.tree:外部命令
功能:使用類似于樹的結構列表顯示目錄的內容
格式:tree [option]... [directory...]
常用選項:
-a:顯示那些以"."或".."開頭的隱藏文件,默認tree時不能顯示的
-d:僅顯示目錄名稱
-l:不允許目錄的符號鏈接進行遞歸查詢
-f:每個文件都是要絕對路徑來進行顯示
-x:只是停留在當前文件系統上
-L level:指明要目錄樹的最大顯示深度
使用舉例:[root@localhost?test]#?pwd
/test
[root@localhost?test]#?tree?/test
/test
├──?num.txt
├──?testdir
│???├──?dir1
│???└──?dir2
└──?windows.txt
3?directories,?2?files
[root@localhost?test]#?tree?-d?/test
/test
└──?testdir
├──?dir1
└──?dir2
3?directories
[root@localhost?test]#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系统分析命令,Linux操作系统基础解析之(四)——Linux基本命令剖析(2)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怒从心头起下一句是什么呢?
- 下一篇: linux作为办公机器,Ubuntu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