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ython,OpenCV,K-Means聚类查找图像中最主要的颜色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使用Python,OpenCV,K-Means聚类查找图像中最主要的颜色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Python,OpenCV,K-Means聚類查找圖像中最主要的顏色
- 1. K-Means是什么?
- 2. 步驟
- 3. 效果圖
- 4. 源代碼
- 參考
對于肉眼來說,從一幅圖中識別出主要顏色很容易。那怎么用算法提取出一幅圖像中最主要的顏色呢?
在這篇博客文章中,我將向您展示如何使用OpenCV,Python和K-means對RGB像素強度進行聚類以找到圖像中最主要的顏色。
1. K-Means是什么?
- K均值是一種聚類算法,可基于n個數據點生成k個聚類;
- 聚簇數 k 必須提前指定;
- 每個簇的平均值稱為其“質心”或“中心”;
- 通常,聚簇數量較少(k <= 5)可獲得最佳效果;
- K-Means返回
總體而言,應用k均值會產生原始n個數據點的k個單獨的簇。與屬于其他群集的數據點相比,特定群集內的數據點被認為彼此“更相似”。
在我們的案例中,我們將對RGB圖像的像素強度進行聚類。給定一個MxN大小的圖像,因此我們有MxN個像素,每個像素都由三個分量組成:紅色,綠色和藍色。
我們將這些MxN像素視為我們的數據點,并使用k均值對其進行聚類。屬于給定群集的像素的顏色將比屬于單獨群集的像素的顏色更相似。
k均值的一個缺點是,我們需要提前指定要生成的簇數。有一些算法可以自動選擇k的最佳值。
2. 步驟
(1)加載圖像,BGR轉RGB;
(2)K-Means均值對RGB像素進行聚類查找圖像中最主要的顏色;
(3)根據K-Means結果歸一化計算百分比,按百分比繪制占比及顏色;
3. 效果圖
分3個聚簇效果圖:
分5個聚簇效果圖:
通常,聚簇數量較少(k <= 5)可獲得最佳效果;
4. 源代碼
# python color_kmeans.py --image images/cactus.jpg --clusters 3
# 導入必要的包
import argparseimport cv2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def centroid_histogram(clt):# 獲取不同聚簇的個數,根據每個聚簇的像素數生成直方圖# k均值算法將圖像中的每個像素分配給最近的聚類。numLabels = np.arange(0, len(np.unique(clt.labels_)) + 1)(hist, _) = np.histogram(clt.labels_, bins=numLabels)# 對直方圖進行歸一化,使得總和為1hist = hist.astype("float")hist /= hist.sum()# 返回直方圖return hist# plot_colors函數需要兩個參數:
# hist,它是從centroid_histogram函數生成的直方圖;
# centroids,是由k-means算法生成的質心(集群中心)的列表。
def plot_colors(hist, centroids):# 初始化代表相對頻率的每種顏色的條形圖# 定義了一個300×50像素的矩形,以容納圖像中最主要的顏色bar = np.zeros((50, 300, 3), dtype="uint8")startX = 0# 遍歷每一個聚簇的百分比及顏色for (percent, color) in zip(hist, centroids):# 繪制每一聚簇的相對百分比endX = startX + (percent * 300)cv2.rectangle(bar, (int(startX), 0), (int(endX), 50),color.astype("uint8").tolist(), -1)startX = endX# 返回條形圖return bar# 構建命令行參數和解析
# --image 原始圖像路徑
# --clusters 期望生成的簇數
ap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ap.add_argument("-i", "--image", required=True, help="Path to the image")
ap.add_argument("-c", "--clusters", required=True, type=int,help="# of clusters")
args = vars(ap.parse_args())# 加載圖像,轉換BGR-->RGB 以在matplotlib展示
image = cv2.imread(args["image"])
image = cv2.cvtColor(image, cv2.COLOR_BGR2RGB)# 展示圖像
plt.figure()
plt.axis("off")
plt.imshow(image)# 將NumPy數組重塑為RGB像素列表
image = image.reshape((image.shape[0] * image.shape[1], 3))# 使用scikit-learn中的K-means實現來避免重新實現該算法
# 使用K-means查找圖像中最主要的顏色
# 使用期望獲取的聚簇數,初始化局KMeans類,調用fit()方法將像素列表聚集在一起
clt = KMeans(n_clusters=args["clusters"])
clt.fit(image)# 構建聚簇直方圖
# 建立圖表以代表每一種顏色所對應的像素數
hist = centroid_histogram(clt)
bar = plot_colors(hist, clt.cluster_centers_)# 展示顏色條形圖
plt.figure()
plt.axis("off")
plt.imshow(bar)
plt.show()
參考
https://www.pyimagesearch.com/2014/05/26/opencv-python-k-means-color-clustering/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使用Python,OpenCV,K-Means聚类查找图像中最主要的颜色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撒野广播剧封面是谁画的啊?
- 下一篇: Git统计个人提交代码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