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2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2016-2017-2軟件工程課程總結
本學期的軟件工程課程終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圓滿落幕了,我們的暑假也正式開啟,終于有時間寫寫這門課的總結了。
在2016年下半學期末的時候課程組就決定使用鄒欣老師的書《構建之法》,由課程組長王瑞老師帶領入構建之法的群,然后接著又加入了軟工助教群,博客園群等微信群,一直在觀望,看看其他學校的軟工課是如何開設的,有何特別之處。最后在周筠老師的鼓勵下在博客園開了博客, 開弓沒有回頭箭,緊接著在寒假趕緊偷師學藝,學習別人是如何使用《構建之法》這本書的,是如何在博客園開課的,緊鑼密鼓的準備著本學期的軟工課程。
本學期的開課情況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這是我第二次上軟工課程,相比較第一次真是收獲頗多。首先說說《構建之法》這本書,真的非常感謝陳文光主任推薦的這本書,與我們之前用的軟工課本相比,這本書既有理論又有例子,書上的例子生動有趣,讓學生更愿意多去看看課本,并且在做項目時能夠想到這些生動有趣的故事,進而知道自己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講到代碼的規范的時候,書上描述的幾個同學的反應可使學生們身受同感,影響深刻,那么大家在以后寫代碼時下意識就會想到這個故事,從而規范自己的代碼。此外,與本書配套的資源在鄒欣老師的博客里都帶有,博客中有相對應的項目實例,我們都可以參考使用,真可謂是面面俱到。再說說這本書的作者鄒欣老師,我從未見過哪本書的作者可以如此盡職盡責,幫著我們開課,還幫著我們完善每次布置的作業,還去查看學生的作業,并與學生互動。佩服鄒欣老師對軟工課程的認真的態度,更要向鄒欣老師學習做學問堅持不懈的精神,《構建之法》一直在完善。本書的編輯周筠老師的一直鼓勵,以及提供各種的資源,對于我們的幫助也是非常大的,是一位認真、嚴謹、熱心的老師。從周老師身上不僅僅學習的是課程,還學到了很多課程以外的東西。最后說說我們的課程組和學生,課程組三位老師齊心和力的配合,有問題一起商量解決,是我們這門課程順利開展的基礎。學生在剛開始時各種怨言,覺得壓力大,作業多,到最后的收獲滿滿。雖然很辛苦,但是覺得很值。
本次開課與以往開課的不同之處在于學生不僅僅需要最終提交項目,還需要將做項目的心路歷程一一記錄:
- 博客園的首次使用讓學生必須提交作業,因為每次提交都有記錄并且有截至日期,對學生起到一個很好的督促作業,讓學生不再抱有“我什么時候都可以交”的僥幸心理,并且對每次作業的打分學生可以及時看到,對自己的分數做到心里有數,知道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去看看得分高的作業是如何得到高分的;
- 學生在本次課程中學會的很多的工具,如:coding.net,很多在線的原型工具,錄制視頻的軟件等等,讓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提高效率;
- 在之前的軟工課程中從未讓學生進行過結對編程,本次課程讓學生結對編程,并且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通過結對編程讓學生學會與人溝通,改正自己編程中的不良習慣,學會頭腦風暴,找尋更好的方法;
- 在本次課程需求分析時使用了NABCD模型,讓學生模擬向投資人介紹自己的項目,感受真實;
- 本次課程在分數比例上也做了大的調整,平時的學習過程占了總成績的80%,期末占了20%;
本次開課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 學生在組隊時沒有聲明人數的限制,導致有的組多達7人;
- 博客作業由于人數過多,時間有限,只能進行評分,沒有過多的點評;
- 在最后統計作業時有的學生覺得分數有失公平,在下次開課時需要提前告知如果覺得有問題,必須評分后立即提出,過期不候;
本門課程對我個人帶來的提升也是很大的,首先在布置作業時我會反復的去學習別人的博客,看看別的老師是如何出題,如何評價的,再根據自己學生的情況布置作業。并且從鄒欣老師那兒學到作業一定要盡量細化、盡量具體,這樣在評分時可以有理有據。不僅在課程上養成的這個好習慣,更是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如此,條理清晰。其次也提升了自己使用各種工具的能力,因為要教給學生用,首先自己也得了解,learning by doing。最后,通過本門課程也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值得學習的老師,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已經很久很久很久沒寫過文章了,感覺相當生疏。最后附一張領騎衫獲得學生的照片,衣服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提供。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pingliu/p/7225713.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16-2017-2软件工程课程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若某烂片能免费观看,你愿意观看吗
- 下一篇: 原神雷鸣仙多久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