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迟迟不见踪影的分级制的原因是啥?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中国电影迟迟不见踪影的分级制的原因是啥?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中國市場為什么不適宜推進電影分級制?如果按照官方說法,就算中國電影進行分級,也無法有效地“控制”(而非保護)青少年看到一些不適合青少年觀看的電影,所以中國市場上就不適宜推進電影分級制。如果我們按照這個思路去推論,就等于是說中國電影只要一分級,我們的電影人就會群情激奮,蜂擁而至去拍以色情內容為主的三級片,我們的青少年也會因為這些有色情內容的電影而變成強奸犯,我們的成年觀眾也都會因為這些電影而產生許多不和諧的念頭,更悲慘的是,我們的女演員們也會為了生存和名利而任人蹂躪……當然,上面的說法有些夸張和荒誕了。但這就是我們國內的輿論環境,“電影分級制”總是要無奈地和“色情”聯系在一起。其實對于成熟的電影分級制來說,色情內容只是影響影片分級的因素之一,還有諸如血腥、暴力、粗口、恐怖等內容也會影響影片的分級。以最成熟的美國電影分級制為例,決定美國公映影片(電視節目,家庭錄影帶等)分級的機構是MPAA(TheMotionPictureAssociationofAmerica美國電影協會),該機構制定的電影分級制度現在分為5級:·G級:(GENERALAUDIENCESAllagesadmitted.)大眾級,所有年齡均可觀看,適合所有年齡段觀眾——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曾在國內公映的《玩具總動員3》就屬于G級。)·PG級:(PARENTALGUIDANCESUGGESTEDSomematerialmaynotbesuitableforchildren.)普通級,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有些鏡頭可能會讓部分觀眾產生不適感,部分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性愛、吸毒和裸體場面,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曾在國內公映的《貓頭鷹王國:守衛者傳奇》就屬于PG級。)·PG-13級:(PARENTSSTRONGLYCAUTIONEDSomematerialmaybeinappropriateforchildrenunder13.)特別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該級別的電影沒有強烈的、持續的暴力鏡頭,一般沒有裸體鏡頭,有時會有吸毒鏡頭和臟話;(曾在國內公映的《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上》以及《危情時速》都屬于PG-13級。)·R級:(RESTRICTEDUnder17requiresaccompanyingparentoradultguardian.)限制級,17歲以下未成年觀眾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人陪伴才能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里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臟話;(曾在國內公映的《生化危機4:戰神再生》就屬于R級。國內公映版本有刪減。)·NC-17級:(NOONE17ANDUNDERADMITTED)17歲或者以下觀眾禁止觀看——該級別的影片被定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堅決被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清晰的性愛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臟話等。(曾在國內公映的《色、戒》就屬于NC-17級級。國內公映版本有刪減。)(另外,值得特別說明的一點是,北美的分級制并不是強制性的,北美公映影片可以不接受MPAA的分級,但會在院線發行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但是,畢竟片方有選擇說“不”的權利。)從上面的北美分級制的簡單介紹里,我們可以看到,北美市場公映的各種級別影片,國內都曾引進公映過。這恰恰說明,在中國電影市場上“電影分級制”并不是洪水猛獸。各種級別的影片國內都曾經引進并大范圍公映,也都取得了相對不錯的票房成績,就說明了國內觀眾對于各種級別的影片都存在一個相應的市場消費空間,也都能夠理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電影產品進行消費。現在的問題在于,我們的電影主管部門總是試圖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管理越來越細分化的市場,因此這些引進片都或多或少地在內容上做了相應的刪減。但要想讓類型和風格如此繁雜的影片都做到“老少皆宜”,恐怕不是靠一把剪刀能做到的,所付出的代價必然是對電影本體和觀眾群體的雙重傷害。中國電影市場作為目前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電影市場,市場的類型化和細分化必然是未來的趨勢之一。如果僅僅只是從市場角度來看分級制這個問題,是否需要分級制簡直是一個不需要討論的問題。因為沒有分級制就沒有細分化市場,沒有細分化市場就沒有良性循環的商業格局,沒有良性商業格局,就沒有中國電影在商業和藝術上的真正繁榮。但是正在類型化道路上艱難摸索的中國電影,卻面臨著種種內憂外患。2011年中國電影市場必將面臨著大量好萊塢電影產品的巨大沖擊,而在類型化方面尚不成熟的國產電影卻又不得不自縛雙手,在內容、題材、形式等多個方面備受模糊的審查制度的約束。如此種種弊端,雖然不是一個電影分級制就能解決的,但變革本身才能帶來希望。但是中國的所有問題都并不僅僅只是問題本身。中國電影分級制遲遲不能出臺,難產的背后除去種種利益集團的博弈外,還有那些和電影以及產業并無直接關系的因素。如果我們從頭梳理的話,大家都在呼喚的“電影分級制”其實還不是最緊迫的問題,因為分級只是中國電影諸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而制度本身才是重點。中國電影分級制的核心還是電影審查制度乃至整個電影產業的法制化。這一點沒突破,外圍怎么迂回都沒用。所以我個人對中國電影分級制的未來還是悲觀的,因為這個核心問題已經不僅僅只是和電影有關了。相比“中國電影分級制”的呼聲,業內對于“電影法”的期盼恐怕更迫切一些。協商制度、建立制度、尊重制度,才是中國電影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電影分級制只是這個大制度下的一個行業性規范條文而已。但僅僅只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行業性條文,卻歷經十多年不能出臺,由此可見中國電影在產業化道路上的舉步維艱。無論是電影審查還是電影分級,如果能夠有法可依,如果能夠有據可查,無論對于中國電影的創作者,還是市場經營者來說,這才是進一步獲得突破的希望所在。但是──當今中國幾乎所有的事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這個“但是”──這種突破的可能性有多少呢?和當下諸多需要進入法制化軌道的事情相比,如果一定要排隊領號的話,電影產業恐怕還在門外沒進來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电影迟迟不见踪影的分级制的原因是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