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就能凉快近5°C!华中大与浙大研制“避暑神器”登Science
如今,地球這個“大火爐”一直在升溫,現在的夏天氣溫已經能分分鐘飆到35°C以上。
只要一出門,遍地是“熟人”。
為了抵御酷暑,科學家們也在想辦法。
聽著就心動了,而且這一真正的夏日“降溫神器”也得到了《Science》的認可!
先來看看它用的什么材料。
能給你降溫的衣服用的自然不一般。
這種能在陽光直射的室外環境下,無源制冷的光學超織物,采用的是綠色環保、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為纖維原料,將它復合成二氧化鈦-聚乳酸(PLA)納米粒子,再引入特定波段光學新特性,就獲得了均勻連續的超材料纖維。
最后在表面貼合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就搞定了(這是服裝生產上的一種防水透氣常用材料)。
這種超織物在太陽輻射波段(0.3-2.5 μm)的反射率為92.4%,太陽光譜大體被分解為三個波段,都交由超材料織物中的不同層次響應,最終實現紫外(UV)、可見-近紅外(VIS-NIR)及中紅外(MIR)波段的寬光譜精準阻擋。
如此一來,被該材料覆蓋的皮膚或物體的溫度自然也就降了。
但除了涼快,這種材料的優點還有很多:
只需比普通衣物高10%的成本就能享受該材料優異的降溫性能,這完全可以滿足一部分有防護降溫需求的人,比如在高溫環境中穿著防護服的醫務工作人員。
除此之外,它的纖維強度也足以利用縫紉機在表面上進行圖案印染。
比常見衣物材料降了5°C~7°C
為了驗證它的效果,研究人員做了一系列在真實環境下的實驗。
他們將幾種常見的衣物材料在太陽溫度最高的11:00到15:00之間進行暴曬:
結果發現該材料的溫度分別比棉低5.0°C、比氨綸低6.8°C、比雪紡低7.0°C、比亞麻低5.8°C,以及比裸露皮膚模擬器的溫度低10.2°C。
為了模擬更真實的情況,他們還讓一位實驗人員穿著一半棉一半該織物制成的背心曬太陽。
一小時后發現,背心兩邊織物的溫度差為3.4°C。
而通過粘在衣服下的熱電偶也發現,被這兩種織物覆蓋的身體表面之間存在約4.8°C的溫差。
與此同時,他們還測試了一下該織物對汽車的降溫效果,不過用的是模型。
這把的效果很不錯,該超材料遮罩下的汽車足足比市售車罩材料下的低了27°C,比啥也沒蓋的低了30°C。
這一結果也說明,這種超織物具有高效的輻射冷卻性能,在各種高溫場景下具有商業應用的巨大潛力,就比如物流運輸等等。
本項研究由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陶光明和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馬耀光共同領導。
一作曾少寧,華中科技大學光學工程專業碩士,研究方向為可穿戴智能溫控織物。
共同一作片思杰,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
除此之外,該項目的合作單位還包括山東賽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漢紡織大學、青島大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穿上就能凉快近5°C!华中大与浙大研制“避暑神器”登Science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抖音上99元三瓶健是真的吗?
- 下一篇: 身边是什么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