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人体全基因组测序要花费多少呢?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现在做人体全基因组测序要花费多少呢?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基因組測序的作用它并不能可靠地預測人們會患上何種疾病或死于何種疾病。即我們所說的生老病死。我們要全面科學得認識它。在過去的幾年里,隨著研究人員加速捕捉隱藏在普通疾病背后的DNA,有關基因組醫學的希望正變得日益高漲。然而與這些標記相關的風險通常都相當低,往往只比沒有這些標記的人高一點。盡管如此,許多科學家仍然希望一旦他們找到了一種疾病的全部遺傳標記,包括那些具有高風險的罕見標記,則有些人所攜帶的全部風險會高到(兩倍于正常的風險)足以值得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然而新的研究表明,盡管所有的疾病風險標記能夠被找到,但大多數人面臨的遺傳風險依舊相對較低。這一結論源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癌癥遺傳學家Victor Velcelescu、Bert Vogelstein和同事進行的一項研究。他們最初搜集了數千對雙胞胎(主要來自歐洲)現存的疾病數據集。研究人員隨后假設同卵雙胞胎在罹患一種特定疾病上具有類似的遺傳風險。在調查了雙胞胎患上的24種實際疾病后,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模型,假定每個人對于每一種疾病攜帶了某一“基因組類型”,或全部的遺傳風險。隨后研究人員分析了這些風險將如何在人群中變化。這項分析表明,在最好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將攜帶一種基因組類型,從而使得他們患上一種疾病的風險顯著升高。但研究人員還對其他23種疾病進行了陰性測試,盡管這些受試者隨后會患上其中的一些疾病。Vogelstein說,所以一項陰性測試不應哄騙人們獲得一種虛假的安全感。但也有少數的例外——在那些最終患上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疾病、Ⅰ型糖尿病、阿爾茨海默氏癥,以及冠心病(男性)的受試者中,有75%的人具有一個陽性的遺傳測試。Vogelstein表示:“我們并不是說全基因組測序毫無意義。”他在4月2日于芝加哥召開的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當天的《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也刊登了該項研究。但Vogelstein說:“它并不能可靠地預測人們會患上何種疾病或死于何種疾病。”建模的結果可以幫助醫療機構“得到最劃算的收獲”。他說,至少對于那些沒有關于某種疾病的強大家族病史的人來說,“他們可能想要付費成為一名健身房的會員”,這樣可以幫助他們預防許多疾病,而不是對一個病人的基因組進行測序。哈佛大學遺傳流行病學家Peter Kraft表示,人們希望如果研究人員能夠找到“缺失的遺傳可能性”,或是帶來某種疾病風險的全部基因,那么遺傳測試便能夠預測哪些病人將會生病,而這項研究恰恰增強了在過去3年中挫敗這一希望的其他一些觀點。Kraft說:“這似乎是一條我們對于那些具有多種病因的常見疾病的認知上限。”他認為這篇論文闡釋了為什么“一般人的基因組測序不會產生巨大影響的原因”。然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遺傳學家Peter Visccher認為,基因組測序仍將成為臨床醫療中的例行公事,這是因為它對于識別那些處于不常見疾病的風險當中——例如炎癥性腸病——且具有很大遺傳成分的人而言具有重要價值。他說:“因為促進它的技術的不懈驅動,基因組醫學將是無法阻擋的。”
如果只計算測序成本的話,現在藥明康德的和諾禾致源的X Ten報價都在10000左右,并且測得是30x的數據,基本可以滿足各種分析需求;如果你想出賣一點臨床信息的話,那就有可能降低到5000RMB左右,藥明康德之前的免費2000例貌似采用的這種策略;將來,或許在不久幾天之后,就會有免費的基因組測序服務出現了,但是你要付出什么呢?你能提供什么呢?
如果只計算測序成本的話,現在藥明康德的和諾禾致源的X Ten報價都在10000左右,并且測得是30x的數據,基本可以滿足各種分析需求;如果你想出賣一點臨床信息的話,那就有可能降低到5000RMB左右,藥明康德之前的免費2000例貌似采用的這種策略;將來,或許在不久幾天之后,就會有免費的基因組測序服務出現了,但是你要付出什么呢?你能提供什么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现在做人体全基因组测序要花费多少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银行放款流程
- 下一篇: 信用卡欠钱不还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