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有助于"个体化用药"吗?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基因检测有助于"个体化用药"吗?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藥物使用的個體差異與基因多態性有很密切的關系。基因組計劃又為藥物遺傳學的實踐提供了更多的資源,也讓更多的研究者和醫藥企業矚目這個蒸蒸日上的領域。藥物進入人體后,從作用靶點到代謝過程,很多基因都會涉及藥物的個體差異。目前,研究的較多且相對清楚是藥物代謝過程涉及的基因,一些基因位點的突變直接會影響藥物的血藥濃度,從而決定藥效和毒性。比如,CYP2C19基因的突變就大大影響抗酸藥奧美拉唑的代謝。快代謝者往往"藥量不夠用",而慢代謝者又"相對過量產生毒性"。基因檢測可以協助臨床藥學工作者優化藥物劑量。
現行的用藥模式是依據病情和醫生的臨床經驗選擇藥物,適應癥和劑量范圍則依據臨床試驗中多數人的結果或平均值而設定。換言之,藥物和劑量對多數人有效,對少數人無效或有害。問題在于用藥前無法知道你是屬于“多數人”還是“少數人”。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天開出300萬份無效或錯誤處方;美國2004年統計藥物不良反應致死人數是車禍死亡人數的兩倍,因藥物不良反應增加的醫療費用超過1000億美元。藥物在體內也一樣經過吸收、轉運、代謝轉化、分布到發揮作用的器官,發揮作用后經尿或便排出體外。這些重要環節均有各種相應的蛋白參與。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等外界因素的差異,在進化和選擇下形成蛋白質或量的差異,因而造成個體間藥物反應的顯著差異。例如心得安的最佳藥物濃度個體間相差40多倍,抗凝血藥華法令相差20多倍。通過檢測基因預測蛋白表達水平或功能,將提供合理和安全用藥的依據。
現行的用藥模式是依據病情和醫生的臨床經驗選擇藥物,適應癥和劑量范圍則依據臨床試驗中多數人的結果或平均值而設定。換言之,藥物和劑量對多數人有效,對少數人無效或有害。問題在于用藥前無法知道你是屬于“多數人”還是“少數人”。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天開出300萬份無效或錯誤處方;美國2004年統計藥物不良反應致死人數是車禍死亡人數的兩倍,因藥物不良反應增加的醫療費用超過1000億美元。藥物在體內也一樣經過吸收、轉運、代謝轉化、分布到發揮作用的器官,發揮作用后經尿或便排出體外。這些重要環節均有各種相應的蛋白參與。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等外界因素的差異,在進化和選擇下形成蛋白質或量的差異,因而造成個體間藥物反應的顯著差異。例如心得安的最佳藥物濃度個體間相差40多倍,抗凝血藥華法令相差20多倍。通過檢測基因預測蛋白表達水平或功能,將提供合理和安全用藥的依據。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基因检测有助于"个体化用药"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500亿元!曝阿里巴巴有意收购紫光股份
- 下一篇: 求一个长的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