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拂士书法(法家拂士)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法家拂士書法(法家拂士)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您好,今天芳芳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法家拂士書法,法家拂士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拂,通“弼”,輔佐。
2、拂(bì)士:輔佐君主的賢士。
3、出處: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4、——《孟子·告子下》中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
5、2、翻譯:一個國家,如果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就常常會被消滅。
6、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原文: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7、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是人 一作:斯人)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9、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10、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1、4、創作背景:孟子作為孔子之后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說,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國君實行“仁政”,要與民“同樂”。
12、孟子的思想學說就是著作《孟子》。
13、《孟子》記載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對話體著作。
14、其顯著特點一是氣勢充沛,雄辯而色彩鮮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闡述事理。
15、此文選自《孟子·告子下》。
16、春秋戰國時期,戰亂紛爭,一個國家要想立于不敗之地,要奮發圖強,不能安于現狀、不思進取。
17、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
18、5、簡單賞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
19、作者先列舉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煉而終于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20、接著,作者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
21、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的結論。
22、全文采用列舉歷史事例和講道理相結合的寫法,逐層推論,使文章緊湊,論證縝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對仗句,既使語氣錯落有致,又造成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有力地增強了論辯的說服力。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法家拂士書法(法家拂士)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法家拂士書法(法家拂士)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法家拂士书法(法家拂士)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地图太大开不了游戏怎么
- 下一篇: 电脑问题人工咨询(电脑问题在线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