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
在我國神話體系中,一直有著牛頭馬面的傳說存在。這二位是中國佛教以及道教共同承認的兩尊陰間神祇。他們的形象分別為牛頭人身和馬頭人身。此二尊陰神專門負責將壽終正寢之人的靈魂押解到地府進行審判。
古人多認為牛頭馬面是陰間神明,東岳大帝或是閻羅王或是城隍老爺的部下。在現如今部分農村中,人們還尊稱他們為牛馬二將軍。農村中更是有很多老人,會給他們燒紙錢,以期望自己的祖先不要被刁難。在中國的神話體系中,牛頭馬面的職責和黑白無常基本相同。而在古埃及神話體系中,狼頭人身的地獄守護者阿努比斯又與他們的職責有些類似。那么為何人們多稱呼這兩位尊神為牛頭馬面,而不稱呼為馬面牛頭呢?這可不只是因為讀起來方便,下面您就聽小編我向您詳細道來。
說道為何將這二尊陰神,稱呼為牛頭馬面,咱們就先要說說他們的起源。
牛頭馬面中的,牛頭鬼差出自佛教經文中的《五苦章句經》,在其中牛頭的形象為牛頭人手,兩足為牛蹄,他力氣大的能推動山岳,經常手持鋼叉出現,而他的名字叫作鬼將阿傍。在《鐵城泥犁經》中,就將阿傍定義為地府牛頭人身的差役,專門負責向閻羅天子稟告罪人生前所犯下的罪行。而馬面鬼差,名字不詳。但在《楞嚴經》中也出現過一段描述。其中寫道:馬頭羅剎,手持槍矛,將惡鬼驅趕到無間地獄中。所以人們大多覺得馬頭人身的羅剎就是馬面鬼差的原型,他在地獄中承擔著管理為惡者亡魂的職責。但也有古人說:馬面鬼差是佛教的馬頭明王化身,負責保護地府的安全。但這一說法也被一些佛教信徒所否認,這些信徒認為馬頭明王是觀音大士的化身,是佛教的護法神明,與鬼差之間毫無關系。
為何牛頭馬面的稱謂是牛頭在前馬面在后呢?究其原因還是與《五苦章句經》和《楞嚴經》傳入我國的時間順序有關。因為《五苦章句經》先傳入我國較早,所以古人就先是形象化了牛頭的存在,隨后《楞嚴經》再傳入我國,我國古人就將馬面創造了出來,與牛頭搭檔,形成了地府牛頭馬面鬼差的組合。
圖片來自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侵權刪除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国神话中有着牛头马面的传说,为何不叫马面牛头?这才是原因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懂得积累婚姻的福报
- 下一篇: 忏云法师:拜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