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鳗可以到陆地上捕食:低潮时在海滩吃螃蟹
作者 | 卡麥拉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1、國際空間成功孕育8只“太空小鼠”
最新研究顯示,一批健康的“太空小鼠”是采用國際空間站冷凍6年的老鼠精子孕育的,這是一則令人欣喜的消息,因為空間站上破壞生物DNA的輻射比地球強100多倍??茖W家稱,在太空時代到來之前,研究太空輻射不僅對生物體,而且對未來后代的影響都十分重要,太空輻射可能會對細胞造成DNA損傷,深空探索后部分生物的后代可能會出現遺傳突變。如果人類精子在太空中存在類似的變化,而且如果未來地球變得無法適宜生存,那么冷凍干燥的精子細胞可能為太空殖民計劃發揮重要作用。研究報告稱,與健康精子對照分析,冷凍狀態下的老鼠精子DNA和雄性配子損傷稍大,但受精率和出生率卻是相近的。
2、龍宮小行星表面巨石密度較低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發現“龍宮”小行星表面的巨石密度很低,很可能70%以上都是空心的,該發現可能有助于人們理解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形成方式。行星形成的早期階段始于一種被稱為星子的積木,即體積從小行星至矮行星的大塊巖石,此前研究表明,星子最初是多孔、蓬松的塵埃團,隨著時間推移受到熱量、引力和撞擊而逐漸壓縮,但該觀點直到近期才被證實,“隼鳥2號”探測器發現直徑850米鉆石狀龍宮小行星表面覆蓋30-50%的多孔巖石,前不久,日本科學家聲稱,龍宮小行星表面多數巨石70%以上是中空結構。
3、電子“沖浪”穿越太空形成北極光
目前,物理學家掌握充分證據證實北極光是“強大宇宙波派對”中絢麗的電子沖浪,此前人們提出極光形成過程存在未解之謎:太陽粒子是如何獲得足夠速度和能量,以如此大的力量撞擊地球大氣層?一種主流解釋認為北極光與阿爾芬波有關,阿爾芬波是一種通過等離子體傳播的強大地磁波,等離子體是一種構成太陽風的帶電氣體。阿爾芬波可以接收等離子體中的游離電子,并將它們加速至極高速度(7200萬公里/小時),而不會使它們偏離軌道,太空探測器現已檢測到阿爾芬波在北極光之上向地球傳播。目前,研究人員最新實驗證實了這種沖浪效應,首次提供了阿爾芬波為北極光提供動力的“決定性證據”。
4、核彈探測器發現印度洋隱藏的藍鯨群
目前,科學家在印度洋發現一支全新的侏儒藍鯨種群,盡管它們體型龐大,但幾十年來一直躲避探測。研究人員通過分析水下核彈探測陣列收集到的聲音數據,發現這種神秘的鯨類動物,其發出的聲音是科學家此前從未聽過的。新發現的侏儒藍鯨是藍鯨的一個較小亞種,最大體長可達到24米。
5、木衛三高清圖像
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掠過木衛三時,拍攝到木衛三的首張高清特寫照片,其清晰度令人驚嘆,此次“朱諾號”距離木衛三表面1038公里,這使得該探測器擁有25分鐘的拍攝時間,足夠曝光5次。6月8日,美國宇航局發布了兩張飛越木衛三的照片,一張是朝向太陽的光面,另一張是暗面,圖像顯示木衛三表面冰冷,并不適合生命存活,其表面布滿了小行星撞擊留下的隕坑,以及可能由構造斷層線形成的狹長條紋。據悉,科學家伽利略于1610年首次發現木衛三,它是木星79顆衛星之一,木衛三直徑5260公里,比水星更大,是太陽系中唯一擁有磁場的衛星。
6、海鰻可以到陸地上捕食
海鰻擁有一副隱藏下顎,這賦予它們一些特殊能力,這種多余下顎組織可以瞬間向前咬住獵物,將獵物拖入鰻魚食道。依據最新一項研究,這些可怕的彈弓狀下顎可以幫助海鰻實現意想不到的事情:到陸地上吞食獵物。研究人員視頻記錄發現,當海鰻的嘴張得很大時,獵物瞬間被拽入鰻魚喉嚨。海鰻利用這種特殊下顎,會在低潮時捕食淺海灘的獵物,例如:螃蟹。
7、笑氣可以治療抑郁癥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笑氣(一氧化二氮)可以治療抑郁癥,當抑郁癥測試者吸入笑氣和氧氣混合物1小時后的兩周內,臨床試驗顯示,他們的抑郁癥狀比安慰劑治療兩周后的癥狀更輕。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精神病學教授查爾斯·康威博士稱,標準的抗抑郁藥物治療對抑郁癥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不明顯,在最新研究中,我們發現笑氣(一氧化二氮)能夠使抑郁癥患者病情好轉,從而表明笑氣可能幫助那些真實嚴重、有抵抗力的抑郁癥患者。
8、大塊海洋地殼嵌入地幔
最新研究表明,地球的中層可能更像焦糖海洋中的花生,地震數據顯示,地球液態地幔中可能有大塊的海洋地殼,這些“花生塊”位于東亞地區粘稠的地幔層中,該現象可能對海洋地殼形成及運動模型產生深遠影響。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海鳗可以到陆地上捕食:低潮时在海滩吃螃蟹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人到底能有多害怕蟑螂?
- 下一篇: 未来公开课 | 夏伯渝:登顶珠峰,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