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 遵从丧事从简遗愿
5月22日,共和國痛失袁隆平院士。據央視消息,從袁隆平同志治喪辦公室獲悉:茲定于2021年5月24日(星期一)上午10:00在湖南省長沙市明陽山殯儀館銘德廳舉行袁隆平同志遺體送別儀式。 ()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第六至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至第十一屆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袁隆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院士家屬處此前表示,根據袁隆平院士喪事從簡的遺愿,以及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長沙明陽山殯儀館不安排接待群眾前來悼念,“非常感謝大家對袁隆平院士的哀悼和對家屬的慰問”。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士1981年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勛章”。他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20余項國內國際大獎。
袁隆平曾多次暢談他的兩個夢想,除了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的夢想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禾下乘涼夢”:他曾夢見試驗田里的超級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有掃帚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涼。
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我們每個人的事業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
失敗是成功之母,要接受經驗教訓,怕失敗的人就不要搞研究。
理想要高雅,不要專門向錢看,賺錢應該要賺,但要能賺對社會、對老板姓有益的錢。
豐收了,大家都有飽飯吃,農業也恢復起來,這是大好的事情!祝福我們的農民取得更大的豐收,為國富民強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掌握到自己手上去,我們要擔當起來!
精神上要豐富一點,物質生活上則要看得淡一點。
我希望更多青年從事現代農業。現代農業是高科技的農業,不是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
有人說我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但我更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鷗,讓雜交水稻技術越過重洋。
我還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直播: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 遵从丧事从简遗愿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纸价大涨!纸厂纷纷停产
- 下一篇: 肉类“百搭之王”!即食鸡胸肉大促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