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探测效率,我国将在月球表面建立基础设施
4月24日,在2021年中國航天大會中國探月工程論壇上,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裴照宇表示,中國的月球探測還將繼續(xù)發(fā)展,從單次任務模式向長期可持續(xù)探測轉變,“未來為了提高探測效率,我們想在月球表面建立一些基礎設施,來更高效開展月球探測和開發(fā)利用研究。”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5年間中國航天圓滿完成載人航天、探月三期、北斗導航、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tǒng)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任務,進入空間和利用空間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嫦娥五號任務實現(xiàn)了我國首次月面采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guī)劃如期完成。
裴照宇表示,中國的月球探測還將繼續(xù)發(fā)展,在“繞、落、回”中,我國堅持獨立研制,這一道路取得圓滿成功。“我們取得的月球探測成果要更好服務于國家的全面發(fā)展,所以我們要從獨立研制向開放合作轉變。”
裴照宇說,中國探月的發(fā)展趨勢將從掌握空間技術向空間科學、空間技術和空間應用全面發(fā)展,從單次任務模式向長期可持續(xù)探測轉變。“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都是單次任務模式,未來為了提高探測效率,我們想在月球表面建立一些基礎設施,來更高效開展月球探測和開發(fā)利用研究。”
裴照宇表示,初步規(guī)劃,未來的月球探測將通過探月四期驗證后續(xù)月球科研站的建造技術,再往后就要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日前發(fā)布的《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關于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聯(lián)合聲明》明確,國際月球科研站將面向所有感興趣的國家、國際組織和國際伙伴開放,在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規(guī)劃、論證、設計、研制、實施、運營等方面開展合作,并歡迎在項目的各個階段,在任務的各個層級,以實物和非實物的形式參與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为提高探测效率,我国将在月球表面建立基础设施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她想要飞是什么歌啊
- 下一篇: 印度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疑似被喂牛尿:病人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