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结构特点(细菌结构)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細菌結構特點(細菌結構)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您好,今天芳芳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細菌結構特點,細菌結構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細菌的結構 (一)細菌的基本結構:基本結構指各種細菌必須具備的與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的細胞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核質。
2、細胞壁是重點。
3、(圖11. 細菌結構示意圖。
4、) 1.細胞壁:細胞壁是位于細菌最外面,緊貼在細胞膜外的一層結構,比較堅韌,有高度彈性。
5、細胞壁的基本化學組成是肽聚糖。
6、G+菌和G菌細胞壁還含有各自獨特的成份磷壁酸和外膜。
7、G+菌和G菌的細胞壁結構有很大不同,因此,使得這兩類細菌對革蘭染色的反應、對作用于細胞壁的抗生素的敏感性、以及兩類細菌的致病性均有很大不同。
8、 (1)細胞壁的化學組成 ①基本成份―肽聚糖: 是原核細胞生物特有的化學物質。
9、由聚糖骨架、四肽側鏈和肽橋或肽鍵(革蘭陽性菌相鄰聚糖骨架的四肽側鏈通過五肽橋連接。
10、葡萄球菌的五肽橋由五個甘氨酸組成。
11、五肽橋的一端連在四肽側鏈的第三位賴氨酸上,另一端連在相鄰聚糖鏈上四肽側鏈的第四位丙氨酸上,從而構成三維立體網狀結構。
12、青霉素、頭孢菌素等可抑制五肽橋的連接。
13、革蘭陰性菌無五肽橋,相鄰四肽側鏈直接以肽鍵相連,構成二維片層結構。
14、)組成。
15、(圖12. G+菌肽聚糖構造示意圖。
16、) ②G+菌細胞壁特有的化學組成 A.磷壁酸:分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是G+菌細胞壁的特有物質,構成G+菌重要的表面抗原,與細菌分型有關。
17、膜磷壁酸可以粘附宿主細胞,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
18、 B.表面蛋白:某些G+菌細胞壁表面的特殊蛋白,如鏈球菌的M蛋白,金黃色葡萄球菌的A蛋白(SPA),均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
19、 G+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即由肽聚糖構成,可達到50層左右,占細胞壁干重的50%80%。
20、細胞壁的堅韌性主要與肽聚糖層有關。
21、任何可以破壞肽聚糖結構或抑制肽聚糖合成的物質,如溶菌酶、青霉素、頭孢菌素、萬古霉素、桿菌肽等物質均可因干擾細菌細胞壁肽聚糖的合成而抑制或殺滅G+菌。
22、人體細胞沒有細胞壁,也不含肽聚糖,因此青霉素等抗生素對人體細胞無毒。
23、 ③G菌細胞壁特有的化學組成 外膜: G菌細胞壁肽聚糖含量較少,只有12層,只占細胞壁干重的5%20%。
24、因此,僅靠肽聚糖不足以保護G細菌,甚至不能抵抗革蘭染色時95%乙醇的滲入脫色。
25、因此,必須依靠復雜的外膜來保護細菌。
26、外膜由內向外依次又由脂蛋白、脂質雙層和脂多糖組成。
27、也有教科書將脂質雙層稱為外膜,那么,G菌細胞壁的特有結構就包括脂蛋白、外膜和脂多糖。
28、 A.脂蛋白:由脂質和蛋白質構成。
29、主要作用是連接脂質雙層(外膜)并將其固定在肽聚糖層。
30、 B.脂質雙層(外膜):與細胞膜化學組成類似,與物質交換有關。
31、 C.脂多糖(LPS):位于脂質雙層外側, 是G菌的內毒素,由內向外依次由脂類A、核心多糖和特異多糖組成。
32、 (2)細胞壁的功能 ①保護細菌。
33、細菌細胞內由于濃集了大量營養物質和高濃度的無機鹽,因此滲透壓可以達到525個大氣壓,在外界相對低滲的環境中,如果沒有堅韌的細胞壁保護,細菌細胞膜會破裂導致細菌死亡。
34、 ②維持細菌的固有外形。
35、如果以溶菌酶或低濃度青霉素抑制細菌細胞壁肽聚糖的合成,可使細菌的細胞壁形成缺陷,原來的桿菌可以變為球形。
36、細胞壁有缺陷的細菌也叫L型細菌,是細菌的一種變異現象。
37、L型細菌在體內常常引起慢性感染。
38、 ③參與物質交換。
39、細胞壁上有許多微孔,允許水分子和小于1nm的小分子物質自由通過。
40、 ④帶有多種抗原決定簇。
41、如磷壁酸是G+菌重要的表面抗原;特異多糖是G菌重要的表面抗原。
42、抗原的生物學意義主要有2點: A. 在體內可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引起免疫保護或免疫損傷效應。
43、 B. 在體外可以用來鑒別細菌、診斷細菌感染性疾病。
44、 ⑤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
45、如G+菌的膜磷壁酸可以粘附細胞;G菌的內毒素可以引起機體發熱、白細胞增多,甚至休克死亡。
46、 2.細胞膜:位于細胞壁內側,是緊包在細胞質外面的一層柔軟的、富有彈性和半滲透性的生物膜。
47、和真核細胞膜類似,由脂質雙層構成,膜里鑲嵌著許多具有特殊功能的酶蛋白和載體蛋白。
48、細胞膜是細菌賴以生存的重要結構。
49、它的功能與真核細胞類似,主要有保護細菌、物質交換、生物合成等。
50、 3.細胞質:是細胞膜包裹的無色透明的溶膠狀物質。
51、 (1)化學組成: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質、核酸、脂類,少量糖類和無機鹽。
52、 (2)內含物:細菌的細胞質里含有大量核糖體、胞漿顆粒以及質粒。
53、 ①核蛋白體:又叫核糖體, 是細菌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54、沉降系數與真核細胞不同,為70S,是抗生素的作用靶點。
55、 ②質粒:是細菌染色體以外的遺傳物質,由雙股環狀DNA構成。
56、質粒不是細菌生存所必需的基因,但可編碼細菌一些額外的有益于細菌的性狀。
57、質??稍诩毦g轉移,這是細菌產生耐藥性和毒力的重要機制之一。
58、 ③胞漿顆粒:多數為細菌貯存的營養物質,包括多糖、脂類、多磷酸鹽等。
59、與細菌鑒別有關的胞漿顆粒是異染顆粒。
60、 4.核質:由裸露的雙股DNA盤繞組成,沒有組蛋白包繞,也沒有核膜包裹,因此叫核質,或稱為擬核。
61、 (二) 細菌的特殊構造:特殊結構不是所有細菌都具備,而是某些細菌所特有,一般都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同時可用于細菌的鑒定。
62、 1.芽胞: (1)概念:為某些革蘭陽性菌如破傷風桿菌、肉毒桿菌等菌體內圓形或卵圓形的強折光性小體。
63、芽胞是細菌在外界不利環境中所形成的有極強抵抗力的休眠體而不是繁殖結構。
64、芽胞高度脫水,具有多層膜結構,在環境適宜時可發芽形成一個菌體。
65、 (2)醫學意義:①芽胞可成為某些外源性感染的傳染源,如破傷風。
66、②芽胞高度耐熱,滅菌應以殺滅芽胞為標準。
67、 2。
68、莢膜: (1)概念:某些細菌如肺炎球菌在營養狀況好時分泌的包饒在菌細胞表面的粘液狀物質。
69、莢膜可幫助細菌抵抗環境中不利因素,如體內吞噬細胞的吞噬殺滅作用。
70、 (2)醫學意義:①抗吞噬作用,增強細菌的致病性。
71、②細菌鑒定。
72、通過血清學檢測莢膜的抗原性,也可通過形態上的特征鑒定。
73、莢膜一般不易著色,普通染色時可見到菌細胞周圍有一個透明圈。
74、 3.鞭毛: (1)概念:某些弧菌、螺菌、和部分桿菌細胞壁表面的細長彎曲的蛋白絲狀物, 數量可以少到一根,也可以多到數百根。
75、鞭毛是細菌的運動器官,構成細菌的H抗原。
76、 (2)醫學意義:①某些細菌如霍亂弧菌的鞭毛可增強其致病性,幫助細菌穿過腸黏膜表面的粘液層, 到達腸黏膜上皮細胞定居、繁殖而致病。
77、②通過觀察細菌的動力、檢測H抗原等方法對細菌進行鑒定、分型。
78、 4.菌毛: (1)概念:某些細菌菌體表面由蛋白質構成的極其纖細的、短而直的絲狀物。
79、按功能分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80、普通菌毛是細菌的黏附結構。
81、性菌毛是細菌傳遞遺傳物質的結構。
82、 (2)醫學意義:①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
83、如淋球菌依靠菌毛黏附在尿道上皮細胞表面,可抵抗尿液的沖刷在局部定居進而繁殖致病。
84、②菌毛在電鏡下才能觀察。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細菌結構特點(細菌結構)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細菌結構特點(細菌結構)的問題希望對你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细菌结构特点(细菌结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芳醴洽欢柔”上一句是什么
- 下一篇: 安装在墙上是否可以暗装?